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创新审计整改

创新审计整改

发布时间: 2020-11-26 17:01:19

① 如何做好政策跟踪审计

答,(一)提前准备,稳扎稳打
一要吃透政策措施。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实施审计的依据,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些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目的、预期目标,把握其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切实领会政策精神。梳理清楚各项政策对应的相关部门,为客观评估政策执行效果打下基础。
二要完善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是实施审计的指南。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要不断充实方案内容,并根据审计重点合理设计分类汇总表格,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做到全面、详尽而客观,重点突出、逻辑清楚,便于被审计单位开展自查。
(二)创新方法,科学审计
一要创新组织方式。除了单独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外,还可以通过交叉审计、一拖N等多种创新方式,在进行社保、保障房、自然资源等大型审计项目以及重点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时,同时关注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提高对政策落实审计的敏感性。
二要做到点面结合。首先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摸清地方已出台的配套措施、实施细则、资金安排等基本面上的情况。同时,要结合审计重点,通过综合分析和筛选评估,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专项和重点项目上来,对大额专项和重点项目进行抽查,抽查面要具有代表性且达到一定比例,做到全局与重点的统一。
三要加强数据审计。对于涉及到大量数据和多部门的,要在明确审计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据审计。要在日常审计中加强数据积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集中统一或者多部门联网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关联、整理、分析、汇总,找出异常业务行为和重要资金流向,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重大问题。
四要科学开展审计。对于抽查的重点资金、项目以及发现的异常业务行为和资金流向,要进行延伸审计。要深入一线,通过实地走访、询问座谈、检查跟进、调查了解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彻底摸清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把问题查深、查实、查透,审慎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多级联动,形成合力
一要合理内部整合。由于单个处(科)室人力及能力都不能满足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需要,必须打破处(科)室界限,有效整合审计机关内部力量,形成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安排相关领导担任审计组长,业务能手担当主审,不同(处)科室合理组合、发挥所长,通力协作做好这项工作。
二要增强横向协调。开展同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时,因涉及部门众多,需要建立有效的同级部门协调机制。在审计前期,及时宣传上级精神及审计目的,分清各项具体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使各单位明确审计内容。在审计过程中,就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定期组织会商协调。同时加强与纪检、编办、发改、财政等重点部门的联系,做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形成监督合力,发挥政策执行跟踪审计效果。
三要加强上下联动。要多跟上级机关联络学习,积极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通过上审下、交叉审计等形式加强业务交流,对重要资料、优秀工作经验等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是学习完善关于立项、流程、归档等程序规范性的操作,更要虚心请教审计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专业政策性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审计障碍。

② 浅淡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开展审计创新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一个地方和单位事业发展的活力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 。在前不久,某市审计机关开展的一次调查问卷活动中,在问及审计机关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时,有40.19%的人认为审计机关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着理论水平不高,学习理论自觉性、紧迫性不强的问题;22.43%的人认为存在着思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或小绩即满的问题。从审计人员的自我评价中不难看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理想信念、政治素质、理论学习、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审计创新的主体是广大审计干部,因此,审计创新活动应把重点放在引导上,即积极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树立审计创新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每一个审计人员投入到审计创新活动中,参与审计工作创新,倡导审计干部在创新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培育对审计事业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将审计干部同审计创新结合起来,把提高个人素质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融入起来,把个人发展与审计事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审计人员的自身价值与审计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开展审计创新活动,重在推动 审计创新活动取得实效,离不开各级审计机关的大力推动及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方案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中应结合实际,立足当前,充分调动、发挥市、县(区)两级审计机关的积极性和推动作用,使活动的开展成为促进各地审计工作发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活动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立足实际,加强调研。开展审计创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审计机关的创新热情,提升整体的审计创新水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审计工作水平及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而,审计创新的能力也大不一样,不宜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搞一刀切。审计创新活动应更加注重强调研工作,在深入了解情况、广泛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将创新水平、创新内容立足于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将活动的开展与各地实际工作相结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实施方案及考核标准宜简化而易于操作,实际而不教条,宽松而不苛求,重点保护、鼓励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县(区)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此项活动扎扎实实付诸实践,真正推动审计创新发展。 二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在活动开展中,应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理念,紧紧围绕更好更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以服务体现审计价值,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此外,还要大胆实践,突破难点,为适应审计工作转型奠定基础。即在审计技术创新方面,以全面推行计算机审计为重点,将计算机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测评方法、抽样审计方法等先进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促进审计执法水平的提高;在审计内容创新方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专项调查等工作,努力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在审计管理创新方面,以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为重点,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审计活动及其关系进行统筹协调,促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要方案论证、完善考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谋划,精心组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可广泛开展下列活动,如制定出一系列鼓励审计创新的制度;完成一批审计应用软件的研发;开展一次审计创新项目评比;进行一次审计创新成果交流;表彰一批审计创新能手,从而在审计机关形成一个完整的审计创新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审计创新的环境,带出一支勇于创新的审计队伍,真正达到和实现预期的活动目标和效果。同时,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适时采取适当方式将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公布,强化各地的争先意识,进一步推动审计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开展好审计创新活动,贵在实践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每一项审计创新都是以实践工作为基础,正如毛主席所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开展“审计创新年”活动,最重要的是实际工作中勇于创新,并将创新的结果不断应用于实际工作。 一要在广泛参与中求创新。审计工作的创新实践离不开全社会审计力量的广泛参与。审计创新活动的开展也不能完全局限于国家审计机关,可尝试开展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和审计管理创新成果交流展示会、以重点审计项目为基础提炼的审计专家经验评比活动及审计创新论坛、征文、答卷等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国家审计机关是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要在日常工作中求创新。一是审计立项的计划管理要有前瞻性,突出注重审计前的调查与审计目标的确定;二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审前调查,使审计实施方案制订能够符合实际,为实施审计创新打下基础;三是在审计实施中要善于抓住审计项目中影响审计工作发展和成果的关键问题与切入点,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四是审计意见落实整改回访与成果运用跟踪反馈管理突出联动性,创造性使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五是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快从办公自动化、电子账簿审计向电子数据审计、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转变,从而实现审计技术创新。从而真正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审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要在重复工作中求创新。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审计人员应在这种重复中探求规律、获取经验,牢固树立热爱本职工作而不迷信本职工作,重复本职工作但不拘泥本职工作的思想意识,多谋善思,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断构思有创意的审计思路、选择做成有创意的审计项目、审计信息和审计报告、审计公告等等,实现人人有创新,科室有精品的目标。 四、开展审计创新活动,赢在效果 审计创新,是一项不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需要在审计理念上善于解放思想、深谋远虑,在审计实务上勤于摸索破题、精益求精。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向高度提升、向难度挑战,锐意进取,创新创优的效果。

③ 如何开展投资审计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开展投资审计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政府应重视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监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享有足够的权威。鉴于目前审计机关受人员和经费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审计力量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和全面审计,是审计不能全面发挥其监督检查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建设政府部门在对审计部门开展投资审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保证投资审计经费,使审计部门在开展投资审计工作中,根据投资项目审计具体情况聘请中介机构涉及投资项目各专业工程造价人员协助审计部门保质保量完成投资审计工作,特别是工程造价真是性审计。

二、审计部门在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项目中做到人员调配,减少审计风险。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工作,既涉及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并作出评价,又涉及到对工程及设备管理、工程概算、工程结算、和决算价款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和分析,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工程投资专业和财务专业知识,才能确保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合理调配审计人员,是确保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必要条件,审计中做好财务和工程专业的有效分工和配合工作,有效调配审计资源,合理分工合作,也是解决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避免了由于财务人员不熟悉工程造价审计和工程造价人员不熟悉财务审计而产生的风险,从而为保证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投资审计的重中之重是对工程造价真是性的核实,对此,建议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审计时,不仅要对照图纸和工程结算书逐项计算核实工程量、工程直接费、间接费的准确性和套价的准确性,而且必须深入现场对照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结算书进行逐项核实计算,对主要建筑材料价格还要做市场调查询价,这一系列的工作和程序要求投资审计人员不仅具备投资审计理论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认真负责的责任心,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计算和审核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达到投资绩效审计的目的。

四、为了加强投资审计的力度,要多举办投资审计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为此,建议审计部门在开展投资项目审计时,尽量做到财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的相结合,“以审代培,趁热打铁”,使学有所用。

五、建议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标准,有助于审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为审计人员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南,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目标。

六、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人员派驻制度,实现对于重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

七、政府应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通过多年的投资审计,一方面核减了工程投资,为国家节约了资金,另一方面,审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扩大建设规模、变更设计、招投标不规范、挪用资金及建设项目无竣工结算、决算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最终造成目前投资建设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加强整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

总之,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行机制,需要我们审计机关以改革创新精神、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做法,切实加强投资审计向广度、深度发展,不断推进我县政府投资审计项目健康、有序建设发展。

④ 内部审计财务体系改革方向是什么银行稽核的意义,稽核风险的形式

1994年以后,四大国有银行开始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通过改革,四大国有银行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但当前面临的问题仍不容忽视: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度的缺陷决定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改善。经营运行机制特别是风险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积存的大量不良资产尚未得到有效处置,潜在风险依然很大。

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而四大银行近期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消化历史包袱。同时,按国际一流银行要求全面构建银行的各项制度。

一、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时不我待

作为中国银行体系的中坚力量,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领域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柱的作用。

1994年以后,四大国有银行开始了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艰难历程。通过改革,四大国有银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十年前相比,银行的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得到较快下降,银行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

尽管如此,当前面临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度的缺陷决定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改善。经营运行机制特别是风险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积存的大量不良资产尚未得到有效处置,潜在风险依然很大。国外许多教训已证明,银行危机通常是金融危机的核心因素。一方面,银行危机往往会通过信用链条迅速传递,诱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即便金融危机不是由银行直接引发,但银行业危机通常会接踵而至并带来或加深金融领域的危机。

如前所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大银行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危,要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首先必须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问题。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到2006年我国将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取消所有现存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其享受与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这意味着短短2年多后外资银行就将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与中资银行竞争。如果不加速改革,届时中资银行可能会进一步丧失竞争力。

总之,在四大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等银行安全性指标十分脆弱,外资银行又准备大举进入的情况下,2005年后一旦发生风吹草动,或因出现其他现在不可测的因素,就有可能出现一家银行大面积存款搬家,引发对某一家甚至几家银行的挤兑,最终造成金融恐慌。从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要在近3年内,我们始终对外拿不出透明、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理由高枕无忧,盲目乐观,绝不能拿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赌注。因此,认真借鉴其他国家银行危机的教训,加快我国四大银行改革

⑤ 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人治"措施、"法治"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质量观念和风险意识是"人治"措施;贯彻依法审计原则、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抓好廉政制度建设是"法治"措施;运用帐户入手、内部控制制度测评、抽样及计算机审计方法是"技术"措施.

⑥ 如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进一步回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于审计而言,集中体现了指导审计未来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眼下,我们的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要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有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更多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让创新贯穿审计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在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上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审计体制机制。对于国家审计的现代化来说,创新至关重要。审计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从“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到“免疫系统”,从《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实施,再到《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的下发,现在审计署又制定并指明未来五年审计工作前进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历史的轨迹,不仅凝聚着几代审计人的辛劳,而且也映射出几代审计人的智慧,这不正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吗?围绕国家治理创新审计工作,是现实对审计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体现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国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在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防止出现“木桶效应”,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十三五”时期就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审计工作在规范资金程序、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问题、加强廉政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坚持依法审计的最高原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经验。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中心,坚持狠抓人、法、技基础建设,使审计工作越做越好;发挥效益审计的关键作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的问题,如何全面协调推进发展的的问题,如何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要求审计工作者必须以实事实是的思想方法,以统筹协调的方法,提高审计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审计的神圣职责,才能不辜负人民对审计的希望和重托。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这些问题对人民生产生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心头之患。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事关全面小康和发展全局,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作出部署,为实现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审计工作要以此为引领,切实把绿色理念及其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绿色发展,就是审计需求的发展,缘于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的作用。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又是对损失浪费、违反财经法纪和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作斗争的武器。在审计理论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审计工作必将迎来其黄金发展时期。当前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确有很多是深层次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审计机关义不容辞。如果每一个审计人都既有精神于心又有责任担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就有了坚实基础。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谋划未来,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中国审计制度演进的历史,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中国审计制度,贯穿于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印有时代的痕迹,始终在国家的上层建筑中占一席之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重要性、科学性、专业性日渐明显,呈现出独立化发展的趋势。审计需要理论思维,它往往由一系列审计体制、绩效审计、环境审计、风险防控、经济责任审计、依法和独立等方面问题构成,是对审计工作内在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系统化的认识。开放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之源泉和重要法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共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一要推进共享发展。要推进共享发展,把握全面小康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促进各方面改革良性互动,重点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从责任认知向服务认知的转化,是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显著特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良性发展机制,构建科学管理格局;全面推广审计信息化应用,促进审计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审计过程管控,规范审计自由裁量权;加强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加强审计执法和业务质量检查,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二要全面依法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部署要求,全面抓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崇法、全民守法及法治队伍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积极实践审计执法制度,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控制,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三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从严治党工作机制,推进审计干部自觉守规守矩。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围绕“反腐、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民生、揭示风险、查处案件、强化问责、整改有力,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⑦ 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审计工作要着力从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出发,不断提高依法审计能力,提升监督服务水平,在“新常态”下,努力实现审计宏观作用更加突出、职责履行更加到位、审计方法更加先进、审计成果更加丰富、审计队伍建设更具实力,为构建规范健康的经济运行秩序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探索创新,实现“全覆盖”。坚持把审计创新转型作为审计事业发展方向,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加大统筹审计工作力度,善于借助有限的资源满足审计工作需求,通过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上下统筹、整体推进,积极探索“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按照跟进审计和做深财政审计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预算执行、财政收入征管等审计,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进一步揭示部门单位在财政财务管理上不规范和违纪违规的问题,促进部门单位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抓好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建设和计划管理工作,以规范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为目的,建立健全评价、结果运用、问责和整改等制度,更好地发挥在监督权力运行、加强干部管理、推动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涉农惠农专项资金、社会保障资金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积极在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跟踪审计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加强联网审计,提高审计查找案件线索的效率和能力。
服务大局,找准“结合点”。坚持把审计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找准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和服务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加强审计监督。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规范和节约用地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加强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滞留、乱收费等分割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着力监督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注重揭露和查处在贯彻各项决策部署过程中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要通过审计跟踪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反映政策实施效果和政策目标实现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质量立审,把握“生命线”。坚持把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切实把依法审计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按照“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办事讲程序,考核讲绩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统一标准程序,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复核、审理制度,细化审理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审计项目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审计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制,实现审计质量检查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树立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高度统一的责任观,积极推进审计工作重点的转变,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超前性和预见性。围绕部门依法理财用财及相关职责履行情况,突出对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相关部门决策和审批事项的审计,突出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牵涉相当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重要政策通过审计。要切实把好审计项目计划关、依法审计关和跟踪落实关,使审计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器。
注重成效,增强“免疫力”。坚持把转化审计成果作为惩治腐败、树立权威提高整改成效的有力举措,要充分发挥《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的职能作用,及时向县委、政府上报重要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突出“快审快报、一事一报”特色,着力构建下情上传的“快速通道”。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要走出财务收支的视野,深化审计内容,扩大审计张力,从着眼“屡查屡犯”的个性、微观性问题转向关注普遍性、较为宏观层面的问题,更多地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决策、效益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发挥审计在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免疫功能”和建设性作用。要把整改落实贯穿于年度审计工作全过程,实行强化服务促整改、建立台账促整改、适时提醒促整改、领导批示促整改工作制度,达到以审计整改促进制度完善和以审计整改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的目的。
建好队伍,当好“安全员”。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深挖潜力,强基固本,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着重加强审计技术方法、法律法规、政策动态等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和实战锻炼,着力提高审计干部的依法审计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当好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同时,也要坚守廉政防线,一方面严格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努力做到审计行为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处理合法,既不能滥用职权,也不失职渎职;另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的侵蚀,争做经济“卫士”、领导“谋士”和反腐“斗士”。

⑧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更好的应用审计成果,不断提升审计整改的成效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审计成果的几点思考。
审计成果的三层含义
首先,什么是审计成果?笔者认为,审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查出的问题接受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是被审计单位变被动接受审计整改为主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通过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来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审计机关上报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被上级领导批转或者采纳后,做出对行业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法规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屡查屡犯、重复审计等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就问题改问题、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办法,造成同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被审计单位管理风险。
二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利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其他审计文书往往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才能看到,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人员很少能够了解情况,导致整改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审计成果得不到审计部门的充分利用。一是认识不到位,审计工作重处理轻分析、重处罚轻披露等,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二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转化应用审计成果,致使审计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信息不对称,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源严重浪费。
审计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采取“四个回头看”力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实地监督回访。一看审计决定是否执行。二看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三看审计效果是否明显。四看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审计部门帮助解决的困难。
二是尝试“三个结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将审计的整改落实与审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相结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其次,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与审计结果公开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合力,促使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后,将审计整改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组织、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共同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紧抓“两个基本点”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一是紧抓审计保卫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卫士”作用,宣传审计监督揭露出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威慑力。二是紧抓审计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中心工作的“谋士”作用,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富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四是围绕“一个核心”提高审计人员成果利用意识。审计成果利用是发挥审计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干净、干净审计”的审计理念,确保审计质量,为创造优秀的审计成果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努力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将审计成果利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中,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目标,规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⑨ 谁有工程审计方面的创新啊

跟踪审计还是结算审计,问得不清楚。

⑩ 如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审计

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进一步回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于审计而言,集中体现了指导审计未来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眼下,我们的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要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有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更多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让创新贯穿审计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在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上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审计体制机制。对于国家审计的现代化来说,创新至关重要。审计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从“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到“免疫系统”,从《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实施,再到《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的下发,现在审计署又制定并指明未来五年审计工作前进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历史的轨迹,不仅凝聚着几代审计人的辛劳,而且也映射出几代审计人的智慧,这不正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吗?围绕国家治理创新审计工作,是现实对审计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体现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国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在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防止出现“木桶效应”,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十三五”时期就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审计工作在规范资金程序、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问题、加强廉政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坚持依法审计的最高原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经验。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中心,坚持狠抓人、法、技基础建设,使审计工作越做越好;发挥效益审计的关键作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的问题,如何全面协调推进发展的的问题,如何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要求审计工作者必须以实事实是的思想方法,以统筹协调的方法,提高审计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审计的神圣职责,才能不辜负人民对审计的希望和重托。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这些问题对人民生产生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心头之患。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事关全面小康和发展全局,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作出部署,为实现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审计工作要以此为引领,切实把绿色理念及其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绿色发展,就是审计需求的发展,缘于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的作用。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又是对损失浪费、违反财经法纪和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作斗争的武器。在审计理论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审计工作必将迎来其黄金发展时期。当前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确有很多是深层次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审计机关义不容辞。如果每一个审计人都既有精神于心又有责任担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就有了坚实基础。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谋划未来,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中国审计制度演进的历史,在中国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中国审计制度,贯穿于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其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印有时代的痕迹,始终在国家的上层建筑中占一席之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重要性、科学性、专业性日渐明显,呈现出独立化发展的趋势。审计需要理论思维,它往往由一系列审计体制、绩效审计、环境审计、风险防控、经济责任审计、依法和独立等方面问题构成,是对审计工作内在关系及其一般规律的系统化的认识。开放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之源泉和重要法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共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一要推进共享发展。要推进共享发展,把握全面小康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促进各方面改革良性互动,重点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从责任认知向服务认知的转化,是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显著特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良性发展机制,构建科学管理格局;全面推广审计信息化应用,促进审计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审计过程管控,规范审计自由裁量权;加强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加强审计执法和业务质量检查,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二要全面依法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部署要求,全面抓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崇法、全民守法及法治队伍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积极实践审计执法制度,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控制,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三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从严治党工作机制,推进审计干部自觉守规守矩。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围绕“反腐、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民生、揭示风险、查处案件、强化问责、整改有力,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