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杀菌职责
1.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职责如何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职责
护士长
负责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灭菌、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1、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灭菌、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室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敷料的灭菌效果。若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做好器材的修旧利废工作;
5、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又送又收,检查所供应器材、敷料的使用情况,并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护士
具体操作医疗器材、辅料准备、灭菌、保管、供应等相关工作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保持消毒室清洁、整齐,每日湿式擦拭紫外线照射,每周彻底扫除一次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完成一切物品的高压蒸气灭菌。
3、每日主动深入临床科室,又送又收消毒物品,保证各科室的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
4、做好高压锅的维修、保养,做好使用情况的登记。
5、定期检测高压锅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浓度,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消毒员
具体负责辅料包的消毒工作
1、做好敷料室、蒸锅房清洁卫生工作。
2、检查各种敷料包,保持一定的基数,保证常规手术和急诊手术之用。
3、清点手术所用的敷料及洗衣房送回的干净敷料,按基数包好各种敷料包,准备高压灭菌。
4、一般情况下,每日上午消毒敷料类物品,下午消毒器械、手套等物品。
5、准备蒸馏水。
6、检查各种敷料的准备情况,及时供应棉球、纱布、手套等。
7、每日检查消毒敷料有效日期(有效时间为一周)。
8、保证消毒锅的灭菌性能,每锅敷料及器械包内放置化学消毒指示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记录。
9、下班前检查水门、气门,整理敷料室,关好门窗。
10、每周大扫除一次。
岗位职责的制定
首先要让员工自己真正明白岗位的工作性质。岗位工作的压力不是来自他人的压力,而是使此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产生,从而转变为主动工作的动力,而要推动此岗位员工参与设定岗位目标,并努力激励他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此岗位的目标设定、准备实施、实施后的评定工作都必须由此岗位员工承担,让岗位员工认识到这个岗位中所发生的任何问题,并由自己着手解决掉,他的上司仅仅只是起辅助他的作用,他的岗位工作是为他自己做的,而不是为他上司或者老板做的,这个岗位是他个人展现能力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在这个岗位上各阶段工作的执行,应该由岗位上的员工主动发挥创造力,靠他自己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协调的能力去完成。员工必须在本职岗位的工作中主动发挥自我解决、自我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工作成果的绩效实现最大化。因此,企业应激励各岗位工作人员除了主动承担自己必须执行的本职工作外,也应主动参加自我决策和对工作完成状况的自我评价。
其次,企业在制定岗位职责时,要考虑尽可能一个岗位包含多项工作内容,以便发挥岗位上的员工由于长期从事单一型工作而被埋没了个人的其他才能。丰富的岗位职责的内容,可以促使一个多面手的员工充分的发挥各种技能,也会收到激励员工主动积极工作的意愿的效果。
第三,在企业人力资源许可情况下,可在有些岗位职责里设定针对在固定期间内出色完成既定任务之后,可以获得转换到其他岗位的工作的权利。通过工作岗位转换,丰富了企业员工整体的知识领域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营造企业各岗位员工之间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
2.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职责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模式。医院从2002 年开始逐步将病区各种器械,分娩室器械,门诊科室器械,手术室器械,针炙理疗科银针、器械,临床科室呼吸机管路、氧气湿化瓶、压脉带,口腔科器械陆续进入供应室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实行下收、下送。经过5 年的实践研究,完成了无菌物品“中心集中规范管理”的管理模式。
2.2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将过去的“三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改为“四区”(即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 。
2.3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2.3.1 回收流程:各科室使用后物品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密闭暂存,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到临床科室对换“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封闭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2.3.2 清洗流程: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物品进行清点、分类,手术器械按台次分类,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机各清洗框内,待一个清洗周期完成后经过双扉门清洁侧进入检查包装区;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6个步骤完成:多酶清洗液浸泡2~4min →刷洗→除锈、保养→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润滑剂润滑→干燥,传入检查包装区;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的器械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
2.3.3 检查包装流程: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用放大镜目测,检查器械干净度,有、无污垢,用隐血试验检查有无血迹。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配件实用性、安全性。根据器械的种类、名称、数量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3.4 灭菌流程:包装后物品通过双扉窗分别传至干热灭菌间、环氧乙烷灭菌间、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并做好相关记录。
2.3.5 贮存、发放流程:灭菌后物品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根据计算机局域网科室领取清单将无菌物品装入“无菌物品运送箱”和“无菌物品运送车”内,由工人按规定路线运送到科室。
2.3.6 科室贮存、使用流程:科室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并按灭菌时间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标识方向一致。使用无菌包时,外层包布放入包布收集箱内,由洗衣房收回,内层包布包裹使用后物品进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在交换单上相应名称栏内记录数量,手术室术后器械分台次装入“使用后器械袋”内,并喷保湿剂,再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在交换单上记录数量。
2.3.7 支持流程:以消毒供应中心为核心,建有4 个支持流程。分别为洗衣房支持流程,设备科支持流程,后勤水、电维修组支持流程、职能科室指导、监督、检查流程。
2.4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方案
2.4.1 基础质量控制: ①人员培训:每年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培训班,取得上岗证。院内轮岗培训,在各岗位上轮流进行工作,请手术室、口腔科专业护士帮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辨认专科器械。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制定了26 项规章制度,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实习生带教制度,人员训练、培养、考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缺陷管理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沟通制度,意外事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物品下收、下送制度,清洗间工作制度,检查、包装间工作制度,灭菌间工作制度,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临时调领物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环节及终末质量监控反馈制度,无菌物品追溯制度;制定了5 项岗位职责,包括下收、下送岗位职责,清洗间岗位职责,检查、包装间岗位职责,灭菌间岗位职责,无菌物品存放间岗位职责。
2.4.2 环节质量控制:制定4 个操作规程,包括全自动清洗机操作规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操作规程、环氧乙烷灭菌器操作规程、全自动干热灭菌器械操作规程;制定8 个质量标准,包括工作环境质量标准,手工清洗质量标准,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质量标准,清洗后物品检查目测质量标准,包装质量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质量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干热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制定116 个包内物品目录。规范各科软件记录,供应室质量管理记录11 本,包括空气消毒记录,各种清洗剂及消毒剂配制记录,清洗质量检查记录,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B2D 试验记录,干热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生物监测记录,一次注射器、输液器领取记录,无菌物品逐日发放记录,无菌物品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反馈记录;护理管理记录8 本,包括护士长手册、会议记录、业务学习记录、三基考核记录、教学管理记录、护理缺陷记录、科室质控记录、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记录。
2.4.3 终末质量控制: ①查房方式进行终末质量控制:采用日查房、周查房、月查房、季查房( 跟班查房)、年终考核等查房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 ②进行满意度评价:每月在全院临床科室进行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每季度对社区医院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保持在99 %以上; ③制定量化评分考核指标:每月进行1 次量化评分考核,量化评分考核表每年修改1 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评分指标进行修改,保证量化评分的实用性。
3.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有哪些职责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的职责
1、负责完成院内外灭菌包的装锅、灭菌机下锅上架工作,灭菌完毕,负责检查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并关闭各类有孔储槽,符合要求后将物品定位上架。
2、完成灭菌过程的生物、化学、工艺监测,做好灭菌过程各类监测结果的登记整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熟练掌握各类灭菌器的操作规程、灭菌远离、装锅要求,灭菌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各类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4、负责各类灭菌器的日常见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应立即汇报处理,并做好维修登记。
(3)消毒杀菌职责扩展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污染物品处理
1、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无菌区和污染区。
2、下收下送应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污染物品,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车子,每周彻底擦洗 ,车轮上油。
3、收回的污染物应在回收间分类,进行初步消毒后再作处理。
4、凡经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应先做初步消毒处理,包扎后送供应室,对有红色标志的传染物,应先用压力蒸气灭菌后,再做常规处理。
4. 简述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2、医护人员应掌握标准防护要求,进入无菌区或执行无菌操作时,按规定着装;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病区设感染监测员,职责明确,负责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督导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6、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
7、患有肝炎、活动期结核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人员不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待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工作。
8、需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应优先做治疗护理工作;对实行床旁隔离的患者,后做治疗护理工作。
9、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10、病区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不得混放;各种医疗垃圾桶标识明确;医疗锐器处理规范,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1、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12、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3、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4、一般情况下,病房应适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