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治安状况评估报告

治安状况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1-30 10:34:20

❶ 求一个公路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建设处
二O一O年十一月

目 录
一、项 目 概 况 2
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2
(一)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 2
(二)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 10
三、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12
(一)注重对农民切身利益的保护 12
(二)科学安排和监管补偿资金使用 13
(三)减少施工期间的扰民 13
(四)保障项目全过程治安安全 13
四、下步风险防范方案 14
五、结论 15

靖江市委维稳工作办公室:
根据有关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对“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市政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等,必须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与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相关的征地、拆迁、出让、工程管理等皆有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所以必须对这些重大事项及其潜在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按照上述要求,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建设处作为责任单位,及时组建了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吸收了有关社会机构、高等院校部分专家,对“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如下。

一、项 目 概 况
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位于靖江市下六圩港老节制闸以北420米处。工程主要内容为:采用闸站结合的方式。下六圩港口门设置20m3/s的双向泵站一座,装机3台套,总功率为1200KW;与之配套的单孔节制闸一座,闸孔净宽8m。排涝标准为自排加抽排20年一遇。在闸站下游引河管理区域两侧设160m长岸墙,上游侧建造公路桥一座。总投资9400万元。
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一)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内容及其评价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在识别了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可能面临的六大类社会稳定风险的基础上,对上述六大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别进行定性评价。为便于评价表述准确,本报告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划分成5个等级,可能性由小至大依次表述为: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并根据专家经验以及对征地拆迁相关利益群体的民意调研结果,界定各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根据对征地拆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易发生的社会风险的经验判断,并结合靖江市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形,枢纽工程可能会诱发的异议、损失或不适等诸多社会风险及其评价主要如下:
1、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风险内容:该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风险评价:项目合理性风险较小,而其合法性会受到质疑,风险较大
(1)本项目合法,手续完备,程序完备
本项目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7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广州市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03]196号)等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报批手续,程序合法,手续齐全。征地拆迁程序正在按照土地管理法、城市拆迁安置补偿条例等有关法律,按部就班依法进行之中。
但是,上述依法进行的活动并不能彻底解决合法性的问题。首先,社会各界对土地储备的合法性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其次,枢纽工程建成后,周围土地升值巨大,加之如果公开出让被储备土地时价格高昂,那么农民的失落感将增加,对征地的合法性会怀疑。初步估算,上述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2)本项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枢纽工程地区位于靖江市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江苏省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是江阴、靖江两市跨市跨江联合投资开发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靖江市南侧,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面积8.6平方公里。园区地处长江下游,北倚苏北平原,南濒浩瀚长江,处在国家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T"字型的交汇点,是浦东开发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靖江园区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园区将依托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建成以船业、机电、冶金、能源、物流、研发、商贸为主导产业的具有临江产业特色的重要国际制造业基地,集工业园、生态园、新港区、新城区"两园两区"为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型工业园区,成为江苏省跨江联动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由于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周边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从城市经营出发,下六圩枢纽工程的合理发展,整合周边市场资源,具有推进城市经济和规划建设的显著作用。同时,因发展影响而言,下六圩枢纽工程的开发建设,是靖江江阴两市发展的又一重要启动点,不仅有利于两市进一步的合作交流,而且有利于靖江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战略意图。
(3)本项目是经营城市,回收土地增值,加快城市建设的需要
政府对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的巨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了整个区域土地的总体价值。这些土地增值应该收归政府,用于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回收土地增值的最好途径就是在规划的安排下,先行将周边土地加以储备和初步的一级开发,变成熟地后推向市场。这样,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更好的效益和更高的效率。
2、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风险内容: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需征用大量农田,把农田变成建设用地,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和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建设期内项目的施工会对地表水、空气、噪声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施工机械会有作业噪声,施工机械燃油或机油渗漏会引起油污染,施工物堆料场受降雨冲刷会引起地表径流污染,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会引起污染。大型挖掘机械及运土车辆对道路的损坏和环境卫生的破坏的现象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项目在运营期可能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风险评价:项目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很小
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选址处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廊道内,该地区以绿色为主基调,通过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并通过建构网络式的绿色系统,较易实现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更新。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地区现有的生态条件优越,它作为广州生态走廊的重要节点,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另外,为了保护原生态环境,规划在下六圩港两侧建设约25米宽的绿化防护带,构成地区最具特色的开敞绿色走廊,成为地区的绿色防护轴。根据规划,下六圩港枢纽泵站东侧拟建下六圩港枢纽管理处。管理处主要位于滨江一路北侧,规划成景观功能区。远期在下六圩港码头防洪通道外侧及滨江一路两侧,利用现有的景观规划带状休闲公园。可见,本项目建成后,不仅不会破坏当地环境,还能进一步提升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3、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
风险内容:由于征地拆迁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上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政策缺乏理解,因此在征地拆迁问题上群众往往会与政府站在对立面,以各种形式抵制征地拆迁。征地拆迁项目中群众最敏感、最担忧的问题是失去土地。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要征收大量农田,这些农用地在农户良好管理之下,能获得一定的持续的效益。征收农地会使当地群众人均农地面积减少。
农地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失去农地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资料表明: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来说,失去土地所产生的后果通常比失去房屋要严重的多。另外,保留下来的农地可能也会受到项目的各种影响而质量下降。因此,当征地会导致当地群众土地面积减少并危及其生存时,群众可能会对征地拆迁项目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一经积累有可能演变为激烈的抵制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项目后期配套码头建设工程涉及的房屋拆迁需要大量农民住宅的拆除和搬迁,对其生活会造成一些不便和冲击。如果补偿不合理,即使是少数农户不满意,也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社会的不稳定。另外,原有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给集体和农民带来了租金收益短期内可能会失去,从而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
风险评价: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较小。
为了赢得群众对新客站征地项目的支持,土地管理部门已在一期项目征地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做法,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对征地项目的不理解、不支持。在项目中,一线动迁工作人员高度负责,主动放弃自己的节假日休息时间,积极与被征地群众联系沟通,向村社解答各项征地问题,宣传项目建设意义和征地政策;同时对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补偿数据,一丝不苟,反复核对,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补偿问题,顺利、高效推进了征地工作。
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采取了多项利民措施。主要体现如下。
一是严格按照市、区有关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
二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为壮大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政府将为每个村集体另外补偿一笔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三是对群众最关心的留用地问题也考虑周全,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利益。周边村组均对《征收土地方案》的征地补偿标准及安置方案,各村经村民代表或村民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放弃听证。由此认为,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遭群众抵制的风险很小。
4、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
风险内容: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所在地是一片广袤的农田,当地居民以务农为主,乡村氛围浓厚。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地区的综合开发将打破当地居民的生存现状,使得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造成居民内心的不安与担忧。
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较小。
枢纽项目征用大量农地,村民人均土地面积减少,这意味着村民以农耕为主的生存方式将会面临改变,在变化的环境中转而寻求新的谋生机会。同时,码头落成后带来的庞大交通流和人流也会打破村庄以往的宁静,让村民感到不适应。不过,这种不适应仅仅是短期的,随着枢纽工程周边配套设施的建成,村民的生活、就业、出行等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并能长期从枢纽所带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益。
枢纽所在地下六圩港地区原是一片煤炭码头和农村,随着枢纽的建成,这里将成为一个新的中心区域。按照规划,枢纽下游长江口将新建4个2000吨级码头,从规划文件中可以看出,下六圩港枢纽工程项目会带动周边码头、交通、通信、餐饮等各类配套设施的建设,这无疑为当地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并能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在枢纽工程的“吸管效应”作用下,周边区域的经济地位将会得到明显提升,而这一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将是当地的居民。据现场调研,距离枢纽工程不到3公里的东方重工周边村民在通往新客站的马路两边修建了许多新的档口,档口租金每月见涨,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到了枢纽工程带来的“利是”。
5、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
风险内容:枢纽工程要占用大量农地,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减少,在安置时又采用货币安置方式,虽在短期内村民生活可以为继,但从长期来看土地的减少弱化了村民的持续生存能力,使村民对未来的生活保障感到担忧。新客站二期工程可能会涉及到居民的拆迁安置,采用异地安置方式会使被拆迁户中的部分兼业打工者失去原来打工的机会,造成暂时性的失业,从而使其面临生存的压力。
风险评价: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很小。
本项目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兼顾被征地村民的利益,把村民的短期需要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了弥补村民的失地损失,本项目已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土资源部《关于引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8号)等有关规定拟定了征地补偿方案,并组织召开听证会,补偿方案的合理性得到了群众认可。
6、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
风险内容:枢纽工程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当地个别居民可能会因为对补偿方案的不满意而成为“钉子户”,拒绝征地、抵制拆迁。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带来干扰,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通行,因此有可能引发居民的不满情绪。另外,不排除有民间组织通过收买当地居民的补偿“权利”而介入反征地拆迁活动,滋事生非,干扰项目进展,并从中牟利。
风险评价: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风险较小
本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精心布置,组织严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引发、少引发村民的不满情绪,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早在征地工作开展之初,市有关部门对征地工作周密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在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时,召开听证会,反复征求被征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使补偿方案更完善、更合理。补偿方案确定后,又迅速印成小册子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村民所提意见和关心的问题,以问答形式编制成资料,派发至各家各户。在各村设立征地拆迁政策法规流动咨询点,现场解答村民对补偿方案的疑问。对抵触情绪较大的村民,采用“换位”思考方式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其对抗心理。另外,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正面报道,消除误解,引导舆论支持征地拆迁。
(二)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价
上文已对枢纽工程征地拆迁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六大类风险可能性大小进行了单项评价,为便于度量该项目整体风险的大小,有必要对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量化,然后得到项目的综合风险大小。
首先根据专家经验和民意调研结果确定每类风险因素的权重 ,取值范围为[0,1], 取值越大表示某类风险在所有风险中的重要性越大。其次确定风险可能性大小的等级值 ,上文已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等级值 按风险可能性由小至大分别取值为0.2,0.4,0.6,0.8,1.0。然后将每类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类风险因素的得分(即 ),把各类风险的得分加总求和即得到综合风险的分值,即 。综合风险的分值越高,说明项目的风险越大。一般而言,综合风险分值为0.2~0.4时,表示该项目风险低,有引发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分值为0.41~0.7时,表示该项目风险中等,有引发一般性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分值为0.71~1.0时,表示该项目风险高,有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本项目综合风险值求取见下表。
项目风险综合评价
风险类别 风险权重( )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很小
0.2 较小
0.4 中等
0.6 较大
0.8 很大
1.0
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 0.15 √ 0.12
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0.15 √ 0.03
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 0.20 √ 0.04
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 0.10 √ 0.04
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 0.20 √ 0.04
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 0.20 √ 0.08
综合风险 0.35
从上表可看出,枢纽项目可能引发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综合风险值为0.35,风险程度低,意味着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会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
三、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对项目可能诱发的风险及其评价,我们采取了下述风险防范措施。
(一)注重对农民切身利益的保护
一是严格执行土地补偿标准。根据征收土地预公告对本次征地的安置途径做的规定:1、以货币方式支付安置补助费安置被征地农民;2、支付社会保障金,购买社会保险。按照这个规定的精神我们制定了补偿安置方案,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本着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角度,制定标准时,取高舍低。
二是做好农民进社保工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出台后,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向各村送达了听证告知书。涉及的被征地农民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具体名单经各村民代表大会报园区办事处核准、公示后确定;如村集体经济组织逾期未能确定名单,应向园区办事处书面说明原因,由园区办事处对有关情况核实后,形成书面说明报所在劳动保障局,先办理材料报送手续。
据统计,本次征地拆迁将为村民购买社会保障金,解决村民长远的生活保障问题。按照社保规定,该项目总计支付约4亿元的征地款和社保基金款。缴费标准分为五类,由农民自由选择,政府按缴费资助的最高档预留资金。
(二)科学安排和监管补偿资金使用
征地补偿金支付采取两种方式:前期先按预计总补偿款的80%左右先行预付至镇政府账户;后期为了防止超付,在签订协议后15个工作日拨款,该款项由各村自行安排使用。通过建立园区办事处、村集体、村民代表三级资金使用和监管体制,确保资金的依法拨付和使用。
(三)减少施工期间的扰民
市、园区两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严格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采取下列措施: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不可随意倾倒、排放;施工现场车辆进出场时,要避开每日上、下班(学)时段,不要造成施工现场周围交通不畅或发生事故等。
(四)保障项目全过程治安安全
建设处紧密联系和依靠园区办事处和相关村组织,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治安防范措施。一是确保补偿款到位然后进场施工,首先保证村集体和村民的切身利益。二是确需强制进场的,在补偿款到位的前提下,对现场进行证据保全,同时要求公安、民政等部门到现场维持秩序。三是公安部门在项目全过程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保持征地涉及区域日常治安环境的良好。四是密切关注极少数村民可能的因对补偿不满意引发的上访、闹访、煽动群众、示威等动向,第一时间采取教育、说服、化解等措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下步风险防范方案
尽管枢纽工程征地拆迁项目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风险程度低,但并不意味着征地拆迁项目会一帆风顺,仍要注意加强对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体矛盾冲突的防范,并随时戒备和监控征地拆迁进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发生。
1、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能多种新闻媒体,宣传枢纽工程、周边土地储备、开发项目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增加农民就业和致富机会、集体经济和物业经营将有较快增长等诸多能给农民带来长期福利改善、收入增加这些正面的影响。尽管短期内农民会有少量的利益损失或者转型期的生活不便,甚至带来感情的痛苦、焦虑等,权衡利弊,当地农民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舆论先行。
2、创新思路,讲求科学的征地拆迁方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拆迁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讲求科学有效的拆迁方法,尤其要千方百计应用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显著的征地拆迁工作方法。要最大程度地照顾被征地群众的利益。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还要按规定做好公开、公示工作,保证被征地对象的知情权。
3、加强风险预警,做好征地拆迁现场维稳工作
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对征地拆迁过程中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每日排查。加强征地拆迁现场的治安保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或是出现发生的苗头后,各方力量和人员都能立即投入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涉及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对能解决的问题要现场给予承诺和答复,确保事态不扩大,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探索开展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
对那些失去土地,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如果有再就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政府应该专门在征地补偿费用中列出一定的预算,采取订单式等方式,向有关社会机构购买培训课程,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5、加强对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监管,预防腐败的发生
各村在征地后获得了不少土地补偿费、留用地和集体经济发展补助,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些资金、资产合法使用的适度监管,防止因资金使用、资产运作不当而影响农民切身利益,进而发生“次生”社会不稳定现象。
五、结论
本报告对枢纽工程征地拆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识别与评价,结论如下:
枢纽工程征地拆迁项目可能会引发6类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风险,这6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评价结果是:第1类风险,项目合法性、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小;第2类风险,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第3类风险,群众抵制征地拆迁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第4类风险,群众对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第5类风险,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第6类风险,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综合评价,枢纽工程征地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程度低,但有发生个体矛盾冲突的可能。
目前已经采取的和下步将采取的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降低以致消除社会风险的效果。但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这些防范措施执行力度大小的影响。

❷ 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通用文本的主要内容

重大事项的工作方案由各事项的负责人提出,街道办事处接受提案后,通过对该提案的可行性讨论后,认为可行的即发还该负责人,责其对该提案做出相应的评估报告,并确定提案人为第一负责人。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围绕评估事项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稳定性评估,确定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的风险范围和可控程度。
(一)评估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法律政策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评估合理性。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正确反映了绝大数群众的意愿;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各方面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评估可行性。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能否为本级财力承受、能否为绝大数群众接受和支持;是否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经过专业的、严密的决策审批程序;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不会导致相关行业、地区群众相互攀比;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恰当。
(四)评估稳定性。是否严格执行了环保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是否存在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混乱地区是否得到有效整治;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存在公共安全等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风险程度和范围是否可控;化解矛盾问题的对策措施是否完善;是否有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五)评估其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因素。

❸ 对某城市社区的治安做调查怎样进行

1、基层来派出所。公安机关担负着自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职责,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负责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稳定的情报信息,依法查处辖区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的任务,因此,通过派出所进行了解掌握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情况。
2、出租车司机。出租车是外地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窗口,他们整天走街窜巷,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也最清楚城市的治安状况。什么地方安全,什么地方混乱,他们心中一清二楚。
3、退休人员。大多数退休人员退休后仍然关心时事,关心社会治安状况,而且,没有什么顾虑,知道什么说什么。
4、进行各类人群的问卷调查。因为社会治安状况评估应当取决于广大市民和老百姓。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对所在社区现在的治安状况满意、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治安问题等。

❹ 怎样写一份近乡镇派出所治安简报

关于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我市有公安派出所193个(市区59个),其中户籍派出所178个,治安派出所15个,派出所在编民警2357人。近年来,全市公安派出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总体部署,以突破硬件,跟进软件,全面推进,整体提高为指导思想,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以扎实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和规范执法行为为载体,以深化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为主要措施,以集中督察、定期讲评和绩效考评为重要保障,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治安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各项严打整治行动,有效维护了我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目前有19 个公安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称号,48个公安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二级公安派出所称号。
二、全市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近年来,我市公安派出所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派出所接触面广、触角多、人地熟等优势,做大做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获取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协助有关部门预防和处置了一大批群体性事件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积极参与严打整治斗争,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平稳。一是持续不断组织开展民爆物品和 枪支弹药管理专项行动。2006年以来,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共排查涉爆单位1591家、涉爆人员7756人,签订排查整治责任书150余万份,发现隐患300处,现场整改250处。破获各类涉爆涉枪案件487起,处理涉案人员665人,收缴炸药4.3万公斤,雷管15.6万发,导火索、导爆索5.9万米,手榴弹、地雷209枚,各类枪支2245支,各类子弹5.4万发。二是持续不断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2006年以来,全市公安派出所共破获校园及周边刑事案件220起,查处治安案件516起,打掉犯罪团伙43个,依法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369人,连续三年此类刑事案件破案率保持在96%以上,治安案件查处率达到100%。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870所城区学校“治安室”建设任务;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校园周边设置交通安全标志、警告标识,建立了273名校车驾驶员管理档案;督促68所学校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完善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保卫人员登记备案、培训制度。三年来全市中小学新增治安保卫力量187人;有1000余名派出所民警在全市各中小学兼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共为学生上法制课9450场次,受教育师生员工达6万余人次;对全市460多所学校财务室、资料室等部位安装了防盗报警设施,对130多所学校安装了与公安“110”联网的技防报警、视频监控设施。四是大力开展油汽、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单位344家、重要部位3096个,发现、整改不安全因素54处。我市两次被授予全省油气田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五是深入开展打击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2008年全市共破获“三电”案件649起,查处“三电”治安案件177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16人,摧毁犯罪团伙36个,缴获赃物折款70余万元。我市被评为全国“三电”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三)严格治安管理,强化阵地控制。一是加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严格场所办证和登记备案,每月至少对辖区内公共场所检查两次;动员公共场所安装技防监控设施,配备安检门、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敦促公共娱乐场所配备专业保安,对场所中发生的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市公安局还专门制定了《洛阳市公安局实行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责任制规定》,对工作不负责、措施不落实、导致辖区内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发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及民警失管失查之责。近年来,通过强化管理,我市公共场所的管理权限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较好地促进了我市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强重点人口管理。按照《河南省重点人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统一规范了《重点人口管理档案》,实行了重点人口“案前监控责任倒查制度”,提高了重点人口管理实效。2007年、2008年先后在全市组织两次核查纠正监外罪犯脱管漏管问题专项活动,对被判处的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及时掌握监外罪犯管理情况。对存在脱管漏管现象的,查明原因,逐人进行纠正,保证监外执行监督考察措施的落实。三是强化户政管理。推出了《洛阳市公安局办理户口八项服务承诺》和《洛阳市公安局制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十项服务承诺》,向社会公布了《发放居民身份证工作流程》,规范派出所在受理群众申办户政事项的程序,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四)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筑牢社会平安根基。全市共组建治安巡防队876支,有巡逻队员4946人,治安积极分子16730人。重点抓了“五张网”建设。一是织密专业巡防网。按照巡警包城市主次干道,派出所包背街小巷、社区民警包责任区的职责分工,在全市推行网格化巡逻,屯警街面,抓获现行,震慑犯罪。二是织密群防群治网。通过政府支持、社会筹资、提供医疗保险等形式,发动低保户、基干民兵、组织基层治保会、社区物业管理人员、治安积极分子参与治安巡防,积极引导群众自防。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由市政府在全市零就业家庭招聘了1080名平安建设协管员、各区招聘了1400多名差额低保人员协助社区民警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在农村地区采取为基干民兵购买医疗保险、建立意外伤害基金的办法,组织基干民兵维护农村治安。目前,全市共组建社区和农村专职巡防队764支3806人,有4.5万名民兵预备役参与治安巡逻。三是织密技防监控网。全市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技防建设,安装各类技防设备和产品36.7万(台)套,有52个乡镇、1076个行政村、32.5万农户安装使用技防产品。老城区技防监控的做法受到公安部调研组、省厅的充分肯定,省厅专门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技防实战的经验。栾口、偃师、孟津农村技防经验,对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08年,全市农村地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7%,群众最关注的盗窃案件同比下降9.1%。四是织密楼院看护网。全市各派出所按照有专职保安人员、有值班室或门岗、有来客和车辆出入登记、有自行车停放位置、有管理制度的“五有”标准,对有条件的居民楼院实行全封闭,全市楼院封闭率达到96%,全市零发案村组、楼院、学校、基层单位达到90%以上。五是织密保安联防网。通过理顺保安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等措施,在全市推广“群众购保险,保费雇保安,保安保民安”和“在派出所建立保安中队,保安进社区”等方法,充分发挥我市保安服务业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积极作用,弥补我市警力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
(五)大力开展公安“三基”工程,全市公安派出所建设和执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一是狠抓硬件建设。三年来,全市共投资1.3亿元,为派出所修缮、改建办公用房,更新、配备车辆、计算机及防弹背心等装备,统一了外观标识,更新了设施设备,完善了“五小工程”。二是狠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全市建成警务室3020个,配备社区(驻村)民警1297名, 有1613个行政村落实了民兵预备役巡逻队,1512个行政村落实了专职协管员,实现了全市“村村有警务室”的目标。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建立健全了派出所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警务公开,面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发放便民卡、联系卡,端正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派出所整体形象明显改善,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三、当前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主观上看,一是有的派出所及民警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求助不热情,“冷、硬、横、推”,办事推诿扯皮,群众有意见。二是个别民警素质不高,做群众工作本领不强,离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三是一些治安管理工作还不严密。受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证中心搬迁的影响,我市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一度出现制证慢、周转周期长,后经多方努力,虽得以圆满解决,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民爆物品、电子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执法办案不规范。有的卷宗材料、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个别案件处理不当,违法事实未彻底查清,应当收集的证据没有全部收集,运用法律出现偏差,甚至个别案件在办案程序上存在问题等。从客观上讲,一是警力严重匮乏。近年来我市公安派出所警力虽然得到了改善,但距承担的现实任务还有不小的缺口。为落实中央13号文件,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总警力与人口之比要达到万分之10.7。我市目前警力数仅占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8.7,尚缺警力1374名。同时,我局2005-2008年,平均每年退休、死亡、调出等自然减员达140余人,但每年通过招录或接收军转干部等进入公安机关的人员还达不到自然减员的数量,已经出现负增长情况。总体警力的短缺,使派出所警力更加紧张,我市多数派出所无法达到公安部、省公安厅提出的“三队一室”建制的要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是公安部、省厅部署的重点工作,但我市一些派出所除去警务室民警,连正常排班值班都难以应付。在农村,警力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村村建立警务室后,许多警务室不能保证有警。二是派出所民警年龄大,身体状况差。据2008年6月份市公安局对市区15个派出所、45个警务室和50名社区民警的抽查,社区民警的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45岁以上的36人,占72%;身患各种疾病的23人(其中不能上班的6人),占46%。每年派出所民警还要参加诸如警衔培训、业务轮训等各种培训班,多数派出所民警节假日无法正常休息,有的年休假无法落实。三是派出所民警政治待遇偏低。近年来,我市虽然解决了一大批派出所长、教导员的政治待遇,但民警职级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有的民警在派出所干了几十年,仍然是科员。加之派出所民警日常从事的是群众工作,处理的大多是治安案件,一般情况下立功受奖的机会相对较少,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派出所警务工作和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任务很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最基层,是完成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的第一线,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刑事犯罪,推进治安防范,严密治安行政管理以及队伍建设和管理等任务相当繁重。同时,公安派出所“双重管理”的机制也要求其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派出所在保证基层拆迁、城市改扩建和重大建设项目安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警力,使派出所感到压力很大。五是执法环境不佳,执法难度大。一方面,派出所民警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对法律学习不够全面,执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群众法治意识、社会透明度不断增强,对派出所民警的执法要求越来越高,稍有不慎,个案可能被炒大,小案可能被炒热。同时,国家现行一些法律还需要完善,使派出所民警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如对依照治安处罚法做出的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当事人拒交罚款,法律则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又如对查获的首次吸毒人员,按照国家现行法律则一律交社区戒毒,但现实中难以落实。
四、做好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面提升公安派出所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针对各个敏感时期的不同特点,着力完善派出所情报信息搜集上报机制,建立定期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敏感节点的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工作,力争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切实掌握不稳定群体的人员底数、基本诉求、活动方式、发展趋势。对大排查发现的不稳定因素,要逐一建档、动态跟踪。属于公安机关能够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要明确责任,限期解决。对于超出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着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派出所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竞赛活动,以加强城乡警务建设、实有人口管控、场所特业管理、危爆物品管理、重点要害保卫为重点,积极推进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等技防设施,落实人防、物防各项防范措施,积极推进保安进社区、进重点地区、进行重点部位,探索新形势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新办法,充分调动群众力量,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努力实现各类可防性案件的稳步下降。
(三)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派出所整体实力。一是继续加强派出所建设。坚持警力下沉,使派出所警力动态保持在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50%以上;加强装备建设,车辆和民警单警装备努力达到公安部标准,派出所人均达到一台电脑,全面完成无房派出所建设任务;落实经费保障,人均1.6万元公用经费保证拨付到位;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提高一级派出所所长和优秀民警的职级待遇。二是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大力开展“民警进社区,警民一家亲”活动,对城乡警务室民警和入区分包民警落实捆绑考核,切实打牢群众基础,夯实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开门评警”活动,实行社区(驻村)民警每月向辖区群众述职制度,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社区(驻村)民警工作绩效的根本标准。广泛开展社区(驻村)民警岗位练兵比武竞赛,评选“十佳”城乡警务室、“十佳”警务室民警。三是大力加强治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系统,加大流动人口社会版的普及率,升级旅馆业信息系统,实现系统覆盖率、信息上传率、派出所终端安装率三个100%。启动报废汽车拆解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机动车修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金融治安保卫管理信息系统、保安管理信息系统、高危人员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等6个金盾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派综系统建设评估工作,推进社区民警应用软件建设。建立完善信息采集应用规章制度,把基础信息采集、录入作为治安民警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切实提高信息源头采集质量,以信息化提升派出所整体战斗力。
(四)改进和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对公安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加强人口管理。在派出所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两新一提”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户政服务。二是加强民爆物品治安管理。以出租房屋、废弃窑洞、闲置厂房(院落)、物流企业、已关闭矿点和历年来的涉爆违法犯罪人员为排查重点,全面开展收枪治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排查,强化区域整治,确保全市“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三是加强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管理。积极探索改革管理方式,实时掌握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状况,深化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案件,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四要大力推进治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规范,从群众举报投诉和信访案件入手,针对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派出所执法办案十条规定,大力完善执法制度和具体操作规范,切实解决治安民警执法随意性问题。在全市派出所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竞赛活动,努力实现民警违法违纪案事件、治安信访越级访重访案件、群众对民警执法投诉、网络或媒体对民警执法炒作事件“四个明显下降”。
(五)着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派出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能力。重点是配强派出所领导班子,选好、用好派出所所长,提高派出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在全市派出所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机制建设,切实加强治安系统岗位大练兵,真正把各个派出所建设成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热心为民、群众满意的一线战斗实体。

❺ 学区房划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怎么编写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简述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单位、拟建地点、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建设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社会环境概况(含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群体性事件、信访等情况)、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
(二)评估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国家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采用的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判标准或指标体系。
(三)评估主体。拟建项目的评估主体指定方、评估主体的组成及职责分工,并具体说明其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参与评估工作情况。
(四)评估过程和方法。简述评估工作的程序、步骤和主要过程;说明评估工作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二、评估内容
(一)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阐述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调查的广泛性、代表性、真实性等进行评估的过程和结果。说明评估主体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开展或者要求项目单位开展补充风险调查的情况。对收集的拟建项目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形成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资料,并阐述其采纳情况。
(二)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一是风险识别评估。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和确定性提出评估意见;根据风险调查评估结果,对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补充完善,并汇总。二是风险估计评估。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估计的客观性、分析内容的完备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评估意见;预测估计主要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
(三)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中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进行评估,并补充完善。针对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明确落实各项防范、化解措施的责任主体和协助单位、具体负责内容、风险控制节点、实施时间和要求。
(四)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等级判断方法、评判标准的选择运用是否恰当、风险等级判断结果是否客观合理提出评估意见;结合补充的重要风险因素,综合以上评估结果,确定项目落实防范、化解风险措施后的项目风险等级。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