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农村养殖污染治理

农村养殖污染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30 13:43:02

⑴ 如何治理蝗灾

1、环境保护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

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2、药剂防治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养殖污染治理扩展阅读:

灾害物种:

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

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⑵ 农村畜禽污染怎样治理

我国畜禽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养殖场逐年增多,畜禽粪便胡乱排放问题突出,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环境。笔者前段时间曾对江苏省如东县某镇农村畜禽粪便处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就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及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畜禽粪便排放现状及原因 如东县某镇现有栏存饲养生猪10万头左右,家禽正常栏存约46万羽,每天畜禽粪便量约为3200吨。大多数畜禽粪便被有机肥厂收购制作有机肥,或用于肥田,或被花卉园林公司收购利用。部分规模养殖场已投资建起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但是有的至今未能正常使用。小型规模猪场和蛋鸡场对粪便处理基本上处于乱排乱放状况,直接进入河道的粪污量相当可观。 造成畜禽粪便乱排乱放主要原因有:随着农业人员年龄变化和化学肥料大量使用,有机肥被人们忽视,使用量明显减少。由于市场不稳定,加之畜牧业是微利行业、风险行业,农户或养殖企业不愿或无力承担污染防治费用。为节约成本,一些规模养殖户在建饲舍时没有建蓄粪池,把废沟、废塘作为蓄粪池,常年不进行清理。遇到雨季,畜禽粪便就随着雨水流动造成污染。一部分农户只扩建饲舍,不扩建贮粪池,水污不分离,造成饲养量与贮粪池容量不匹配,任粪尿外溢。此外,人们普遍对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认识不足,推广力度不够。 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对策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各级政府应加强认识,形成共识,将治理畜禽粪便污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引导养殖企业和农户正确处理畜禽粪便。对规模养殖场已建沼气池的,要敦促业主科学、认真使用沼气池处理粪便。对小规模养殖户并且已经造成污染的,要动员业主对贮粪池进行扩建,实行雨污分离。对一些散养户,要动员农户将畜禽粪便转变为沼气,将沼气用于烧火做饭,余下的沼气还可变为有机肥,走资源循环利用之路。 重视并充分发挥有机肥的作用。采取农牧结合的办法,在连片蔬菜或高标准粮田、葡萄园或花木林园中间或周围,布局与使用畜禽粪便量相匹配的畜禽养殖场,如与现有蛋鸡场、规模较大的猪场挂钩,使粪便成为高效农业需要的有机肥。 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要全面认识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并在认识基础上运用,为养殖模式改变提供鲜活的样板。各基层政府、村级组织要予以积极推进,如对达到县级发酵床养猪示范村标准的村庄予以奖励等。畜牧技术部门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从猪舍设计、用料选择、面积测算等技术层面到后期的发酵床作业维护,实行全程跟踪指导。 (作者:江苏省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

⑶ 农村圈养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导致耕地退化、农村内部环境恶化,影响江河湖泊水质、饮水安全、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制约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武汉市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全市绝大多数村庄无完整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全市农村地区年产生生活垃圾约60.1万吨。相当部分未经处置而随意倾倒、随地丢放,其渗漏液造成一些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有的虽然采取了掩埋措施,但二次污染隐患未从根本上排除。

2、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带来水环境和土壤污染严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我国农用化肥流失率普遍较高,其中氮肥流失率约10-25%,磷肥流失率约4-5%。据统计,2002—2006年,全市平均每公顷耕地年施肥量达763.7公斤,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滥用化肥,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

3.大棚农业的普及,造成地膜污染呈加剧上升态势。据统计,2002—2006年全市年均使用农膜7111吨,其中地膜达4327吨,农膜及地膜使用量均呈上升趋势。按照40%残膜率计算,年均约有1731吨残留在地里。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甚至次生盐碱化,成为粮食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4.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产生的污染尚未得到根治。据2006年市环保部门统计,200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11.93%。尤其是夏、秋收时,少数农户在田间就地焚烧,污染空气,另有部分农户将秸秆长期弃置不用或直接推入河沟,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污染水体。

5、畜禽养殖污染严重。2006--2007年,市环保部门对6个远城区和洪山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调查显示,上述区域内各类规模化养殖场总数达2044家,其中养鸡(鸭)场1545家,养猪场485家,养牛场14家,年产污水218.27万吨,畜禽粪便21.84万吨。在2044家企业中建有污水治理设施的养殖企业16家,建设率仅为0.78%;污水治理量20.42万吨,占总排放量的9.35%。其中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仅有54家,占总数的2.66%。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的仅10家,占通过环评总家数的18.52%,占全市养殖场总数的0.49%。

二、加强武汉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1、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第一、积极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的安全。科学划定农村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监管。集中整治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水质污染和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周边排污单位,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各项开发活动,在重点湖库进行水产养殖和在饮用水源周边建设畜禽养殖项目,一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应分别制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和水源地周边重点排污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农业、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要调整饮用水源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防止农药、化肥等通过地表径流污染饮用水源。

第二、积极推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尽早投入使用。新建农民新村位于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必须实施污水进收集管网,经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新建农民新村位于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外的,应自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采用自然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在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采取分散式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村地区主要集镇、农民新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

第三、因地制宜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市、区政府应落实资金、落实项目,逐步解决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保证“十一五”末,城镇垃圾处理率达到80%。对于边远村庄,采取政府指导、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式,能回收的回收,不能回收的利用区域废弃土地进行垃圾堆肥或填埋处置。

第四、加强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抓紧实施生物质集中供气试点工程,尽快推广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废物利用模式,利用稻草、棉杆和其他秸秆作为载体发展食用菌。到201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加大农膜污染防治力度,积极推广可降解地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多渠道、多途径回收农膜,提高塑料农膜回收率。

第五、加强远城区湖泊污染控制。在2015年以前,遵循滨水区建设三线管理模式,科学界定、勘界保护水域的保护带、缓冲带及绿化保护带,控制开发区域,合理保护和综合利用湖泊资源。2010年前,木兰湖、道观河等远城区重点湖库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专项整治东湖、汤逊湖、南湖、沙湖、南太子湖等重点湖泊的水污染,湖泊周边无法进入市政管网的小区、高校、单位污水必须分散处理后达标排放。科学划定水产养殖区域、规划水产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完善养殖水域规划。

2.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监管

第一、科学划定武汉市畜禽养殖区域。将中心城区及中环线以内的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城市和城镇中的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划定为畜禽禁止养殖区;将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区域,国道、省道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及禁养区以外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需要应当限制畜禽养殖的其他区域划定为限制养殖区;外环线以外非禁止养殖和限制养殖的区域为适度养殖区。禁养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要限期搬迁、关闭;限制养殖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已有的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场应逐步关闭。

第二、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应与环境容量相结合。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15.6万亩,按照每亩地承载1头猪的污染物消纳量计算,全年生猪存栏量亦不应超过315.6万头。对于超环境容量养殖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积极推行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制度,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市政府应保证资金的落实,力争到2012年全面解决现有畜禽养殖小区的环境污染。

第三、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和循环模式,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农民将畜禽“放养”改为“圈养”,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进行统一处理。争取到2010年,2087个家园建设创建村全部实现畜禽“圈养”。

3.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第一、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统一部署,2010年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编制全市土壤污染防治规划;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区政府应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用肥、科学用药,防止农药、化肥对土壤造成污染。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专用肥、长效肥、缓释肥和有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积极推广以控制氮、磷流失为主的节肥增效技术。争取到201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20%,化肥施用强度下降30%,农药施用强度下降20%。

4、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领导

第一、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面源污染危害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切实引导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加快制定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安全追溯制度。

第三,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每个乡镇(街道)政府至少配备一名环保协管员,重点乡镇(街道)设立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

第四,加大农村面源治理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渠道。市、区政府应增加农业生态财政扶持专项资金投入,减少农民个人支出,减轻农民负担。

第五,建立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目标责任制;二是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通过村规民约促进村民加强环境自治;三是建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机制。环保、农业、建设、林业、发改委、财政、工商等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