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职责
① 国家的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机器,这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总任务和总目的的活动方向,或称国家活动的总方向、总作用。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职能叫做国家功能,或把国家每个组成部分的活动、具体任务和国家活动的形式,说成是国家的职能。如有人把国家职能说成是个别国家机关的功能,说国家有立法、司法、管理的功能。
把国家职能说成是国家活动的具体目的,至少有3个目的:①保护国家免受其他国家的侵犯,②保护国内每个人免受他人的侵犯与压迫,③举办个人或少数人不应或不能举办的事情。
还有人说,国家有4个目的——安全、法治、经济、文化,或5个目的——安全、秩序、公德、自由、福利。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具体体现,是为解决该社会的基本矛盾服务的。
国家机器的每个部分,虽然具体任务、目的、活动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为国家的总任务、总目的服务的。贫瘠的国家普遍存在仇富心理。
② 什么是国家,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国家不是与市民社会一起诞生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应当是一个历史现象,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诞生,又会在一定阶段消失。
西方政治学界对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人类不同的政治社会形态进行比较,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政治权力组织形式,现代国家的特殊性。一种是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进行历史的观察与描述。
国家职能: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 用。
③ 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啥
1、国防部
在职权上,多数国家的国防部全面负责国防事宜及各种武装组织的建设和作战指挥;有少数国家的只负责指挥和管理军队,或只负责军队的行政事务,还有仅负责外交事宜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职责分工。民政部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
④ 国家的责任在哪
国家责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
广义的国家责任分为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两大类,狭义的国家责任就是国际责任。国家责任是国际法术语,在国际法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就是国际不法行为,行为国要对这些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就称为国家责任或国家的国际责任
⑤ 我国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什么
第一,保卫职能。
国家的保卫职能,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捍卫本国主内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容外敌的侵犯和颠覆。
在现代,这种职能的行使方式还包括外交、经济制裁,向国际组织控告,呼吁国际社会给予支持,直至武装自卫。
第二,交往职能。
国家的交往职能,是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从事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的交往和合作,调整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在现代,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和制
约的关系愈加明显,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置身于世界之外,国家的交往职能日趋扩大。而且,由于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的极大便利,这就使国家更有利于实施这一职能。
⑥ 国家的实质以及职能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和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必须借助于一种暴力机关,国家便应运而生。
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的性质决定于国家的本质,而国家的本质又在它的职能中得到集中的充分的表现。把国家职能一般地划分为以下三种:
(1)政治职能
或称政治统治职能,这主要是统治阶级运用公共权力的特殊强制力和其他手段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当然也包括对整个社会的政治控制、政治管制、政治管理,以及政治协调。在剥削阶级国家,主要是少数统治者对大多数被统治的劳动群众实行压迫;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占社会绝大多数人民对少数敌对分子的压迫。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更多和占主导地位的是实行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政治民主权利,以及公民参与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政治管理。
(2)社会职能
或称社会管理职能,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它包括组织社会生产,维持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组织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发展科技,治理自然环境等。剥削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由其国家历史任务所决定,其基本目的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决定它的社会管理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保卫职能
即保卫本国国家主权、安全、领土、资源、居民和公共工程、公用事业的安全,组织抗击外族或外国的人侵,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保卫世界和平等职能。
上述三种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和最基本的方面,但这三种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着社会主要矛盾、阶级力量对比、具体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在每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在三种基本职能中必然有一种职能成为主要职能在发挥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平列地去认识国家职能问题,应把国家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变化,现在人们已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的教训。十年动乱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曾经把国家推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给人民带来一场严重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纲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突出了国家以管理经济、组织现代化建设为主要职能,同时,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定了国家职能实施的方式。剥削阶级国家职能是不是变化的呢?也是有变化的。由于剥削阶级国家本质所决定,阶级压迫始终是其基本职能,但采取的方式方法已不同于以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还出现了社会职能扩大的趋势。这种变化,一方面是阶级统治的需要,因为他们看到由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经济和政治的危机,以此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社会分化加剧,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变成了与整个社会有关的事务。这样就迫使资产阶级国家不得不承担起某些社会管制的职责,调整其国民经济,调整其社会关系,解决其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并由此而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社会秩序不致因为这些问题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⑦ 国家的职能都有哪些
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2、怎样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B、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如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违法犯罪受到制裁平等)
特别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2)不能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不满18周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加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3)反对一切特权。(4)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力和履行同样的义务。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B、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C、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同时履行消费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因为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我们要自觉公民履行义务。即:履行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特别提示:①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法律关系角度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这是任何国家都具有的相同性;但从阶级关系角度看,剥削阶级社会,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二者的统一。②注意的几个问题:A、某些权利和义务彼此结合,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B、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C、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D、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与国家集体的利益相融合。
(3).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②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③我国公民在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项结合的原则,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四、我国国家机构履行的国家职能
1、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略)
2、我国的国家职能:
●我国的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国家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人民当家作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2)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物质文明建设)
A、原因: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要加强管理经济的职能。(学习时可以联系经济常识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如:必要性、目标、手段、怎样调控等知识)
B、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国家必须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等,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保卫职能)
(2)发展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交往职能)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维和促发)
特别提示:①明确行使国家职能的主体 国家机构。党的机关(党中央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宣传部、组织部、党委基层党支部是党的机关)及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如:经济团体、政治团体、文化团体、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等都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②区分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是围绕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展开的。如财政、金融手段的运用,打击假冒伪劣,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公共服务只能侧重于为公众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工作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如大型体育设施建设、搞好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比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相比范围要大。
③同一事例体现不同的职能(中部崛起、扶贫、增加农民收入)体现了经济只能。科教兴国体现了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兴建环保设施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而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区分开“体现了某种职能”与“有利于某种关系”的处理的不同。体现和有利于在文字上是有所不同的。如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体现的是经济职能,而不能说体现了政治职能,只能说有利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缩小民族差距。打击犯罪分子,不能说体现了经济职能,却可以说有利于经济建设。
⑤台湾香港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对二者的政策,采取的措施不属于对外职能,但反对外国的干涉则属于对外职能。⑥注意: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秩序整顿属于文化职能,如对互联网有害信息、垃圾邮件的清理,网吧游戏厅的整顿、扫黄打非等。
⑧ 什么是国家,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它应当是一个历史现象,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诞生,又会在一定阶段消失。 西方政治学界对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人类不同的政治社会形态进行比较,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政治权力组织形式,现代国家的特殊性。一种是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进行历史的观察与描述。 国家职能: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 用。
⑨ 我国的国家职能
国家有政治、社会和经济职能。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以对内职能为主。不同阶级的国家,性质不同,其职能也就不同。
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如下:
对内:
1、政治职能。包括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犯罪活动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方面。
2、经济职能。由于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一方面加强对全体人民的思想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各项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保护环境等。
5、政府职能。使人人得到自由,平等。
对外: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对象:全体国家公民及特定的社会活动。
⑩ 国家的职能是什么
国家职能: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行使国家职能的主体:国家机关
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内容:阶级统治、社会管理
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一经济基础之上,是为巩固和发展其经济基础服务的。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实质的表现、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要求。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以对
内职能为主。不同阶级的国家,性质不同,其职能也就不同。
分类:1、对内职能 (1)政治统治职能; (2)社会管理职能。
2、对外职能 (1)保卫职能; (2)交往职能。
我国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