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诉忠诚
㈠ 如何认识和践行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一、夯实听党指挥来的思源想根基,坚贞不移地忠诚于党
一是要坚定政治信仰,始终高举伟大旗帜
二是要铸牢军魂意识,坚决听从党的指挥。
三是要严守政治纪律,不断筑牢思想防线。
二、忠实践行我军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地热爱人民
一是要强化宗旨意识,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二是要继续艰苦奋斗,永葆我军政治本色。
三是要融洽军民关系,树好人民军队形象。
三、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矢志不渝地报效国家
一是要树立奉献意识,大力弘扬爱国精神。
二是要恪守军人职责,切实肩负神圣使命。
三是要支持地方建设,全力推动社会发展。
四、提高遂行任务的能力素质,义无反顾地献身使命
一是要培养战斗精神,树立敢打必胜信心。
二是要增强军事素养,练就过硬军事本领。
三是要适应实战需要,努力提高打赢能力。
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科学自觉地崇尚荣誉
一是要引导知荣明辱,自觉校正人生坐标。
二是要崇尚英雄主义,保持昂扬进取之心。
三是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创一流工作成绩。
㈡ 一、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
建议下载翻译软件进行翻译。
㈢ 坚持忠诚的800字作文
最近听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个叫王行思的人,养了一匹马,有一次出门过河,王行思就叫船夫先把马渡过河去再来接自己。谁知道等到王行思过河时,刮起了大风,把船掀翻了。站在岸上的马看见主人遇险,立即冲进浪涛之间,奋力救起了不识水性的王行思。这是一个关于忠诚的故事,主角虽然是一匹马,但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感叹之余,不禁要问,忠诚是什么呢?它代表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忠诚,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德,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和政法干警应有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忠诚需要一种坚持,而这却是一份长久的工作,能坚持的人很不简单。忠诚还是一种前进的信念,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
生活在世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有真诚才能长久发展,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诚实次啊能和睦相处,而我们每个人无论你身份高低贵贱,做人做事都要有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忠诚对人的个体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基本规范和道德约束。作为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忠诚可以说是我工作的生命!忠诚对于我来说,就是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纪律,也就是说必须忠诚才不辱使命。那么,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践行忠诚本色?
一要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作为一名法院的司法警察,忠诚党和国家是方向,忠诚本单位党组党委是基本要求。我们肩负法院工作的开庭庭审安全保障任务,机关安全警卫任务,协助执行任务,这一特殊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忠诚意识。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同志对本单位的事情漠不关心,贯彻上级精神不到位不彻底,开展工作拖泥带水不用心,完成任务拖拖拉拉不及时不高效,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这些行为显然与忠诚岗位的职责是相违背的,更无从谈起忠诚本色。因此踏实工作就是对忠诚的一种很好体现。我们要防止和避免上述不忠诚表现,坚决杜绝和克服嘴上喊一套、行动上做一套的不忠诚现象,立足本单位、本岗位、本职业的忠诚性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局部做起,努力做到忠诚党组、忠诚领导、忠诚工作、忠诚同志,确保院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及时开展完成。
二要诚实守信,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一个人的道德责任。一个企业需要有自己的诚信意识,品牌之所以被追捧,就是因为人们对品牌的一种信任,没有诚信道德的企业是不会长久生存的。做人也一样,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他的朋友会很少,没有人愿意与之共事。诚实守信的故事我们不会少听,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如何去践行。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健,给我们上了很好一课。身在洪水中的陈健,因为战友托了一把,于是许下诺言要在那片土地上为战友守墓。而一守就是几十年,这样的坚持很值得肯定。或许有人持了怀疑态度,但是我们不要去追究每一天每一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陈健那份诚信的意识,他为了他当初的那份诺言,他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虽然他有条件去到更好的地方。陈健上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他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一种漫长的坚持,还有艰辛的付出。心酸的背后,结果是美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坚持传颂的原因。忠诚自己的事业,守信自己的承诺,这是我们立足于世的基本。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我们的一言一行,应当体现一种风气,要做好榜样。无论对待谁,是上级、是下级、还是百姓,我们都应该坚持诚实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如果对上级虚报成绩、弄虚作假,对下只说不做、言而无信,对百姓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结局只能是不断堕落,背离人心。
三是坚持忠诚意识,做好榜样。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作为政法阵线上的一员,坚决维护法治是首要任务。为此,我们要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忠诚可靠,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身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加强忠诚意识尤为重要,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有个人意识的改变。没有忠诚意识,踏出界限,腐败、犯罪会惹上身,多少人受不住底线,走上不归路,就是因为迷失了意识,没有坚持的信念。除了自身的忠诚意识需要坚守外,还应该做好榜样。你也许不是先进个人,不是道德模范,但你可以是家庭的榜样,社区的标兵。于家庭,你可以是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育忠诚意识;于社会,你可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尽职尽责,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也是坚守岗位的典范。忠诚的故事很多,而卓琳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平凡,也能至伟,也会被人们传颂,我们很多人出身平凡,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至少才对得起那份薪水。
总之,不管你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忠诚都伴随你一生。它不尽需要默默坚持,它还能给与一种信念,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前方。
㈣ 坚守忠诚 作文
不要误解忠诚
㈤ 法院工作为什么要守住法律底线
中华民族是讲底线的民族,上至政治的大是大非,下至做人的原则气节,都有一个底线不可破的前提。对法律的忠诚是法官的底线,坚守法律底线,捍卫司法公正,应融入法官的血脉,成为法院文化的内核,成为法官最根本的职业认同。
一、法治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底线的客观标准
无论是中华浩瀚的历史进程,或者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的革命、建设及发展事业的每个进步,都离不开对底线的坚守和对规律的捍卫。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坚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不断探索、捍卫党的建设规律的过程。事实上,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守底线。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执政理念,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底线的客观标准。法治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坚守底线的客观标准,是因为法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坚守法律底线,捍卫法治尊严,就是在维护党的权威,就是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是因为法律是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最低标准,而不是最高要求,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最佳形式,也是社会治理的底线。触碰法律底线,就是在挑战党的依法执政,就是在背离社会公共道德;是因为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法治化,法治的客观性、规范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与实事求是有着深刻渊源,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原则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法的领域的直接体现,可以说,强调实事求是,就是强调法治。
二、对法律的忠诚是法官的底线
法官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落脚于对法律的忠诚。对法律忠诚,就是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法官对法律的忠诚体现为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坚守法律。信仰法律是精神灵魂,敬畏法律是内心准则,坚守法律是客观实践。只有真正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才能真正地坚守法律。只有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实实在在地坚守法律,才是真信法、真敬法。
(一)信仰法律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如果法律不被信仰而只是僵死的法条,秩序、理性和正义就会荡然无存。对法院和法官而言,对法律的信仰,就是在审案做事过程中,心里时刻装着法律,以法律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
第一,法律应成为做人的准则。法律的本质天然蕴含了公正与善良的成分,暗合了人性善与美的本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法外特权,这是大是大非的法律底线问题。
第二,法律应成为做事的规则。法官、法院领导干部做事首先要守法,在业内外活动中做守法的楷模,心怀法度,善守其本,不做违法之事。在办案过程中更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始终保持高度的司法理性。法官不依法,天地难容。
第三,法律应成为做官的法则。法官不是官,与普通法官和行政官员相比,法院领导更应做信仰法律的典范。法院领导尤其是院长要做法律的坚强捍卫者,拥有更坚定的崇法精神和更纯粹的护法品格,敢于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宪法原则,善于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为武器抵制践踏法律、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错误行为,勇于支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院长不能让法官个人或者是庭长、法院副职个人承受独守底线的压力,而应以院长之职集法院之力共守底线。
第四,法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法律不仅应在法律职业共同体内形成职业信仰、职业认同,还应被社会所信仰。在法律信仰相对缺失的社会环境中,法官不仅应带头尊崇和信仰法律,还要在实践中传播法治精神。
(二)敬畏法律
有敬畏才能善守信仰。对法律无所敬畏,不把党纪国法当回事,甚至违法乱纪,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法官,只有对法律心存敬畏,才能有底气、有勇气、有力量同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
第一,敬畏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在司法领域主要体现为: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要求、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并重的指导思想、三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刑事诉讼基本架构等。这些法治精神,对法官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就是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底线。法治精神是永恒的、最有威慑力的,最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个人意志一时可以遮天蔽日,个人权力一时可以无边无际,但迟早会被国法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这是历史无数次应验的真理。到头来,底线失守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法治精神的无限力量。唯有坚定对法治精神的敬畏之心,才能勇于抵制无良之人、无良之事,才不会玩法弄法,背离法律公义,司法事业才能坚守正确方向。
第二,敬畏司法程序。法律程序、诉讼程序的设置,既是对权力的约束,也是对人权的保障。马克思认为,“审判程序和法有同样的精神,审判程序不仅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当前忽视程序正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视诉讼程序为走形式,认为审判是“演木偶戏”,忽视三机关相互监督制约的制度安排与程序设置;甚至把法律严格规定的诉讼程序视为障碍,利用怂恿领导干预、煽动民意围攻、非法人身攻击等不良手段,想方设法干扰正常审判活动。程序失守就是底线失守,不制约、制约不到位必然产生冤假错案,无原则的退让不仅亵渎法律,也会使工作更加被动,还会使当事人和社会对程序公正甚至民主法治失去信心。务必严格履行审判把关职责,恪守程序正义,反对一味迁就,将错就错就会酿成大错。
第三,敬畏法律后果。法律之所以威严,是因为法律精神正义,法律程序严谨,法律后果严肃。法官敬畏法律威严,尤其应对法律后果心存敬畏。清醒认识法院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终责任,如果因为没有坚守底线、坚持原则导致冤假错案,法院难辞其咎,必然承担审查不严、把关不力的责任,最终的批评和质疑依然集中在法院。法院和法官底线失守,自身腰板不硬,最终还是会自食其果。
(三)坚守法律
信仰法律、敬畏法律最终落脚于坚守法律。对法律的坚守是法院的立院之基、法官的立身之本。法院、法官办案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但前提必须依法。
首先,坚守法律体现在关键时刻、特殊环境及重点案件上。在日常工作、通常情况及一般案件审理中严格依法办案,是基本功;在关键时刻、特殊环境对重点案件的处理,才见真本事。坚守底线的底色纯不纯,底气足不足,底蕴够不够,这个时候就会一清二楚。具体来说,就是敢于坚持原则,始终保持高度司法理性,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敢于对明显有问题的案件说不,对违法的行为说不。这样的法官才有底气、有骨气,法院也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其二,坚守法律体现在实事求是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人民法院严格依法办案,坚守法律底线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武器。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要求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要通过实事求是的办案来实现。严格定案的依据、标准和程序,不管什么案件,定案的标准只能是“国标”,依据是事实,形式是法定程序,而不是“地标”、“土政策”,更不是长官意志,否则就乱了法度。办案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善于发现事实、发现真相、去伪存真。一个案件可以调解解决,也可以依法判决,主要是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情况,前提是标准不能乱,证据不能虚构,不能根据人为需要预设判决结果。
其三,坚守法律体现在依法独立审判上。从党的十四大至十七大报告,均明确提出“依法保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存在两个逻辑层次,一是审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或个人不能也无法代替,否则就没有设立法院的必要。二是审判权应当由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否则法院将不成其为法院。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不是为了实现法院自己的利益,而是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尽责。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在捍卫党的权威尤其是中央权威。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法院是国家统一司法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地方法院不是“地方化”的法院,应从维护中央权威和国家法制统一的高度捍卫宪法法律权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宪法赋予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地位,是为了保障在审判中独立判断、独立思考,敢于对违法、失范和不道德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在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法律是最大的民意。如果法院在敏感重点案件处置中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既伤害司法本身,也不能实现民意。一方面尊重和合理吸纳民意,遵循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一方面保持高度司法理性,在公众意见面前敢于独立行使职权依法裁决。
其四,坚守法律体现在自身廉洁上。知廉耻才会知边界知底线、知善恶知美丑、知责任知正义。突破底线和底线失守的人是廉耻泯灭的人。只有自身廉洁、无懈可击,才有和不良之人、邪恶之事作斗争的底气和底色;如果自身不正,连自身廉洁的底线都守不住,坚守法律底线只能是一种奢谈和妄想,最终只能是同流合污。法官自身廉洁的底线是“不贪赃、不枉法”,这是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三、坚守法律底线需要司法勇气和智慧
坚守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一种能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坚守法律是法官最大的美德,是法官永恒的事业。
坚守法律底线需要讲气节。首先坚定。在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最重要的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摇摆、不刮风、不跟风,不投机取巧、阳奉阴违。其次明断。对中央政策的了解和实践做到全局于胸,做到明察。在此基础上周密思考,英明决策,做到明断。然后就是把握机遇,大胆实践,做到明决。再次正派。坚信邪不压正,敢于坚守真理、维护正义,勇于并善于排除不当干扰和阻力。
坚守法律底线需要讲方法。有了气节,就有了坚守底线的底气,但最终效果还与方法密切相关。首先,该碰硬时必须坚决碰硬。对于罪与非罪、未审先定、违反基本诉讼程序、突破法律原则等涉及到法律底线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没有任何回旋空间,应坚决依法抵制,坚持依法办理。其次,善于以柔克刚。法院、法官坚守法律底线,不仅要敢于碰硬,也要善于以柔克刚,需要刚柔相济。公开是“以柔克刚”抵制不当干预的最佳方式。对于重大敏感案件的审判,越公开越有利于公正。将庭审尽可能的公开,让媒体记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同时让被告人和辩护人充分发表意见,让一切道理在阳光下说透、说清、说明,广泛接受本地甚至全国方方面面的监督,这是挑战法律底线的人最忌惮的,也是对其最大的制约和限制。最后,善于运用法律技术。法律底线坚守得好不好,还取决于法院对法律理解得准不准。对于破坏法律底线的人和事,找准法律硬伤并一击到底,让其在法律适用上无话可说、无理可占,同时灵活运用法律解释方法,阐明坚守法律底线的依据和理由,争取使其改变观点。
坚守法律底线应当成为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坚守法律底线的历程,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注定是充满荆棘和坎坷不平的。当坚守底线却遭受质疑、遇到打压乃至基本权益受到侵害之际,甚至遭遇困难和暂时挫折的时候,依靠个人意志的坚忍不拔个人品格的独善其身是不够的,更需要在法院文化的滋养中获取力量。文化最能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提升战斗力。对法律的信仰和忠诚,是法院文化的精神核心。可传承的文化积淀的形成,在于突出司法的公平正义价值,提升法官的法律信仰,铸造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培育坚强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护法品格,形成以高尚法官人品为内涵,以良好司法技能为手段,以严谨司法程序为保障的司法职业文化并代代薪火相传,真正实现对司法职业的理性认同和全心投入。
㈥ 围绕“如何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初心”小辨析、小讨论
我总要重新玩球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他们的问题。
㈦ 平凡中什么坚守,质朴中什么品格,踏实中什么忠诚
平凡中始终坚守,
质朴中闪耀品格,
踏实中践行忠诚.
㈧ 如何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初心开展讨论辨析
如何你进行最常用的镇静剂初心开展讨论辩题
㈨ 坚守忠诚高中作文800字
最近听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个叫王行思的人,养了一匹马,有一次出门过河,王行思就叫船夫先把马渡过河去再来接自己。谁知道等到王行思过河时,刮起了大风,把船掀翻了。站在岸上的马看见主人遇险,立即冲进浪涛之间,奋力救起了不识水性的王行思。这是一个关于忠诚的故事,主角虽然是一匹马,但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感叹之余,不禁要问,忠诚是什么呢?它代表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忠诚,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德,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和政法干警应有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忠诚需要一种坚持,而这却是一份长久的工作,能坚持的人很不简单。忠诚还是一种前进的信念,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
生活在世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有真诚才能长久发展,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诚实次啊能和睦相处,而我们每个人无论你身份高低贵贱,做人做事都要有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忠诚对人的个体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基本规范和道德约束。作为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忠诚可以说是我工作的生命!忠诚对于我来说,就是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纪律,也就是说必须忠诚才不辱使命。那么,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践行忠诚本色?
一要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作为一名法院的司法警察,忠诚党和国家是方向,忠诚本单位党组党委是基本要求。我们肩负法院工作的开庭庭审安全保障任务,机关安全警卫任务,协助执行任务,这一特殊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忠诚意识。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同志对本单位的事情漠不关心,贯彻上级精神不到位不彻底,开展工作拖泥带水不用心,完成任务拖拖拉拉不及时不高效,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这些行为显然与忠诚岗位的职责是相违背的,更无从谈起忠诚本色。因此踏实工作就是对忠诚的一种很好体现。我们要防止和避免上述不忠诚表现,坚决杜绝和克服嘴上喊一套、行动上做一套的不忠诚现象,立足本单位、本岗位、本职业的忠诚性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局部做起,努力做到忠诚党组、忠诚领导、忠诚工作、忠诚同志,确保院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及时开展完成。
二要诚实守信,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一个人的道德责任。一个企业需要有自己的诚信意识,品牌之所以被追捧,就是因为人们对品牌的一种信任,没有诚信道德的企业是不会长久生存的。做人也一样,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他的朋友会很少,没有人愿意与之共事。诚实守信的故事我们不会少听,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如何去践行。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健,给我们上了很好一课。身在洪水中的陈健,因为战友托了一把,于是许下诺言要在那片土地上为战友守墓。而一守就是几十年,这样的坚持很值得肯定。或许有人持了怀疑态度,但是我们不要去追究每一天每一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陈健那份诚信的意识,他为了他当初的那份诺言,他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虽然他有条件去到更好的地方。陈健上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他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他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一种漫长的坚持,还有艰辛的付出。心酸的背后,结果是美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坚持传颂的原因。忠诚自己的事业,守信自己的承诺,这是我们立足于世的基本。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我们的一言一行,应当体现一种风气,要做好榜样。无论对待谁,是上级、是下级、还是百姓,我们都应该坚持诚实信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如果对上级虚报成绩、弄虚作假,对下只说不做、言而无信,对百姓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结局只能是不断堕落,背离人心。
三是坚持忠诚意识,做好榜样。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作为政法阵线上的一员,坚决维护法治是首要任务。为此,我们要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忠诚可靠,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身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加强忠诚意识尤为重要,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有个人意识的改变。没有忠诚意识,踏出界限,腐败、犯罪会惹上身,多少人受不住底线,走上不归路,就是因为迷失了意识,没有坚持的信念。除了自身的忠诚意识需要坚守外,还应该做好榜样。你也许不是先进个人,不是道德模范,但你可以是家庭的榜样,社区的标兵。于家庭,你可以是孩子的榜样,带领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育忠诚意识;于社会,你可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尽职尽责,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也是坚守岗位的典范。忠诚的故事很多,而卓琳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平凡,也能至伟,也会被人们传颂,我们很多人出身平凡,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至少才对得起那份薪水。
总之,不管你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忠诚都伴随你一生。它不尽需要默默坚持,它还能给与一种信念,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前方。
㈩ 如何树立四种意识 坚守忠诚品质
1、增强党性意识,永葆先进性
增强党性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不断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以创新的精神风貌来开展工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党性修养最基本的环节就是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观念,努力实现党的宗旨。我们要把保持先进性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
2、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执政本领
增强学习意识,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优良学风。二是要加强自我管理,提升学习能力。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首先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事物和积累新鲜经验的能力,其次是掌握新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后是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增强创新的能力。学习反思过程绝不是一个被动的、纯粹单向的外部知识和他人经验的吸纳加工过程,或是自身经验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对多方面的信息、知识、经验加以重新融合、重组的自觉创造过程,是一种创新能力。
3、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
正确的政绩观是党性强的集中表现,错误的政绩观是没有党性乃至违反党性的表现。树立正确政绩观,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决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
二要找准人生坐标。设身处地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立党为公作为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基层的工作、生活需要和承受能力,实事求是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大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风。四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4、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一是要坚持依法监督。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和困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只有发展民主、遵守法律,才能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
二是要完善党务公开机制。通过完善党务公开机制,把自觉的党性修养和广大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公信度的积极举措。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实现有效的监督,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三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也要“开门”、透明,置于阳光之下和群众监督之中。四是要把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批评监督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