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基本含义
㈠ 治安的概念是什么
[编辑本段]读音
zhì ān
[编辑本段]解释
1.谓治理(百姓)使之安定。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社会秩序安宁。亦指维护社会秩序安宁。
4.指西汉贾谊的《治安策》。
[编辑本段]出处
1.《管子·形势解》:“生养万物,地之则也;治安百姓,主之则也。”
2.《史记·孝文本纪》:“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
3.叶圣陶《倪焕之》二六:“如果他们一定不肯来,就说我们这里土匪多,治安要紧,不可不来。”
4.金·李汾《汴梁杂诗》之一:“一策《治安》经济了, 汉庭谁识贾生贤。”
[编辑本段]记载
1.《韩非子·显学》:“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
2.①宋·苏辙《栾城先生遗言》:“今祖宗法令修明,求之前世,未有治安若今之久者。”
②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王莲生编修》:“臣道不立,则治安难期。”
3.张天翼《清明时节》六:“青天白日出了这个乱子,在治安上太说不过去。”
4.傅尃《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之三:“涕泪早除名士气,《治安》徒惜少年心。”
[编辑本段]年号
治安是日本的年号之一,指的是宽仁之后、万寿之前,1021年到1023年这段期间,此时的天皇是后一条天皇。
改元
宽仁五年二月二日(西元1021年3月17日) 因遇到辛酉革命而改元
治安四年七月十三日(西元1024年8月23日) 改元万寿
出典
《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纪年
治安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1021年 1022年 1023年 1024年
干支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
天禧(1017年至1021年):宋—宋真宗赵恒之年号
乾兴(1022年):宋—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之年号
天圣(1023年至1032年十一月):宋—宋仁宗赵祯之年号
明启(1010年至1022年):大理—段素廉之年号
明通(1023年至1026年):大理—段素隆之年号
顺天(1010年至1028年):李朝—李公蕴之年号
开泰(1012年十一月至1021年十一月):契丹—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年号
太平(1021年十一月至1031年六月):契丹—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年号
㈡ 什么是治安管理学习治安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学习治安管理的意义:
治安管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
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治安基本含义扩展阅读: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处罚法
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你认为应包涵哪些内容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工作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范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是:(1)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2)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3)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有:(一)实行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治社会治安秩序,(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防患于未然。
㈣ 治安是什么意思
治安释义:
1.国家与社会的安宁 2.治理,使社会安定
㈤ 古代与现代治安的含义的区别
汉语“治”和“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其含义也不同。根据我国第一部字书《内说文解字》释容义:“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chí)本义:水名。“治”原是一条河的名字,这条河顺着“台”(岸边)流入大海。意味着一种动态的秩序井然,顺理流畅。
现代“治安”的涵义比古代狭窄,是指国家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需要的并由其有关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
㈥ 治安是什么意思!
治安是一个合成词,现在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安宁。
有个成语叫长治久安,其实治安一个合成词,治和安是两种有类似但是有区别的社会状态
治是指管理或者说统治得法,安则是指被管理者安全幸福
简单来说,治就是没人闹事,安就是没人出事。
㈦ 治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治安实质上是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治理和控制;从韩非对治安的论述开始,广义的治安的含义并未改变。治安事实上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是由对社会的暴力统治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两部分组成的。国家依靠物质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的概念在事实和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
㈧ 治安事件的含义
众所周知,公安机关的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因此,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处置的各类社会问题,一般具有影响、危害社会治安的局性和特点,即应当属于“治安问题”。故此,表示这类治安问题的概念、术语,就应当准确、鲜明地标明这种属性和特点。那么,上述哪一个概念更符合这一要求,更格当地反映了危害社会治安的这一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呢?先看“群众(性)闹事”。据《现代汉语词典》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因此,“群众”在我国是一个政治概念。另据《现代汉语词典》,闹事指“聚众捣乱,破坏社会秩序”(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聚众”与“群众”是两个不同政治属性的概念,所以,把“群众”和“闹事”连在一起不符合我党“依靠群众”的路线方针。
再看“突发事件”或“突发性治安事件”。首先,“突发事件”只是表明事件的“突然性”,并不能说明事件的社会属性。而且,在公安领域使用这一概念之前,我国军事领域和医学领域早已使用。其次,“突发性治安事件”或者“治安突发事件”,从概念本身往往使人以为是“治安事件”中“突发”的那一部分,即还有一部分“治安事件”不是“突发”的。而所谓突发性,实际上多数并非是突发的,事件的参与者往往经过一定时间(有时是较长时间)的思想、物质和心理的酝酿、准备,只是公安机关事先未掌握有关信息,似乎事件的发生是突发的。
同样,“紧急治安事件”的概念,看上去似乎是在“治安事件”中有一部分是紧急的,还有一部分是不紧急的。至于“群体性治安事件”,则与“群众性闹事”有异曲同工之处。“群体”即多数人。“事件”,据《现代汉语词典》,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大事情”当然不应该是“个体”造成的(尽管在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个人)。因此,在理论上不存在“个体性治安事件”,治安事件都是群体性的;说“群体性治安事件”,如果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实是同义反复,画蛇添足。
所以,依笔者之见,作为对某一类破坏治安的社会现象或群体行为的概括性描述,使用“治安事件”完全可以表明其性质和特点。 由此可见,构成治安事件的基本要素有:1、引发者和参与者。任何一个治安事件都有引发者和参与者,多数时候引发者也是参与者,有时引发者则不一定参与事件或者不参与事件的全过程。引发者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但是事件的参与主体则必是群体。
2、治安事件主体的行为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的动机或者为了达到特殊目的。所谓“特殊”,即由于通过正常方法或正常途径不可能满足或达到。
3、治安事件的发生,必然是事件主体实施违法犯罪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的方式,同时利用或选择相适宜的场所、时机和环境等外部条件,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4、治安事件的后果和危害,是客观上导致或者主观上促使事态加剧和扩大,进而扰乱、破坏社会治安秩序。
5、参与治安事件的各个个体的行为不一定都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但是从整体上说,治安事件是一种群体越轨行为,是集体性的破坏正常社会规范的活动。
㈨ 治安防范的概念是什么
国家、社会为消除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切原因的条件,防止、阻止、阻遏、减少和根治违法犯罪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手段和活动,它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大环节之一的防范,是狭义的防范,是指各级党政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为了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发生,通过建立安全防范网络,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以维护社会安宁的各种治安保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