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抗洪抢险烈日下的坚守

抗洪抢险烈日下的坚守

发布时间: 2021-02-03 09:37:32

『壹』 作文《为送报员喝彩》

炎炎夏日,送报员每天骑行几十公里,将报纸送达客户,第一时间送来精神食粮。《烈日下的坚守》系列报道,今天播出:送报员第一时间送达精神食粮。来听实习记者方薇的报道:

上午7点,记者来到了杭州日报淳安发行站,看到送报员余元贵正在整理一堆旧报纸,他皮肤黝黑,笑容淳朴,从事送报工作已经5年多了。对于每位送报员来说,一辆摩托车加两个帆布袋就是他们简单的装备。每天,余元贵早上7点到发行站,等送报车到了之后便卸载报纸,进行分袋,然后载着1000多份报纸,骑着摩托车至少奔波二十四、五公里。:我们基本上是从10点,11点才开始送报,那时候大家一般都在吃中饭午睡了,但我们在岗位上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是精神食粮,很多人等着看。

当记者问到,天气这么热,有没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余师傅说:我们因为长时间风里来雨里去,已经习惯了,刚刚进来学徒的一个礼拜,如果没有一点毅力是坚持不住的,那一个礼拜过后就很自然了。不过现在我们领导也很重视我们,像现在高温天气,他每天都给我们烧绿豆汤,发冷饮券和藿香正气水。一般我们出去之前会吃一些防暑药。

虽然在酷暑的环境中,还得这么辛苦地工作,收入也并不丰厚,但余师傅说,他从没想过放弃这份工作 我跟原来我们站长说,我进来送报纸主要是为了入党,因为各种原因,我一直还不是一个党员。虽然辛苦但我们很乐意的。

从余师傅发自内心的笑容中,看得出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向余师傅一样的送报员,或许没有大的功勋,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但是他们为老百姓第一时间阅读报纸而默默耕耘着。

送报员第一时间送 “精神大餐”

每天早上4点半,刘淑霞轻手轻脚穿好衣服,她每天的任务是送将近400份报纸。从出门到上午11点左右,报纸才能全部送完,她几乎不记得早饭的“滋味”了。“这份工作很辛苦,但要扔,还真舍不得。”
姣好的面容、温柔的语调、得体的谈吐,让人无法把她和“送报员”的工作联系起来,可刘淑霞干这行已经5年了。每周除了周日,其余6天,她都会雷打不动地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及时给市民送去报纸,也为他们送去一份精神大餐。目前,刘淑霞负责的区域是南新村一带,爬楼是“家常便饭”。“我送的400份报纸,只有少部分的报箱在一楼,有时候我得爬5楼、6楼,很累,但是也可以锻炼身体啊。”说起工作的辛苦,刘淑霞一点怨言都没有。而且许多订户都和她成了朋友。“订户们都特别好,很热情,经常有大爷大妈叫我进屋喝杯水、歇一歇,还嘱咐我增减衣服,别累坏了身体。”
“我希望明年能继续干好这份工作,家人朋友身体都健健康康的。”刘淑霞说,这就是她的新年愿望吧。

『贰』 有哪些抗洪抢险方面的诗词

一、抗洪抢险

几天几夜的雨

让滔天洪水肆虐

又一次

检阅了英雄的长沙人民

江山格外骄艳

不是说浸了多少房屋

泡了多少豪车

垮了多少堤坝

中断了多少交通线

而是在这里看到了

英雄的子弟兵

站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干部与群众

心与心碰撞的声音

为护堤

在风里

在雨里

筑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百字令·湖南抗洪颂

今年水患,史空前,处处洪峰紧逼。

四水三湘骤雨急,数日连天倾泄。

水库超容,江流横溢,堤坝惊临缺。

环生险象,汛情枝蔓交替。

巡逻监护无眠,抗洪抢险,四处频传捷。

武警官兵尤奋勇,血肉筑成铁壁。

敢以人墙,强拦恶水,迫使冯夷撤。

军民携手,凯歌飞向天阙。

三、抗洪战歌

孽龙肆虐困三湘,浊浪横翻涌大江。

矮垸低田成泽国,湖洲港汊变汪洋。

抗洪预警提升急,死守严防决策强。

万众同心齐协力,军民联:手伏魔王。

(2)抗洪抢险烈日下的坚守扩展阅读: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地区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闽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

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中华儿女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

抗洪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叁』 《我与警察叔叔的故事》作文300字

写作思路:

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要具体分析。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令我敬佩的人。其中有一位平凡、普通的交通警察叔叔,他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我想肯定是经常风吹日晒的缘故吧。

我听了连连点头,绿灯亮时我跟着大家一起走过了马路。想想刚刚经历的一幕,我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如今我只要经过这位警察叔叔面前,都要对他点头微笑。

同学们,“宁等一分不抢一秒”希望这句话能深深地记在你我的脑海里。

『肆』 写几句话夸夸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哪儿来需要你们,哪儿就源有你们的身影。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你们总是像白杨一样,那么坚强,那么勇敢,那么执着。即使是在人烟稀少的西藏,还是冰冷的南极,只要祖国需要,不管建设任务多么艰巨,不管工作环境多么恶劣,你们总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圆满完成祖国交给的光荣任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伍』 1998年抗洪救灾英雄故事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向群的家庭经历了由穷到富的变迁,他不忘报国,追求崇高的理想。1996年12月,他弃商从戎。

在部队里,李向群不断以军队的要求,改变着自己“小老板”的一些思想。刚入伍时,他不舍得理发,但在排长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处。此外,他刚入伍时,有一些哥们儿义气,见到连首长不是先敬礼,而是先敬烟。他敢想敢干,好提意见,曾经提议民主投票选举班长,让大家说了算。对于这些,连队干部总是和风细雨地加以引导,使他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两包烟,因此他戒了烟,而且生活十分节俭。为了弥补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学习,报名补习班,制作剪报,并且肯动脑子钻研知识。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明了许多“鬼点子”,提高了训练质量。李向群就这样从一名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个热心的人。战友的家庭和个人情况,他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战友生日,他不是搞个足球赛,就是来个烛光晚会,让战友乐呵乐呵;战友病了,他背着上卫生队,送饭送水。他长期背几个孩子过河上学,风雨不间断,并且帮失学孩子垫付学费。李向群对家人也是细心周到,他当兵20个月,只回过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记自己,用子弹壳摆成“天天想爸妈”5个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爱写诗,偷偷地把自己对家的思念写在诗里。

1998年,南方水灾。8月7日,李向群提前结束探亲假,随部队奔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第一次抢险他就十分卖力,是全营扛包最多的一个人。在险情面前,他不顾危险,亲自扎猛子查堵渗水洞。8月14日,他在荆江大堤上光荣地入了党。当晚,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在日记上写道:为了战胜洪魔,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参加抢险。连续奋战14个小时后,他开始感到头昏发热,瞒着别人偷偷吃了几片感冒药。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发烧40℃,被强行送进了卫生队。8月19日,险情又一次出现,李向群拔掉针头,奔上大堤。头痛得厉害,他就找了根带子缠在头上减轻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现,李向群见部队紧急出动,躲过值班卫生员,偷乘兄弟连队的卡车赶到现场运沙包,并再次昏倒。随后,他睁开眼睛,挣扎着爬起来,又加入了筑堤行列,最后口吐鲜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极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陆』 鄱阳湖沿线数千官兵抗洪抢险,他们背后的付出到底有多少

他们不仅夜以继日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时间,还随时有可能牺牲在家乡的父母妻儿以及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别无他选。

『柒』 烈日下工作的句子

一轮红日当空照,好像火球在天地间燃烧。猛一抬头仰望,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他们的身影仿佛在半空中飞舞,只能隐约看到五颜六色的安全帽在跃动,这是他们在辛勤地工作。每一处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烈日下的他们是改变城市未来面貌的美容师。

『捌』 抗洪战士在抗洪前期面对恶劣的饮食环境,如何抵抗

有些地方有条件较好的有餐车,但士兵们没有时间坐下来冷静地吃饭,所以他们不得不先投入有限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救灾。任务完成后,他们会坐下来吃些晚餐,但那时他们可能累得吃不下了.与所谓的专业“军粮”相比,士兵们更习惯吃馒头,甚至在送专业“军粮”时更喜欢吃馒头大雨仍在下。仍有许多人将青春献给战场。他们将继续坚守抗洪前线,肩负起青年使命和军人责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那么在灾难面前还义无反顾顶上去的,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还是咱们的解放军战士。

『玖』 抗洪救灾的文章

抗洪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它坚挺不拔想青松一样屹立在中华儿女的面前。就如中国京剧中的那一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崇高品德人称颂,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做人要学,做中国人更要学。
又如98年的抗洪就在一样现在有事给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的挑战这种抗洪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线。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道德和风尚,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大厦的基准和标尺,易经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传统文化经典,都哺育了一代又代华夏儿女,并使得这种仁爱思想不断发扬光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灾区无处不感人。德阳市中学教师谭千秋,在教学楼倒塌的刹那,紧紧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住4名学生,硬是用身躯挡住了死神;成都数百名的哥从电台得知灾情后,打着应急灯,冒着余震,浩浩荡荡自发赶往赶赴都江堰运送伤员;一位母亲用身体紧紧护住三个月大的孩子,被发现时婴儿毫发未伤,仍在熟睡中,手机屏幕上一条短信让所有的人都眼泪打转,“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彭州市公安局最坚强的警花蒋敏在爷爷奶奶、母亲、女儿10位亲人全部遇难的情形下,强忍悲痛,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劳累加悲伤,导致几度晕倒;地震发生以来,抢救人,拯救生命,一直是最强烈的呼声,温总理用沙哑的声音喊到,“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到处都涌动着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互助互爱、大仁大义、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暖和心田的事迹,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 灾难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 在党中心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彰显,正如此,所以当面临天灾,我们才不仅仅只有泪水,更多的还有信心和决心。总书记那铿锵有力的号召至今环绕在耳旁,“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是的,我们一定会夺取最后的胜利,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举办奥运,或者其他任何困难。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一起渡过难关,迎接崭新的明天。
(第一段是写的京剧是复制的其他部分只加了一点) 本人对戏剧不感兴趣!!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