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安全门
『壹』 我向问问政法委属于是什么部门的
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宏观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人民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等部门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中央、省、地、县四级与各铁路局(地级)均相应设置,基层乡镇和其它部门一般不设此机构。在中共中央设有中央政法委员会,负责宏观指导全国政法机关工作。省部级以上党委政法委员会领导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
政法委书记一般由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或常委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担任。
(1)长治安全门扩展阅读:
机构发展
政法委员会是解放后才始置,1949年10月至1956年7月,从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三级人民政府都设立政治法律委员会(简称政法委),共经历近7年。
其中,1954年11月1日,国务院政法委员会撤销,成立国务院第一办公室(政法办公室),下设内务、司法、监察、秘书室四个单位。
这个办公室一直延续至196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改变政法部门体制,撤销国务院政法办公室。
1956年7月至1980年1月,党中央先是设立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后改为中央政法小组。地方党委也有类似机构。这次把政法委员会机构设在党委,是党委的综合研究、指导、协调机构,没有明确其领导职能职权,办公室的级别是副部级,内设机构和人员较少。共经历了24年。
1980年1月至1990年3月,党中央开始设立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1988年,国家进行机构改革,实行党政分开。
198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央政法委员会,成立中央政法领导小组。而大多数省级以下党委政法委员会并未随之撤销。到1990年中央决定恢复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从1990年3月,中共中央恢复设立中央政法委员会,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也进一步加强完善。
1991年2月,中央、省、地、县级均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1999年7月,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党委610办公室(对外称人民政府防范与处理邪教办公室),与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时,还有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与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
『贰』 山西特产有哪些
【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的汉族传统面食,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北方。操作过程: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流行于山西省运城,晋中等地的汉族传统面食,以其方便快捷、口感香滑,利于消化而受到广大百姓的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是山西浑源的汉族特色美食。在夏季,凉粉是老百姓喜欢吃的食品之一,而山西浑源人爱吃凉粉,不分春夏秋冬,街头上,一年四季都有那么几十家摆凉粉摊的。
【豌豆糕】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是山西太原汉族特色糕类小吃,属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1957年,豌豆糕被评为太原市 “十大名吃”。
【桑落酒】
产地:运城 永济市 制法:古法已佚,现在制法多以优质的高粱、豌豆、绿豆等为原料,经蒸馏、发酵、品评、勾兑等各项工序,贮藏一年后,方成。特点:桑落酒为清香大曲,酒质清香醇,入口绵甜,回味悠远,为传统清香型的上乘白酒。
【葱花烙饼】
葱花烙饼是山西省汉族特色小吃,宁武市城乡人民喜爱吃的主食之一,常用炒鸡蛋,烙油饼一类饭菜招待客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会做。吃起来,层薄如红,绵软利口,金黄色美,酥香可口,不失风味。
【黄河滩枣】
黄河滩枣意思就是说长在黄河边上的红枣,在当地人叫河畔枣,俗称"滩枣",学名"木枣",是山西四大名枣之一。滩枣生长在距黄河五十米至一千五百米范围内的沙滩上,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母亲河源源不断滋养孕育的精华,是华北、陕北地区特有的珍品,其特点颗粒硕大,呈圆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软润香,素称"人参果"。
【柿叶茶】
柿叶茶是利用柿叶为原材料,经过科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茶叶。柿叶茶是以柿树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保健饮品。柿叶中含有单宁、胆碱、蛋白质、矿物质、糖、黄酮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每100g鲜柿叶中含维生素C1g。经常饮用柿叶茶,具有通便利尿、净化血液、抗菌消肿等多种保健功能。
【平遥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山西平遥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艺品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
【柳林芝麻饼】
柳林芝麻饼是山西省柳林县汉族特色小吃,是用上好白面,配以芝麻、酥油、碱面等上炉烘烤而成。芝麻饼香酥味美、口感筋道、酥脆可口,能够健胃消食,尤其对慢性胃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阳高杏脯】
阳高杏脯是产于山西省阳高县的汉族名吃,畅销国内外,阳高山区所产的杏十分有名,个大、味甜、核小、色鲜,以优质杏为原料而成的杏脯自与别处不同。杏脯作法不是很复杂,将杏去核、晒干后,就可以制成杏脯。
【酥火烧】
酥火烧是山西省长治地区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其色淡黄纯净,其味香酥可口。可做主食,亦可做点心。用上白面粉、鸡蛋作原料,以熟驴油和面,制成柿饼大小,用煤炭火烙烤而成的一种色黄、质酥、味醇、形美的小火烧,所以也叫“驴油酥火烧”。
【黎侯虎】
黎侯虎是发祥于山西省黎城县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县汉族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汉族民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叁』 为什么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内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容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第三,解决“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解决好“三农”问题,说一千、道一万,眼下最紧迫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正是基于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2004年新年伊始,中央正式发布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一个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文件,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程度。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更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全体农民的温饱、全体农民的小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两大历史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