海瑞治安疏
『壹』 古代官员上疏写纸上吗比如海瑞写的治安疏是不是就是在纸上写的
『贰』 明朝有个恐怖的地方,海瑞曾九死一生,是什么地方呢
要说明朝令后世疯狂吐槽的糟点,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初期的文字狱,魔鬼般存在的诏狱也让明初的官场人人自危。以朱元璋晚年的话来说:“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与《大诺》,不许用黔刺、荆、剔、阉割之刑”。
可见诏狱作为独立于三司部门的机构已经与封建法制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朱元璋在明洪武二十年废除诏狱。
然而,作为听命于皇帝一人的特务机构,在古代人治色彩浓厚的明朝,伴随着朱棣靖难之役的上台,为了打击朝堂反对派,永乐皇帝朱棣再次恢复诏狱,并将其移交给锦衣卫下属衙门北镇抚司。
从此在明朝的历史上,锦衣卫统辖的诏狱作为残害忠良、构陷能臣的特务监狱,令明朝的官场暗无天日,而以诏狱收押的嫌犯级别来讲,只有年奉两千石的高官才能享受诏狱的“招待”,普通低级别官员获罪甚至连诏狱的门都碰不着。
从明朝大臣刘济的言辞来分析,人间炼狱的诏狱完全背离了封建法治的轨道,因此,自明朝灭亡后,诏狱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伴随着,诏狱的消失,满清高度集权的黑暗统治则更毫无法制可言。
『叁』 一部大明王朝看中国政治,看海瑞的治安疏怎么把嘉靖气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很晦涩的电视剧,只有对明代后期历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欣赏到剧中的许多内涵。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度和高度,《大明王朝》才称得上是国产历史剧的巅峰之作。
『肆』 治安疏的全文阅读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1)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2):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3)。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4),将有所不称其任(5)。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6),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7)。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8)。昔之务为容悦(9),阿谀(10)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11)。
过为计者(12)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13)。”夫(14)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15),莫知趋舍矣乎!非通论也(16)。
臣受国厚恩(17)矣,请执有犯无隐(18)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为悦谀,不暇过计(19),谨披沥肝胆为陛下(20)言之。
汉贾谊(21)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22)。”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23)。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24)。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25)。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也(26)。
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27)?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28),可为尧、舜(29),可为禹、汤、文、武(30),下之如汉宣之厉精(31),光武之大度(32),唐太宗之英武无敌(33),宪宗之志平僭乱(34),宋仁宗之仁恕(35),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36)。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37)。举其大概:箴敬一(38)以养心,定冠履(39)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40),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41),祀孔子推及所生(42)。天下忻忻(43),以大有作为仰之(44)。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45)。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46)称其能尽人之才力,诚是也。一时天下虽未可尽以治安予之,然贯朽(47)粟陈,民物康阜(48),三代后称贤君焉(49)。
『伍』 以下哪一项是著名典故"海瑞上疏"中海瑞上递嘉靖帝的奏疏
以下哪一项是著名典故“海瑞上疏”中海瑞上递嘉靖帝的奏疏:()
A、《伐吴疏》
B、《车轨疏》
C、《平寇疏》
D、《治安疏》
答案:D~
《治安疏》是明代名臣海瑞写给明世宗朱厚熜的一篇奏疏。在这篇著名的奏疏中,海瑞大胆直言当时官场的弊端和统@治@阶@级的罪@责,同时劝@谏统@治@者改正过失,实行改@革,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陆』 嘉靖对《治安疏》是什么态度
世宗在看过《治安疏》之后大怒,将海瑞逮捕下狱,问成死罪。然而世宗也被海瑞为国为民的刚正和忠诚所触动,因此至死不杀海瑞。
这篇文章是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任户部主事时写的。海瑞写这篇文章的时代,明王朝已趋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军备不整,俺答(鞑靼族首领)、倭寇不断侵扰,官吏贪污成风,百姓困苦不堪,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熜,却一心修道,不理朝政。海瑞眼看这种情况,怀着满腔愤激,写成这篇历史上出名的奏疏。
海瑞虽然在上奏疏之前已经托人买好棺材表示死谏的决心,但明世宗并没有杀死他,而是在大发雷霆之后听说海瑞决心赴死的气概转而沉默不语,只是下旨把他关押起来听后处置。
(6)海瑞治安疏扩展阅读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和好官。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廉正直,节俭朴素,言行一致,关心人民疾苦,不屈不挠地和贪官污吏、大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连皇帝也不例外。在地方官任上,他拒绝向上司行贿、取消知县的额外收入,改革赋役,清丈田地,勒令大地主退还侵占的民田,兴修水利,昭雪冤狱。
在吏部右侍郎(中央人事部门副长官)和右都御史任上,下令取缔南京各衙门无偿要求市民供应物资的陋规,建议恢复贪赃满八十贯(千)处绞刑的法律,等等,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博得当时广大人民的歌颂和支持。他打击豪强的故事,直到现代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柒』 治安疏是谁写的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二月,明代名臣海瑞为明世宗二十余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深居西苑,只求长生不死之术,致使国事日益衰败,特买好棺材,诀别妻子,遣散僮仆,冒死上《治安疏》。在这篇著名的奏疏中,海瑞大胆揭发官场的弊端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同时提出改革意见,希望统治者能够采纳,充分表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敢于向坏人坏事作坚决斗争的优秀品质。由于这篇奏疏触怒了明世宗,海瑞被逮捕下狱,问成死罪,幸得世宗不久后病死,海瑞才被释放出来。
『捌』 求海瑞治安疏毛笔字全文!要清晰一些。突然心血来潮!想要临摹,谢谢。最好是图片啊!帮个忙!
有的,看我简介 进去之后你自己去拿哦
『玖』 海瑞遣散家仆,拼死写了天下第一谏,这封谏书中最振聋发聩的是哪一句
海瑞知道这样的一封谏书,对于自己还有家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也准备好了退路,他遣散了家仆,告别了家人,然后为自己买好了棺材。而且他当时要把这份谏书交给脾气非常不好的嘉靖皇帝。那么海瑞的处境也就更危险。
我觉得《治安疏》里面最让人震惊的是那句: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即天下的黎民百姓早就看你不顺眼了。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怎能容忍海瑞怎样批评,但是海瑞很有勇气地指出嘉靖的缺点。我想大家都相当敬佩海瑞吧!
『拾』 张居正为何终生不重用海瑞是有什么意图吗
张居正为什么终生不重用海瑞?我先来说一下我的答案,一、因为张居正看清楚了海瑞在大明官场中的定位。二、二人执政理念过于不合。
关于海瑞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之前得朋友们已经说了太多了,我就不赘述了。海瑞这样的性格造成了他在官场上的结果:海瑞的刚直一直被作为一种武器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来反对政敌。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隆庆为什么要提拔海瑞到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让我们看一下之后的事儿就大概能明白了。
海瑞担任应天巡抚期间的具体施政手段在这里就不细讲了,他将他的执政理念统统的落到实处,制定了许多不近人情的条款,其中最主要的是退田,直指江南第一大地主——徐阶。曾经有这么个错觉,大家都认为徐阶斗倒了严嵩,就自然而然的将严嵩和徐阶套入了和珅刘罗锅模式,认为严嵩是巨贪,徐阶很清廉。其实严嵩的地产只有徐阶的十七分之一,此时的江浙一带就是以徐阶为首的士绅阶级把持,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海瑞的到来狠狠的打击了他们,徐阶的弟弟被逮捕,部分田产被退还。
这件事儿大家看懂了嘛,隆庆三年是隆庆皇帝迎他的老师高拱回朝的前夕,海瑞就是隆庆插在江浙打击以徐阶为首的士绅集团的一把利器。只要海瑞还是之前的那个海瑞,隆庆就达到目的了。
(在这里多说两句后话,高拱回朝之后没过多久,发现了之前徐阶派攻击海瑞的奏疏,顺道免去了海瑞的职务,此时的海瑞对于当朝者,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
从以上这两个故事我们能看出来,海瑞在嘉靖四十四年上治安疏成名之后,所有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种性格,怎样的执政理念,同样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利用他的方法,这时候他就是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甚至你是提拔他的恩人,他之后也有可能会炸了你,你说张居正之后会用他么?
第二点,张居正和海瑞的执政理念过于不合。之前的答案讲的过于泛泛,大多指讲了个概括,在这里我会具体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张居正和海瑞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海瑞的那道天下著名的奏疏《治安疏》,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海瑞在这里怎样骂的嘉靖,却忽略了海瑞在这道奏疏里也是有自己的干货的。海瑞对于革除弊端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
以上节选自《治安疏》倒数第三自然段,注意一下这句话,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吧,一条鞭法的核心就是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在这里说一下,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首创,早在张骢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这简直就是和张居正的改革对着干啊,张居正能用他么???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海瑞和张居正的书信往来,隆庆六年高拱被张居正放倒之后,海瑞曾给张居正写过一封书信,委婉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意思,张居正是怎么回复他的呢?
张居正回复说:“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仆谬忝钧轴,得参与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催浮淫之议,有深愧焉。”
翻译一下:“国家大法在您那地儿早不灵啦,您突然严打,恐怕不成啊,造您谣的开了锅啦,听众也被搞迷糊了。我不小心占了国家要职,只是有份儿在廷上说两句,不能替朝廷给您发金牌,赶走那些苍蝇似的议论,深感愧疚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