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什么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

什么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21 10:25:05

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坚持和完善什么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确立并完善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独特优势和鲜明特征,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绘就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强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长风破浪会有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阔步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迈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正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实践中,必须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起着决定、主导、统领作用,人民群众居于主体地位,起着探索、践行、确证的作用,二者作用相互补充,从根本上是统一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确立、完善发展过程中,党的领导起着根本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确定中国制度探索和建设的根本立场、根本原则、根本方向。根本立场就是人民立场,不忘初心、以人民为中心就表明了我们党坚守根本立场的决心和意志。根本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原则,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坚定社会主义原则。根本方向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群众则是中国制度的主体力量。首先,人民群众是中国制度探索的主体。中国制度是在实践中闯出来的、试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其次,人民群众是中国制度践行的主体。中国制度建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公正的社会秩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它的优势要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力量,其主体是人民群众。最后,人民群众是中国制度确证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社会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先进性都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确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和人民主体作用的统一。党确立根本方向、把握发展规律、进行顶层设计,其智慧源泉来自人民的实践,最终也是在人民实践中得以体现;人民群众的实践方式、探索方法决定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现创造历史的伟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作用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矛盾,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改革、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思想。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解决特殊矛盾,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改革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的改革正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由此,促进生产力发展,也正是通过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改革,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剧烈变化,随之发生具体政治形势和直接实际行动的任务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忽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会变成片面的、畸形的、僵化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制度建构中的指导作用正是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实现的。中国改革实践条件是中国制度建构的根基,它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精神因素,以及中国国情、历史方位等物质条件,它们构成了中国制度建构的出发点和制约因素。随着改革和社会发展,制度建构的文化层面的精神因素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国情和历史方位也会不断变化,在解决不断变化的中国现实问题和矛盾中,中国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置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生命力和力量;中国改革发展的矛盾和任务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改革实践的经验、方法和成果总结、凝练,上升为制度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改革创新发展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决定稿》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道路方向上,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与改革创新相统一,这是中国制度的本质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后,我们坚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制度改革的根本和底线,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价值追求的根本保证。偏离社会主义性质,改革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等制度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制度的社会主义原则,是我们制度改革坚定不移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彰显其制度优势。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前者使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后者则体现为改革创新精神。离开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就不能得到保障;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缺少创新发展,失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也会失去活力和存在的力量。如邓小平所言,“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基本文化制度方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制度的探索就是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改革实践逻辑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和巨大活力。

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鉴定怎么写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
1、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要坚持经常性打击和集中打击相结合、集中打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动。
2、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要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特别要大力疏导、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加强居民区楼院的安全防范设施。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居住地的治安防范,健全群防群治机制。
3、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和战略性措施。要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深入、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共青团、工会、妇联、青少年保护办公室要与学校、家庭密切结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做好后进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
4、管理是堵塞犯罪空隙、减少社会治安问题、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废旧物品收购、旅店、娱乐场所等行业的管理,对集贸市场的管理和对金库、重要物资仓库等要害部门的管理。
5、建设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健。要大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要建立健全各种治安防范制度。特别是要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6、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内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综合治理的主体方面,明确了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团体,而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个部门和人民团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社会治安工作,即全党动手,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第二,就治理方法和手段来说,要充分发挥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来整治社会治安。第三,就通过治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不但要打击犯罪,而且要改造罪犯,挽救失足者,控制和减少犯罪的因素和条件,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争取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的稳定好转。

Ⅲ 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什么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我们党将全面依法治国引入国家治理,并将法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依托,是中国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中的一项伟大变革。国家治理离不开法治,不仅取决于我们国家治理的性质和方向,还取决于法治本身的价值内质和外化功效。

法治体现规则之治。法律是一种由立法机关通过严格的制定程序形成的行为规则。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在法治状态下,社会主要领域和人们的主要行为都有规则依据,法律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行为准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由此,人们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做,怎样做和如何做,以及违反行为规则会有什么不利后果,社会变得可预期,社会成员能够平静、和谐、充满期待和信心地生活在社会秩序之中。规则之治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倡导的“制度之治”的体现。

规则之治能够通过制度推进国家和社会的各项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碎片化管理,依靠法律统一各管理部门的政策,避免政策“打架”;规则之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无论“放宽”管理还是“严格”管理都必须“依法”,才能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

Ⅳ 国内外滑坡治理及稳定性分析的发展趋势

简单啊 啊,进空间528173383

Ⅳ 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括号间(宪法及法律)

Ⅵ 当前社会治安和稳定存在哪些隐患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LZ
提示: 你这个问题··确实太大了·· 你要做的是调查 还是汇报 或者是报告···
治安稳定隐患: 校园暴力衍生的黑恶势力泛滥
道德教育低下导致的青年社会意识淡薄
官僚主义、军阀主义保护伞下的肮脏交易

综合治理:`````````````````
(你这个名词选的不错!但是 你 还包括所有人都错了 综合治理不是完全治理 是完全不治理)
就要专项整治! 根除! 一棒打死 (还有补充的 就是鲁迅先生的 痛打落水狗)

不知道LZ 有没会好好考虑我的建议和意见 还有留言

先天下忧而忧没错
自信之类的也没错
但是
要知道自己的位置
自己的实力
自己的能力

祝 LZ 早日得到满意答案。

Ⅶ 制度的观点:制度具有稳定性,依靠制度治理国家是最有希望的。 人治的观点:一切事情都要由人来做人才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Ⅷ 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对黄河综合治理方略的思考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西北、华北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命之源.黄河流域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口号,将黄河的治理转向多目标治理.笔者根据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经验教训,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
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过去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对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通常把由坡面径流集中冲蚀土壤和母岩并切入地面形成较大沟壑的侵蚀形态称为沟道侵蚀.沟道下切是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的诱因.沟道下切造成岸坡和支沟坡度变陡、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加剧,因此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侵蚀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地变得贫瘠.同时,进入黄河的泥沙携带的营养物质使得河湖水质富营养化.
控制侵蚀的根本是控制沟道下切和沟头上溯,可以通过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进行联合控制.水利工程主要指建设淤地坝群,拦截黄河上游侵蚀产生的泥沙,使其淤积在沟道内,抬升沟道河床,降低坡度,从而达到稳定沟道的目的.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在拦沙和控制沟道侵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工程是指在沟道内或沟道两侧的坡面上种植能够有效控制侵蚀的植被,以保护河道和边坡,防止冲刷和侵蚀.研究表明,坡面植被覆盖率恢复到70%就可以使沟道侵蚀产沙减少75%以上.生物工程控制侵蚀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物种.若物种选择得当,不仅可以控制侵蚀,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1986年,钱正英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突破口的科学建议,使沙棘灌木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系胡颓子科,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植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有极强的萌生能力,可以通过无性系生长实施种群扩散,并依靠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提高基株适宜度和分株存活概率.沙棘根系具有较高的固氮能力,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种植沙棘可以有效拦沙蓄水,促进当地其他物种的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二、增阻降速是稳定河势的重要措施
稳定的河势对河流健康至关重要,而降低流速是稳定河势的重要措施.降低流速主要取决于河床的阻力结构.弯曲的河道、河道内的大卵石以及滩地上的植被等都是河床阻力结构的一部分.这些阻力结构能够降低水流流速、防止河道冲刷和稳定河势.目前,一些河流治理工程破坏了河床的阻力结构,引起了很多问题.从河流综合管理的角度来看,河道裁弯取直、滩地清障减糙以及渠化工程等都是不利于河流健康的.当然,降低流速会导致泥沙落淤,所以增阻减速宜从上而下进行.从河流整体看,增阻降速从根本上减小了泥沙侵蚀和运动的动力,河床演变速率减小,河势逐渐稳定.
弯曲是河流的本性,将蜿蜒的河流改成顺直违背了河流的本性.裁弯取直集中了水流能量,引起河道冲刷和河岸侵蚀,导致河道不稳,并破坏了水生栖息地,影响了水生物的生存.滩地植被可以降低洪水流速,延长洪水推进时间.许多学者研究了滩地植被影响河流水力特征和地貌特征的机理.滩地植被可以通过增加阻力和降低近岸流速来保持河道地形的稳定,并通过其根系增加河岸稳定,加速滩地和岸边淤积.河道渠化工程对河流地貌和生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用混凝土硬化河道和河岸改变了河流原来的属性.光滑河岸相对于自然河岸糙率要小很多,导致近岸流速提高,威胁河岸和大堤安全.人们已经认识到光滑河岸不利于防洪安全,一些地方为控制近岸流速,将大石块镶嵌在光滑护岸上以增加河岸糙率.
降低流速不仅有利于稳定河势,对河流生态也十分有利.通过对河流生物群落的研究发现,河流中水流流速小于2米每秒时,最利于水生物的生存.大多数水生动植物都生活在低流速的水域中.适合度指数SI为栖息地的物理化学条件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适宜程度.SI=1和SI=0分别代表最好与最差的生存条件.通过对36种鱼类的研究表明,对于成鱼,约55%的鱼类在静水中最适宜生存,97%的鱼类在流速大于3米每秒的水中最不适宜生存.多数鱼类产卵需要较高的流速,幼鱼需要较低的流速.但是当流速大于3米每秒时,无论是成鱼还是幼鱼,所有鱼类的适合度指数降到零,而产卵孵化和鱼苗的适合度指数则降到1以下.
三、建设通河湖泊湿地是改善黄河生态的链条
河流是生命的载体,为各种水生生命提供栖息地.当前黄河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60%以上的黄河水不能饮用,黄河的生态也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黄河的河床底质都是细沙,黄河中水生物种和生物量都远比长江少得多.笔者曾带领研究小组到黄河下游以及黄河三角洲进行实地生态考察,在黄河河床和河滩湿地中采集底栖动物样品,通过分析发现,只有极少底栖动物在河道里生存,而湿地生存的物种较多.
通河湖泊湿地对河流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河流系统中,通河湖泊与河流干、支流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湖复合生态系统.河道与通河湖泊作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发挥各自的生态功能.研究发现,许多鱼类在河里产卵,在湖里长大.通河湖泊的河湖关系形式有利于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的生存与发展.河道的流水环境具有较高的溶解氧,但营养物质和饵料生物贫乏;通河湖泊则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支撑着水体食物网的各个环节.反过来,湖泊生态也依赖河流.因此,保持河湖的连通对于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隔离的湖泊生物多样性降低.以长江为例,近50年来,长江许多通江湖泊逐渐变小变隔离.隔离的湖泊中底栖动物由46种减少到30种,鱼类由80种减少到50种.生态管理的一个原则是维持较高的河湖连通度.在黄河建设通河湖泊可以显著改善生态,例如小北干流、河南段的二级悬河的河滩、东平湖和北展、南展滞洪区等都可以建设通河生态湖泊.
改善生态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增加水面面积.增加水面面积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从这方面来看,建设水库和大坝是对生态有利的.虽然水库和大坝建设造成了栖息地的隔离,对一些洄游鱼类造成威胁,但增加栖息地促进了生态的改善.
水生植被在河流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水生植被可以为底栖动物和鱼类提供饵料和休憩、产卵的场所,并且能够吸收河流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河流的目的.北京郊区的拒马河是一条水生植被发育很好的河流,沿岸居民利用河水作为生活用水,排回河道的水体都是携带大量有机物质的生活污水,这些有机物质不断地被河道中的植被吸收,经过一段距离的净化后,河水又变得十分清澈.在黄河的治理中,可以在有条件的河段培育水生植被,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通河湿地和湖泊中引入合适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如苔草、黑藻和眼子菜)、挺水植物(如水烛和芦苇)、浮水植物(如莲、芡和浮萍)等,以构建黄河生命必需的底栖动物群落,创建并维持黄河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水体生态修复应当考虑整个生物链的修复.如当水体沉水植被修复后,还应同时考虑沉水植被的维护者和垃圾清理工,即水生昆虫、螺类和贝类等,继而放养鱼虾等.
四、控制点源污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重点
近年来,黄河缺水严重、污染加剧.据2001年监测统计资料显示,黄河中下游水体中磷的超标率达90%以上,氨氮超标率在50%以上.目前黄河的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但是,点源污染可以通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来控制,而面源污染却收集难、处理难.面源污染主要是营养物质,可以被水生动植物吸收或降解;而点源污染包含许多有毒物质,往往杀死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甚至植被,大大降低河流的净化能力.许多实例说明,工业污水排放杀死较高级的生物后,一些细菌和藻类才能够大量繁殖,造成河水发臭.因此,控制点源污染是改善黄河水质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如果点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水质就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Ⅸ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质,要坚

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从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

第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

社会要和谐稳定,平安具有极端重要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同邓小平同志的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大道理的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了新的丰富发展,特别是把平安提到极重要的民生高度,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发展。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和谐了,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谐稳定。

因此,社会治理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

第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因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因此,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Ⅹ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10)什么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扩展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

第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社会要和谐稳定,平安具有极端重要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同邓小平同志的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大道理的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了新的丰富发展,特别是把平安提到极重要的民生高度,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发展。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了、和谐了,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谐稳定。因此,社会治理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

第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因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因此, 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第四,坚持活力和秩序的统一。一方面,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因此,“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既不能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也不能管得太松、暗流涌动。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使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第五,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既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利用好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我们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