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奇迹
1. 上级命令坚守7天,他错听成“死守47天”,结果创造出军事史奇迹吗
"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罗曼罗兰
前前后后的四十多个日夜,我军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未曾言弃,可是最后枪支弹药被耗尽,而且自己储备粮库也没有了山穷水尽最后也是没有后退一点。
在一声声的轰炸声中,方先觉心怀着必死的心态向我国的重庆发送了人生中最后一份电报:“重庆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2. 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为何朱文正能凭借数万人坚守85天呢
纨绔子弟在传统观念里是个败家的角。但众人眼中的纨绔子弟朱文正却凭着区区几万人,抵挡了60多万大军的围攻,坚守洪都85天,这个成绩让人瞪目结舌。不但没败家,还出奇制胜。他的法宝是什么呢?有书君认为有3个方面,来给大家说叨说叨:
1、朱文正是众人眼中的纨绔子弟,但却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洪都(今南昌)是朱元璋对手陈友谅的军事要塞。朱元璋委派他侄子朱文正去镇守,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朱文正在众人眼中是个不拆不扣的纨绔子弟,他的行事风格也确实不负众望。
3、对手陈友谅的性格与行为模式给朱文正助力
很多人对于当时陈友谅不进攻应天,先进攻洪都的决策大惑不解。若进攻应天,可以让去救援庐州的朱元璋腹背受敌,以他60万大军对抗朱元璋20万大军,打赢了再来攻陷洪都也不迟。但他却不捡现成的便宜,而是选择一个难啃的骨头,实在令人费解。
有书君认为了解陈友谅的行为模式,对此或许就不会觉得奇怪:
1)“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是陈友谅的处事准则。为他镇守洪都的将领却投降朱元璋,无情地出卖了他。
一个人,最厌恶的往往是自己所擅长的。这是陈友谅下决心要拿回本属于自已的东西的原因:攻下洪都,教训那些背叛他的人,懂得对他要绝对忠诚!
2)朱文正花天酒地的行为让陈友谅错误判断,低估朱文正实力,以为攻下洪都,易如反掌。
有书君认为:或许朱文正在众多人眼里不是好人,但洪都奇迹见证了朱文正绝对是个具有顽强意志、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不知大家对此有何见解呢?
3. 坚守定能创造奇迹
你坚守的话,一定能够创造奇迹,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