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转治安
① 因偷盗被刑拘一星期,后转为治安拘留,因金额不达3000元,所以没有经过法院审判。现因工作需求到户籍
你都盗窃拘留过没法开无犯罪记录证明了。这个就是你带污点的档案了。
② 盗窃属于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
视情况而定。盗窃行为既可以构成刑事案件,也可以构成行政治安案件。一个盗窃行为出现后,如果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
如果达不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就是行政治安案件。如果涉案4万元,就构成了刑事案件。
按照所述情况属于治安案件。
拓展资料: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③ 行政案件盗窃转为刑事案件趴窃案,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多少条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了。
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财物被盗,不论多少,都应该到公安部门去报案。至于警方是按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立案,由警方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盗窃罪不再以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为唯一构成要件,只要是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管有没有偷得财物,都已触犯刑法,构成“入户盗窃”,涉嫌盗窃犯罪,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各省市对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不同,请查询犯罪发生地的具体标准作为参考。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2、《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 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④ 盗窃积极赔偿认罪悔罪取得谅解公安机关能转为治安案件吗
盗窃积极赔偿认罪悔罪取得谅解公安机关能转为治安案件吗,不能的,任何人触犯了法律,没有人可以改变刑法。得到谅解只能勉去民事责任。
⑤ 盗窃案件可以从检察院退回公安转治安处罚吗
如果无证据证明构成犯罪的,可以撤销刑事立案,转为行政处罚。
⑥ 偷窃属于刑事案件吗 如果是它可以转为治安处罚吗
对于盗窃行为,如果盗窃金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如果盗窃金额达不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则应该予以治安处罚,二者间是不可以进行转换的。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