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上的精神
㈠ 什么是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由多种要素构成,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1)职责上的精神扩展阅读
敬业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实践内涵,即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者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职业特别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尊敬和热爱。敬业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从业者希望通过自身的职业实践,去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追求和职业伦理观念。
敬业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共同构成职业精神的完整价值系统。从事职业活动,既是对社会承担职责和义务,又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完善。职业精神所要求的敬业,承载着强烈的主观需求和明确的价值取向,这种主观需求和价值取向构成从业者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规定着职业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的为全人类服务的崇高敬业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㈡ 职场需要具备哪些精神
职业人应从六个层面去塑造自我: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具体内容将涉及到以下内容:
1.职业形象
包括职业着装、商务礼仪等。这将最直接地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简要概括为举止得体、仪表大方、谈吐温文尔雅。
2.时间观念
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会让人没有信任感,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遵守上班时间、会议时间、同外公司的人约定的时间。
上班应比公司所规定的时间早到五分钟左右,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使自己的心情稳定下来,准备迎接一天工作的挑战。
工作时间避免闲谈。闲谈只能让人感觉你很懒散或很不重视工作。另外,闲谈也会影响别人的工作,引起别人的反感。
下班前注意整理桌面、重要文件归档、确认第二天工作。另外,如果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应检查电灯、空调、电源、钥匙后方可离开。
无法准时上班时,若是在前一天就知道,应该事先向上司说明,以取得谅解;若遇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最好在上班之前就打电话给上司或同事知道。
工作的需要,可能需要你延长工作时间。如为了完成一个计划而在公司加班;为了理清工作思路而在周末看书和思考;为了获取信息而在业余时间与朋友们联络。总之,你所做的这一切,可以使你在公司更加称职,从而巩固你的地位。
3.角色认知
对上司的决策不应盲从。如有不同意见,应坦诚申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即使不被采纳,也不可指责和抵触,而是适应与合作,不折不扣地执行。
4.沟通有效、回复及时
懂得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并懂得沟通的基本要素:表述、倾听、反馈。
与主管沟通方面,应主动与主管上级就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沟通,尤其是工作思路,以便统一思路,提高效率。另外,懂得复命――完成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后应向上级反馈工作结果,而不应被动地等待上司的过问。
内部沟通方面,在推进一些工作的时候,和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人员保持沟通,以便取得支持。
外部沟通方面,主动与客户联系,并将反馈情况及时传达给主管经理或相关同事。
对工作布置和工作交流,特别是以非面对面(MAIL)的方式,应尽快给予答复,表示收到信息,并告知下一步打算。如有必要,同时抄送相关人员。这是效率的体现,也是对工作合作伙伴的一种尊重。
5.注重原则,避免情绪化
处理工作中的冲突应控制情绪,运用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善意的冲突是好的”!
6.同事交往、团队合作
简化关系,避免是非。将同事关系定位为工作伙伴,不以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关系。能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定位,与其他成员一起为团队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实现团队的目标。
7.全局观念
公司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部门及岗位职责,但总有一些突发事件无法明确地划分到部门或个人,而这些事情往往还是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作为职业人就应该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去处理这些事情。无论成败与否,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也会让大家对你产生认可。另外,承担艰巨的任务是锻炼你能力的难得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痛苦,但痛苦只会让你成熟。
8.成本意识
为了公司利益,做事考虑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比如运用“8/2”法则,抓住重点事件投入资源。
9.心理素质
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差距、失败、否定,能够自我调整,并保持平衡心态。“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10.职业技能
这些技能既能体现职业的态度,又能在具体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工作行为中体现出专业、职业形象,继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绩效)。这些技能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客户满意与服务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11.适应能力
理解个人与公司价值观的不一致,并能找到平衡点。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和变化,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12.职业道德
正直诚信,注重职业形象、行业声誉。“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避免“职业腐败”--采购员索要回扣,无视产品质量;销售员私自跑单,中饱私囊;仓管员顺手牵羊;行政管理谋取小恩小惠... ...
13.工作与生活
善于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不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也不因工作压力影响了生活质量。
职场需要具备的五种心态:
1.保持一颗求知的好奇心,体会工作的乐趣。
2.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就会对工作产生激情。
3.对同事要诚实地对待对方,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团队齐合作,真正健康的心态应该包含合作。
5.控制情绪化,情绪化是影响职场晋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分析上司最讨厌什么样的职场人?
令上司讨厌的职场人
你知道吗?工作时无意说出的话,表现出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整体事业,甚至面临被辞退的危机,稍有差错就会丢了饭碗。如果你想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长久待下去,无论如何也不能有以下9种行为、心理
1.遇到问题事不关己。工作中遇到问题,虽不属你直接负责范畴,但和老板相关,切勿事不关己高高挂,尽自己最大能力处理好。
2.凡事三缄其口。面对老板不要总是沉默寡言,这对你没任何好处。老板希望员工能够出谋划策、各抒己见,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
3.总是墨守城规,没有创新。只会执行上司命令,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人老板不会喜欢。尽力帮老板想一些好的、高效的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推陈出新。
4.背后议论上司。这是与人相处的一大禁忌。自以为上司不会知道背后的议论,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谣言总会不胫而走,使你的前途岌岌可危。
5.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人大多安于现状,不想做任何改变。而现今社会飞速发展,如不及时给自己充电,早晚会被淘汰。
6.追名逐利。在现代公司里,个人的贡献与价值并不一定直接与职位等级挂钩。明智的做法是,将工作成绩摆在首位,最后追求名利。
7.拒绝加班。敬业的人从不计较工作时间的长短,他们会把工作中取得了多少成绩,自己学到多少东西放在首位。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8.不善交际。在大公司,许多人只局限于与本部门人员交往,不与其它部门的人联系。要知道我们都是社会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至少得知道所在大企业的主要领导是谁,他们的处事哲学,你所在的部门与整个公司有何联系。
9.既然预定了假期就不可改变。多数老板希望下属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时间表,适应公司工作需求。公司总会遇到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如公司合并、新产品发布等,这时即使你处于休假时间,也应当放弃,迎合公司的要求。
㈢ 领导干部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担当首都职责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领导干部面临攻坚克难、担当责任、经受磨炼的严峻考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担当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奋力推进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但也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岗位职责认识不清,左顾右盼,抓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作风不过硬,不敢坚持原则,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矛盾不敢抓、问题不敢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推诿扯皮,退缩不前,甘愿做懒官庸官;宗旨意识淡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等等。这些不能担当的种种表现,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危害极大,必须坚决加以克服。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发展需要有担当精神的创业者,改革呼唤有担当精神的领导者,群众期待有担当精神的为民官。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唯有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矛盾和问题,接受挑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坚持原则,忠诚履职。党的原则是长期以来党内形成的政治生活的规矩。综合反映了干部的党性观念、思想品行和能力素质,是领导干部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准则,必须坚决遵守,执行中不能打折扣。坚持党的原则,首先要担负起发展的第一要务和稳定的第一责任,保证工作任务顺利实现。要对自己从事的职责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认真查找履职能力方面的不足,抓紧时间学习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服务水平。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对岗位赋予的权力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重托。要在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身正气,敢抓善管。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不但思想作风要正,工作作风要正,生活作风也要正。只有自身处事公道、一身正气,才能够树立威信,让干部群众信服,大胆抓工作、善管理。要重视抓新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个重点,引导班子成员自觉坚持“四个服从”,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要完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领导班子内部,要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分工负责、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班长”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接受监督,以宽广的胸怀发扬民主,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集中,以负责的态度实施监督,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勇于负重,大胆担责。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干事激情、拼搏奉献的顽强意志,勇于负重,大胆担责,才能无愧于人民公仆这个称号。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经常性的日常工作,但也有一些专项工作,一些长期不能破解的难题,甚至难以预料的急难险重任务,这是对领导干部特殊的考验。面对考验,要有挺身而出、大胆担责的勇气,头脑冷静、从容应对的静气,缜密考虑,制定预案,果断处置。出现问题和失误,要有胸怀坦荡、承担责任的气度,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仍有少数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目前,在经济发展中,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一个重点要求,是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上学、看病、住房、就业难等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沉下身子到基层调查研究,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思路正确,实绩突出。思路决定出路。要有接续发展的思想,不另起炉灶,不片面追求政绩,使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具有连续性。保证思路正确,重要的是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研究制定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多渠道多形式广泛集中人民智慧,切实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学会“弹钢琴”,顾大局、议大事、抓大事,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做好各项工作。让我们团结起来,积极投身到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动中,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㈣ 职责和责任有何区别
职责与责任的区别:
一从社会道德的方面:责任体现的是个体内应该做的事。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二从职业岗位的方面:职责是在某一岗位上,需要履行的工作职能或者工作使命。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责任是在社会道德上的。但职责是一个任职者的职能。
三从针对的对象方面:责任是任何人身上都背负着责任,如家庭、学习、父母、国家等方面;而职责所针对的是就职人员,要求履行自已岗位上的应做的责任,是对自己的岗位的一种尊重一种负责。
(4)职责上的精神扩展阅读:
责任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社会道德上,个体份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意识,是“想干事”; 责任能力,是“能干事”; 责任行为,是“真干事”; 责任制度,是“可干事”; 责任成果,是“干成事”。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职责: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参考资料:
责任-网络 职责-网络
㈤ 如何理解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位置。”这位美国思想家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工作,责任心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责任心是胜任工作的前提,如果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却没有责任心,他同样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有时还可能产生能力越强效果越糟的尴尬局面。
如果说能力让人得到工作,那么责任则可以让人创造辉煌。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都不需要能力突出却孤芳自赏的“独行侠”,在提倡和谐社会和团队精神的当今,各种能力都可以通过积极学习得以提升,经过技能培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沟通能手、技术高手,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却不能一夕之间改变工作态度,那他也将被团队舍弃。时刻牢记“责任大于能力”,富有责任感,让责任承载能力,才能让人在工作及团队合作中大放光彩。
在强调责任大于能力的今天,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肩头的责任越大,个人提升的空间就越大,责任才真正是能力中的核心部分。
作为单位的一员,首先要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事,责任感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每天的工作中,负责地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展现最大价值。缺乏责任心的人,不可能得到发挥才能的舞台,即使一时获得了工作平台也成就不了事业。
爱岗敬业是每个人责任心的延续。在每天的工作中拒绝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寻找借口,勇于承担责任,是责任心的体现。责任心是能力的升华,是心灵的升华,是人性的升华。一个富于责任心的人,工作才能出成绩,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在强调责任心的同时,还要明白,责任心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能力无责任心成不了大事,有责任心而无能力也不会有所作为。所以,既要强化责任感,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㈥ 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什么
管理者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角色(职责)不同。
1、 基层管理者内
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容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2、中层管理者
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
3、高层管理者
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 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㈦ 什么是职责精神的追求
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职业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