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默默坚守的故事

默默坚守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28 13:18:17

❶ 古代名人坚守底线的故事

1、苏武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期间,匈奴还让李陵[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

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

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 )去劝降过苏武,苏武也没变节。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2、陶渊明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1)默默坚守的故事扩展阅读

近代坚守底线的名人故事:

1、吴佩孚

吴佩孚曾经是一个北洋大军阀,1931年后蛰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上门来拉吴下水,被吴拒绝。

1937年10月,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马找吴出面组织伪政权,亦被吴拒绝。为明志,吴特别买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厅里。1939年12月,吴佩孚因牙病病逝于北平。

2、徐悲鸿

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可是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

徐悲鸿说:“我是画家对你们委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对委员长你没有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肯定不愿给蒋委员长画像了?”

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鸿看了张道藩一眼说:“我永远不后悔。”

❷ 找3个。关于历史上“坚守”的故事,可以是人。。。每个100字左右,,谢谢

1、安史之乱张巡守雎阳。
2、明代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守北京。
3、袁崇焕守宁远、锦州。
4、袁崇焕北京保卫战
5、李成梁守辽东。
6、宋末吕文焕守襄阳
上面这些都是守城的
1、苏武牧羊
2、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3、愚公移山
这三个是指人的

❸ 古代坚守 的 真实故事

王宝钏与薛平贵,王宝钏坚守寒窑十多年,薛平贵最终当上皇帝(未核实,似乎是皇帝)。

❹ 陈寅恪坚守信念的故事

陈寅恪:坚守一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中国知识分子历经磨难的上个世纪几十个年代里,陈寅恪以他所承受的巨大身心苦痛为代价,恪守了自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条,成为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坐标,成为中国人的人生理想追求之信念。

1925年陈寅恪回国,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共事。1940年,陈寅恪为了应英国牛津大学之聘,离开昆明
赴香港,准备转英国,但是欧战情势加剧,他因此“卡”在香港。这个时候,陈寅恪留下,成为港大教授。香港在1941年底沦陷,陈寅恪在饥饿困顿的情况下闭
门治学。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就在这段艰苦时期内完成。

日本人占领香港以后,当时生活物质极端困窘,有日本学者写信给军部,要他们不可麻烦陈教授,军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宪兵队照顾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但
宪兵往屋里搬,陈先生陈师母往外拖,就是不吃敌人的面粉。后来,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万元强付陈寅恪办东方文化学院,陈寅恪坚决拒绝。如果说上世纪四十年代
前,还有像陈寅恪那样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知识分子,那么五十年代就是龙鳞凤毛了。

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原来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争相改造、学习,跟上形势,跟上运动,甚至一些“泰斗”级的人物也竞相表态。而陈寅恪却不为所
动,他至死未有这种表态。他始终坚持了清醒的知识分子立场。早在1949年,陈寅恪就写出这样的诗句∶“竞作鲁论开卷语,说瓜千古笑秦儒”。这两句诗真如
谶语,其含意令人惊骇。凭着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敏锐直觉,点出了思想整肃和焚书坑儒两者间的那种必然。从五十年代起,哪场运动,他都不跟上凑热
闹,他的批判态度,从他当时写的诗里隐晦地、却也相当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八股文章试帖诗,遵朱颂圣有成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
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墨儒名法道阴阳,闭口休谈作哑羊,屯戍尚闻连江水,文章唯是颂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乐世歌。座客尚讴君莫
讶,主人端要和声多”。从五十年代起的这一场场学习、改造运动,最后必然达到顶峰 “十年浩劫” 。

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在中国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能坚持这一原则,乃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过去几十年的思想专制比任何历史时
期都更严峻和残酷,如贡斯当所说,你甚至连保持沉默的权利都丧失了,它“强迫人们说话,它监视人们思想中最隐密的部分,它强迫人们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说谎,
它剥夺了人们拥有一个最后的避难所的权利”。但是,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知识分子,而且是相当有声望,起码与陈先生一样有声望,却自觉自愿地、争先恐后地说
话,所说的话之肉麻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佞臣所能想象的。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太喜欢权力、太希望借着权力干一番惊世伟业,因此,他们没有任何原则,即使偶尔有
点原则,也可以非常轻易地放弃。我们也许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从来就很少有人存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原则,翻遍中国学人的皇皇巨著,又
几人争过自由,求过独立?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悲哀。

1953年,中科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派人去广州请陈寅恪出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一职。陈寅恪写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信,信
中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
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
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
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
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
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
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
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
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有和我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

1958年,中山大学大字报批陈寅恪学术为“伪科学”,要“拳打老顽固,脚踢假权威”。陈寅恪为表达他“生命愤怒”,疾呼“辱不能忍”!上书中山大学校长
表示一不再开课,二马上办理退休手续,搬出学校,以讨回做人的尊严。此后虽没有搬出学校,但真的不再上课了。后来,学校让他带研究生。他负气地表示:“只
要毛主席和周总理保证不再批判我才开课。”他要为“学术争自由”。

1959年3月,周扬前去中山大学这位名声如雷贯耳的老先生,料想不到是陈坚决不想见周扬,经陈序经再三相劝下陈寅恪才答应下来。周扬后来回忆说,“我与
陈寅恪谈过话,历史学家,有点怪,国民党把他当国宝,曾用飞机接他走。1959年去拜访他,他问,周先生,新华社你管不管,我说有点关系。他说1958年
几月几日,新华社广播了新闻,大学生教学比老师还好,只隔了半年,为什么又说学生向老师学习,何前后矛盾如此。我被突然袭击了一下,我说新亊物要实验,总
要实验几次,革命,社会主义也是个实验。买双鞋要实验那么几次。他不大满意,说实验可以,但是尺寸不要差侍太远……”“我被突然袭击了一下”
,一向惯于阐发时代精神的周扬,处于很被动的位置。周的“解释”
底气不足,不能使陈满意。据那天陪同周扬的王匡回忆,“陈寅恪的态度是挑战式的,他说我们‘言而无信’,指‘学生教学比老师还好’ 及‘学生需向老师学习’
这种矛盾说法。”“挑战式的”这四个字,逼真描画出陈寅恪的特别形象,他以独特的气质征服了周扬。

1961年3月上旬,郭沫若南方之行到达了广州。期间,郭沫若走进了陈寅恪的居所——康乐园。新旧两个史学界权威会面了。但这个会面有些不易。8年前的
1953年,郭沫若以学界领导人的身份邀陈寅恪进京一同共事,陈寅恪拒绝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3年前的1958年,郭沫若公开宣布要在不长的时间内
在资料的占有上超过陈寅恪。而陈寅恪可以“不问秦汉”地治史论学,但郭沫若却不能不屑陈寅恪的存在,从而使被尊为“新史学”权威的郭沫若与被称为“旧史
学”权威的陈寅恪,形成了一种无形相对峙的态势。

据目睹了郭沫若和陈寅恪见面场面的郭沫若的秘书王廷芳及当时中山大学秘书刘瀚飞回忆,郭沫若和陈寅恪见面时是亲切的,郭沫若询问陈寅恪“今年高寿几何?”
的寒喧中,当即吟了一副对子给陈寅恪:“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
。这副对子后来经冯乃超之口传出,在中山大学流传开来。郭沫若不愧是高才,这副对子将陈寅恪及自己的生辰、生肖之属和对应的干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都镶嵌在对子中。陈寅恪1890年(旧历庚寅年)生,属虎,按天干地支的五行归属,庚为金,故联中有“庚金”一词;郭沫若1892年(旧历壬辰年)生,属
龙,壬为水,故“壬水”与“庚金”相对。更为巧合的是,郭沫若听力甚弱,陈寅恪晚年目盲,故有“郭聋陈瞽”
之谓。这副对子虽是“游戏之作”,但回味无穷的是对子中相对的两组词——“龙虎斗”与“马牛风”。“龙虎斗”是一种比喻,词意奥秘,暗示了1949年后郭
沫若与陈寅恪“你来我往”
中,虽无“龙虎斗”却存在恩恩怨怨。“马牛风”其意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的郭沫若,与作为“资产阶级史学代表”的陈寅恪,实在是风马牛两不相及?
还是两人的恩恩怨怨都归于学术争鸣,于个人私谊无关?陈寅恪当时对对子没有什么评价。这次会面,毕竟是“马牛风”,是两个阵线分明的史学大师的会面,缺少
一种心灵与气质的呼应而消歇。十年后的1971年,郭沫若顺应领袖的好恶,出版了《李白与杜甫》一书,极力不顾史实,扬李抑杜,开篇章节中毫不留情地多次
批驳陈寅恪关于李白身世的学术观点,反复使用诸如“陈氏不加深考,以讹传讹” ,“他的疏忽和武断,真是惊人” 等句式。此时陈寅恪已含冤去世二年了。“郭聋陈瞽马牛风”
,历史是无情的。郭沫若红极一世,“圣之时者也” ,成了南书房行走的“宋玉”。而陈寅恪虽已含冤而死,却以一代学术严谨的史学大师长留后世。

1962年,康生悄然来到中山大学,当他赶到学校提出要见陈寅恪时,校长办公室与陈宅电话联系,才知陈病了,正在卧床休息。办公室人员试图说服陈家的人动
员陈接待一下,但没有成功。陈寅恪是真的病了还是以此为藉口不愿见康生?心胸狭隘的康生显然只想到后者,他很快便用报复手段出了这一口被拒之门外的“恶
气”。

陈寅恪一生坚守自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立场,这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的,确实是值得崇敬的。

❺ 坚守信念的故事

坚守信念
美国作家欧·亨利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患者琼西得了重病,医生告诉她将不久于人世。当时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开始落叶。琼西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自己就该去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叶子竟怎么也不肯落下,琼西因此受到鼓舞,坚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医生的帮助下,琼西最终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
很巧的是,最近在《读者》上看到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人在河里游泳,不幸被浪卷向下游,当他淮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树的粗枝就没在前方不远处。一股求生的欲望一下子充溢着他的每根神经,他奋力挣扎,当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树枝时,却发现经过一年的浸泡,树枝已经腐烂。这时候,救援的人及时赶到,他被救了起来,重新获得了生命。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用生命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守住信念就留住了希望。不难想象,如果琼西听了医生的诊断后就躺在床上等死,那么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死亡;同理,如果落水者放弃希望,那么他也只会藏身鱼腹。
生活中时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困难吓倒。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乌云密布的夜晚,只要我们有着对明月的渴望和抱着明月总会出来的信念,静静地等待,往往最终都会等到明月普照大地的美丽瞬间。
守住自己的信念吧,那怕它只是秋天最后一片落叶,那怕它只是水中一截腐朽的枯枝,只要你不曾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就不会亏待你,因为守住了信念就留住了希望。
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真挚地祝福她:一路走好。 (杨聪\评)

❻ 关于坚守自我。不要迷失自我的名人名事例

“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爱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人生原则。他之所以能被后人敬仰和怀念,并不仅仅因为他那些华美忧郁的诗行以及由他开创的楚辞体开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他能在那个举世浑浊的时代坚守自己的原则,把握自我。坚守原则、把握自我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原则是什么?原则是心中的一盏让你在黑暗中不迷失自我的明灯;是在艰难困苦时心中仍存的信念;是人生路上不可动摇的准则。唯有坚守原则方能不迷失自我。坚守原则能让你避免走上人生的歧路。
人间万象,世事庞杂,人生路上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这些诱惑就像躲在暗处的幽灵,窥视着一个个从它面前走过的人,也在考验着一个个站在它面前踌躇不前的人。在它面前缴械投降恰恰就是因为没有坚守住原则把握住自我。从我国的反贪工作挖出一大批贪官身上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开始并不贪,到了高位上被大量的金钱诱惑,将自己的党性原则抛到了脑后,公众面前说一套自己背后做一套,最后落得锒铛入狱,权财两空,为人不齿。曾作为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的褚时健曾是被荣誉笼罩的烟草大王, 在功成名就之后,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吞噬国家集体资产,最终从高高的“红塔山”上坠落。
与此相反,能坚守住自己原则的人,诱惑的幽灵再诡谲,也会望之却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被任命为英国国家造币局局长,当时英国货币紊乱,贿赂贪赃成风。一次,一个有权势的人物派人送来6000英镑行贿,牛顿怒不可遏,吼道:“我希望你立即滚出去!”同样是金钱的诱惑,同样都有自己所在的高地位,牛顿把握住了自我而褚时健却没有坚守原则,因而走上了那条不归路。假如褚时健能把握自我的话,必定能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烟草大王;而牛顿没有坚守原则,那他的光辉成就中就不免多了一些挥之不去的瑕疵。可见,原则的确是人生的航标,谁能坚守住谁就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不会偏离方向。
坚守原则是每个人前进道路上力量的源泉和动力,能让你向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把握自我能让你在千千万万的诱惑面前不为之所动,让你在艰难险阻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坚守原则把握自我,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❼ 求:关于坚守承诺的励志故事

跟很多搞网站的技术精英比较起来,马云的学历并不突出。他第一次考大学考不上,因此投身社会。他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作,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后来边工作边考大学,考试成绩还是不怎样。他说:“当时的成绩只能选杭州师范,因为那是师范每人念嘛!”

但是他进入杭州师范后却非常用功,由于从小自己就在西湖旁边苦修英文,也找外国人“陪练”,所以进入师范的英文系后,马云驾轻就熟,不仅读出好成绩,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活动,成为学生会和杭州市联合会的主席,结识了许多朋友。

毕业后,他成为500个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学里教书的学生,其他同学都成为中学教师。他被派到杭州电子及工程学院当英语及国际贸易讲师时,师范学院的校长对他说,他是学校的骄傲,希望他能够至少教上五年书。 当时马云答应了,后来也做到了。

马云说:“所以我信守承诺,认真教书教了六年。不过,我觉得年纪太轻当老师不好,没有生活经验。”

尽管年纪轻,他还是被选上全校最好的10位老师之一,而且破格被提升为“讲师”。

❽ 从古到今坚守岗位的故事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回歇下,有答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❾ 关于坚守的事例

1、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 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

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3、狄更斯街头观察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4、海伦·凯勒的坚守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司马迁的坚守

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9)默默坚守的故事扩展阅读:

1、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3、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4、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5、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❿ 关于名人坚守的事例

1、苏武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期间,匈奴还让李陵[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

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

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 )去劝降过苏武,苏武也没变节。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2、陶渊明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司马迁

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

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5、达·芬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

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