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和善治

治理和善治

发布时间: 2020-11-28 15:15:52

⑴ 简述电子治理对善治的推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电子治理,影响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含治理主体、治理体制、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手段和治理途径等。电子治理作为适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治理形式、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也为电子治理的发展提供宏观的制度、技术环境的保障和理论支撑。

⑵ 西方善治理论的渊源是哪

治理与善治俞可平是国内善治理论的先驱者,较早在国内引入和发展了西方学者提出的治理与善治理论。 俞可平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 “治理“(governance)与“统治“(government)从词面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其实际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治理与统治的最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政治强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为了克服治理的局限性,就有必要实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从某个小范围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却不能没有公共管理。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所以,善治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民间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

⑶ 善治的本土化

善治理论来自西方,如何使之本土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国比较早系统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公共管理学者陈广胜置身于汉文化的语境,在专著《走向善治》中对善治这一概念进行了有代表性的概括:
1、就治理主体而言,善治是“善者治理”。作为治理主体,无论政府、非政府组织或是私人企业都应具有合法性。尤其是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政府,更应是温良、公正的治理者,是值得公众信赖的合格治理者。
2、就治理目的而言,善治是“善意治理”。治理的本意是服务,没有服务的治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讲,政府治理的出发点,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享有更高满足度的公共管理,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的最大化。
3、就治理方式而言,善治是“善于治理”。它不是政府统包统揽的治理,更不是权力压制、单向施恩,而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合作。治理的过程,是多中心良性互动的过程,是政府不断回应公众需求的过程。
4、就治理结果而言,善治是“善态治理”。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社会形态,虽然矛盾与冲突仍会频繁出现,却能最大限度地被社会所包容、被制度所接收、被机制所化解。
从西方学界来看,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是对如何实现善治的两种视角。多元主义强调竞争,主张在结构分化的基础上对权力进行多元配置;社团主义强调合作,主张国家和利益团体互相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践,需要践行“竞争—合作主义”,即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格局。所谓多元治理,即引入竞争,促使政府改变自己对于公共权力资源的垄断性角色,让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等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等,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所谓和谐治理,即崇尚合作,毕竟多元治理绝非“无政府治理”,不是互不买账、相互掣肘、分崩离析的各行其是,而应当是在政府的主持之下,实现分工合作、良性互动、运行协调的共治。在很在程度上,善治可以作为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工具。善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当我们真正将多元治理、和谐治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的发展将进一步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善治社会。

⑷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推动乡村善治的意义

乡村治理的完善程度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内进步都有深刻意义,从多理容论维度对乡村治理进行考察表明,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多村公共事务的必然选择;通过国家正式制度和乡土制度的博弈为乡村 治理的良性运行提供一个乡村制度框架保障;通过改造和升华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大力培育现代乡村社会资本,为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现代社会基础;通 过多中心治理体制促使同时满足乡村公共利益和农民个人利益最大化要求善治体系的形成。

⑸ 什么是治理的最高目标 答案 和谐 繁荣 民主 善治

善治是法治之目标
善治的关键是实现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而在现实社会中,民主是此种参与的最佳方式。所谓“天下大治”,指的就是善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有序以及国家长治久安。建设一个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的法治国家,就是善治所追求的。
PS: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⑹ 如何从乡村治理迈向乡村善治

“四权”建设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一是符合现代乡村治理的发展要求,基本体现了还权于民、还政于民、还利于民、服务于民的方向,初步显现出现代乡村治理“多极、制衡、善治、民主”的雏形。二是拓展了村民自治的发展空间,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初步理顺了“两委”关系等问题,注重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保障群众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三是丰富了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创新实践,理顺了党内权力关系、党组织与居委会的权责关系、各类组织与居民的权利关系。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四权”建设根基在农民,实践在农民,出路在农民。要把农民作为主体,把实现农民意志和利益作为根本途径,把农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从体制上解决“为谁用权”、“由谁掌权”、“怎样使权”等深层次问题,实现由乡村治理向乡村善治的跨越。

⑺ 治理与善治的区别

善治比治理更能突出一个人的才能。

治理 :
zhì lǐ
①控制管理:治理国家|治理企业。②整治;整修:治理黄河。

善治 :
shàn zhì
1.善于治理;好好治理。 2.犹善政。

⑻ 善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专构成有以下四属个要素:
(1)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2)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4)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中国学者俞可平在综合了各家对善治问题的观点后,提出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
第一,合法性;第二,法治;第三,透明性;第四,责任性;第五,回应;
第六,有效;第七,参与;第八,稳定;第九,廉洁;第十,公正。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