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坚守
Ⅰ 医生独自坚守海岛34年是怎么回事
福建吉钓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进出全靠渡船。57岁的王锦萍是岛上唯一一名医生,已坚守了34年。她曾接生过200多个新生儿,岛上居民该吃什么药、对什么药过敏,她了如指掌。尽管儿女都已离岛进城,她依然坚守。
如今,王锦萍已经57岁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他的儿子、女儿都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希望王锦萍能回城里跟他们一起住,共享天伦之乐。但王锦萍还是选择留在岛上。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全家人才会在福清市团聚几天。
“大年初一过去,初二就回来。不放心岛上的老人,我生怕他们深更半夜出什么状况,没地方找医生。我很少出去旅游,出去了也记挂岛上的老人,还不如不去。”
“如果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留在岛上,为村民服务。”她说。
(1)海岛坚守扩展阅读:
将卫生所搬回家 她的一人诊所24小时接诊
王锦萍是土生土长的吉钓岛人,1985年,她毕业于当时的福清卫生学校,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中专生,王锦萍本可以选择在城镇医院工作。王锦萍的叔叔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休息时经常回岛上给居民看病。他的一句话,让王锦萍留在了吉钓岛。
“我叔叔说这岛上不能没有医生,你还是回到岛上来。”
当时的吉钓岛常住人口大约1000人左右,当王锦萍作为医生回到岛上时,岛上终于有了一名常驻医生。大家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医生时,只能渡海出岛。
王锦萍看诊,不分白天黑夜。在吉钓岛没有通电的那些年,王锦萍晚上看诊,都是在煤油灯、蜡烛的微光下进行的。王锦萍遇到的麻烦,不止这些。最初,诊所的房子是租的,房东一有需要就把房子收回。焦头烂额之下,王锦萍干脆把卫生所搬回了家。
“那时候孩子还小,每天晚上人家来敲门,我们全家人都醒了,感觉太苦了。”
Ⅱ 理解家就是岛,岛就是国
因为扎根生活在这座岛上,所以岛就是家,因为岛是祖国版图上的一部分,所以岛就是国。
开山岛面积0.平方公里,仅有两个足球场大,位于中国黄海前哨。1986年7月,26岁的王继才受命奔赴该岛,成为第五任“岛主”。
因条件艰苦,他之前四任驻岛时间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秉持英雄情结与赤子情怀,王继才开启了漫长艰辛的守岛生涯,妻子王仕花义无反顾地追随他一同守岛。
自此,王继才夫妇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一守就是32年:升旗、巡岛、写日志、守护航标、维护军事设施……他们每天都过得严肃认真有条不紊。
2018年7月,王继才在守岛时突发疾病离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
(2)海岛坚守扩展阅读
开山岛面积0.013平方公里,仅有两个足球场大,位于中国黄海前哨。1986年7月,26岁的王继才受命奔赴该岛,成为第五任“岛主”。因条件艰苦,他之前四任驻岛时间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秉持英雄情结与赤子情怀,王继才开启了漫长艰辛的守岛生涯,妻子王仕花义无反顾地追随他一同守岛。自此,王继才夫妇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一守就是32年:升旗、巡岛、写日志、守护航标、维护军事设施……他们每天都过得严肃认真有条不紊。
在这个波涛簇拥的孤岛上,粮食不够,他们就捡海螺和牡蛎充饥;淡水不足,他们就想办法收集雨水。1987年7月,王仕花预产期临近时,恰遇强台风无法下岛,王继才只能通过步话机,在他人指导下颤颤巍巍地为妻子接生……种种情形,直追丹尼尔·笛福笔下荒岛求生的鲁滨逊,以及边地牧羊的汉使节苏武。
《海魂》告诉我们:英雄并不遥远,英雄就在身边。所谓寂寞中的坚守,不是空洞的符号和无趣的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行为和行动。
Ⅲ 五年级上册语文15课小岛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课文中心思想:战士们为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日夜坚守在小小的小岛上。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小岛的思想感情以及将军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3)海岛坚守扩展阅读
《小岛》课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矛盾、喉咙”等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反复揣摩描写将军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感悟将军的情感。
(4)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联系上下文等理解将军向小岛敬礼的深意,体会将军的情感。
3、情感与价值
体会守岛部队在艰苦的条件下驻守海岛,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纳的方法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海岛的热爱,理解“小岛”的真正含义。
Ⅳ 海岛医生王锦萍独自坚守34年,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对于这些坚守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不改本心甚至希望自己的生命中的剩余时光依然留在那个地方的人们,我只能说我很敬佩他们,但是我自己做不到。
福建吉钓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进出全靠渡船。
或许这个世间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勇敢前行。
Ⅳ 医生为何会独自坚守海岛34年
这是因为王锦萍医生的叔叔是镇上卫生院的医生,每个周末回乡义诊。只要叔叔回来,王锦萍就会跟在他身边。“一个病人肚子痛,来打了针吃了药,坐一会,感觉就好多了,很神奇。”就这样,王锦萍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行医的种子:“我长大了也可以去当医生,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
高中毕业后,王锦萍循着叔叔曾经的学医之路前往福清卫生学校读书,临近毕业,同学们有的被分配到福清本地医院,有的选择去外省闯荡,王锦萍没有多想,选择了回岛。
王锦萍行医期间,数次想过离开,又数次因为无法割舍选择留下,34年风吹雨打,王锦萍靠一己之力打破了岛上常年缺医少药的局面,无条件守护着家乡人民的平安健康。就像她当年许下的医生誓言一样——我对人类的生命自受胎时起即始终寄予最高的尊敬。
(5)海岛坚守扩展阅读
村民感激医生:
福建吉钓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进出全靠渡船。57岁的王锦萍是岛上唯一一名医生,已坚守了34年。她曾接生过200多个新生儿,岛上居民该吃什么药、对什么药过敏,她了如指掌。尽管儿女都已离岛进城,她依然坚守,“如果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留在岛上,为村民服务。”
王锦萍的付出被村民们看在眼里,吉钓村党支部书记林依俤说:“我们全村以她这样能坚守在我们海岛为榜样、为骄傲,都挺感激她。”村民林香玉说:“我老人家舍不得,王医生在这里,我感觉很安全。”
Ⅵ 1283年,大宋最后的风骨文天祥是怎样为了国家从容赴死的
1人生许多事,明知不可为,为何仍要为之?
德祐元年(1275),南宋临安城里,朝野上下乱成一团。面对节节推进的蒙古兵,南宋各级官员,纷纷抛下年仅4岁的宋恭帝赵(xiǎn)弃职逃命。已经66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为此在临安朝中张榜痛斥公开逃窜的各级官员:
我朝三百多年,对士大夫以礼相待。现在我与新君遭蒙多难,你们这些大小臣子,不见一人出来救国。我们有什么对不起大家?你们内臣叛官离去,地方守令舍印弃城……平日读圣贤书,所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何以见先帝?
大宋帝国危亡,崩溃在即。对于许多人来说,史书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训导,早已被逃生的恐惧所笼罩。以状元出身的宰相留梦炎(1219-1295)为首,文臣武将们纷纷弃官逃命。
南宋,这个自靖康之变以来就南渡偏安的政权,眼下,已摇摇欲坠。
他死后几天,妻子欧阳氏为他收尸,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他的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近代史学家蔡东藩评价说,正如诸葛亮明知不可为,却仍然坚持北伐一样,文天祥等人明知南宋大势已去,却仍然坚持救亡图存,“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因为,即使明知失败,败,也要败得忠肝义胆、轰轰烈烈,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