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企业治理

企业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27 16:49:57

❶ 什么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又译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1999年5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它是第一个政府间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出的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该原则皆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它代表了oecd成员国对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基础的考虑。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补偿;

3、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1)企业治理扩展阅读:

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 构。

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是公司的决策机构。

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

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

❷ 14、企业治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企业治理的重要性是:
(1) 改革与完善企业治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2) 企业治理制度构成现代企业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
(3) 企业治理制度对企业绩效起决定作用。

❸ 什么是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涉及决策、激励、监督三大机制建立和运行等。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有三种不同的治理理论:一是资本雇用劳动,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二是劳动雇用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掌握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三是利益相关者分享理论,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由所有利益相关者掌握。形成了股东利益至上的治理结构、经营者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效率在于能否有效化解分歧、凝聚力量,降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成本并在公司价值增值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实现科学决策。

❹ 集团治理与单个企业治理有何异同

企业集团治理的特征源于其组织结构的多级法人制,同时,成员企业的利益服从于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需要,企业集团的治理自然有其特殊之处,但它也具备单体公司所共有的治理问题。基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背景,以母公司为主导的企业集团,在治理的客体及范围。治理的方式以及治理效果等方面都同单一企业的公司治理有所差异。
从治理的对象和范围来看,企业集团治理的客体更为宽泛,对于单体企业而言,其治理边界与其法人边界相同,即治理活动仅限于其自身的法人边界之内而在一个多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当中,公司治理的边界要明显广于公司的法人边界。尤其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母公司对子公司或者对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母公司的其他关联性公司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就不能用单一公司的治理边界来说明与之对应的权责关系,这也是法人人格否认的立法基础。同时整个企业集团的治理又呈现出一种双重性,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分别有各自的治理结构,即对单体企业而言,有内部与外部治理之分。但在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则还存在着中间治理结构,通过中间治理使得母公司的治理边界得以延伸。
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代理人问题提供了相互制衡的组织机构。而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以此为基础的治理机制,或治理方式来实施,一般就单体企业而言,通常存在两种治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这两种机制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降低代理成本;避免机会主义等道德风险行为。而对于多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而言,处于一元中心地位的母公司不仅要解决子公司的代理问题同时还面临对各成员企业的控制和利益协调。因此,在企业集团当中,除了激励和监督机制之外,治理的方式还应包括控制与协调,其中,控制以股权为基础。
由于在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呈一个层级体系。因而其董事会的构成也表现出一个层级关系,其中,母公司的董事会位于顶层,是集团的战略管理中心而子公司的董事会则是集团的战略实施单位。母公司通过向子公司派遣董事,实现对子公司的战略控制,这也是母子公司之间关系协调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母公司向子公司派遣监督人员以加强资本、人事和财务的控制,如财务总监。而对于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作为股东的国家还向其派驻稽查特派员,这些都与单体企业的治理不同。
就经理人员的代理问题而言,由于母子公司的股东随股权结构表现出一种层级性,即母公司的经营者要将其所有者委托的一部分经营权再委托给子公司的经营者从而使子公司的经营者与其母公司的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链条拉长,形成一种多重委托下的代理问题。在整个企业集团内部,即使母公司对其下属的各个子公司的经理人员能够进行较为有效的监控,但与单体企业相同整个集团的最高经营决策层仍得由股东进行治理,股东始终都是最终的监督者,所不同的是企业集团较单体企业加大了其股东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这就使得企业集团的最高经营决策层有更多的机会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加大道德风险的可能。同样,控制权争夺也很难对集团经营者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的股东一样也面临着较单体公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企业集团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竞争地位比较稳定,倒闭的可能性较小,比较容易维持长期的雇佣关系以及存在着较大的晋升空间和较大的训练范围。这些对员工及子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作用都与单体企业有所不同。最后,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相当数量的已经实行了授权经营,从而形成政府、所有者、母公司、子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母公司作为子公司与政府之间的一个界面公司,对子公司行使出资人的职责。所以,对于母公司与政府而言,其间存在的所有者缺位,行政干预过多较之母子公司之间更为严重。因此,集团当中子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母公司。

❺ 企业的“治理”主要解决的是()

我觉得选择D,根据焦叔斌第四版管理学

❻ 什么是企业治理结构

  1. 企业治理结构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准确的说应该是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又译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2.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❼ 如何加强企业综合治理工作

一、强化综合治理组织体系,推进平安建设工作
在综合治理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按照“机构人员到位、组织保障有力、基层组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成效明显、职工群众满意”的总体要求,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平安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建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武装保卫、信访稳定、技术安全、生产运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企业的平安创建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与检查考核。二是完善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方案运行大表,扎实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季度点评、总结分析、持续改进”的创建活动管理 机制。
二、强化责任查究体系建设,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
抓好平安建设,加强领导是关健,落实责任是根本。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健全责任查究体系,以明确、严格的责任查究推动平安建设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开展。一是要加强责任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年度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责任书。凡是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年终一律不能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对创建活动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通报表彰。二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按照考核细则,对各单位平安建设创建工作不定期考核督查的基础上,每年分季度四次进行集中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提出奖惩方案。三是加大社会治安工作责任追究力度。明确了各单位一把手为建设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哪个单位、哪个区域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单位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强化普法宣传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定期分析、检查、研究、交流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学习教育。针对行业特点,全面组织学习《安生生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原油田严重违反生产经营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积极配合辖区派出所开展法制宣传,制作宣传展板、在内部网站开设了法制宣传专题栏目,宣传法律法规,剖析典型案例,增强了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法律 意识。
四、强化矛盾排查体系建设,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坚持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平安建设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一是完善了信访稳定工作机制。深入宣传《信访条例》、《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到信访无小事,敞开信访窗口,深入群众,变“坐诊”为“出诊”,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变“救火”为“防火”。认真组织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包一,面面对面地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逐项落实责任,逐件进行解决,确保案结事了,让职工对企业充满信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五、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推进HSE管理体系为主线,继续深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总结固化活动成果,全面推行“211”安全工作法,深入实施员工素质提升、现场安全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三项”工程,持续建设监管机制、责任机制、应急机制和考核机制,全面提升HSE管理水平。一是认真开展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活动。从机关到各基层单位,从领导到各岗位员工,全面查找身边的薄弱环节,找出具体表现形式。认真梳理、统计、分析查找出的薄弱环节,逐项制订改进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每个问题整改到位。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开展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安全培训,开展案例讨论,制作宣传展板,组织“全民安全教育日”宣传咨询活动,切实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总之,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构建和谐供热、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履行“维护稳定,平安和谐,安全发展”根本职责,在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不断加强企业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❽ 如何重视企业治理

与大企业相比,创业型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不仅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更加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创业团队的人员往往是好朋友,企业的员工往往是初生牛犊,选择的行业往往是创业团队拥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但是往往就是在这种相对优越的创业条件下,会发生低级错误,对企业的成功和成长带来严重挑战。

“亲兄弟,明算账”这个商业准则在许多海归创业小企业中没有被很好地执行而为日后公司管理留下了隐患。海归创业往往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集资共同创办、共同参与经营和管理,这种组合容易造成管理团队相互之间为顾及往日友情、注重惺惺相惜,而不能在工作上坚持原则、坦诚批评;或者做到了,但是却破坏了相互信任和往日友情,造成团队破裂和公司停滞。矛盾的最初焦点往往在一些运作层面上,譬如企业费用管理使用、人事管理安排等方面,虽然对企业日常运作影响有限,但是这些矛盾的处理不当已经在影响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最终升级到管理团队是否能够坚持商业操守、以公司利益为准、保持相互信任来理性处理企业内部的争执和矛盾。所以对于海归创业团队、特别是小企业创业来说,由于缺少第三方独力的资本势力的介入和监督,管理团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对企业生存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创业初始就要定好行为准则。

“法治还是人治”是小企业人才竞争策略的一个有效杠杆。虽然在麦肯锡的时候我对企业治理颇有研究,但是这些大企业管理理论在小企业管理实践上还是不适用。个人认为小企业管理,特别是高技术行业的小企业,由于其员工爪.生鲜明、工作节奏快、二作性质多样化等特点,我更加应该采用“人治为本、法治为辅”的手段来吸引人才和管理人才。

以我接触的几位名牌学校毕业生来说,由于国内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人心浮躁、职业意识薄弱,这些人才到企业后对企业技术和管理嗤之以鼻,片面追求技术浮华性,谈起理论知识长篇大论,但是忽略客户最基本的要求,摒弃“少说多做”和“实践出真理”的精神。这些缺点是整个社会环境和教育体系造成的,并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到个人身上。而对于这些优质员工,海归创业者可以“以身说法”,通过交流自己的奋斗历史和精神,采用柔性教育手段来重新塑造这些人才。这种手段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本人大学同学易趣网的谭海音就把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营造宽松的企业文化氛围不等于完全不要建立公司的规章制度。忽视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严格性也通常会影响小企业的日常运作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譬如,在最初制定企业网络管理制度的时候,我决定允许大家使用MSN、QQ等聊天工具来辅助业务交流。但是后来发现大家自觉性不高,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聊天工具打开,白天效率低就要求晚上加班,企业的加班费用上升很快。后来我通告大家企业仍然允许使用聊天工具,但是从保护企业机密的角度出发,企业有权监督通过企业网络的所有信息,旁敲侧击地提醒大家不要滥用企业的宽松制度。很快,员工的自觉性大大加强,对聊天工具的使用自我控制力很强。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改善。因此“严格制定、灵活执行”成为我对“人治为本、法治为辅”的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准则。

❾ 什么是企业治理最基本的规律

企业治理的最基本的规律应该是能够通过治理来使企业发展壮大。

❿ 现代企业是如何治理的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治理又名公司治理、企业管治,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公司治理方法也包括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士及公司治理的众多目标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主要内容
公司指挥和控制的过程
鼓励遵照公司手则(严如公司治理指南内所定的)
根据活跃拥有投资技术(和在公司治理资金)
在经济方面它意味学习许多出现在分离拥有权和控制上的问题。
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都在这个框架之内由信讬当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社区。制度和程序则要应付一些事态譬如当局、工作指标、保证机制、报告要求和责任的代表团。
这样公司治理结构明白解说为在公司事务上做出决定的规则和方法。它并且提供可以设定公司宗旨的结构,并且获得和监测那些宗旨如何表现的手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讬责任和责任的问题经常被谈论。
虽然这个言词有一个描写性的内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觉,就是为了给予"实践是应该寻求看齐"这么样的一个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则或指南的各种各样的声明、劝告和规定就成了参考。
由于利益相关者影响从现代组织的控制中分离,为了代表利益相关者要求减少代办费用和资讯非对称性而实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来监测结果是否与计划符合;并且为了维护或修改组织活动鼓励充分地通知整个组织。虽则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励个体的实际行为依著整体公司方针的一个机制。

公司治理的原则包含著好几个要素:诚实、信任、正直、开放、表现导向、责任感及可靠性、互相尊重及对组织有承诺。
最重要的是董事与管理阶层如何建立治理的典范,为其他公司参与者可以依据的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定期评估它的有效程度。特别是,高级行政人员表现得诚实、有道德的,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冲突及透露财务报表的时候。
常见的公司治理的原则包括:
权利和股东的公平的对待:组织应该尊重股东的权利及透过有效沟通来帮助股东行使权利,让股东更明白内容,鼓励他们参与日常会议;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应该意识到他们对所有合法的利益相关者有法定和其他义务;
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董事会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才能应付各式各样的商业上的问题,有能力去检视及挑战管理层的表现,对工作有合适程度的承担。然而,主席及首席执行官不能由同一人所担任,有机制地避免利益冲突。另外,执行董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人数要有适当的比例,建立独立的监察作用;
正直及道德行为:公司需要为董事及行政人员建立的道德操守,来鼓励在作出决定时候要有道德及有责任感;
透露及透明:公司应该澄清并让公众了解董事会的角色和责任。
牵涉公司治理原则的问题:
个体的财政决算的准备的失察
内部控制和个体的审计员的独立
为首席执行官和其它高级主管作出报偿安排的回顾
董事会内职位的提名方法
可以供给董事会运用的资源
失察及风险管理
股息政策

公司治理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公司治理既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又涉及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治理实务。公司治理不仅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框架,而且也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绩效提供了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机制、结构和实务三层面的设计与建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是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公司制企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生成母体。自公司制企业出现以来,在世界上形成了三种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和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家族监控模式。由于各种模式互有利弊,因此,各种模式相互借鉴,出现了目前公司治理的国际趋同倾向。
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对经营者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员的责、权、利的制衡,主要体现为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企业所有者(股东会)与高级管理层(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形成的公司一级合约,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净剩余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从产权关系看,产权关系既影响股权结构又影响控制结构,而股权就是企业所有者对剩余的利得权;从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作为资源转化系统的企业,其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即实现价值的增值——净剩余,公司治理就是市场主体通过各种合约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但问题的关键也是争议较多的,就是作为公司法人财产权主体的经营者到底应该具有经营权还是所有权,换句话说,就是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对企业净剩余索取权的确认问题。将通过分析企业中劳动与价值形成的过程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