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生态治理模式

生态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 2020-12-01 15:55:52

㈠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模式的目的

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布置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以达到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目的

㈡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1)深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干旱地区,沙源丰专富:植被稀少。
(2)科技引属领,刨新生态治理方法,刨新产业发展;第一、二产业相结合,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3)太阳能风能
(4)非洲、大洋洲、中亚等干旱地区。这些区域沙漠广大,有相似的环境条件;经济落后,尚未开发;缺乏资金和技术;环境治理需要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参与。

㈢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对于近年来黄河流域水沙量减少的原因,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主要是流域降水量偏少,特别是中游多沙地区大雨、暴雨频次偏少及量级偏小造成的,而水利水保作用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种认为是水利水保措施发挥了主要作用。

笔者认为,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况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河口—龙门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数减少了26.2%,暴雨次数减少了53.2%,而近十余年来大雨、暴雨次数减少得更多。黄河中游大部分属超渗产流地区,由于大雨、暴雨的减少,进入黄河的水量亦随之减少,同样是100毫米降雨量分为5天降下与1天降下其入黄水量将有很大差别,在这里降雨强度应起到很大作用。暴雨的减少,意味着洪峰流量的减少,其对黄土的冲蚀能力减少,沙量亦随之减少。

1997~2007年潼关平均来沙量仅为4.16亿吨,最大输沙量为1998年的6.61亿吨,最小输沙量为2006年的2.47亿吨;平均最大洪峰流量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为2004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而1996年来沙量达11.4亿吨,洪峰流量为7400立方米每秒,该年主要为黄甫川、窟野河等多沙粗沙地区普降暴雨,形成黄甫川黄甫站洪峰流量达5900立方米每秒,窟野河温家川站洪峰流量达9800立方米每秒,并形成干流龙门站洪峰流量达10600立方米每秒。而在1994年来沙量即达12.4亿吨,洪峰流量为7360立方米每秒。该年8月份河口—三门峡区间连降三次暴雨,雨区主要分布在无定河、延河、北洛河,龙门最大洪峰流量为111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两年与前述之11年枯水段仅相隔几年,其水利水保措施不会有很大改变,据此也可以说明主要是降雨强度与落区形成了该两年与1997~2007年输沙量的巨大差别。

又从系列资料中可知,2002年是陕县(三门峡)自1919年建站近90年来年径流量仅次于1928年的特枯水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区发生大暴雨仍可在该地区形成历史特大洪水和输沙量。2002年7月,河口—龙门间支流清涧河发生大暴雨,子长站24小时降雨量达274.4毫米,子长站流量达5500立方米每秒,是自1953年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峰;清涧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达2.39亿立方米和1.08亿吨,分别是水土保持治理后1970~1997年均值的1.7倍和3.4倍。

另外,1994年8月31日,北洛河也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吴旗站次暴雨量达214毫米,吴旗、刘家河、(氵状)头三站洪峰流量分别达7010立方米每秒、8030立方米每秒和6260立方米每秒,其中(氵状)头站洪峰流量系自1932年设站70余年来的最大值。

以上情况可以说明,黄河中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利水保措施对减水减沙起到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应是大雨、暴雨的发生几率及量级较前期明显减小,其中局部地区一旦发生大暴雨,则可能产生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和输沙量。

二、对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来沙量有关问题的思考

由于世界范围气候变暖,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内今后不同地区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作了研究和预估,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对黄河流域未来一个时期内的水沙变化趋势作出定性估计。由科技部、国家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于2007年编制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提到,21世纪中国年降水量将可能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将可能达到11%~17%,但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的差异较大,其中西北、东北和华南可能增加更多,而环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可能变干;未来20年中国夏季降水存在着由南涝北旱型向南旱北涝型转变的可能性。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黄河流域应属降水量增加地区。

但是,将此研究成果转化成水沙的定量值还有一定困难,鉴于此还是应以历史实测资料反映的水沙变化规律作为分析今后水沙变化的基本准则,但应考虑由于天气变暖降水量可能有所增大的因素。黄河流域水沙基本变化规律就是水沙量以丰、平、枯周期往复出现。根据这一规律,近十余年来水、来沙量的大幅度减少也应是历史周期中的一个阶段,笔者认为这个阶段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历史上黄河流域1922~1932年连续枯水枯沙段过后,即出现1933年特大洪水,陕县最大洪峰流量达22000立方米每秒,输沙量达39.1亿吨,二者都是1919年设站90年以来的最大值。1969~1975年6年连续枯水段以后,仅隔一年,1977年河口—龙门区间7月、8月间发生三次大暴雨,其中第一场暴雨造成7月6日延河流域甘谷驿站洪峰流量为9050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较1917年历史调查洪峰流量6300立方米每秒高出2800立方米每秒;潼关站出现了年输沙量达22.4亿吨的大沙年。1942~1959年,陕县站实测输沙量均值即达17.5亿吨,其中1954年为26.6亿吨,1958年为29.9亿吨,1959年为29.2亿吨。像这些大沙年连续出现的情况,在流域规划及干流骨干水库水沙系列设计时应占有一定比重。

三门峡水库1960年运用前,1919~1960年实测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在修编黄河流域规划中采用现状条件下,由于水利水保措施减沙4亿吨,2010年减沙量5亿吨,2020年减沙量6亿吨,笔者认为对这一减沙量从历史角度看可能偏于乐观,其理由如下:

一是据前面分析,目前的连续特枯沙量系列是整个黄河水沙系列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此枯沙系列主要是中游大雨、暴雨频次与量级的减少所形成,水利水保的作用居次要地位。这种减少应是气候波动的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暴雨还会增加,导致沙量也会增大。前面提到由于气候变暖,未来一段时期内黄河流域降水量可能增加,灾害性大水大沙年也有可能出现。

二是现状水利水保作用下,目前采用减沙量为4亿吨,笔者认为这4亿吨主要是干支流大、中、小型水库所拦截。据黄河流域水库淤积调查组于1994年编制的《黄河流域水库泥沙淤积调查报告》,对全流域(不包括山东省)601座大、中、小型水库淤积量调查,截止到1989年水库淤积量为108.97亿立方米,如按30年计,年均淤积量为3.63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大部分水库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说,这些水库至今已拦沙三四十年,不少水库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宁夏清水河长山头水库,总库容3.05亿立方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淤满,已完全失去防洪减淤作用,其上游的水库群目前也大部分淤满,正在除险加固加大排沙量。泾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总库容为5.11亿立方米,已淤积泥沙4亿立方米以上,防洪库容已不足,目前正加开大型溢洪道以泄洪排沙,完工后,一般洪水泥沙将全部泄往下游,不再具备防洪减淤效能。凡此种种,目前黄河上大量水库都在除险加固,措施主要是加大泄洪排沙能力,如果发生大暴雨洪水,有的水库除本次洪水泥沙排出库外,可能还将原有已拦沙量冲出一部分,入黄沙量将进一步增加。

三是水利水保措施拦截了部分沙量,但随着国家近些年各项建设的实施,人为水土流失有所加剧。据黄委水保局初步统计,全流域各项开发建设项目已达2万多个,扰动地表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弃土弃渣量达24亿吨,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5600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1.2亿吨。以上统计数据可能较粗略,但近年来矿山、铁路、公路、输汽管道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新的水土流失应是不争的事实。

三、几点认识

近年来黄河洪峰流量、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应是中游地区大雨、暴雨频度及量级减小造成的,水利水保措施对水沙的减小仅起次要作用。

目前的水沙量减小应是黄河水沙周期变化中的特枯阶段。从历史资料分析,往往一个枯水枯沙段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丰水、丰沙年或丰水丰沙系列,陕县水文站于1942~1959年曾出现连续18年平均实测输沙量达17.5亿吨的事实值得我们在选择水沙系列中予以关注。

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中应以流域内大、中、小型水库拦沙为主。由于很多水库已运用三四十年,有不少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已失去继续拦沙减淤作用;且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人为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增加,因此在流域规划中所定现状减沙4亿吨,2010年减沙5亿吨,2020年减沙6亿吨,可能偏于乐观,尚应近一步深入分析。

㈣ 皇竹草养什么最经济

十大功能

“一治”治理恶性杂草;“两保”环保、水土保持。“三材”建材、架材、菌材;“四料”饲料、饮料、燃料、纸浆料。

环保价值

由于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长期被大量砍伐毁坏,致使1998年夏季发生了持续达两个月,损失十分严重的洪水灾害。痛定思痛,国务院以及沿江政府先后作出了禁伐天然林,坡度25度以上区域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的强制性规定。退耕、禁伐以后,原来靠此生存的农户怎么办?树木10年方成林,是否有生长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水土保持,防水固土的植物?皇竹草正是这样一种草--营养丰富,可饲养畜牲、生长快速,根系发达,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质牧草。

根系密集;茎粗直径2——3厘米,最大4厘米。据《中国环境监测》机构在《陡坡地生物篱模式试验》2003年,在2个坡度为25°的标准径流观测场分别布设柚-皇竹草植物篱农业技术模式小区和纯粮顺坡平作模式小区(对照),进行陡坡地生物篱模式对比试验观测。

观测结果表明,柚-皇竹草植物篱模式与纯粮顺坡平作模式相比,土壤含水量高;营建2年后的土壤保水蓄水能力提高,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递减变化平缓,递减率小,不同土壤层次含水量的变化率大;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肥力明显偏高,且比2002年有所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8.81%、7.12%、0.63%、0.17%、0.29%、3.12%、6.73%;篱底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篱间,二者的养分含量均高于2002年,篱底增幅大于篱间。纯粮顺坡平作模式土壤养分含量因水土流失严重有所下降。皇竹草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须根网络,牢固地抓附水分和土壤,对防止水土流失、治理荒滩、荒坡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在沿海海岸线、江河、沟渠、水库、坡地、山区公路两侧及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种植。

环保先锋

它生长速度快春季栽培的茎节,于6月下旬,高度可达2——3米,分蘖能力强,每株可分蘖50——75根,根系发达,茎杆坚实,最长根系达3——5米,根系密集;茎粗直径2——3厘米,最大4厘米。美化环境皇竹草属四碳植物,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对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具有较强作用;并可产生大量氧气,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议在公路两旁、厂矿附近、公园内大面积栽植,以降低空气的污染程度,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由于植株高大,叶片挺拔,茎节灰白,光滑发亮,无论在房前屋后、公园、路旁、废墟、坡地、沟边地坎、连片栽培或盆栽,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

蘑菇产业规模化大发展的徐古镇,“菇-草-畜”循环经济模式,也成为解决蘑菇种植污染和原料短缺的“良方”:将蘑菇生产废水、废渣及农村生活废水、垃圾化害为利,用来种植优良饲草皇竹草和养殖蚯蚓,以皇竹草养牛和蘑菇生产的代料,形成集约化的“菇-草-畜”清洁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既可以消纳蘑菇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废渣,又可以解决蘑菇产业生产规模扩张带来的原料短缺问题,同时还扩大了该地的载畜量,以生态循环方式化害为利,引导和推动徐古镇蘑菇产业集约化、清洁化生产和良性持续发展。在武汉市环保局的帮助下,“草-畜-菇-蚓生态产业链示范项目”试点第一期共投入60万元,在该镇许易村和成兴寨村两个示范点进行了小面积的皇竹草种植和磨菇培养基代料对比试验,皇竹草在该地区的域适应性和以皇竹草作为磨菇培养基代料的发菌试验均取得成功。

造纸

江苏省造纸学会从制浆造纸角度对皇竹草(Ponnisetumhydrim,英文名HybridGiant
Napier)生物学特性、纤维形态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灰分3.77%,克拉森木素20.82%,综纤维素78.15%和戊聚糖19.50%。其纤维形态特征为:纤维长度1260μm,长宽比113;表皮区、中间区和内圈区的壁腔比分别为0.36、0.27和0.25。研究结果表明,皇竹草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原料。

富含草质纤维素43.15%,木质纤维为10%,芦苇纤维为30%,棉纤维素30%。在造纸行业用氩钠制浆方式在环保上容易达标,治理污水设备简单,投资小。用次浆可生产高档靠背纸、复印纸、币纸、商标纸、高档铝铂衬纸。

麦草需要4.3吨左右生产绝干浆,皇竹草只用3.64吨左右生产一吨绝干浆,所以在造纸行业制浆成本上降低了30%左右的成本,为造纸行业提供了质优而价廉的造纸原料。《纸业商情》《2010年前中国造纸工业发展预测》一文中:按照木浆比例30%计算,则年需木浆2400万吨。尚有50%缺口。若减少非木材纤维用量,无疑将使木浆和废纸供应产生更大的缺口。红麻、芨芨草、皇竹草会得到重视和开发。

另外,据报道中国大量从国外进口木材及木浆,已对全球森林造成严重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克劳德。马丁说:“中国禁止砍伐森林不应危及世界其它国家森林,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据《参考消息》)限制中国进口木浆,是迟早的事,作为有眼光的造纸行业,提早作好种植皇竹草的规划及准备,将对自己企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有研究者对皇竹草KP-AQ浆的CEpH漂白条件、漂白浆特性及其打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芦苇浆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皇竹草浆CEpH漂白较佳条件为:总用氯量11%,C、H段用氯比为7∶3E段H2O2用量1.3%,漂白浆得率89.4%,白度84.9%ISO,返黄值2.5,粘度863mL/g,卡伯值1.7;打浆度为41~42°SR时,皇竹草漂白浆主要物理指标为:紧度0.58g/cm3,耐破指数2.92kPa·m2/g,耐折度16次,撕裂度指数8.16mN·m2/g,裂断长4070m;皇竹草漂白浆白度、得率、返黄值、卡伯值等综合性能优于芦苇浆,粘度低于芦苇浆;芦苇浆比皇竹草浆更易打浆;芦苇漂白浆强度指数稍高于皇竹草浆。

江苏2001年3月底,由金土地草业提供种苗,分别在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和金土地草业的试验田上种植。按金土地草业推荐的种植密度,每亩种植1000窝,则亩产可达31.5t(鲜),绝干产量可达7.56t,比所知的任一种禾本科植物产量都高(芦苇的风干产量一般只有500kg/亩,速生杨树的产量也只有1t/亩多一些)。由于试验是在一废地上进行的,水分比较充足,种植间距比较大,生长情况比较好,估计大面积种植时可能会差一些,但如按30%的比例计算,大面积种植时的产量也可高达2.2t/亩。

江苏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曾对金土地草业提供的皇竹草进行初步制浆试验,结果如下:

(1)原料灰分:节4.2%、茎3.4%。

(2)蒸煮试验采用硫酸盐法,8罐1L油浴蒸煮器。用碱量17%(以Na2O计),液比1∶5,硫化度15%,升温时间100min,最高温度170℃。

r所得粗浆得率53.8%,卡伯值14.5,细浆得率52.9%,黄浆灰分3.8%,黄浆打浆度17°SR。

紫茎泽兰克星

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毒草入侵我国,此草原产南美洲,又名飞机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籽实冠毛状,千粒重0.045克,年结实70万粒,成株高1.5-2米,籽实随风传播,根系较浅,无固水保土能力,是一种恶性毒草,有臭味,牲畜误食后,轻则不坐胎,重则死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东南亚进入我国云南,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向我国西南方向推进。紫茎泽兰所到之处抢水抢肥,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造成被侵害区域大面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削弱,给我国的农、牧、林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四川省凉山州从1990年被紫茎泽兰侵害以来,受灾面积己由40万亩发展到80万亩,五分之一草场被吞噬,造成粮食减产3-10%,桑叶花椒减产4-8%,年损失牧草5-6亿斤。1995年贵州省镇宁县六马乡受紫茎泽兰侵害至今,八万亩桐林烂漫的壮观景象如今己变成了百里紫茎泽兰肆虐侵害的满目萧瑟。防治紫茎泽兰,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采用人工拔除,打人海战术,工程浩大,投资人员多,且紫茎泽兰属恶性毒草,人工连续拔除两小时,就出现皮肤红肿,呕吐现象。可引进紫茎泽兰的天敌泽兰食蝇,它可有效阻碍其生长繁殖,但难以推广,紫茎泽兰如此猖獗,采用人工拔除和药剂防治,短期内尚可,但长期坚持需大量资金,难以实现,在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难以奏效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对紫茎泽兰侵害的不同区域,采取了带状(36度山坡地15000M2)和块状(25度斜坡地15000M2)替代种植方式种植优质饲用牧草皇竹草。18个月后,36度山坡皇竹草叶面覆盖率80%,实际治理紫茎泽兰9000M2,25度斜面坡地叶面覆盖率98%,根本治理紫茎泽兰13500M2。观察表明,皇竹草以大于紫茎泽兰4倍生长速度,迅速成林,形成天然屏障,影响其籽实传播,紫茎泽兰得不到充足的光照,难以合成有机物供根系吸收,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态入侵,从而达到了以草治草,以草治林,以草促畜,实现科学生态治理的目标。在皇竹草迅速成林覆盖,遏制紫茎泽兰生长后,套种乔灌木,能有效恢复自然植被多样性,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同步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价值

建材

西北轻工学院研究室化验分析报告:皇竹草纤维长,纤维含量25.26%,是甘蔗的两倍。其蒸煮时间、漂白度均优于麦草、甘蔗,既可制造高档的纸品,又可生产廉价的纤维板、墙材用于建筑装饰工程。据此报告,景谷林业控股子公司大力推进皇竹草项目建设,已成功用皇竹草为原料生产出优质中纤板。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符合GB/T11718-1999和GB18580-2001国家标准,突破了皇竹草一直未被人们发现及付诸工业应用。按公司的发展规划,如满负荷运作,2004年底需耗用木材原料25万立方米以上,2006年需耗用木材原料将达40万方以上,由于林业政策难以突破,公司原料林基地资源闲置,木材指标受限,严重束缚了企业快速发展。进行皇竹草项目开发,公司每年可节约数十万方木材,(从全省角度来看,是上百万方的概念)。景谷的土壤、气候、立地条件和技术要求具备大面积推广种植皇竹草的条件,公司正着手申报该产品专利,并积极进行项目立项工作,种植皇竹草的条件已经成熟。为此,公司务必建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并着手进行皇竹草原料基地建设,实现林板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将公司的服务范围拓展为:松脂是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种植皇竹草是带动半山区、坝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新型燃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燃料紧张的状况极为明显。皇竹草的生物产量极高,发展燃料能源有着极大潜力。a直接将茎杆作为燃料,种植一亩地,可满足3-5口之家一年煮饭之用。;b通过沼气池发酵转化为气体燃料,每亩皇竹草可产气约3立方米;c经过生物气化过程后产生一氧化碳作为燃料体。d生产木炭,每亩皇竹草可生产优质木炭2吨,价值3000元。法国将推出生物燃料发展计划,以逐步取代价格居高不下的石油。皇竹草将在生产生物燃料方面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速效架材

每亩皇竹草可产茎杆2万根左右。

1、在农业上完全可以取代竹子作藤本植物的架材,每亩可节省成本200元以上。可编制果园、花园、庭园四周围栏。

2、制作工艺品皇竹草杆光洁度好,经特殊干制后,可制作鸟笼等多种工艺品。

饲草价值

1、饲草品质

皇竹草属四碳植物,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收集保存,编号为CIAT6263。叶量较多,叶质柔软,茎叶表面刚毛少,脆嫩多汁,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都比象草高。皇竹草的粗蛋白质比象草高9.3一23.9%,随施肥水平增高,植株含游离氮增加,两种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相对减少。皇竹草、象草植株各茎段的含糖量不同,皇竹草的平均锤度为5.2,比象草高8.3%,说明其可溶性含糖量较高,这对提高家畜的适口性有良好作用。

江西鄱阳县宝龙生物链养殖场等地引种试种后,通过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的种植示范,发现在无灌溉条件下皇竹草长势良好,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饲草。

在黑龙江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中,上海全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经过kom改良的哈尔滨市次生盐碱地、中低产田试种植皇竹草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决定在安达治理2万亩土地。利用大庆全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新KOM活化堆土壤改良剂",改良该地区所属的2万亩"三化"草场,营建优良牧草生产基地,同时建造防护林及道路。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安达市治理开发"三化"草场起到示范作用,有效地利用充足的草场资源;同时生产的优良牧草对于发展安达市和黑龙江省的畜牧业,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县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2、效益评估

皇竹草的产草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较象草高,使冬季缺草期缩短。以皇竹草代替象草,每亩每年可多产鲜草2000一5000公斤,多产粗蛋白100一150公斤。每亩产草量15000一30000公斤。是牛、马、羊、兔、鱼、鹅、鸭、鸵鸟等一切草食动物的良好饲料,推广种植皇竹草,必将为发展草食家畜饲养业和塘鱼养殖业发挥作用。每亩可养5头牛,50只羊,400只兔。

食用价值

营养成分

皇竹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长1个月高50cm时粗蛋白含量10.8%,而生长3个月高150cm时含粗蛋白只5.9%,只有幼嫩时含粗蛋白54.6%。

粗蛋白

18.46%

维生素B1

0.22mg/l

精蛋白

16.68%

维生素C

134mg/l

粗脂肪

1.74%



0.014mg/l

灰份

9.91%



0.71mg/l

粗纤维

17.78%



348mg/l

无氮出物

41.11%



19.2mg/l

能量

3.54兆/kg



<0.05mg/l



0.678%

纤维长度

1.48mm



0.11%

纤维宽度

30um

水分

11%

纤维含量

25.26%

总糖

8.30g/100ml

木素含量

18.49%

维生素B2

0.38mg/l

食用菌材

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禧教授已开发成功利用皇竹草草粉生产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灵芝、珍珠菇、灰树花、玉菇、鸡腿菇、巴西蘑菇、双抱蘑菇、猴头菇等多种食用菌、药用菌等30多种菌类,在我国“食用菌之乡”福建省已将皇竹草称为“菌草”。巴布亚新几内亚梅克雷·莫劳塔总理2004年5月31日访问福建省时,副省长潘心城等领导与该总理一并在福建农林大学种下了一大蔸象征中巴友谊长青的菌草----皇竹草。皇竹草草粉主要解决了断木、木屑、蔗渣、棉壳等原料逐步紧张的矛盾。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曾经作为福建援外专家组组长在巴新工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主持的食用菌和早稻栽培试验项目在巴新获得了成功。巴新的东高地省和福建省缔结友好省关系签字仪式在福州举行,东高地省省长对福建专家给予的无私援助表示深深的感谢。总理一行此次来访受到农林大学师生的隆重欢迎。在欢迎大会上,莫劳塔总理多次动情地说,他对福建人民给予巴新人民的友谊表示深切的感谢。他相信,双方的友谊将继续保持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接着,客人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农林大学菌草展览厅,并亲手在校园内种下了象征中巴友谊的亚热带菌草皇竹草。

绿色饮料

皇竹草整过生育期不施一点农药;根系发达,最长根系达12米,可吸收地下深层特有的矿物质元素。用皇竹草生产的绿色饮料,营养价值特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营养元素。皇竹草(汁)含19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9.04mg/L,维生素C134mg/L,硒、锌、钙、镁、磷、镉等元素分别为0.014mg/L、0.71mg/L、321.7mg/L、348.4mg/L、19.2mg/L、0.05mg/L。含蛋白质大于18%,氨基酸、维生素、有益矿物质等含量在各种植物中均列首位。可榨取鲜汁制纯天然饮料,榨汁后的纤维,可制作高档纸浆。根据皇竹草的营养成分和特性,经科研机构长期研究,先后开发出以皇竹草为原料的一系列项目,并申请了专利。

一、皇竹草普通氨基酸蛋白饮料(a型)为天然营养饮料,产品有独特香味,适口性强,营养丰富,是各种饮料无法比拟的,极具市场竞争力,能占领国内外市场。

二、皇竹草氨基酸蛋年产值:蛋白营养液(b型)是皇竹草原汁的深加工产品,皇

竹草原汁浓缩后,加上其他营养成份,获得营养液。营养全面,可代替许多食品,可称为液体营养液食品。它有牛奶的营养价值,充饥解渴,是糖尿病人、老年人、女士的补充食品,更是军人、地质工作者、探险者的营养品。特点是:经过本技术科学处理,可以增加饮料营养的吸收率。

三、氨基酸蛋白饮料(a+b型)

㈤ 优化资源开发模式 加强经济利益调节——关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 如何转变旧的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如何转变旧的发展理念,科学配置资源,建立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政策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遵循人地协调发展的规律,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把矿业活动限制在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许可的限度内,特别是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成为目前矿政管理工作一项重要课题。

前不久,受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的委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承担了《关于建立建全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政策的建议》课题项目。项目组先后赴江西、浙江两省重点开展对江西省德兴铜矿和浙江省舟山市庆丰采石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实地调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我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管理监督等方面提供政策依据,提出一些符合客观实际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现将调研报告的精华部分选编刊发,谨供读者学习交流。

一、现状: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双重效应

矿业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矿产资源开发产生双重效应: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为我国经济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矿产资源开发同时也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带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诱发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经济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矿产资源作为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组成要素,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矿产资源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财富积累,增加就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由于国内需求和全球矿业市场的双重拉动,我国矿业获得持续高速发展。2005~2007年,我国矿业产值在全国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以及GDP总体上占1/10,矿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资源全球化的今天,资源的占有、资源的开发以及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当今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矿业市场,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长期依赖的态势不会改变,“危”中之“机”是调整结构,夯实基础,理顺关系,蓄势待发。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负面效应主要是引发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反映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诱发地质灾害等方面。

首先,矿山及其选、冶部门直接排放的废气、粉尘及废渣使大气污染并产生酸雨,其中以硫化工业和煤炭行业最严重,污染物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放射性物质,以及汞、砷、镉等有害物质。其次,我国矿业活动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等。众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随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其中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氰化物等有毒、有害元素及悬浮物。再其次,矿山尾矿尤其是浮选尾矿中残留的选矿药剂有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松油、有机絮凝剂、表面活性剂等,受到阳光、雨水、空气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就会产生有害气体、液体或酸性水,加剧重金属的流失,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此外,矿山的废石、废渣的堆存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矿业及相关行业固体废弃物堆存情况相当严重,所占比重超过了总固体废弃物的85%。

矿山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下水源枯竭或流量减少。疏干排水及废水废渣的排放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系统失衡,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枯竭、河水断流、地表塌陷,产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影响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常使地形发生较大改变,破坏原始地貌。矿山开采在占用土地的同时,还对耕地、森林、草地等造成了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占用的土地面积约586万公顷,破坏土地157万公顷,并以每年4万公顷速度递增,破坏林地面积16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26.3万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率不到12%。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不当还会诱发冒顶片帮、地表塌陷与裂缝、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冒顶片帮是地下开采空间顶板和边帮岩石冒落、崩塌,是矿山开采最直接的地质灾害。据统计,我国有色金属地下开采矿山冒顶片帮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占矿山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8%。采矿活动引起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在塌陷同时,地表出现高度、深度不等的裂缝。近十余年来,金属矿山地表塌陷呈急剧上升的势头。受采矿影响而引起的山体滑坡在全国许多矿山时有发生,废石堆积体、尾矿库等都可能诱发泥石流。据调查,全国有9000多座尾矿库,一半以上没有安全许可证,大部分是病库、危库、险库。

二、回顾: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的初创时期(1972~1984年)。这时期,我国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重大环境问题的爆发,开始纠正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的行为,并对重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治理。随着我国《宪法》的修改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步入依法、有序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开始建立并初具规模,保证了各项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1982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规制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针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机构和法制建设还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仍然处在一种无序状态。虽然一些国有大型矿山对矿山环境开始保护与治理,但大多数矿山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与治理矿山环境。20个世纪60、70年代,一些矿山就开始了土地复垦,但复垦率极低,在70年代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复垦率仅12%。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低谷期(1985~1989年)。我国最早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始于1983年,当时以云南昆阳磷矿为试点,对每吨矿石征收0.3 元,用于开采区植被及其他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费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1985年以来,受“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思想影响,放松了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活动的控制与管理,形成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一些地方乱采乱挖,根本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采技术落后,开发利用效益低下,致使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停滞不前,举步维艰。统计数据表明,20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矿山废气处理率仅12.24%,有色金属矿山工业废水复用率58%,土地复垦率停滞不前。一些中小矿山对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序开展期(1990年至今)。此时,我国相应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机构逐步建立,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呈有序发展态势。原地质矿产部成立了地质环境司,专门承担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府职能。各地方也相继成立了地质环境处及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站),逐步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组织机构建设。

2002~2005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完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并发出《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除此之外,国土资源部和各产业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涉及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在实际操作中,国土资源部已严格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和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严格禁止土法炼焦、炼硫、炼铁等,加强了对矿山“三废”治理的监管和查处力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矿山开采破坏资源、环境的不正之风,维护了矿山生产的正常秩序。

2009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法规建设的重大举措,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三、案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典型剖析

项目组选择对江西省德兴铜矿和浙江省舟山市庆丰采石场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一是调研德兴铜矿典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和问题,分析德兴铜矿资源开发对矿区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总结德兴铜矿集团创建绿色生态矿山的成功经验。二是对浙江省进行调研,浙江省不仅在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同时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也起到了积极的典范带动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制定有效政策措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已取得了良好治理效果。舟山市庆丰采石场经过几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目前已取得了矿山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双丰收。

(一)江西省德兴铜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江西省德兴铜矿是世界五大斑岩铜矿之一,亚洲第一大铜矿山,我国最大的露天采矿场,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德兴铜矿在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效果显著,成绩斐然,被誉为全国著名绿色矿山,同时被确定为江西省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单位之一。

德兴铜矿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酸性废水对大坞河水及两岸土地造成严重污染,水质呈褐色,鱼虾绝迹,种植物减产。二是采场的固体废弃物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森林植被减少,形成多个废石裸露区,改变了这些地区地貌、水系和小气候特点,产生热岛效应,打破了矿山原有的生态环境格局。

近年来,德兴从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酸性废水等方面加大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力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江铜集团就开始进行生态复垦的试验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德兴铜矿1号尾矿库近90公顷沙化土地全部被植被覆盖,坝体上建立了苗圃基地,净化水池发展水产业,基本实现了生态恢复的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兴铜矿在露天采矿场边坡、废石场等地开展生态恢复实验,建立植被生态恢复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德兴铜矿已完成水龙山废石场生态复垦工程、铜厂采矿场工程机械工段绿化工程、南山堆浸厂绿化工程、大山厂原矿工段绿化工程、富家坞采矿场绿化工程、富家坞联络道绿化工程等等。德兴铜矿全矿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绿化面积达1110.83万平方米,绿化率96.80%,绿化覆盖率达30.28%,职工人均占有绿地面积897平方米。

被酸性废水浸泡的大坞河一直是江铜集团治理的重点。2001年通过国际互联网招标,从加拿大引进HDS先进技术治理酸性废水。将酸性废水一分为三,1/3 用于废石场喷淋浸出铜,每年回收铜金属1500吨;1/3排入尾矿库与库中碱性水中和后,返回选厂作为生产用水;1/3引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大坞河,排放的水质已基本达地面水的标准,大大改善了大坞河水环境。

德兴铜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经验主要有:转变观念,统一认识,齐抓共管,以我为主,不等不靠;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以保证矿山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完成;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走集约化规模生产的道路,通过矿山企业兼并和股份制改制、上市融资扩大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使公司有能力逐步加大环保投入,也从根本上杜绝了乱采乱挖、盗矿,破坏环境的行为。此外,德兴还自觉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监管,积极主动协调好与矿区居民关系,共同参与建设绿色家园活动。

(二)浙江省庆丰采石场生态环境治理复绿工程

浙江省是我国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在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同时浙江省大力实施“千矿整治、百矿示范”工程和边开采边治理的计划,通过矿区整治与景观再造、矿区整治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矿区整治与建设用地复垦相结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改善矿区自然生态环境。2008年颁布了《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申报的管理模式,运用经济手段,减少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浪费,确保矿山生态环境达到绿色矿山创建的要求,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走上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技术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对废弃矿山的治理本着“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治理思路,分别采取台阶式、板槽式、回填种植式、筑穴及混喷式、人工促进自然复绿式、平整综合利用式、四旁绿化式、藤蔓植物攀爬式、大树遮挡式、挂网客上喷播式等多种整治复绿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浙江省舟山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积极主动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把“生态舟山”“绿色舟山”作为战略目标,实施矿山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实现矿山环境的整治从单纯追求数量治理向质量治理转变。舟山市“百矿示范”工程——庆丰采石场生态环境治理复绿工程就是一例。庆丰采石场位于定海城区东南火龙岗山西麓,自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开采从未中断,已形成宽300余米,坡缘周长约700余米,开采面高达140余米的人工陡坡。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大,采石场周边已开发为居住用地及部分军事用地,矿山开采严重地威胁着坡麓附近居民的安全。同时,由于该采石场规模大,在城区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其裸露的山体,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为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2001年8月,舟山市政府决定关闭庆丰采石场,并对关闭后的采石场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整个工程采用扫石墙+爆破削坡+石碴回填+生态复绿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复绿施工招标方式,为降低复绿工程成本,将部分矿山复绿任务“捆绑”交由开发企业限期完成,以解决矿山土地开发的前期投入。由于因地制宜地选择整治复绿施工方法,使采石场周边遗留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明显减少,矿山自然生态基本得到修复,改善了矿区及周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2008年5月,通过了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复绿工程的竣工验收。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后绿化总覆盖率达95.9%以上,其中木本植物覆盖率达30%,草本植物覆盖率70%,矿山生态环境复绿总面积达70655平方米,整理出39600平方米的可建设用地,取得了矿山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双丰收。

四、问题:制度机制亟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矿山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环境产权制度仍未建立,无成本开发,以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滞后,总体来看,目前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不到位,重开发、轻环保。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观念并未根本改变,宁可牺牲环境,也要保GDP增长。

(2)环境产权制度未建立。实践中往往因各种复杂关系使生态环境归属模糊,产权不清;一些企业未承担起对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现阶段如何合理界定环境产权,探索有效保护、开发利用资源的资源环境产权结构和管理制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无环境成本开发,资源价格机制未理顺。目前资源的价值没有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也没有将环境生态成本纳入其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没有理顺。矿产品开发成本缺失是矿山企业尤其是民营矿山虚增利润,乃至形成暴利的原因之一,也是矿山生态环境不能根本治理的主要原因。

(4)利益分配不合理。由于矿产品环境成本缺失的部分都挤进了矿业利润,进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各个生产要素和利益分配不合理。政府和矿山企业受益而当地老百姓非但不能受益,反而因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受害的主体。受益受损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对称。

(5)资源开发模式不合理。当前主要存在三种开发模式:只开采矿产资源,不治理环境;先开采,后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前两种资源开发模式不可取。把矿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才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之路。

(6)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评价技术标准尚未完全建立。现有评价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矿山评价要求,而且由于各地标准不统一,或根本无执行标准,给一些企业治理环境不力留下很大空间。

(7)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手段落后。我国已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用于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但因治理成本高,经费缺口大,治理率还不高,加上技术相对落后的粗放型治理状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任重道远。

(8)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责任不明确,分工不协调,职责交叉、分散,标准不一,各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制定和实施各种标准,未能进行充分和有效的协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实施难以到位。

(9)监管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专门的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关,基本采用多部门不定期联合执法,缺失监管责任主体,使矿山生态环境成为监管真空。

(10)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法律依据和管理规范鉴于矿山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仅仅一些产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出台一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文件和政策措施是不够的。

五、建议:加强宏观调控,用好经济调节的杠杆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及典型案例分析,我们从八方面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政策建议,仅供决策部门在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规划中作参考。

(一)理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出现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把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理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着力点是要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平衡、协调发展,既要通过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资源环境安全的监控和预警机制,随时监测目标的运行发展状态,并根据警报信息和响应系统,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矿山集约化规模发展,鼓励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的大型企业,兼并(收购)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不具备环保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形成规模经营,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杜绝乱挖乱采、破坏生态环境的混乱现象,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从源头上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三)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环境产权不明晰和缺乏产权主体,是影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因素之一。为了调动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建议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产,逐步列入资产化管理。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是要以战略环评为前提,对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性,对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利益分配作出客观评价。二是要对生态补偿的标准和原则、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以及补偿资金管理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三是整合和完善现行的各项收费,生态环境补偿收费要做到专款专用,避免重复收费。

(四)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优化利益分配

(1)实施资源税改革,完善分配机制。资源税应是国家对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产生的级差收益而征收的。这种级差收益随着资源禀赋、开采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因而税率也不同,应根据不同类型资源、不同开采条件计算出不同税率。实行开采优质和稀缺资源的企业多纳税,开采劣质资源的企业少纳税,从而实现利益平衡,建立税收调节的公平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将一部分资源税收入划归中央,加强国家对资源开发的调控,避免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产生短期行为,过度开发矿产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2)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税费立法。将矿产资源补偿收费和生态环境补偿收费逐步完善为资源环境税费,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种税目,提高矿山企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意识,建立资源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3)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优惠政策。对执行矿山建设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入“三同时”制度优秀的企业和三废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财政优惠政策,适当减免资源环境税率,降低信贷投资门槛,增加经费投入

(五)建立跨流域(省、市)的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

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主要是获益方向利益受损方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方式实现补偿。受损方需要获得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域或限制开采区域的经济损失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经济补偿以及其他资源输出补偿。受益方则按地区按比例分配上述补偿基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受损方经济发展机会损失予以补偿。

对于跨区域、跨流域财政转移支付评估和管理协调工作需要有专门机构负责,建议由国土资源部协同环保部来统一协调,先试点再全面推广。

(六)建立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由于牵涉不同的行业部门,以及部门自身的局限性,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实际还未完全建立。因此,评价体系标准的建立是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同时应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

(七)完善矿山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队伍建设

一要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体制,明确责任主体。建议在监察执法中采用分权执法为主,联合执法为辅的管理模式。二要明确政府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职责。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增强其公共服务的能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实行矿山生态环境监理制度,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监管质量和水平。

(八)加快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建设

当前尽快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法规是十分必要的,亟需为矿山生态环境的资源性及其产权归属和产权转让、矿山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及尾矿的回收利用等方面制定一个统一的、适合各行业、各部门共同遵守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文件。同时制定配套的相关法规,使矿山生态环境产权、保护目标、恢复标准、监督职责更加明确,资金管理更加精细、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更加健全。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7月3日,作者为《关于建立健全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政策的建议》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张光弟、张兴)

㈥ 废弃桃枝如何搭建起“生态桥”

所谓“生态桥”,即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企业、基层专组织、农户四属者之间的协同共治,打通各主体间政策、技术、信息等“断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科研支撑、村级组织、农户参与”的运营模式。

㈦ 为什么生态学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

一、态城市基本概念 一.一态城市概念演化程现内外都建设态城市由于各态城市理解同所同表现内涵同受各城市理、空间、位置限制其规模、资源环境特征难用标准衡量原则态城市必须保持系统健康协调具高效率物流、能流、口流、信息流价值流具持续发展消费能力具备高度态文明空间态城市维护本城市态环境同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态系统平衡协调我必须态系统作进步解态系统 态系统应该指物群落与其存环境间及物种群相互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占据定空间、具定结构、执行定功能态平衡整体态系统现代态重要研究象二0世纪陆0代许态际研究计划均焦点放态系统际物研究计划(IBP)其研究内容全球主要态系统(包括陆、淡水、海洋等)结构、功能物产力;与物圈计划(MAB)重点研究类与物圈关系;四际组织立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其任务研究态平衡及自环境保护及维持改进态系统物产力并给我带态城市概念态城市概念漆0代联合教科文组织发起与物圈(MAB)计划研究程提经现立刻受全球广泛关注关于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虽至今没公认确切定义前苏联态家杨尼斯基认态城市应种理想城市模式其技术与自充融合创造力产力限度发挥居民身健康环境质量限度保护同者黄光宇教授认态城市根据态原理综合研究城市态系统与住所关系并应用科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物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切自资源与能源提高类城市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发展能力使、自、环境融体互惠共一.二 态态城市观点态观点言城市主体态系统由社、经济自三系统构复合态系统符合态规律态城市应该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城市态系统所谓结构合理指适度口密度合理土利用良环境质量充足绿系统完善基础设施效自保护;功能高效指资源优化配置、物力经济投入、力充发挥、物流畅通序、信息流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指自协调、社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态城市应该环境清洁优美健康舒适尽其才物尽其用尽其利自协调发展态良性循环城市一.三 态城市标准态城市标准 所谓态城市应该指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研究、重点资源空布研究、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研究、态系统敏性析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基础进行城市市域态区具操作性态调控单元划含口控制、城市发强度控制、污染总量控制、环境功能区调查、态补偿策略态重构案等二、我城市建设与态环境现状二.一 我态环境断恶化目前我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态环境基本状况: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破坏速度态赤字逐渐扩主要表现: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物物种加速灭绝;水位降湖泊面积缩;水体污染明显加重;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垃圾包围城市;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构经济损失财富流失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明显影响现期经济指标预期经济趋势一9漆吧全城市数量一9三二000达陆陆漆其二00万口超级城市一三外二万建制镇面积城市建设已经带许问题二.二 .我态环境断恶化原造目前我态环境断恶化原面复杂主要自于三压力:口压力:现代口数量异迅猛增既现代化进程障碍态环境压力迫于存毁林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众口存获取利益超自许支持系统支付能力、输能力承载力工业化压力:发工业化间晚发展起点低面临赶超发达家繁重任务仅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且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远谋;重视经济忽视态短期性经济行态环境带期性、积累性市场压力:处市场经济转型程市场经济本身产许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付经济效应环境污染明显例环境作种公共财产种公共财产提供(例清洁水良气环境)所都处且些享受处并加总本没公共财产所利益都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破坏(例污染水污染气等)特点决定或市场都提供控制环境污染费用服务政府公共财产提供者自市场经济压力愈政府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土资源责任愈改变益恶化环境形势应采取刻容缓行否则益扩态赤字使其领域所获绩打折扣黯失色三、我城市规划与建设应断恶化态环境措施三.一 局部效与反思据完全统计北京市海市水泥路、柏油路覆盖率已一0前陆0 %升今吧0 %每暴雨季节些道路现严重积水现象专家论证除市政排水设施需要进步完善外与城市透水路面越越关系说明城市态受城市建设良影响工业文明经济模式带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些问题现使类另辟蹊径于兼顾口、社环境资源持续发展、注重复合态整体效益发展城市态建设模式应运吧0代俄提态城市概念一99二美加州伯克莱实施态城市计划按照际态城市建设要求面应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排水系统利于雨水渗透理想指标吧0 %裸露具透水功能水泥、柏油面除透水外导热性高石板路及植草砖路等其缝隙草、土壤水能起降低面温度作用所外巴黎、伦敦等名城除车流量高交通干道需要耐磨、降噪、经起压高强度路面外步行街、行道、停车场等处态道路比比皆数世纪前石板路完整保留海沽路附近新建条石板路受环境专家赞扬:我城市知道逐步步行街、行道、型停车场、公共绿步行道及住宅区内铺设态道路何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态关系探讨城市居环境改善与持续发展摆我面前务中国我经济发达珠三角、三角区许农村城镇已迈城市化步伐做城市态环境保护工作事关重全百强县江苏扬市投资一0亿元拟建现代化花园城市另外由广西北海市城市规划局等联合规划与发建设我第康型态城市住宅示范区——银湾花园区绿面积占三四%由推我态住宅与态城市建设态应用现实种存现象虽每都知道态重要却定能遵循自规律规范自行态应用城市规划应该规划工作者理想态城市规划应用则更强调态应用部并且范围更广泛态原理应用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程能作应用者定要态原理都讲清清楚楚应用者本却要态原理与非熟练三.二 加强城市态规划确保城市态系统持续发展城市态系统特点与自态系统相比城市态系统具特点第城市态系统类起主导作用态系统城市切设施都制造类城市态系统发展起着重要支配作用与自态系统相比城市态系统产者——绿色植物量少;消费者主要类野物;解者微物受抑制自解功能强第二城市态系统物质能量流通量、运转快 高度放态系统城市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绝部食物要其态系统输入;城市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量物质能量些必须外界输入并且迅速转化各种产品城市居民产产量废弃物其害气体必飘散城市外空间污水固体废弃物绝部能靠城市自系统净化能力自净化解及进行工处理造环境污染由见城市态系统论能量物质都高度放态系统种高度放性导致其态系统具高度依赖性同其态系统产强烈干扰要想建设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仅仅局限于态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程其思想渗透于各面部使城市规划态化既考虑现今态关系态质量要考虑城市未态关系质量使城市城市态系统持续发展三.三 加强城市规划确保城市态环境保护城市化类社发展避免趋势城市化进程类数野物限制越越狭范围内同自圈钢筋水泥各种污染构工环境远离类祖先所拥野趣盎环境产种种文明病改善保护城市态环境我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程应高度重视重要课题城市规划城市态环境越重视 城市态环境朝着理想向发展我质量存环境断改善三.四城市规划工作态建设应该遵循原则、内容目标:三.四.一 城市规划工作态建设应该遵循原则一、态优先体现本:鉴于城市态环境问题益突矛盾城市态应该净化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气候环境等态功能放首位;并应满足体尺度类提供便增加情趣含量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建设重点;偏重于视觉效转向注重体身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居环境体现本、与自相互协调二、师自注重物性通建立稳定化植物群落达传承文明师自景观应接暇效充利用树种资源态位资源形同类型城市态系统既满足同文化需求同物提供存繁衍态环境促进物性保护三、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科配置完善城市态类型布局限度提高系统态总量发挥城市态环境优效益实现态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充提高整城市总体功能四、制宜突本土特色根据同段自条件、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环境结构选择应用具主导功能特点构思进行城市态环境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建筑群落优点突态建筑群落模式特点完备优化城市结构三.四.二 城市规划工作态建设规划内容一、规划框架:鉴于城市土宝贵性用土换态城市发展程必须要走道路目前城市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现状析迫切需要建设态问题相突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土利用;同城市发展及城市功能同需求序推进具定规模、种功能城市态系统结构布局二、规划模式配置:根据城市态环境类型主导功能目标进行城市结构、模式配置设计实现综合功能优化目利用丰富区性进行模式配置形位复层结构模式、式混结构类型接近自城市态环境制宜、体现物性原则基础更加注重体现本、与自谐建设主旨注重景观效同提高态效益放十突位置利用态定位理论营造种模式城市态配置类型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城市交通面做视线诱导、遮光、缓冲基础注重态隔离、噪音隔离、抗污染、抗灰尘等态效并建立基于游憩主导功能、隔离主导功能、美观主导功能、文化主导功能、物性保护主导功能城市态交通环境城市态环境规划模式陆种配置模式:⑴水系城市态环境:充发挥强物排水、固土护堤作用建设具固土护堤、水源涵养态功能水系态类型⑵山川城市态环境……⑶丘陵城市态环境……⑷平原城市态环境……⑸重点城市态环境……⑹核城市态环境……作展描述陆种模式作展描述三.四.三 城市规划工作态环境建设目标:经若干或更间建设初步建与态环境与经济、社发展水平相致能够体现城市形象具综合态环境效益城乡体、态环境中国罗衔接合理、态功能完善稳定现代近自型城市态系统使城市贴近自、溶入自达城态环境态环境态效实现态城市奠定基础——城市绿达内际先进水平覆盖率达四0%;——实现区域范围内态城市环境中国格化形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城市态系统区域城市总体格局城新城镇集镇相匹配区域态城市系统;——培育、发挥城市态功能核城市自态群落设计体现自态系统层性、整体性、性稳定性即利居住工作能促进城市健康、保证城市发育自我维持及更新:——水源良保护污染控制物性合理保护初步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流鱼跃草茂良态环

㈧ 关注社会,节能减排,创造绿色社会。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金点子,要十个以上,,亲们,我看好你们哦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

㈨ 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破坏的事例、数据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33万立方米,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需毁掉146平方公里的森林。一次性木筷的广泛使用,给森林资源带来较大的压力。我国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产同样的粮食,我们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据水利部副部长张春园介绍,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大头,约占总用水量的72%,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水只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多半损失在送水过程和漫灌之中。工业上,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是225立方米,发达国家却仅有100多立方米。另外,城市生活用水的数量虽远远低于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但生活用水中人们对水资源的毫不吝惜和肆无忌惮的浪费却与前二者相差不大。据统计,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人们不仅浪费着正在用的水,还在无形中破坏着那些尚未用的水资源。目前,全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湖, 使得全国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的不足。80年代末期,昆明的一个农民往盘龙江里倾倒一小板车废旧染料,把整个江染成红色,使自来水厂停产一天,“一个人就污染一条江”。破坏水、污染水容易,而要治理污水却很不容易。全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淮河地区每年有180万吨严重污染物COD进入淮河,1998年实施“零点行动”后,COD量降至90万吨,而要真正达到治污标准,则需将COD量降到30万吨,这至少还需要投入1万亿元。
除了浪费水和污染水外,由于不明水规律,对水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源枯竭。在河西走廊的甘肃省石羊河上,位于下游的民勤盆地80年代尚有6亿立方米水资源, 90年代猛降至0.8亿立方米,缺水危机笼罩着民勤人,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相距仅百公里的上游武威盆地占据了1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也许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了吧。事实就是如此。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每人浪费一度电,就有多少的发电厂一天的发电量啊。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9日发表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

㈩ 低碳生活的手抄报资料,急用!!!!!!!

我国“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能源资源节约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能源资源节约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三、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建设滞后。今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价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能源资源节约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

实现“能源资源节约”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能源资源节约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能源资源节约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能源资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能源资源节约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能源资源节约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能源资源节约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