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企业共同治理

企业共同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21 06:30:44

Ⅰ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

这是一个企业治理的问题。这个问题建议直接联络到律师,三言两语难以讲清楚。

Ⅱ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保护环境,共同治理雾霾

从国家角度就是尽量让人们绿色出行,企业呢就是尽量少点排放污水和污气,把节能减排做到第一位,当重要任务来抓。个人嘛,就是出门时少开车,能步行不开车,还有就是保护好自己出门戴口罩,天,,,,猫上美国进口普卫欣,9001防尘的都是不错的,我们一方面治理环境,一方面保护自己身体,双管齐下,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看见真正的蓝天。只是个人意见呵呵,,,,望采纳

Ⅲ 构建什么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建筑垃圾体系。

拓展资料

怎么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建筑垃圾体系?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Ⅳ 共同治理的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拥有包括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社区、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不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实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是一种影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
根据这种影响互动,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合作性强,威胁性低,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与顾客等。
2、边缘性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威胁和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低。包括雇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以及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等。
3、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较高,而合作的可能性较氏,如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及新闻媒体等。
4、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高。包括紧缺的雇员、顾客。
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网络理论。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网络研究的基础。经济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来研究网络的存在性以及网络的功能: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网络”概念最初被描绘成组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纽带,然后发展为一个表达组织环境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术语,最后又成为分析权力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工具;二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把网络视为一种治理形式,实质是把它当作使单个主体整合为一个连贯体系的社会粘合剂,把网络与市场、科层等并列,视为一种独立的交易活动协调方式。把网络视为治理机制或合作机制离不开网络分析工具,而网络分析的最经典对象就是网络。在企业的网络分析中,不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观、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还是嵌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都是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企业不是孤立的,会与许多关系主体发生各种交易行为,由此形成的网络中如何协调各网络主体的利益,如何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成为网络治理的主要内容。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二者具有趋同性。在企业网络体系中,与企业相关的网络主体与企业及网络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从企业间网络看,企业间基于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通过合作、竞争、控股、集团等形式,借助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获取各自的利益,他们是利益相关者。从企业内部网络看,经营者、内部员工、股东等网络主体与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内部科层组织结构,以保障各自的利益。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都是同样的对象,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的目标是合理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以此来安排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按照权利制衡权力的逻辑,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利益),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权力,通过行使相应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权利。因此,要求在公司治理中根据自己权利的大小分配适应的权力,当公司行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侵害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通过行使权力来保障自己的权利,以此参与公司治理。不仅于此,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资本的投入要追求最大的回报,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要求各利益相关者作为整体联盟,对投入公司的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资本经营方式,实现资本运营的最佳效率与效果。这里的资本不但包括现有的利益相关者投入公司的现实资本,还包括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资本。
而网络治理的目标一方面是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另一方面是作为网络组织的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的整合。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实质上就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合理平衡,同样需要按利制衡权力来分配各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力。按照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资源包括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资源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价值。可以认为,所有对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都可以是企业的资源。虽然企业不能通过流动或复制来获取其他企业的内部资源,但可以借助企业间网络来利用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内部资源。网络治理就是要通过参与企业间网络获取其他网络主体的资源,并将其与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现代企业的资本经营,就是通过资本的交易或使用追求资本增值的行为,是生产要素综合动力的总概括。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都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经济活动中,通过流通、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经营,以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这里的社会资源,即有企业内部资源,也有企业外部资源。
可见,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目标具有趋同性,一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二是各利益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即将各利益主体提供的资本要素综合利用,实现各利益主体综合利益最大化,再按照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权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保障各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 共同治理的机制主要是科层机制与协调合作机制。共同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控制权配置上分权制衡,在公司经营上监督制约的问题。企业科层是指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和工人。或者说,它是企业内部不同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科层中,生产和交易活动是在雇佣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家居于核心地位,他与其有要素提供者签订要素契约,契约中所未规定的剩余则由企业家利用自己的权威相机处理。由于难以区分不同成员的贡献,因此它是通过命令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企业内部成员的矛盾并做出必要的行动。在共同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签订详尽的契约,通过正式契约界定自己的权力,通过行使权力保障自己的利益。在企业内部通过正式组织制度,以行政命令进行生产和交易活动。同时,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有大小之分,以权利分配的公司控制权力也有强弱之分。弱利益相关者在运用弱势权力维护自己权利时一方面要依赖法律的保护与支持,用法律规范保证权力的正常有效地执行;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利益趋同的利益相关者联盟。利益趋同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联盟权力高于单个利益相关者,如小股东联盟、债权人联盟、顾客联盟,更能有影响力地行使权力,与大股东、经营者的权力进行抗衡,以达到权力的牵制和制约。利益相关者联盟的形成是基于联盟内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合作与协调机制,否则难以形成利益相关者联盟。同时,各联盟之间也需要信任合作与协调,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将陷入争权夺利之势。
网络治理的机制同样也是科层机制与信任合作机制。在企业内部网络治理中,各成员之间如员工、部门等,组织网络的信息交流和创新活动往往由个体完成的,在团队管理和合作开发过程中,很多创新知识的来源依赖于成员的隐性知识和来自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和知识与组织网络资源的整合,而这更多的依靠科层治理机制,通过激励与约束实现整合。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常常体现在企业间网络的制度安排,例如与供应商长期性的关系契约和关系融资等。关系契约很大部分是依赖于对合作伙伴的声誉、竞争力、双方在价值和文化上的某种程度一致性,以及组织和个人的社会关系。因此,关系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可以依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谈判和执行的成本。
由于不同的治理机制各有利弊,科层机制可以实行统一的集中控制,有效地防止被套牢和信息溢出的风险,但是正式科层权威系统的信息传递慢、损耗大,缺少有效的激励手段;以信任为基础的机制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创新活动,以及参与者对资产的专用性投资,但是由于缺少严格的契约约束和权力保证,存在被套牢和信息溢出的风险。不同的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互补性,可以采用不同治理机制的组合来有效减少治理成本。因此,不管是共同治理还是网络治理,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某一种治理机制,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解决治理的问题,而应是多种治理机制的有机组合和有效的运用以达到治理目标,只是在具体运用时的范围与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在治理机制上有趋同性。

Ⅳ 如何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环境

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都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国外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的中小企业密度与居民收入增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地说,它们是呈正比例关系变化的。正因为如此,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欧盟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在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了解欧盟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与框架,将使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

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经济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欧盟经济充满活力的原因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步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成员国采用欧盟的统一标准来划分中小企业的建议。这个标准将欧洲的企业规模划分为五种类型:“自雇企业”,即无雇用员工的企业;“非常小的企业”,即雇用员工1-9人的企业;“小企业”,即雇用员工10-49人的企业;“中型企业”,即雇用员工50-249人的企业;“大型企业”,即雇用员工250人以上的企业。这个标准比较好地反映了欧盟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容易得到欧盟各成员国的普遍认同,因而,愈益成为研究欧洲中小企业分类的最权威的参数。
综观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占的比重很大;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很突出。
欧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政策,主要体现在马德里首脑会议通过的《欧盟中小企业白皮书》中,其核心在于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机制和发展环境。具体地说,包括改善融资环境、创设制度环境、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等。

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

欧盟各国的公司治理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我们这次考察选择的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实际上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一) 英国模式的公司治理
“共同模式”或称“英美模式”,标识着英、美等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某些特征。它的基本特征是股权的高度分散化与高度流动性。英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发达,而且比较完善。 英国模式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主要依靠资本市场来解决资本的配置与代理问题,因而表现出市场所固有的灵活性、激励与约束。这种高度发达与不断创新的资本市场,能够促进资本从低效领域向高效的转移,特别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风险投资产业筹集资金。但是,资本市场对于解决成熟产业比较严重的代理问题都存在缺陷。在股东分散的大公司,由于小股东在接管中同样存在“搭便车”现象,加之公司规模太大以及经理采取反接管的措施,使得一些接管难以发生或者成功,从而使这些企业的代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二) 德国模式的公司治理
“德国模式”或称“德日模式”,标识着德、日等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某些特征。它的基本特征是股权集中度高,股票流动性小。在德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银行的持股比重明显高于英美公司,而个人的持股比重则明显低于英美公司。从个人持股的比例看,美国为49%,英国为21%,而德国仅有15%。而在所有权集中程度方面,德国公司最高,上市公司中近3/4的公司都有一个大股东,其股权至少在50%以上。德国的资本市场类似于日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企业只能向银行融资。从俾斯麦时代起,德国人就认识到如何通过银行的作用来促进经济增长。银行与企业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开始时银行只是公司的债权人,而当银行所贷款的那家公司到证券市场融资或拖欠银行贷款时,银行就变成了该公司的大股东。德国的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融资及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的银行是全能银行,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德国银行贷款的特点是长期贷款较多,约占2/3左右。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性质,使银行成为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从德国企业治理的结构看,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双层的监督机构。德国公司的内部机构由股东会、监事会和理事会构成,理事会也叫管理委员会,属于执行机构,股东会和监事会都有监督的职能,形成了双层的监督机构。二是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德国很注重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员工的权力和利益受到高度的重视。
(三) 意大利模式的公司治理
意大利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主要是在于它缺乏通过持股或股权资本以及金融服务而对公司进行事后监督的金融结构。在意大利的公司所有制结构中,没有可能替代银行作用的金融机构。银行缺乏贷款的积极性,它们一般不喜欢与客户保护信贷关系型的融资。意大利小企业部门的中小型地方银行,在弥补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了一些作用。意大利模式可称为家族或联盟控制的模式,它标识着意大利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某些特征。意大利工业在发达国家中具有较高水平,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量之多和企业规模之小,都是其他工业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意大利中小企业的主要特色,就是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现象”,实质上是指中小企业产业的有序分布。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出现了一种以弹性专精的生产组织方式、先进的中小企业产业区和即时生产系统为特色的产业区。这种模式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被称为“艾米利亚现象”。
从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三种基本模式中,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欧盟国家不仅普遍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及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在欧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普遍地占据重要地位;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表现为共同治理,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内部治理结构一般比较简单,许多小型企业没有设立董事会或监事会,因此,企业治理就表现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的“共同治理”,即由投资人、经营者、顾客、政府、行业协会等共同担负起公司治理的任务;欧盟国家普遍重视工会组织的作用,注重保护雇员的利益,支持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治理。在企业的监事会和理事会中,员工代表占有相当重的比例。这个特点导致了有的企业有意识地控制规模,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数量及地位。

欧盟中小企业治理的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欧盟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框架,细致地分析它们的特点及优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欧盟国家的共识,也是欧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借鉴欧盟经验,就应该更加重视实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

小企业占欧盟企业总数的99.8%,在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盟国家普遍地扶持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比如,英国特别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德国特别重视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意大利特别重视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推动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欧盟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小企业的繁荣与经济增长、就业状况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呈现一种正比例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欧盟国家的经验,将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已经成为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也是一般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总体框架,因此,借鉴欧盟经验,就应该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在对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中,大家普遍认为英国、德国、意大利都采取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框架。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并没有也不需要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及理事会等机构,可见,它们没有很健全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其治理的内容和任务,绝非仅仅限于内部治理的范围,而是包括外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这恐怕也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体现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普遍的框架及特征。我们应该借鉴欧盟国家的经验,通过股东、董事会、银行、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及当地政府的参与,构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是多样化的,“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意大利模式”都是有效的治理模式,因此,借鉴欧盟经验,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这些模式。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概括了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以股权的高度分散化与流动性为特征的“英国模式”,以股权集中度高与股票流动性小为特征的“德国模式”,以家族或联盟控制的区域企业集群治理为特征的“意大利模式”。这些规模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有各自的劣势,如果想做到扬长避短,关键在于认清客观的实际情况,有条件地选择和采用。比如:近期目标可以更多地借鉴德国模式,即政府积极参与治理,支持员工参与共同治理;远期目标可以更多地借鉴英国模式,即通过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成长和自律,实现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及法制化;区域目标可以更多地借鉴意大利模式,即通过家族或联盟的控制,扶持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集群。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欧盟国家的经验,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的实际出发,灵活地选用欧盟国家公司治理的模式,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改善。
借鉴欧盟经验,应该寻找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地把握我国的国情、省情和企情,将国际化的要求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一种改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框架。这样的框架应该考虑以下方面的情况: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总体模式,即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欧盟国家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即“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意大利模式”的合理借鉴;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包括外部治理的低效率、股权的高度集中、“三权合一”的治理结构等。应该把国际的原则、欧盟的经验和中国的情况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道路。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扶持,改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欧盟国家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政策、法律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的资本市场和融资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欧盟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由于资本市场欠发达,法制不够健全,特别是信用体系不够完备,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空缺,导致中小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股权高度集中化,完全依靠内部控制权来形成制度体系。解决融资问题,需要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而融资的改善,又有赖于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形成。总之,只有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创造条件,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

Ⅵ 从国家 企业 个人三个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保护环境 共同治理雾霾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秸秆焚烧等都是导致雾霾的因素,我最近买了普卫欣防雾霾的美国 进口说明书特详细各种解释,温馨提示想带错都难天猫 就有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来治理,企业个人来响应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