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隋都水台职责

隋都水台职责

发布时间: 2021-01-01 01:26:25

❶ 中国古代城市水利居民生活用水怎么取得

  1. 为了保证供水,古代城市也都重视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在1977年开始发掘的东周阳城遗址上,便发现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落后的城市供水设施:供水陶制管道暗埋于地下,设有澄水池、阀门坑。澄水池又叫“澄槽”,相当于现代水厂的沉淀池,水经澄槽沉沙、澄清后,再入城供居民取用。

  2. 建设供水设施,是从硬件上完善饮用水的供给和保护,古代还从“软件”上进行管理。历朝都设专门的“水官”,负责水资源、水安全,汉代的“水长丞”、西晋的“都水台”、隋唐后的“都水监”,保证城市供水也是他们的分内职责之一。

  3. 为保护饮用水源,古代还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惩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立法保护”。如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赵昚(宋孝宗)当皇帝的乾道年间,城市最大供水源西湖受到人为污染的威胁,市民有向湖内倾倒粪便、垃圾的不良习惯,安抚周淙奏禀宋孝宗降旨,“禁止官民抛弃粪土,栽植荷菱等物于湖内,违者严惩”。内臣刘敏贤、刘公正霸占湖面,濯污洗马,污染湖水,遭举报弹劾被免职。罢其官的最重要理由之一是,“以一城黎元之生,饮污腻浊水而起疾病之大灾”。

  4. 至治二年(1322年)五月,元英宗针对金水河污染的问题,作出专门批示(敕),据《元史·河渠志》(卷六十四)记载,当时元英宗是这样说的:“昔在世祖时,金水河濯手有禁,今则洗马者有之,比至疏涤,禁诸人毋得污秽。”《都水监纪事》说得更明白:“金水入大内,敢有浴者、浣衣者、弃土石瓴甑其中、驱牛马往饮者,皆执而笞之。”

❷ 水部郎中是什么官

水部衙门的官,是工部的内设机构。

水部设郎中、员外郎,郎中既为主事官员,为正五品。

唐朝有水部衙门的,属于工部的内设机构。工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2)隋都水台职责扩展阅读:

水部的历史发展:

水部是中国古代国家最为古老的政府部门之一。治水是古代国家发挥其社会职能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历朝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

据传夏朝便有治理河水的水官水正。

秦朝由丞相总理政务,丞相当是负责全国水利政令的最高机构。在具体水利管理方面,九卿中大司农负责水利工程,西汉少府下设都水长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国曹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主官为水部郎中。两晋、南北朝尚书有水部一曹,主官为尚书水部郎,掌有关水道政令。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有水部郎中,梁、陈为侍郎。北周对官制进行改革,实行六官制度,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

隋时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此制度一直沿用至宋。隋设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朝尚书省下设有水部。

在北宋前期,水部司设判司事一人。元丰改制后,水部司设水部郎中一人,水部员外郎一人。元祐元年四月,宋政府以屯田司兼水部司。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以提高行政效率、节省开支为目的,对三省六部进行调整,水部司并入屯田司,之后水部郎官不再设置。

明、清改为都水司,掌有关水道之政令。水部亦一直相沿为工部司官的一般称呼。

❸ 隋朝官制的御史台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增设了谒者、司隶二台,合称三台。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1人,次官为治书侍御史2人。属官有侍御史8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12人,录事2人。御史职掌纠察弹劾。如《隋书·李孝贞传》载:隋初李孝贞为内史侍郎,不称职,文帝欲免其官,就先“敕御史劾其事,由是出为金州刺史”。御史还出使巡察,监诸军旅,如《隋书·柳彧传》载:开皇时,柳彧为治书侍御史,持节巡察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仁寿初,又持节巡察太原道十九州。炀帝时设置了谒者、司隶二台后,便分割了御史台的职权。谒者台的职掌是奉诏出使,慰抚劳问,并持节察按,遇有冤狱则受而奏之。长官为谒者大夫1人(正四品)。司隶台职掌巡察京畿内外,长官为司隶大夫1人(正四品),属官有别驾2人,分察畿内,一人管东都洛阳,一人管京师长安。有刺史14人,从事40人副之,掌巡察京畿以外的全国郡县,其职责是“激浊扬清”,若遇贪黩的郡守则有权免职,有功则上报其事迹,加以旌勉。不久,司隶台被废,改派以京官清明者挂司隶衔头出使巡察。
隋初的都水台和太常以下十一寺,到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演变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大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以及国子、将作、都水、长秋和从太府寺分置的少府等“五监”,统称诸寺、诸监,也都是中央具体的事务机关。由于各寺、监长官都得亲自处理事务,所以往往选派懂得该方面事务或有专长的人担任,如将作监掌土木工程,长官称将作大匠。据《册府元龟》卷602《卿监部·选举》记载,宇文恺从小好技艺之事,有巧思,因受株连除名在家。杨坚建造仁寿宫时,特地征召他代理将作大匠,以总其事。又如司农寺是掌屯田种植的,长官称卿。据《隋书·樊叔略传》载,樊叔略在任司农卿时,“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再如太府寺在开皇时兼掌手工业,据《隋书·苏孝慈传》载,苏孝慈在任太府卿时,“征天下工匠,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隋代因设六曹尚书,所以寺卿的权力比秦汉之九卿为轻。
杨坚出身军事贵族,又凭借军政权力攫取了帝位,深知集中军权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北周时期,强迫汉族官员改用鲜卑姓,兵士也要随将军改姓。杨坚下令恢复群官旧姓,也就相应地改变了兵随将姓的宗法隶属关系。以后,在北周府兵制的基础上,建立十二府:即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统领全部内外禁卫部队。每府设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下辖骠骑、车骑府。十二府的大将军直隶于皇帝,军人总称侍官。隋初兵府各级将领的数目比北周时增多,而品位则普遍降低二、三级。这些改变大大加强了以杨坚为首的隋朝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到炀帝时,把隋初的十二府变为左右翊卫、左右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侯卫等十二卫和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等四府,统称十六卫府。各府所辖之骠骑府改称鹰扬府,军人改称卫士。十六卫府为中央军事宿卫机关,统领全国军队。这与尚书省兵部仅掌军事行政,而无一兵一卒之权不同。十二卫各有大将军1人,将军2人,分统府兵。四府不统府兵,各置郎将1人,直斋或直阁若干人。备身府掌左右侍卫,监门府掌门禁守卫。
称“皇储”,置太师,太傅,太保及少师,少傅,少保,专司训导。此外,在其府下还有一套文武人马,其制拟中央官制,门下坊拟门下省,置左庶子2人,内舍人4人,录事2人,主事令史4人,统领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司经局置洗马4人,校书6人,正字2人。宫门局置宫门大夫2人。内直局置内直监、内直副监各2人,监殿舍人4人。典膳、药藏、置监、丞各2人。药藏又有侍医4人。斋帅局置吏员4人。典书坊拟内史省,置右庶子2人,舍人、通事舍人各8人,录事2人,主事令史4人,内坊典内及丞各2人,丞直4人,录事1人,内厩置尉2人,掌内车舆之事。家令寺、率更令寺、仆寺,制拟中央诸寺诸监。家令寺置丞2人,掌刑法、食膳、仓库、什物、奴婢等事。率更令寺置丞1人,掌伎乐漏刻。仆寺置丞1人,掌宗族亲疏,车舆骑乘。家令寺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令。仆寺领厩牧令员。此外,东宫还置有十率府,即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虞候、左右内率、左右监门,其制拟十六卫府。但实际上其职事都比较清闲,而且往往由他官兼领。如杨坚的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高祖“多令大臣领其职”,据《隋书·苏孝慈传》载,兵部尚书苏孝慈就曾挂名兼领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庶子等职。
隋文帝采用北周之制,设“勋位”十一等,即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以酬答有功之臣。又设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等散官之号,以加封给品德高尚、声名著称但不理事的官员。隋代规定,有具体职责的官员称“职事官”,无者为“散官”。

❹ 在古代,六部中的工部,是不是又可称作水部

水部,中国封建复时代中央官署制名。西汉少府下设都水长及丞,以掌管水利。三国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主官为水部郎中。两晋、南北朝尚书有水部一曹,主官为尚书水部郎,掌有关水道政令。历晋、宋、齐、后魏、北齐并有水部郎中,梁、陈为侍郎。后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隋时以水部为工部四司之一,此制度一直沿用至宋。隋设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代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司津济、船舻、渠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明、清改为都水司,掌有关水道之政令。水部亦一直相沿为工部司官的一般称呼。参阅《通典·职官五》、《历代职官表》卷二。

水部只是工部的四司之一。

❺ 水台是做什么的

水台就是杀那些鱼啊、鸡啊的…还有其它的。你们去酒店吃的鱼啊啊、海鲜之类的都是水台杀的。应该不是很辛苦,星级我还没做过。

❻ 隋朝男士的职位都有什么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

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

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尚书省,事无不总。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曹事,是为八座。属官左、右丞各一人,都事八人,分司管辖,吏部尚书统吏部侍郎二人,主爵侍郎一人,司勋侍郎二人,考功侍郎一人。礼部尚书统礼部、祠部侍郎各一人,主客、膳部侍郎各二人。兵部尚书统兵部、职方侍郎各二人,驾部、库部侍郎各一人。都官尚书统都官侍郎二人,刑部、比部侍郎各一人,司门侍郎二人。度支尚书统度支、户部侍郎各二人,金部、仓部侍郎各一人。工部尚书统工部、屯田侍郎各二人,虞部、水部侍郎各一人。凡三十六侍郎,分司曹务,直宿禁省,如汉之制。

门下省,纳言二人,给事黄门侍郎四人,录事、通事令史各六人。又有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谏议大夫七人,散骑侍郎四人,员外散骑常侍六人,通直散骑侍郎四人,并掌部从朝直。又有给事二十人,员外散骑侍郎二十人,奉朝请四十人,并掌同散骑常侍等,兼出使劳问。统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城门局,校尉二人,直长四人。尚食局,典御二人,直长四人,食医四人。尚药局,典御二人,侍御医、直长各四人,医师四十人。符玺、御府,殿内局,监各二人,直长各四人。

内史省,置监、令各一人。寻废监。置令二人,侍郎四人,舍人八人,通事舍人十六人,主书十人,录事四人。

秘书省,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字四人,录事二人。领著作、太史二曹。著作曹,置郎二人,佐郎八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太史曹,置令、丞各二人,司历二人,监候四人。其历、天文、漏刻、视昆,各有博士及生员。

内侍省,内侍、内常侍各二人,内给事四人,内谒者监六人,内寺伯二人,内谒者十二人,寺人六人,伺非八人。并用宦者。领内尚食、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等局。尚食,置典御及丞各二人。余各置令、丞,皆二人。其宫闱、内仆,则加置丞各一人。掖庭又有宫教博士二人。

御史台,大夫一人,治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十二人,录事二人。后魏延昌中,王显有宠于宣武,为御史中尉,请革选御史。此后踵其事,每一中尉,则更置御史。自开皇后,始自吏部选用,仍依旧入直禁中。

都水台,使者及丞各二人,参军三十人,河堤谒者六十人,录事二人。领掌船局、都水尉二人,又领诸津。上津每尉一人,丞二人。中津每尉、丞各一人。下津每典作一人,津长四人。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并置卿少卿各一人。太仆寻加少卿一人。各置丞,太常、卫尉、宗正、大理、鸿胪、将作二人,光禄、太仆各三人,司农五人,太府六人。主簿、太府四人。余寺各二人。录事各二人。光禄则加至三人,司农、太府则各四人。等员。

太常寺又有博士四人,协律郎二人,奉礼郎十六人。统郊社、太庙、诸陵、太祝、衣冠、太乐、清商、鼓吹、太医、太卜、廪牺等署。各置令、并一人。太乐、太医则各加至二人。丞。各一人。郊社、太乐、鼓吹则各加至二人。郊社署又有典瑞。四人。太祝署有太祝。二人。太乐署、清商署,各有乐师员。太乐八人,清商二人。鼓吹署有哄师。二人。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医师、二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按摩博士、二人。祝禁博士二人。等员。太卜署有卜师、二十人。相师、十人。男觋、十六人。女巫、八人。太卜博士、助教、各二人。相博士、助教各一人。等员。

光禄寺统太官、肴藏、良酝、掌醢等署。各置令、太官三人,肴藏、良酝各二人,掌醢一人。丞。太官八人,肴藏、掌醢各二人,良酝四人。太官又有监膳,十二人。良酝有掌酝,五十人。掌醢有掌醢十人。等员。

卫尉寺统公车、武库、守宫等署。各置令、公车一人,武库、守宫各二人。丞公车一人,武库二人。等员。

宗正寺不统署。

太仆寺又有兽医博士员。一百二十人。统骅骝、乘黄、龙厩、车府、典牧、牛羊等署。各置令、二人。乘黄、车府则各减一人。丞二人。乘黄则一人,典牧牛羊则各三人。等员。

大理寺,不统署。又有正、监、评、各一人。司直、十人。律博士、八人。明法、二十人。狱掾。八人。

鸿胪寺统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各置令。二人。崇玄则惟置一人。典客署又有掌客,十人。司仪有掌仪二十人。等员。

司农寺统太仓、典农、平准、廪市、钩盾、华林、上林、导官等署。各置令。二人。钩盾、上林则加至三人,华林惟置一人。太仓又有米禀督、二人。谷仓督、四人。盐仓督,二人。京市有肆长,四十人。导官有御细仓督、二人。曲面仓督二人。等员。

太府寺统左藏、左尚方、内尚方、右尚方、司染、右藏、黄藏、掌冶、甄官等署。各置令、二人。左、右尚方则加至二人,黄藏则惟置一人。丞四人。左尚则八人,右尚则六人,黄藏则一人。等员。

国子寺元隶太常。祭酒,一人。属官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各置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太学、四门各三百六十人,书四十人,算八十人。等员。

将作寺大匠、一人。丞、主簿、录事。各二人。统左右校署令、各二人。丞、左校四人,右校三人。各有监作左校十二人,右校八人。等员。

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并有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等曹参军,法曹、铠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左右卫、左右武候各六人,左右武卫各八人。等员。

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又各有直阁将军、六人。直寝、十二人。直斋、直后,各十五人。并掌宿卫侍从。奉车都尉,六人。掌驭副车。武骑常侍、十人。殿内将军、十五人。员外将军、三十人。殿内司马督、二十人。员外司马督、四十人。并以参军府朝,出使劳问。左右卫又各统亲卫。置开府。左勋卫开府,左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候、领事、东宫领兵开府准此。府置开府,一人。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法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三人。又有仪同府。武卫、武候、领军、东宫领兵仪同皆准此。仪同已下,置员同开府,但无行参军员。诸府皆领军坊。每坊东宫军坊准此。置坊主、一人。佐。二人。每乡团东宫乡团准此。置团主、一人。佐。二人。

左右武卫府,无直阁已下员,但领外军宿卫。

左右武候,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右加置司辰师、四人。漏刻生。一百一十人。

左右领左右府,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各置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二曹参军事,铠曹行参军各一人。等员。

左右监门府各将军,一人。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各置郎将,二人。校尉,直长,各三十人。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曹参军,铠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四人。等员。

左右领军府,各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及录事,功、仓、户、骑、兵等曹参军,法、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十六人。等员。又置明法,四人。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

行台省,则有尚书令,仆射,左、右任置。兵部、兼吏部、礼部。度支兼都官、工部。尚书及丞左、右任置。各一人,都事四人。有考功、兼吏部、爵部、司勋。礼部、兼祠部、主客。膳部、兵部、兼职方。驾部、库部、刑部、兼都官、司门。度支、兼仓部。户部、兼比部。金部、工部、屯田兼水部、虞部。侍郎,各一人。每行台置食货,农圃,武器,百工监、副监,各一人。各置丞、食货四人,农圃六人,武器二人,百工四人。录事食货、农圃、百工各二人,武器一人。等员。

❼ 各朝代管理水道的官员职称,如:隋朝设立都水台、唐代设立都水监

水政管理自有史以来在中国一直是受到重视的。它的管理系统不外乎行政管理和工程实施两大系统。水政管理所辖范围往往除水利之治河防潮、农田水利、航运工程几部分外,还兼及沼泽河地之渔业、水生作物等,以及津、梁、桥、渡、交通水道之管理等等。这里简单扼要叙述历代设官分职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举例说明,略而不详。

历代水利机构与水官变化复杂,大致可以说:有以工部、水部系统的行政管理机构;有以都水监系统的工程修建机构;同时有地方水官系统,如汉之都水令丞,明清地方之水利通判、水利同知等。中央官吏直属工部或都水监,而地方水官则属地方长吏。有中央派给地方的水利官吏,起初为临时差遣,后逐渐成常职,如明清之总理河道、河道总督皆是。有中央职能部门派驻地方的水利官吏,如宋代外都水监丞,明代派往运河的工部郎中、主事等。有官非水官而职责却是专司水利的,如清代各省的道员,河南之开、归、陈、许道本为地方官而专司本省黄河修防;有地方官兼本地水利官职,如宋、金治黄官吏均带管河头衔,亦负实际责任。亦有中央非水利部门的官吏也可派往地方管水利,但往往为临时差遣。除兵、刑、运输部门常常派遣外,如明代之监察御史、给事中,则以监察职能过问水利;明之锦衣卫则以内务警察身份过问河事等;更有长江、黄河等大规模工程需军队维持秩序或参与劳役,则有武职系统的官吏。明清漕运及管河则有专业军队及武官系统,且清代的总督河道多以兵部尚书任职。

官吏之下施工、维修的劳力有徒隶(如今之劳改犯),有兵卒,有征丁,有募夫;维修管理且有一定名额常设夫。常设夫明清因职守不同,有种种名目,如运河上导航捞浅有浅夫,堤有堤夫,坝有坝夫,泉有泉夫,过洪过溜有溜夫,司闸启闭有闸夫,冬日打冰有冰夫等,名目繁多。其中技术工人如木匠、铁匠、石匠等,亦有征雇,亦有常设。黄河埽岸施工维修则有专业队伍,亦有军卒、民丁两种。水工技术人员,秦汉以来称水工,如秦郑国,汉徐伯等。后代没有专称,水利工程人员官衔和一般官吏相同,而宋、金、元有所谓“壕寨官”者,确为主持施工的水利人员。

这些官吏既随时代变化,又随地转换,交互错综,极为复杂。分述如下:

司空是古代中央政权中主管水土等工程的最高行政官。《尚书》记“禹作司空”,“平水土”。西周时中央主要行政官有“三有司”,其中之一即“司工”,亦即“司空”。《考工记》说水利工程是司空职掌的重要部分。《荀子·王制》记:“修堤渠,通渠浍,行水涝,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就是说,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等水利工作是司空的主要职掌。其他先秦文献多有类似记载,大致是春秋战国的情况,当时各诸侯国多设有司空或相应官吏。

西汉末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将司空和司徒、司马并称“三公”,是最高政务长官,类似宰相,虽掌管水土工程,但并非专官。隋代以后设工部尚书主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工部,亦通称司空,但明代以前为宰相下属,掌管工程行政。各代往往又设将作监或都水监管水利建设的实施维修等,与工部分工。明清废都水监等,施工维修管理等任务划归流域机构或各省,中央只工部管理行政。

尚书以下具体负责中央行政的机构有水部。三国曹魏时设水部郎为尚书郎之一,主管水政。隋、唐、两宋都在工部下设水部,主管官员为水部郎中,其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元代不设水部,农田水利属大司农,而河防等则并归都水监。明清工部下设都水清吏司,简称都水司,主管官为郎中,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民国往往于农林或经济部下设水利局、处,后来曾设水利部(注:民国3年即1914年设全国水利局,但事权仍分于各部及省。后几经变更,直至民国35年始设水利委员会,第二年即1947年改为水利部,其下黄淮、海、江、珠江等流域机构为水利工程总局,事权始统一)。

都水监是古代中央政权中主管水利建设的计划、施工、管理等专职机构,往往和工部平行,行政有关联,工作有区别。秦汉各地山、泽、苑、池等里面的水资源,如泉、湖、河等各设都水长、丞管理。这些长、丞隶属于管理水、苑、池、泽的官吏如中央的太常、大司农、少府及水衡都尉以及地方长官等。汉成帝时才设置都水使,统一领导这些都水官特别是关中的长、丞。后汉都水官改属地方。晋代中央又设都水使者,机构名都水台。隋、唐以后改称都水监,主管称使者。下至金、元,使者改称为监,副手称少监。其派驻地方或河道上的派出机构,宋代称外监或外都水丞,金代又叫分治监,元代叫行都水监。内外监都有专职官吏以及技术人员。明清不设都水监,农田水利划归地方管理。黄河、运河等大流域派设专门治理机构,如总理河道或河道总督等。地位和各省总督、巡抚平等。运河漕运另设漕运总督,专管漕粮运输,地位与河道总督平行,有时候并为一职。

汉至唐各代在中央或临时派往地方主持河工的官吏还有河堤谒者等官。西汉临时派出的官吏或皇帝侍从,多以钦差大臣身份主持大规模工程,叫河堤谒者或河堤使者。还有以原官兼河堤都尉,或只说原官“领河堤”“护河堤”“行河堤”等。东汉河堤谒者成为中央主持水利行政的官,晋至唐为都水使者的属官。五代以后废不再设,但亦有类似官吏如元代的总治河防使和明代早期的总督河道,都类似西汉的河堤谒者。金代的巡河官,元代的河道或河防提举司,明代管黄河、运河的郎中、主事等都类似晋以后的河堤谒者。

明代黄、运两河管理制度复杂,体制纷乱,变化也多。大致有侍郎级的总理河道、总(或提)督河道、总漕兼管河道等名称。也有的由武官的都督或侯、伯来担任。分级分段管理则除郎中、主事外,另有监察史、锦衣卫千户,分别称为管河道主事、管洪主事、管泉主事、巡河御史、管河御史等。地方则每省按察司设副使一个,专管河道。所属州县各有管河通判、州判、县丞、主簿管理所属河段。大致永乐迁都北京后,黄、运两河有事就临时派尚书、侍郎及都督等治理;平常时由地方官或漕运总兵官兼管。景泰后河道有事专由都察院派都御史(或尚书兼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或侍郎兼副都或佥都)主持治理。成化七年(1471年)以王恕任总理河道侍郎,为始设总理河道之始。尚书或侍郎常兼都御史或副都、佥都等职,逐渐成为常设官职。隆庆时加提督军务衔。万历时设总理河道兼提督军务。又有一段时间漕运总督兼管河道,后又分设。他的下属有各段、各专职(如管泉、管洪等)的主事、郎中及御史等管河官吏及沿河各省、府、州、县的管河副职或佐吏等。黄、运两河,基本相同。惟运河自通州至扬州分段,少则两段,多则六七段,各段设都水分司,以郎中、主事等为主管官员。

清代制度沿袭明代而逐渐简化,系统分明。明代的总河,清代称河道总督,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衔或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或佥都)衔,亦简称总河。顺治、康熙时驻山东济宁,后驻江苏清江浦。后曾设副总河或河督。雍正时分总河为三:一为江南河道总督,管理江苏、安徽两省的黄河和运河,简称南河,驻清江浦;二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或河东河道总督),管理河南、山东两省的黄、运两河,简称东河,驻济宁;三为直隶河道总督,管理海河水系各河,驻天津,简称北河,后不久以直隶总督兼任北河总督。

总河所属机构,清初与明代相近,后逐渐调整,至乾隆以后定为三级:道、厅、汛分段管理,并设文职、武职两系统。文职中如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道、淮扬道等等都专管河务,(河南)开归陈许道、彰卫怀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清河道、太广顺道和山东兖沂曹济道皆兼理河道。厅与地方的府、州同级,官为同知、通判等;汛为县级,官为县丞、主簿等。武职则由河标副将、参将等统率;厅则设守备以下等职,汛则设千总以下各职。各厅、汛有大量夫役,但清代以河兵较多,夫役较明代为少。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行今道,先后裁撤南河及东河,河务归地方管理。民国时始设立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机构。

附录:《北洋时期经济部门档案》中记载

民国初期的中央水利机构

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设实业部(民国元年二月),管理农、工、商、矿、渔、林、牧猎及度量衡事务。旋不久,北京政府正式成立,改设农林、工商两部,前者管理农务、水利、山林、畜牧、蚕业、水产、垦殖等事务,后者职掌工务、商务、矿务。民国三年(1914)两部合并为农商部,其下设矿政局、农林司、工商司、渔牧司管理全国农林、水产、牧畜、工商、矿务事宜,至此农商部成为北京政府主管全国经济事务之最高机构。

水利事业为中国历代施政重心,清末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水利建设事业机构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的农工商部。民国成立以后,中央水利行政向称庞杂,北京政府时期水利业务最早分属于内务部之土木司及农商部之农林司,民国二年(1913)张謇督办导淮事宜,成立导淮总局,为民国以后中央主管淮域之最早机构。三年,导淮总局扩大为全国水利局,其职权分配如下:“关于水利

❽ 元朝的都水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水利部长
汉代的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之下均设有都水长丞。西晋便专门设有都水台,掌回管舟船答及水运事务。隋、唐、金、元改称都水监,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明初并入工部,但其长官仍称都水监或都水使者。中国自古就有治河任务。河专指黄河,其治理好坏,不仅仅是个水患问题,而且成了政治问题,所以治河历来成为河政。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0)及章宗明昌四、五年(1193-1194),黄河屡屡决口,不断为患。金政府的都水监便刊印颁发了《河防通议》。按《河防通议》,当为宋人沈立的作品。沈立字立之,历阳人,进士及第。尝为京西北转运使,都水方兴六塔河,立请止修五股河及漳河;分杀水势。又采摭黄河事迹及古今利病而纂成《河防通议》。金都水监在黄河屡屡决口之际,先版印颁发此书,显然是为了借鉴。至元代沙克什,则折衷沈立及金刻此书,又成《河防通议》2卷。河患之后,又常常出现蝗灾,故金代章宗明昌间又刻印颁发《捕蝗图》。可证都水监也是刻印本专业书籍的中央机构。

❾ 历史上有哪些管水的官

古代的水利职官
我国水利职官的设立,可上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司空”是中央政权机关中主管水工等工程的最高行政长官。《尚书•尧典》记“禹作司空”,“平水土”。西周时,中央主要行政官员“三有司”之一的“司工”即“司空”,其职责是“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多设有司空或类似官吏。
先秦时即设有“水官”,负责河道堤防的巡视、检查和维修等工作。秦、汉设都水长、丞,负责管理水泉、河流、湖泊等水体。汉成帝时设都水使者,统一领导和管理这些都水官员。
西汉末期设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将司空、司徒和司马并称为“三公”。晋代又设都水台为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都水使者。隋代以后设工部尚书,主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工部,亦通称“司空”。工部尚书掌管工程行政,在明代以前为宰相下属。历代往往又设“将作监”或“都水监”管理水利工程的实施、维修等,与工部分工。工部以下具体负责中央水利行政的机构是“水部”。
隋、唐、宋三代都在工部之下设有水部,主管官员为水部郎中,其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元代不设水部,农田水利属大司农,而河防等则归并都水监。明、清废都水监,在工部下设都水清吏司,建成都水司。主管官员为郎中,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水利工程的施工、维修、管理等职能划归流域机构,河道及漕运管理则由中央政府直接派设专职机构。民国时在农林或经济部下设水利局、处,后来曾设水利部。
汉至唐各代还有“河堤谒者”等职官。有的在中央任职,有的则派往堤防主持河工。西汉临时派出的官吏叫河堤谒者或河堤使者,有些以原官兼任河堤都尉,或“领河堤”、“护河堤”、“行河堤”等。东汉河堤谒者成为中央主持水利行政的长官,晋至唐为都水使者的属官。如元代的总治河防使和明初的河道总督,都类似于晋以后的河堤谒者。
明、清两代,中央派往黄河、运河等大流域负责河工和漕运的官员是一个单独的系统。明初曾设漕运使,永乐年间设漕运总兵官。此后侍郎、都御史、少卿等许多官吏都负责过漕运事务。
清代正式设漕运总督,驻淮安,全面负责漕运事务。清代的河道总督是在明代总理河道一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职责是负责黄河、运河和海河水系的有关事务,级别与地方行政长官大体相当,并经常兼有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等头衔。品位很高,权利也很大。
农田水利在中央属水部或都水监管理,地方各级行政区一般都有专职或兼职官吏。除地方设官管理渠堰外,支渠、斗渠以下一般由民众管理,如渠长、斗门长等。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