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员职责
1. 普通员工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1.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
2.员工必须在本职岗位的工作中主动发挥自我解决、自我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
3.主动承担自己必须执行的本职工作外,也应主动参加自我决策和对工作完成状况的自我评价;
4.坚决服从分管副总经理的统一指挥,认真执行其工作指令,一切管理行为向主管领导负责;
5.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
6.认真做好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2. 员工工作职责是什么
员工工作职责是指在工作中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达到上级所预期的效果等。
3. 企业员工的职责一般有哪些
在企业中,员工职责通常为:(1)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等理念,严格贯彻执行产品质量体系,遵守商业职业道德,并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促进产品或服务质量稳步提高;(2)严格遵守产品工艺规程,保守企业生产经营信息、产品工艺与技术研发等商业秘密;(3)爱护企业公共设施,节约使用水、电、气和办公用品,养成节能减耗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4)自觉接受安全卫生教育,切实提高安全卫生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错误指挥,每个员工有权予以抵制;(5)保持个人良好仪表仪容,保持生产、经营、服务、办公等工作场所整洁,营造优美工作环境;(6)明确自身工作岗位职责,具备岗位基本文化与技能要求。
4. 个人工作职责怎么写
1、1、坚决服从总经理的统一指挥,认真执行总经理或其他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指令。
2、严内格执行容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7、负责监督公司各项制度的正常运行,并协助各部门班组解决各种问题。
8、负责并落实公司各劳动岗位的与绩效考核工作。
9、负责做好公司各劳动岗位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公司劳动纪律执行情况。
5. 生产员工岗位职责是什么
生产员工岗位职责:
1、服从分配、听从指挥,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使生产规范化;
2、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日保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保证生产安全操作;
3、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时,应停止生产,及时处理或上报;
4、节约能源、爱惜材料,对落地的材料、产品废弃物及时捡起,分料盒隔离放置,杜绝浪费因素;
5、修机、换模停产时,当班人员不准私自离开岗位,离岗时必须经车间主任的同意,换下的模具及使用工具,要归放原处;
6、对产品的操作,员工应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人人都应具有提高企业形象的意识;
7、每天下班时,清理工作台面和机器设备清洁,台面卫生,做好卫生值日工作,日常负责打扫车间清洁卫生;
8、对生产产品的质量及不认真作业,造成浪费或完不成指定生产任务负责;
9、对因工作不认真或不按照规格操作,造成身体伤害负责。
6. 员工岗位职责怎么写
1、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确立工作岗位名称及其数量;
2、根据岗位工种确定岗位职务范围;
3、根据工种性质确定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作质量和效率;
4、明确岗位环境和确定岗位任职资格;
5、确定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根据岗位的性质明确实现岗位的目标的责任。
(6)职员职责扩展阅读
构建方法
1、下行法
下行法是一种基于组织战略,并以流程为依托进行工作职责分解的系统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战略分解得到职责的具体内容,然后通过流程分析来界定在这些职责中,该职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限。
利用下行法构建工作职责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职位目的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部门的职能定位,确定职位目的。职位(设置)目的,说明设立该职位的总体目标,即要精练地陈述出本岗位为什么存在,它对组织的特殊(或者是独一无二)贡献是什么。读者应当能够通过阅读职位目的而辨析此工作与其他工作目标的不同。
职位目的一般编写的格式为:工作依据+工作内容(职位的核心职责)+工作成果。
第二步:分解关键成果领域
通过对职位目的的分解得到该职位的关键成果领域。所谓关键成果领域,是指一个职位需要在哪几个方面取得成果,来实现职位的目的。我们利用鱼骨图作为工具对上例进行职位目的的分解,得到计划财务部经理的关键成果领域。
第三步:确定职责目标
确定职责目标,即确定该职位在该关键成果领域中必须取得的成果。因为职责的描述是要说明工作持有人所负有的职责以及工作所要求的最终结果,因此,从成果导向出发,应该明确关键成果领域要达成的目标,并确保每项目标不能偏离职位的整体目标。
第四步:确定工作职责
如上所述,我们通过确定职责目标表达了该职位职责的最终结果,那么本步骤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来确定任职者到底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因为每一项职责都是业务流程落实到职位的一项或几项活动(任务),所以该职位在每项职责中承担的责任应根据流程而确定,也就是说,确定应负的职责项就是确定该职位在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确定责任时,职位责任点应根据信息的流入流出确定。信息传至该职位,表示流程责任转移至该职位;经此职位加工后,信息传出,表示责任传至流程中的下一个职位。该原理体现了“基于流程”、“明确责任”的特点。
第五步、进行职责描述
前面讲到了,职责描述是要说明工作持有人所负有的职责以及工作所要求的最终结果,因此,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明确了职责目标和主要职责后,我们就可以将两部分结合起来,对职责进行描述了,即:职责描述=做什么+工作结果。
2、上行法
上行法与下行法在分析思路上正好相反,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具体说,就是从工作要素出发,通过对基础性的工作活动进行逻辑上的归类,形成工作任务,并进一步根据工作任务的归类,得到职责描述。虽然上行法较下行法来说不是一种特别系统的分解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更为实用、更具操作性。
利用上行法撰写职责的步骤是:
第一步:罗列和归并基础性的工作活动(工作要素),并据此明确列举出必须执行的任务;
第二步:指出每项工作任务的目的或目标;
第三步:分析工作任务并归并相关任务;
第四步:简要描述各部分的主要职责;
第五步:把各项职责对照职位的工作目的,完善职责描述。
7. 员工的职责
1、岗位职责 1.1 在车间主任的领导和组长的直接指挥下开展工作。 1.2 严格遵守、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1.3 坚守生产岗位,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1.3 自觉遵守公司安全、品质、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工作安排。 1.4 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1.5 强化品质观念和工作责任心,各工序作业者须检查前工序作业的品质,并确保自己加工的产品无错/混或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