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26年坚守的原因
『壹』 历史上,宋军为什么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呢
钓鱼城之战,是宋元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处于弱势的宋军一方,面对强大的元朝军队,居然能坚守钓鱼城超过20年,成为古代战争史上的教科书级别的防御战典范。宋军之所以能创造战场奇迹,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因为钓鱼城的设计与建造十分巧妙,使得宋军占尽地利之便。二是宋军将帅指挥调度有方,全军上下万众一心,使得钓鱼城成为攻不破的坚强堡垒。
城中的守军与百姓,也都是南宋的忠实子民,他们齐心协力,团结一心,面对元军的进攻与威逼利诱,都能做到不为所动,也是钓鱼城久攻不下的重要原因。
『贰』 宋军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蒙古军队为何无计可施
宋军之所以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一方面与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利有关;另一方面与守将的能力也有不可或缺的关系。
下面我就就这两方面详细分析一下:
一、钓鱼城之战前的形势与准备
1.战略层面的三道防线
自宋蒙端平开战以来,蒙古军一再深入四川腹地。巴蜀一失,敌军顺流而下,南宋长江防线就将形同虚设,因而构筑长江上游的防务体系,事关抗蒙战争的全局。
嘉熙三年(1239年)秋,蒙古大军攻入川东,直指夔门。理宗急命孟珙率师入川救援,宋军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巴东(今属湖北)阻击住了蒙军,解了燃眉之急。
宝佑五年,蒙军试图从安南北上广西,南宋派出李曾伯担任广南制置使。他此前在京湖安抚制置使任上,曾整顿孟珙死后留下的防务系统。再度收复襄阳和樊城,富有抗蒙战争的经验。到任以后他成功扼住了蒙古军北上的进路,确保了中南腹地的安全。
两淮战场一直是南宋防御的重点,四川依山筑城的经验也因地制宜推广到两淮,蒙古军的进攻很难得手。
宝祐六年,蒙哥汗决定三路攻宋:自己亲率主力四万攻打四川,然后出峡东下;塔察儿领兵南下,进攻荆襄;兀良合台从安南出兵,经广西北上;三路大军会师鄂州(今湖北武昌),再合力东攻临安。
蒙哥主力入大散关,由利州(今四川广元)直取剑门,经过近一年艰苦攻战,岁末打到钓鱼城下。这时四川已大部沦陷,王坚以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他到任后就发动军民重新修缮钓鱼城。
钓鱼城周长十余里,山顶地势平旷开阔,上有充足的水源与足够的良田,军民耕战结合而无后顾之虞。钓鱼山高近四百米,嘉陵江与渠江环绕其南、北、西三面,山腰据险筑起两道二三丈高的城墙,又筑"一字城"直达嘉陵江岸,可安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当时,迁入钓鱼城内避乱的民众多达十余万。
蒙哥派降将晋国宝前来劝降,被王坚在钓鱼山阅兵场当众处死。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蒙古大军渡过渠江,蒙哥亲自督战攻城,双方攻守战打得十分激烈,但蒙军始终无法得手。四月,蒙古军一度袭破一字城外城,但旋即被宋军击退。
蒙古军旷日持久,师老兵乏,时值盛暑水土不服,疫疾蔓延,宋军以逸待劳,不时夜袭敌营。南宋政府听说蒙军入川,即派吕文德出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负责川蜀抗蒙大局。五月,吕文德率战船千艘驰援合州,遭到蒙将史天泽的邀击,只得返回重庆。
六月,蒙将汪德臣单骑到钓鱼城下招降,城上发飞石将其击死,蒙军士气越发低落。相反,王坚则命守城宋军向城下蒙古军投掷鲜鱼面饼,并致书说:"你们北兵可烹鱼食饼,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蒙哥见钓鱼城固若金汤,久攻不下,只得黯然撤军,命主力转攻重庆,自己则死在退兵途中的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
关于蒙哥汗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病死,所染即为痢疾;一说中飞石或飞矢而死;一说因炮风所震,得疾而死。一般认为,蒙哥是在钓鱼城东瞭望指挥时被炮石击伤而死的。
据说,蒙哥临死遗言:"若克此城,当尽屠之。"为了发泄攻城失利的愤懑,蒙古军在护丧所经途中,杀无辜平民二万余人。
蒙哥一死,各路蒙军先后北撤,南宋政权转危为安。其后数余年间,宋蒙战争未发生重大战役,这是因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专注于解决内部纷争与推进封建化进程。封建化进程弱化了蒙古军的原始野蛮性,也相应减轻了宋元替代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强度。
钓鱼城之战是南宋方面自宋蒙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不但有力阻扼了蒙古军的凌厉攻势,挽救了川蜀的危局,而且为余玠奠立的山城防御体系取得了重要的实战经验,极大鼓舞了南宋军民的抗蒙斗志。
『叁』 为什么蒙古人花了三十六年才攻下了钓鱼城
【蒙古和南宋钓鱼城之战,为何持续36年?在历史上此战有多伟大?】四川合川县东约5公里处,有座高约400米的山峰,远望呈鱼形,人称钓鱼山。公元13世纪,就是在这座不引人注目的小山上,南宋四川的军民演出了一幕惊天地、恸鬼神的历史壮剧。
1234年金亡后,蒙古开始了灭宋战争。南宋为了保住长江中上游地区,开始在四川加强布防。由于川西平原无险可守,成都曾于1236年被善于野战的蒙古军一度攻陷,故南宋的布防重点便转向有险可凭的川东地区。1240年,南宋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在筑重庆城时,派部将甘闰到重庆以北约70多公里处的合州(今合川)钓鱼山修筑山寨,以屏藩重庆。1242年, 南宋著名抗战派人物余玠受命治理四川,他采纳了播州(今遵义)人冉进、冉璞兄弟的建议,依山筑城20来座,其中钓鱼城便是1243年余玠派人在钓鱼山寨基础上筑成。
这时,南宋新任命的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奉命由鄂援川。他率军激战攻占重庆后,6月下旬又率水师溯嘉陵江而上救援钓鱼城,但被蒙哥和史天泽率军击退。6月25日夜,蒙古总帅汪德臣率军一度攻占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军数人,但很快被王坚打退。次日,汪德臣单骑到城下喊话:“吕文德援军已被击退,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快快投降!”话音未落即被城上飞石击中,回营半月后死去。
『肆』 宋军坚守钓鱼城二十年,蒙古军怎么困不死他们
宋末的钓鱼城之战,可以说是自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帝国崛起来,他们最受挫折的一战。700多年前的钓鱼岛战场,那是大宋帝国末期最为荣耀的一战。
小小的钓鱼城如同现在万里长江上的一枚不可逾越的铁钉,不仅阻滞了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道脚步,还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军损失了一位大汗。使得蒙古帝国陷入了内乱,停止了西征的脚步,保全了西欧及埃及地区,使得宋朝也得以续命二十年之久。
为什么这座不起眼的城池能够成为蒙古铁骑折鞭之处呢?
蒙古军人也是人,他们也怕死,他们也唯恐在自己熟睡之时,有一群人摸出来砍掉他们的脑袋。所以这种战术极大的打击了蒙古军的士气。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宋朝军民同仇敌忾
蒙古人在他们的发迹史中灭国无数,杀人无算。在四川,他们也欠下了累累血债,这更坚定了钓鱼城抗蒙军民死守城池的决心。守住城池就是守住了妻儿老小,守不住城池,就意味着家破人亡。
所以宋朝军民个个死战到底绝不后退,在钓鱼城上打出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一战。
『伍』 关于钓鱼城之战的那段真实详尽的历史 谢谢
网络就有,打这么多字还不如直接搜索下来得快!
『陆』 钓鱼城各城塞抗击蒙军16年的原因是什么
在环来山相围而有峭壁悬崖,源拔地而起的特高山顶上;山顶上有较宽敞的平地,有利筑城,有利屯兵积粮,有利军民教养生息;通路少而险,敌方无法攀越。如四川万县天生城,仅有一条通路,陡直、曲折、窄小,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各城都在其附近山顶上,设有子城(寨),以求稳定,并分散敌进攻兵力;各城多扼山带水,相互成掎角之势,棋布星分,如臂使指地相互策应。因有以上特点,钓鱼等城及其附近各城塞,能抗击蒙军长达16年之久。
『柒』 请分析出为什么宋朝能在钓鱼城坚持三十余年之久。
这个原因一时说不尽啊。网上有很多分析。主要就是,地形难攻,城中水粮不缺(可以种地,有天然水源),军民意志坚决。
『捌』 钓鱼城为什么能坚持36年(600字)
南宋末年,全国防务主要分为“江淮、京湖、四川”三大战区。其中,四川战区(即“川峡四路”)按重要性,逐级分为:
1)三层战略防御体系:
①乐山嘉定为“镇西之根本”,保卫川西。
②重庆山城为“保蜀之根本”,保卫四川。
③奉节夔州为“蔽吴之根本”,保卫南宋。
2)八大军事防御山城,即抗蒙“八柱”:
①剑阁苦竹隘
②蓬安运山城
③苍溪大获城
④通江得汉城
⑤南充青居城
⑥合川钓鱼城
⑦金堂云顶城
⑧奉节白帝城
一个比一个重要!
另外,网路流传的那些所谓“南宋钓鱼城之战”的雷人宣传,都是近三十几年来,一些地方添油加醋炒作起来的戏说历史剧,大部分非真实历史!包括什么“钓鱼城改变世界历史”之类耸人听闻的说辞,纯属哗众取宠!
众所周知,元人编纂《宋史》,成书仓促,未经修订。所以,《宋史》芜杂粗糙,错讹与疏略极多,其本纪、志、列传之间,各列传之间往往互相抵牾。元人对有关宋蒙战争的记录,也多删削美化,隐讳不少史实。《宋史》中有关合川钓鱼城之战,只是元人众多美化自己的“革命史”之一,与“飞夺泸定桥”故事如出一辙,实际都不是真实历史。正因中国有关宋蒙之战史料的可信度较低,所以,一般“国际通用蒙古史”均采信的是拉施特的《史集》,这也是世界认可的蒙史权威。
据史载,1259年(开庆元年)初,蒙哥汗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兵临合州钓鱼城下时。宋军王坚因势单力薄,只闭城死守,拒不出战。双方由于实力过于悬殊,所以并无什么像样的激烈大战。僵持至旧历六月,“帝不豫,七月癸亥,帝崩于钓鱼山”,中国一些史料采用民间传言和戏说,说蒙哥是“中流矢”战死。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南宋时期,今重庆合川一带,还非常荒凉。山高峡深,多原始森林,史书说当地“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世界蒙史权威拉施特《史集》也清楚记载:钓鱼城夏天气候极度恶劣,北方大漠来的蒙军,因水土不服,霍乱流行,伤亡严重。蒙哥也不幸染疾,遂以嗜酒治病,伊斯兰教历655年1月突然恶化而去世。蒙军只是因瘟疫而失去战斗力,无力继续征战,自己撤返,暂时退出了四川。但,仅暂停几个月,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后,又开始继续征伐南宋。
『玖』 宋军为何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为何不被困不死呢
这是因为钓鱼城内有充足的淡水补给,还有足够的田地能够耕种自足,丝毫不担心被围困。在蒙古大战南宋时期,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一些城池知道蒙古军的威力,看见蒙古军打过来了就直接举白旗投降,但是当蒙古军打钓鱼城的时候却遭到了南宋的顽强抵抗。
于是这一困就是二十年,一直困到了忽必烈继位,忽必烈下令大举围剿南宋残党,导致南宋很多城池都失守了,由于钓鱼城一直被死守没有被蒙古大军侵犯,有一些战争遗孤认为这里就是最后的净土,于是全部都到钓鱼城里避难,这二十年间由4600人猛增到20万人,但是钓鱼城的南宋将士依旧死守钓鱼城。
『拾』 宋军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之久,为什么蒙古军困不死他们
巴蜀地区地势险要,李白的诗里就写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蒙古人面对蜀道之难,却没放在眼里,他们全面攻打大宋之后,巴蜀地区曾成为蒙古进攻的首要目标。蒙古军肆虐横扫,四川守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但是无敌的蒙古军,却在攻打一个小城时,吃了大亏,这就是钓鱼城。在这里,宋军竟然坚持守城二十年之久,靠的是地垫险要,军民一心。真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之说。
这座小城从1243年开始建成,到1279年陷落,在数十年的抗蒙斗争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