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坚守传统的好处

坚守传统的好处

发布时间: 2020-12-15 04:11:57

❶ 当今社会,有哪些传统观点值得坚持

中国在复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文化传统中,既有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积极的优秀成果,也有需要抛弃的消极因素与缺陷。综观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变化万千的中国文化,可以发现“天人合一”

❷ 弘扬优良传统 坚守核心价值 指的是什么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内特别是高级干部容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有把上述重要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起到上行下效的正向带动效应。

❸ 坚守传统节日有那些弊端

春节,鞭炮产生污染和浪费。改用电子鞭炮就可以了。清明祭拜,烧纸污染,少烧纸表示一下,有心就可以了。一些地方节日大搞活动劳民伤财。传统节日,重要的是文化传统。不良习俗应该改变。

❹ 传统该不该坚持 作文800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物实在太多了.我们勤俭而诚恳,友善而勇敢,这是叫亿万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传统美德.(开头两段,第一段扣住"传统"--漫长,第二段扣住美德.入题快.)
勤",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闻名于世的.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此段说"勤",引用的诗句体现"勤",四大发明等说明"勤"的结果.)
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
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此两段说"爱国",例举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爱国人物,议论中有强烈的感情,用语形象,如"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
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广受传颂.而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
反观现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际关系,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都可在报纸上读到,在新闻报导中儿女一朝飞黄腾达后,便对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风餐露宿的事已屡见不鲜;人们的浮夸作风,自以为是、吊儿郎当的处世态度随处可见,实际上,这种人是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常不可一世地自我吹嘘,对他人的才华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完全不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这的确是现今社会的一大哀歌.(此两段说"孝",先说"根植在人心",再"反观现今的社会",写得简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这些社会弊病越来越多,越积越深,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固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我认为,中国传统美德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在这个时代,有重新提倡其价值的必要,以廓清社会歪风,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见我国道德文化的光芒.(此两段说现实意义.)
孟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距者,正方之器”.所以,我们应当时时刻刻都遵守规则.规则不仅保证着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我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我们的心灵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让规则看守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心中有正义良善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们的生活才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雷锋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所以,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一群大雁结伴飞行,它们为什么可以飞得更远呢?我们有了团队,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为什么就能实现更高的目标呢?这些只能说明集体是个人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获得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是我们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因此,我们应当热爱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让我们为集体添一片绿叶,奉上一束鲜花,做出一份贡献吧!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补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文明礼仪就像和煦的春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丝丝温暖,缕缕芳香.
其实美德还有许许多多,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以坚持德育为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让祖国的明天更好.

❺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坚持()态度

传统文化是分析处理的过去的事情,带有过去的情况特点,抱着过去的传统文化不放,而拿他解决现在的事情,是解决不了的,现在又现在的特点,自己要有发展,敢发展,拿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推动事物的前进,要敢承担,学习前人,超过前人,从前人的学习中汲取知识,融会贯通,用于现在,敢对自己负责。优秀传统文化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态度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传下来的东西的总称,传下来的东西不光是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过去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一些问题前人也没解决,要交给后人,文化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

❻ 我们应该坚守传统还是不断改变。

坚守传统是对传统的国粹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改变的叫适应性改变,比如适应时代的变化的改变,新的发明创造要不断创新,也叫不断改变。一点不冲突,分辨清楚就好。

❼ 中华文化的传统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去坚守的

坚守做人的准则。否则,虚有其表。什么文化什么都不是。

❽ 为什么要坚持传统

几千年的底蕴,经久不衰的传承,有足够理由继续,无论精神或是物质,都是从一开始的无知到最后的越来越精致。

❾ 中考坚守传统文化作文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坚守中国传统文化。

❿ 如何坚守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现实、注重人生的实践理性精神,孕育了中国人深谙智谋三昧的传统,几千年来,有关谋略的论著和警语无以数计,有关“智囊”、智慧人物的故事播扬久远,由此映现出中国人对智术的推崇心态。这一特点反映于中国人的处世风格上,便是:处世待人,惯于深思熟虑,冷静慎重,周详细密地计算估量,运用心智。

中国处世之道运用智性,首先表现于中国人把处世作为一门学问加以研究。清人魏禧言:“涉世处即是自己作学问处”,“涉世便是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处世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操习,自然会有心得,会有总结,进而会有智术的运用,亦即运用心智控制事物的进程,达成有利于自身的预期目标。

中国处世之道中智谋的具体运作,可谓千形万态。如下略举数例,可见一斑:

1.以退为进中国人处世,十分强调忍、让、退一步、吃亏,但这样做的目标不是使自己利益受损,而是获得更大利益。洪应明的《菜根谭》指示其中精义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正因为如此,退让、吃亏的结果是不吃亏,甚至受大益,诚所谓“必有忍,其乃有济”,“吃小亏占大便宜”,“忍辱至三公”。

2.以柔胜强以柔胜强的命意前文已有论述,其意义在于通过“守雌”、“贵柔”保存自己,积蓄力量,最终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无疑也是一种运用心智的处世手段。

3.藏巧示拙《说文》云:“拙,不巧也”,把自己的巧掩藏起来,对外示以不巧,是中国人心领神会的处世谋略。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这一智术论述甚多。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孙子兵法》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苏轼的《贺欧阳修致仕启》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若用民间大众的语言来表达,便是“装蒜”。装蒜亦即藏巧示拙,其目的是以愚拙的外观使对方轻视自己,懈怠疏忽,从而保护自己或击败对方。这既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手段,也是一种“出手不凡”的兵法。

4.以诚取信诚属于道德范畴,其内涵是内心诚恳,品性诚实。“以诚取信”则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富于智慧的处世方法,一种通过道德表现使对方信服的手段。中国古代,多有智者以实话实说的诚实谋略达到比巧诈更成功的效果,其中包括的智慧与道德并重的二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5.因人制宜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变异性,使中国人十分注重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心智因人制宜。所谓因人制宜,实际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韩非深刻揭示知人达意的重要性说:“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矣。”因此,与人交际,必须掌握对方的心理倾向,对自身语言进行调节,以达到良好效果;二是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三是对不同的情景下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态度。如:“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当着矮子,别说矮话”,这些议论显然深得交际心理学的要谛。

6.知己知彼“知己知彼”作为一项兵法,千古著名,然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并不仅仅用于用兵打仗。吕坤的《呻吟语》说:“知己知彼,不独是兵法,处人处事,一些少不得底”。金兰生的《格言联璧》所说:“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说的是相似的意思。因此,中国人将知人当做处人的首要法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充分表现出处世的大智慧。

7.“定、静、安、虑、得”所谓定、静、安、虑、得,即镇定、沉静、安然、思虑、适当。《呻吟语》说:“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此五个方面的养成,不仅能使人从容应付天下事,而且自然生成一种温雅和平的大家气派。其所蕴藏的心智无疑是高水平的,第一流的。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用智性,事实上是一个难以穷尽的题目,如上所列,仅是千丝一缕,已足可表现中国人在处世之道中运用心智是何等娴熟,何等精微。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是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生成物,几千年来,它潜移默化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处事态度。今天,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大工程中重建民族文化精神,有理由去改造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性格,使它富于开放性和现代性,然而,这种改造只能是一种传统的转型,而不是推倒重来,因为民族文化传统永远是该民族生存发达的根。

是什么道?处世养生之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被誉为“超标准的健康老人”。他博学多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谓“泰斗”级的人物,有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

在他95年的人生历程中,在一些小事和故事里,无处不发现在他博学的背后蕴含着养生“处方”。

说起来,梁漱溟从小就羸弱多病。五六岁时,患上了头晕目眩症,发作起来,天旋地转,坐立不稳,苦不堪言,只有卧床不动才能得到安宁。

梁漱溟发育也很缓慢,十几岁时看上去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七八岁时,他看见别的小朋友玩双杠得心应手非常开心,他十分羡慕,一时兴起,也攀上双杠玩,谁知两臂酸软,力不从心,竟从双杠上摔下来,摔得不省人事。从此,他再也不敢参加小朋友的蹦跳踢球等强运动量活动了。有时同班同学们一起玩,往往他只能在一旁观看。由于他不爱活动,却爱动脑筋,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俨然一个“小老哥”,所以连他的长辈们都担心他命不长,活不久。

在十四五岁时,他突然对佛经大感兴趣起来,到处搜寻佛教经典,苦思苦读。20岁时,竟想入佛门,由于家人再三劝阻,虽未能出家,但却开始遵守佛家戒条吃起素来。

当然,他坚持吃素,并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儿子见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为吃惊,问起来,才知道这羊肝原来是医生开的治病良药。有时在外就餐,无素菜时,他就只吃荤菜中的蔬菜,以免麻烦人家,但自己绝不动荤腥。这一点也能体现他的为人。即使与毛泽东在一起吃饭,也是如此。

一次毛主席在家里宴请梁漱溟等人。梁先生说:“我是素食者,有一两样素菜就成,但你们吃什么请自便,不碍我的事。”

他吃饭,绝不吃饱,也绝不因食物品种多少和味道好坏而有所增减。他一生未从事体力劳动,食量一生很少,一日三餐饮食总量在230克左右。对于酒是绝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扰,时而在临睡前饮一小杯葡萄酒。平时很少饮茶,更不饮浓茶,而且饮茶量少,一天两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0岁生日时,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强应付。有人问他:“先生能饮?”他答道:“平日绝不饮,但亦可应酬,多饮似不醉。吾尝谓:“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

少吃多动,并持之以恒,这是梁先生的生活规律。他的活动主要有:

静坐

他从小由于“瘠瘦多病”,又爱动脑,因此从年轻时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不久,他的失眠症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请假。他来到西直门外的“极乐寺”休养,找到省元老和尚。经他指点以静坐来治疗失眠,效果颇佳,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1956年他到北戴河疗养,在刘贵珍气功师指导下再习静坐。静坐可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使身心得到休息。

打太极拳

梁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练太极拳后,兴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认真习练揣摩,从不间断。而练太极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园、过道他都能静心习练。

散步

他常说:“俗话讲‘人老腿先老’,我现在对此深有体会。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要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懒得动,越是要活动。”他信奉百练不如一散之说,认为人进行各种有套路与规范的锻炼,都必然使大脑处于回忆与思维之中,使人落于被动,惟散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活动,听之自然,无所思索,处于主动。去公园畅游,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北京各大公园都有他的足迹。就是在90高龄之后,除外出郊游需要搀扶外,仍坚持在楼前楼后散步。

自我按摩

这是他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锻炼项目。每天早上5点左右醒来,就在床上进行。他的按摩步骤是:

1.双手搓热两眼,再搓脸,然后坐起,背靠软垫。此法可明目、防感冒、防皱。2.以双手掩双耳,以食、中指弹击后枕部,称之“鸣天鼓”,可防耳聋。3.双腿放平,低首弯腰以双手攀足趾,可以伸腰活动筋骨。4.双手在背后肾腧穴,也称腰眼,上下搓摩,到热方止。此举可生精固阳并防腰痛。5.双手抚两膝,球行揉搓,有利于关节活动。6.以双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可以调脾强身体。7.以双手分别摩擦两足底涌泉穴至热方止,可以通肾气固真气。

梁先生到耄耋之年,仍坚持多读多思,笔耕不辍。1987年,他对友人说:“李商隐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一个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了,但我丝毫没有颓唐、悲凉之感。语云:‘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脑子还能用,我将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继续走下去,愉快而充实地送走这最后一段岁月。”

梁先生的养生处世之道更得益于他精神上的恬淡无我的境界。他一生光明磊落,宁折不弯,生性淡泊而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他对名利看得很淡。1986年,他的一些学生表示要给他塑像时,他坚决不允:“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举,切不可行,我断然拒绝,吾人在世,只当‘谦虚谨慎为人民服务’,我与同学诸弟共勉之。有违此旨者,非吾门徒。”他常说:“一个人遇事动不动就气盛,发怒,势必肝火攻心;如气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则又积郁于内腑,两者都伤肝劳神,有损健康。所以说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锻炼的一项功夫。”

“文革”时他也未能幸免。红卫兵冲进他的家,不容分说,就翻箱倒柜,撕字画,砸古玩,烧图书。梁家三代珍藏的古书、明清名家书法绘画以及从戊戌维新到东西文化论战的各家手札等文物古籍都被付之一炬。还勒令梁先生每日打扫院里院外和厕所,还要他随时检查交待自己的“罪行”,不许乱说乱动。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嚣声中,梁先生竟然萌发了继续研究东方文化的念头,立即着手撰写起《儒佛异同论》来。他原先已写就的一万余字的手稿及有关资料此时早已化为灰烬,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丰厚的学识,白天被批斗,夜晚伏案,奋笔疾书,前后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达5万余字的论文。然而天天清晨,他仍坚持散步、打太极拳。“文革”虽然轰轰烈烈,口诛笔伐虽然气势汹汹,但并不在他心中。

1974年,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梁先生在全国政协的学习会上拍案而起,公开表明自己“不批孔,但批林”的态度,还为孔子辩诬,秉笔直书,写了一万字的《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孔子》的文章,并作了长达8小时的发言,呼吁对孔子要一分为二,不能全盘否定,结果又招来对他的批判斗争。但他心情平静,冷眼相对。1976年3月28日他给友人信中说:“我以拒不批孔,受到孤立。但我的态度是独立思考和表里如一,无所畏惧,一切听其自然,我身体精神并佳,虽年纪八十有三,仍然像六十许人,可以告慰远方朋友。”在对他长达7个多月、大大小小100余次批判会中,他每会必到,洗耳恭听,但却坚持己见,声言“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真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

这是一种无我为大,超然物外的胸怀。

他给儿子写信时谈到自己身处险境时的心理:“《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致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他把生与死,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正如他的孙子梁钦东所说:“祖父一向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作自己的使命,未完成当努力奋斗时绝不轻生;在他认为自己已经衰老,不能再为世人多做贡献时也绝不贪生。”

梁先生的一生,可以用“无我”概括。他的儿子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动往往为达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驱动,而从先父那里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他应人之请题字时,常常写的是“无我为大,有本不穷”八个字。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因此面对名利荣辱,都能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梁先生常说:“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