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坚守原则
⑴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终生的人生实践来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圣贤先哲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见解,如古人讲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先修身而后求能”等等。我认为,做人、做事、做官是密切关联、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目的、做官是载体,要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官,不做官也要做人、也要做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外因只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而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就是他的内因,从根本上决定着他怎样的做事、怎样的做官。事实也充分证明,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常言道:“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有止境,做人无止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这个问题思考明白并孜孜不倦地躬身实践。 堂堂正正做人 如何做人,古人有一段话讲得很好:“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和夫妇,友兄弟,信朋友,睦乡邻,施穷人,救危困”。《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对于这个问题分析的最透彻、最深刻、最全面的还是毛泽东同志,他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做人主张,那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做人的方法千姿百态,但我想,只要能够做到诚信而坦率、正直而忠诚、宽厚而善良、严谨而负责,你就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从根本上称职的领导干部。 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是维系和保持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关系融洽、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诚信也是现代社会最昂贵的资本,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讲,在为人处世上采取诚实的态度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上级和群众的关注之中,如果说起话来油腔滑调,做起事来虚无缥缈,你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上级不会信任,群众不会拥护,你在这个圈子中就不好立足了。而为人要做到真实可信,就必须保持一种坦率的态度。所谓坦率,就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直截了当、开诚布公、直奔主题,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耍小心眼、不搞小动作,做到心底无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人沟通。沟通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态度,也取决于方法,但只要能够做到真诚坦率,都会有丰厚的回报,因为真心换真心、真情换真情,坦率要比虚伪建立的关系更持久,真诚要比圆滑换来的友谊更珍贵。 正直而忠诚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行,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做不了大官的。那么,什么是正直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实正直就是对正义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坚守,就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上不欺天、中不欺人、内不欺心。而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要讲良心、讲党性,做人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做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使自己成为透明的人、坦荡的人。至于说忠诚,则是对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品格的更高要求。《忠经》里讲:“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忠诚,是对他人、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是爱的外延。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作为一个人,就要忠于家庭、忠于亲人;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群众。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宽厚而善良则是对人对事的一种胸襟和气度,彰显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为善,人自善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宽厚善良能够化解矛盾、冰释前嫌,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甚至能够化敌为友、壮大自我。而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只能作茧自缚,最后使自己陷于四面楚歌、寸步难行的境地。宽厚就是宽容与厚道。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容人、容言、容事,这就是宽容。至于厚道,则是老子所谓“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忠厚朴实、谦逊内敛,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宽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襟、是一种气度、是一种雅量,更是一种聪明的大智慧。你越是对人宽厚,别人就越尊重你、爱戴你、拥护你,你就越容易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当然,待人宽厚既不是懦弱无能,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更不是纵容与姑息,任由胡搅蛮缠之人肆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在一定范围内追求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而善良又与宽厚互为表里,善良之人必定宽厚,宽厚之人必定善良,他们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善良是一种深沉博大的爱,饱含着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同情、关心和爱护。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一个心境澄明、与人为善的人,他在慷慨付出的同时却获得了真诚的回报,在忘却自我、舍弃自我的同时却获得了新的自我,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结果。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都要学会与人为善,恶虽小而绝不可为,善虽小而绝不可不为,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只要有这样一颗心,不管你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你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古人认为,“淫漫则不能厉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深刻地指出了严谨对于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严谨是一种对人、对事、对己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这种态度,人生就可能流于放纵,事业就可能流于荒废。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对人生、对事业、对他人采取严谨态度的人。孔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强调“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都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严谨就是工作作风上的务实高效、追求完美,就是生活作风上的洁身自爱、维系自我。身为领导干部,我们都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非常不容易,更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慎终,决不能自我放纵。严谨更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你所扮演的角色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亲、丈夫、兄长;在单位里,你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在社会上,你可能是群众,也可能是朋友,但是不论扮演哪一种角色,你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是不是有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我们在家庭、单位和社会上扮演着多重角色、肩负着多重责任,一定要勇于负责、尽职尽责,做人对得起良心,做事对得起俸禄,做官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不能让自己成为不负责任的人。 踏踏实实做事 人活着就要做事。孙中山先生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郑培民同志讲:“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都把做事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事业的舞台大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多了,更要很好地做事。那么,究竟如何做事、怎样把事做好呢?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严肃、认真;旬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雨在侧而耳不闻”;庄子提倡做事要“不徐有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朱熹则要求“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等等。我认为,一个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就要严肃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大事,不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厚望。 一是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并善于进行科学谋划。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讲的就是一个战略眼光问题。什么是战略眼光呢?它是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进行的通盘谋划和全方位思考,不在乎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体现的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远见卓识,是一种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战略眼光是长远的眼光、宽广的眼光,具备了这种眼光,你就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你就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和发展潜力的领导。所谓长远的眼光,就是在科学分析、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对事态的发展及走向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剥去迷雾表象,分清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所谓宽广的眼光,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总揽全局,对某一方面工作的发展程度和方法策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期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借鉴、有所帮助。作为领导干部,有了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还要善于进行科学的谋划。谋事是成事之基,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科学谋划很重要。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其谋事的能力。相同一件工作,有人做的声色并茂,有人做的了无生气,谋与不谋,结果完全不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只有进行科学的运筹和谋划,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而战略眼光和谋划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知识素质的高低。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学习就要落伍,不思考就要被时代所抛弃。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项政治任务,做好学不倦之官,不做不学无术之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广博的基础上求精求专,不论在哪个行业、哪个层次、哪个职位上,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通过勤学深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辨的广博程度,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为科学决策奠定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二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抓好关系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任何事情都有大小主次、轻重缓急之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会抓要务、抓大事,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毛泽东同志讲,任何一级的首长,都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并特别强调,有重点才有政策,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精彩,满盘皆活”,一个高明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抓重点,善于抓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工作的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站得再高一些、看得再远一些,从众多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发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全局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重点体现全局。当然,我们强调领导干部都要谋全局、抓大事,并不是说其他事情就可以不管不问了,因为矛盾总是在不断地转化,这一时期的次要矛盾在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成为主要矛盾,所以要有全局观念,要统筹兼顾,善于弹钢琴,把复杂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既把握好中心环节,掌握主旋律,又能照顾一般,主次配合,难易相间,像高明的钢琴家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样,得心应手,浑然一体,从而建立起紧张而又有条理的工作秩序。一个高明的领导干部还要关注细节,关注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事。只有把小事小节做细做实,才能把大事大节做好。有人常用“杀鸡焉用宰牛刀”来表示不要随意抓小事,而事实上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见证品质,这是行之不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带着忠诚、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追求去工作,关注细节,成就大事。 三是要求真务实,注重效率。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急功近利的虚政绩、大吹大擂的假政绩,都是经不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求真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既不冲动妄想、盲目蛮干,也不消极保守、丧失机遇,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顺势而为,勇于接受既成事实。事业是干出来的,坐而论道、只说不干不行;说得多、做得少,贪图虚名也不行。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做官做事的基本方法。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切切实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殚精竭虑、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干一番事业,真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办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大事。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我们就能在解放思想中实事求是,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规律,在稳中求进中加快发展。做事还要注意效率。高效率主要在于一个“勤”字,即“手勤”、“腿勤”、“脑子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腿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子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总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切不可惰性缠身,否则就会误事。 四是要讲究分寸、体现风格。能不能办成事,能不能把事办好,有一个分寸问题。不卑不亢,不软不硬,不偏不倚,讲的就是一种分寸把握。说话有度,交往有节,办事得当,往往成功。作为领导干部,要看看哪些该办,哪些不该办;哪些能办,哪些不能办;哪些先办,哪些后办。不能不顾实际、照办照转,更不能借口特殊、自行其是。那么,做事的分寸如何把握呢?主要看是不是遵守纪律,是不是合乎规范,是不是讲究方法。一句话,做事懂分寸主要体现在限制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揽权、多揽事,不越位、多尽职,不干扰、多支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组织原则办事,按政策规定办事。做事的分寸还体现在协调配合上。每一项工作都不是独立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相互涉及和影响,协调配合得好,工作顺利;协调配合不好,工作就受影响。每一个人都应当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从全局、从整体的高度去考虑、去协调、去落实,不能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讲究分寸,体现的也是一种处事风格。一个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风格处事,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和形象。一名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处事的风格上。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每一个人。对待事情有平常心,对待事业有责任感,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打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能树立起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力量推进事业的健康发展。 清清白白做官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管理者,是党的优秀分子和中坚力量,在究竟怎么做官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告诫全党,要做人民的勤务员,不要做官当老爷,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也是做“官”的永恒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就是做一个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的好官,不愧对自己手中这份权力和责任,不愧对组织和群众对你的期望和信任。 首先,要公道正派。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公道正派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干部群众看一个“官”是不是一个好官,首先看的也是这个“官”办事公道不公道、正派不正派,公道正派就能“一言而万民齐”。领导干部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赋予你的,是一种公共权力,因此必须公道正派地行使;偏离了这个方向,就违背了权力的本质。而正与不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正气,身正、行正、心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以浩然正气抵御歪风邪气,保持“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的淡泊情怀,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其次,要遵纪守法。做官就是掌权用权,要掌好权,用好权,不仅要公道正派,更要遵纪守法。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所向披靡;用不好,伤及自身。而要做到遵纪守法,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要记住,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用来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记住,你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就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有权即有责,权责必相称,必须正确对待权力、慎重行使权力。要做到遵纪守法,还必须正确处理好感情与原则的关系。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人之常情,但是,当感情和原则发生冲突时,感情要让位于原则,任何企图曲解原则、改变原则、破坏原则的做法都是极其有害的。要做到遵纪守法,也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贪图享乐、私欲膨胀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总之,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该做的就认真去做,不该做的绝不去做;对的就坚决地支持,错的就坚决地反对。 第三,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同志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事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很多工作和事情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来自于思想的火花,然后付诸于实践得来的。所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习惯,培育创新的思维,做到敢为人先而不步人后尘,开拓创新而不因循守旧。但创新也不等于蛮干,不等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不考虑成本和效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到创新与务实的高度结合,既要敢想敢干、又要脚踏实地,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实施创新,使我们的事业在切合实际的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四,要严守党的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纪律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党的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生命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做严守纪律的模范,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高低、党性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尺。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明辨政治立场;要严守党的组织工作纪律,坚持按党性原则办事;要严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严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做一个业务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党的纪律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任何人不论职务大小、地位高低、资历深浅,都必须严格遵守。严守党的纪律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还意味着要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相结合,做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 第五,要廉洁自律。一个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根弦时刻都要绷得紧紧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陈毅同志告诫党的各级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勤政廉洁的表率,并带头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时刻刻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树立好的榜样。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好“一岗双责”。要切实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及时报告、决不袒护。要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我们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能逃避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而且越是职位高的干部越要自觉接受监督。
⑵ 如何坚守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做到慎独慎微发言
如何严守为官从政的“底线”,就是要“廉”字当头,廉洁从政。
首先,廉洁是一种政治智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和制度要求,更是干事创业、延续政治生命的前提条件,是一种政治智慧。一是心态要平常。良好的心态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础,心态不正,就容易迷失方向,走向歧途。很多领导干部犯事之处,就是与人盲目攀比,在政治待遇上与职位高的比,在生活上与老板比,越比越不是滋味,越比越不痛快,越比越觉得不公,心态失衡,走向歧途。古人讲“今日居官受禄,当思昔日秀才时,又思日后解官时。思前则知足,思后则知慎。”这和老百姓讲的“知足才能常乐”实际上是一个道理。保持良好心态就要“知足”,不该得的,不要强求;不能得的,不要有非分之想。扪心自问,领导干部待遇和生活水平要远在普通群众之上,老百姓尚能知足常乐,为什么领导干部就一定要盯着车子、房子、票子看,多想想人民群众的需求,多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不知足的。二是代价要算清。廉洁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没有廉洁自律的觉悟和意识,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资格,即使当了领导也会“出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越是领导干部违反制度,越是要依法从严处理。如果丧失原则,干了违法乱纪的事,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所有辛勤努力都会毁于一旦,公职没了,党籍丢了,政治前程断送了,也给党和政府威信、干部队伍形象带来了严重损害。要多想一想利害得失,认一认腐败成本,算清“六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亲情账—家庭破碎、名誉账—身败名裂、自由账—身陷囹圄、健康账--身心憔悴。不要被灯红酒绿迷了眼,被眼前利益迷了心,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好权、用好权,才能政途平稳、持久。三是位置要摆正。邓小平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当官就是“妻贵富子、殷实家庭”,认为领导就是吃饭可以签单,旅游可以报销,公车可以代步,集体资源可以享用,于是挥霍公款不当回事,陶醉于出则前呼后拥、住则宾馆酒楼,事有人办、常有人求的状态。这种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领导干部即使不走向腐败堕落,也行之不远,没有任何前途。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为谁掌权、为谁用权的问题,认清“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民服务的工具,自觉做到勤政廉洁、严格自律,摒弃特权思想,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其次,廉洁是一种自我保护。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认为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分别为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委书记、国企老总、房管局长。官场何以成为高危行业?无非是容易腐败。腐败的原因是什么?腐败没有客观原因,都是主观问题,至今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官员是被逼腐败的。做官“不危”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廉洁自律作为防身利器,练好内功,护好命门,保自己一身清白。一要防微杜渐。任何事物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事上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久了就会出大格。纵观一些领导干部蜕变,虽然职务有高低、年龄有不同、学历有差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从没有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从接受吃吃喝喝、贪图蝇头小利开始,逐渐私欲膨胀,得寸进尺,最终大节不保。古代有一个“踩进泥水坑”便“不复顾惜”的典故。嘉靖十四年进士张瀚初任御史,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乘轿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择地而行”,小心翼翼沿着干净路走,后来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由此便“不复顾惜”了。人一旦踩进了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便“不复顾惜”了。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对党纪国法要有敬畏感,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不迈违规违纪的第一步,不犯廉洁从政的第一错,如履薄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防止小洞不补变大洞,小错不纠酿大错,以至断送前程。二要坚守准则。党中央颁发《廉政准则》来立规立矩,及时对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打招呼、早纠正,就是要让干部守规守矩,是为了爱护干部,为了警醒干部,为了让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法则、必须执行的守则、必须维护的规则、必须坚持的原则。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廉政准则》作为规范从政行为的标尺,自觉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要求一般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三要洁身自好。领导干部手里掌握一定的人、财、物支配权,在工作、生活中面临更多的金钱诱惑和人情压力,经受更多是与非、名与利、得与失、权与钱考验。面对诱惑、压力、考验,能否做到谨小慎微,大义凛然,关键就看为官者能否正确把握自己。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特别是有了负面消息,往往会迅速在社会上流传,成为谈论的话题,影响干部的名誉和党委、政府的形象。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自律,要洁身自好,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不去,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再次,廉洁是一种强大力量。廉洁,标志着公正、公道、正义、朴素、勤俭等内涵,在社会政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为官从政者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强大力量。一要养浩然正气。大凡廉洁奉公者,不以权谋私,不营私舞弊,没有“辫子”可抓,也没有把柄掌握在别人手上,一身正气,在执行公务特别是执法过程中和原则问题面前,就敢于碰硬,不必瞻前顾后,不必照顾、平衡各种关系,可以义无反顾、大刀阔斧、一抓到底、决不手软。相反,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要了人家的心慌,所以面对别人就理不直,气不壮,软绵绵,没有力量。领导干部要胸怀浩然正气,“养正气祛邪气”,坚持以俭修身、以德律己,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不贪不占、不拿不要,敢于挑战不正当行为和利益,学做黑脸包公,慎同餐、慎同乐、慎同事。二要聚发展合力。官员的威信源于何处?不是资历,不是权力,不是气势,而是人格力量。廉生威,奢毁誉,贪丧志。一名领导干部如果知方圆,明尺度,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其人格力量就会使人心生敬畏,就能增强自身的道德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廉洁不廉洁、重视不重视廉洁,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地方团结共事的氛围。事实证明,凡是领导“出了事”的地方和部门,风气就不正,就没有执行力。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能只盯着成绩看,讲功劳、要待遇、比地位、图享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干净做人、干净做官、干净做事,瞄准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部属尽心尽责,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三是扬优良风气。风气问题至关重要。现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有一些很不好的风气,台上讲官话,台下摆架子,出则前呼后拥,派头十足;是非观念淡薄,请吃请喝、礼尚往来,花公家的钱,拉自己的关系;不收不办事,收了乱办事,凡此种种,败坏了风气,影响了队伍,群众意见很大。这些都是廉洁意识弱化的体现,很容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很危险。党的领导干部应是干部群众的榜样和标杆,必须带头知荣辱、明是非、讲党性、守原则,要坚决反对吃喝、请送之风,敢于拒绝、敢于扯下面子,狠刹歪风邪气,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廉洁才能干事,廉洁才能成事,廉洁才能不出事。领导干部一定要当扬则扬,当止则止。
⑶ 什么是政治生态的凤翔表要坚持当官当官干部原则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什
【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⑷ 当官要做到些什么
心中有民,为老百姓着想,下基层了解民生
⑸ 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自己认为是对的,
是自己为自己定下来的做人做事的一项条文,
自己每做一件事都依照自己的原则去做,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则,
甚至没有原则。
你信仰什么,
崇拜什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原则。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愉快生活”这是做人的三个基本原则。
什么时候都应当尊重别人,
不管对方的地位是高还是低。
切记:不要有不礼貌之举,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什么时候都应当尊重自己,每天要静静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别让滚滚红尘把自己吞没,别让虚浮名利把自己的双眼迷住。什么时候都应当愉快地生活,生命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哪有多余的时间去烦恼。
做人十条基本原则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
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7.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8.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9.如果钱还宽裕,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
10.如果时间还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这个人还顺眼,那就顶一下我的贴子,总比去顶看了觉得上当的贴子舒服。时间宽裕不少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1.做人要有人格。要如孟子所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3.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4.得意别忘形,失意别变形,做人保原形。做人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成也积极,败也积极,进也积极,退也积极,永远积极。
5.己于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君子不忘其本。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做人要好学上进,诚实守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强不息,不卑不亢。
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10.君子成人之美,与人为善,替人扬善。
⑹ 怎样做人,做事和做官
一、做人要做一个品行端正、宽厚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注重人品修养,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 “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得势于一时,但最终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迟早要栽跟头。所以,只有具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
(一)做人要品行端正。品行端正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才能谈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严谨。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遵守客观规则的具体体现。严谨体现在工作作风上,要务实、高效,体现在生活作风上,要洁身、克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三是忠诚。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百姓。
(二)做人要宽厚善良。宽厚善良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胸怀,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你的宽容释放得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当然,宽容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而决不是放纵,任由无理之人任意妄为,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二是厚道。厚道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始终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厚道的品性,同志们才会放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你、支持你。三是善良。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三)做人要有责任感。“责任”是一个很厚重的概念,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领导就是责任。作为单位“一把手”,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有什么样的责任心就会有什么的落实结果。责任心强,就会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执行起来就会没有任何借口、不发牢骚、不谈条件、不讲代价、不计得失。相反,责任心不强,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就会困难越来越大,问题越积越多。其次,要做到勇于负责。放弃了责任空谈做人是一种可悲、是一个人的不幸;放弃了责任空谈做官则是一种罪过、是人民的不幸。一个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退缩。是“推功揽过”,还是“揽功推过”,这既是一个政治品质问题,也是一个思想境界问题。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人民赋予的那份权力,有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称号。
二、做事要高标准谋事、要高效率办事、要高风格处事
(一)要高标准谋事。一个领导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一要做事高标准,二要会“谋事”。 做事高标准就是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高标准谋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古语说的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从心理上强化这种卓越意识、完美意识,坚决克服工作低标准、办事低效率的不良风气,克服做事粗枝大叶、得过且过、满不在乎的习惯做法,无论做什么都要讲标准、讲质量、讲层次、讲水平,使“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成为工作常态,“高标准、争先进、创一流”成为自觉追求。要会“谋事”。古人云: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谋事的能力。“谋”,在做事的所有环节中至关重要,对一件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人对待工作只是简单的执行,有的人则有所创新,这两种人处理事情的结果和层面会完全不同。凡事按规矩去做,不会出问题,但是也不会出亮点。做事前谋与不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凡事只要认真、科学、积极地去谋划,胜算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败转化为奇迹般的成功。“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二)要高效率办事。办事高效关键在一个“勤”字。“勤”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工作情况和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基层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企业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三)要高风格处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风格处事,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和形象。一名领导干部有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体现在处事的高风格上。我们讲高风格处事,并不是简单地提倡见荣誉就让,见责任就揽,而是说想问题、办事情要有更高的站位,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个人。眼睛盯着地税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装着基层同志的利益,在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时就会增几分大度。以这样的态度处事,就会扎牢成就事业的根基,就能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的力量推进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做官要做到“三思”、 “四气”
一思权力从何来?作为一个基层税务机关的一个领导干部总有一定权力,权从何来,饮水思源,无疑是人民的赋予、组织的信任。当上领导,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手中的权力却不是你私有的财产,它是公众的,是人民的,你仅仅是人民权力的代管人,人民权利的执行者。人民是公,你是仆,两者关系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以此,不能把手中的权利作为权钱交易的资本和收人情税、关系税的工具
二思应该做些啥?任领导干部职务,少则几年,多则数十年,但不管怎样,人生短暂,数十年也是一瞬而逝。因此,任职期间,只要在职权范围之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为了地税事业的发展多办事,办好事,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大局;以关心同志的疾苦、倾听同志的呼声、解决单位的问题为己任。不以权谋私,不碌碌无为,脚踏实地的为地税事业的振兴、为台前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思形象怎样树?首先要带头,在“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中,段喜中书记强调了领导干部带头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在推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切实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其次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勤政廉政、克己奉公,严格自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同时要严格教育配偶子女遵纪守法,明辨是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要有公正为先的正气。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则。为官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境,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要有向我看齐的底气。向我看齐才是干部综合素质的真实体现。战争年代的“跟我上”,既是向我看齐的实际行动,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更意味着牺牲奉献。和平年代的“向我看齐”,是一种诺言,一根标杆,意味着打铁先要本身硬。“向我看齐”,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底气。过硬的本领才是底气的基础,只有艺高人才胆大,胆大才可能有奇迹。
要有敢于争先的锐气。当前,地税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的,国家的改革发展在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形势在不断发展,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从理念到方法、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全社会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我们依法行政和各项行政行为都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以“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创新税收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使我们的地税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一个快的发展。
要有善于沟通的灵气。一是善于与班子和同志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既能缩短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保障政令的畅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善于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地税工作由于税源零星分散、点多面广,再加上征管力量薄弱,完成地税工作任务的难度很大。因此,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赢得支持与帮助,以社会综合治税的力量作为完成地税工作的保证。其次,有时地方政府安排的工作会和我们的本职工作发生矛盾,干,就会违背政策和原则。不干,就有不服从大局之嫌。这时更要发挥好沟通的作用,采取有效方式和态度向政府领导汇报好我们的政策和原则,取得理解和支持。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切实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高调做人,低调做事,带着责任心做官,带着良心做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做官,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⑺ 党员干部怎样做到守住底线 廉洁自律
首先,廉洁是一种政治智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和制度要求,更是干事创业、延续政治生命的前提条件,是一种政治智慧。一是心态要平常。良好的心态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础,心态不正,就容易迷失方向,走向歧途。很多领导干部犯事之处,就是与人盲目攀比,在政治待遇上与职位高的比,在生活上与老板比,越比越不是滋味,越比越不痛快,越比越觉得不公,心态失衡,走向歧途。古人讲“今日居官受禄,当思昔日秀才时,又思日后解官时。思前则知足,思后则知慎。”这和老百姓讲的“知足才能常乐”实际上是一个道理。保持良好心态就要“知足”,不该得的,不要强求;不能得的,不要有非分之想。扪心自问,领导干部待遇和生活水平要远在普通群众之上,老百姓尚能知足常乐,为什么领导干部就一定要盯着车子、房子、票子看,多想想人民群众的需求,多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不知足的。二是代价要算清。廉洁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没有廉洁自律的觉悟和意识,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资格,即使当了领导也会“出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越是领导干部违反制度,越是要依法从严处理。如果丧失原则,干了违法乱纪的事,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所有辛勤努力都会毁于一旦,公职没了,党籍丢了,政治前程断送了,也给党和政府威信、干部队伍形象带来了严重损害。要多想一想利害得失,认一认腐败成本,算清“六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亲情账—家庭破碎、名誉账—身败名裂、自由账—身陷囹圄、健康账--身心憔悴。不要被灯红酒绿迷了眼,被眼前利益迷了心,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好权、用好权,才能政途平稳、持久。三是位置要摆正。邓小平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当官就是“妻贵富子、殷实家庭”,认为领导就是吃饭可以签单,旅游可以报销,公车可以代步,集体资源可以享用,于是挥霍公款不当回事,陶醉于出则前呼后拥、住则宾馆酒楼,事有人办、常有人求的状态。这种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领导干部即使不走向腐败堕落,也行之不远,没有任何前途。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为谁掌权、为谁用权的问题,认清“官”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民服务的工具,自觉做到勤政廉洁、严格自律,摒弃特权思想,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其次,廉洁是一种自我保护。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认为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分别为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委书记、国企老总、房管局长。官场何以成为高危行业?无非是容易腐败。腐败的原因是什么?腐败没有客观原因,都是主观问题,至今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官员是被逼腐败的。做官“不危”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廉洁自律作为防身利器,练好内功,护好命门,保自己一身清白。一要防微杜渐。任何事物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事上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久了就会出大格。纵观一些领导干部蜕变,虽然职务有高低、年龄有不同、学历有差别,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从没有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从接受吃吃喝喝、贪图蝇头小利开始,逐渐私欲膨胀,得寸进尺,最终大节不保。古代有一个“踩进泥水坑”便“不复顾惜”的典故。嘉靖十四年进士张瀚初任御史,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乘轿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择地而行”,小心翼翼沿着干净路走,后来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由此便“不复顾惜”了。人一旦踩进了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便“不复顾惜”了。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对党纪国法要有敬畏感,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不迈违规违纪的第一步,不犯廉洁从政的第一错,如履薄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防止小洞不补变大洞,小错不纠酿大错,以至断送前程。二要坚守准则。党中央颁发《廉政准则》来立规立矩,及时对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打招呼、早纠正,就是要让干部守规守矩,是为了爱护干部,为了警醒干部,为了让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法则、必须执行的守则、必须维护的规则、必须坚持的原则。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廉政准则》作为规范从政行为的标尺,自觉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要求一般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三要洁身自好。领导干部手里掌握一定的人、财、物支配权,在工作、生活中面临更多的金钱诱惑和人情压力,经受更多是与非、名与利、得与失、权与钱考验。面对诱惑、压力、考验,能否做到谨小慎微,大义凛然,关键就看为官者能否正确把握自己。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特别是有了负面消息,往往会迅速在社会上流传,成为谈论的话题,影响干部的名誉和党委、政府的形象。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自律,要洁身自好,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不去,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再次,廉洁是一种强大力量。廉洁,标志着公正、公道、正义、朴素、勤俭等内涵,在社会政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为官从政者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强大力量。一要养浩然正气。大凡廉洁奉公者,不以权谋私,不营私舞弊,没有“辫子”可抓,也没有把柄掌握在别人手上,一身正气,在执行公务特别是执法过程中和原则问题面前,就敢于碰硬,不必瞻前顾后,不必照顾、平衡各种关系,可以义无反顾、大刀阔斧、一抓到底、决不手软。相反,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要了人家的心慌,所以面对别人就理不直,气不壮,软绵绵,没有力量。领导干部要胸怀浩然正气,“养正气祛邪气”,坚持以俭修身、以德律己,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不贪不占、不拿不要,敢于挑战不正当行为和利益,学做黑脸包公,慎同餐、慎同乐、慎同事。二要聚发展合力。官员的威信源于何处?不是资历,不是权力,不是气势,而是人格力量。廉生威,奢毁誉,贪丧志。一名领导干部如果知方圆,明尺度,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其人格力量就会使人心生敬畏,就能增强自身的道德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廉洁不廉洁、重视不重视廉洁,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地方团结共事的氛围。事实证明,凡是领导“出了事”的地方和部门,风气就不正,就没有执行力。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能只盯着成绩看,讲功劳、要待遇、比地位、图享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干净做人、干净做官、干净做事,瞄准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部属尽心尽责,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三是扬优良风气。风气问题至关重要。现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有一些很不好的风气,台上讲官话,台下摆架子,出则前呼后拥,派头十足;是非观念淡薄,请吃请喝、礼尚往来,花公家的钱,拉自己的关系;不收不办事,收了乱办事,凡此种种,败坏了风气,影响了队伍,群众意见很大。这些都是廉洁意识弱化的体现,很容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很危险。党的领导干部应是干部群众的榜样和标杆,必须带头知荣辱、明是非、讲党性、守原则,要坚决反对吃喝、请送之风,敢于拒绝、敢于扯下面子,狠刹歪风邪气,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廉洁才能干事,廉洁才能成事,廉洁才能不出事。领导干部一定要当扬则扬,当止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