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审计整改目标

审计整改目标

发布时间: 2020-11-26 03:49:44

A. 如何加强审计整改

(一)提高审计质量。打铁必须本身硬。提高审计质量是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基础。审计机关必须坚持严谨细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施审计,进一步加强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保证审计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取证充分、法律法规引用准确,定性和处理处罚恰当。把每一项审计都办成“铁案”,让审计质量经得起检验,让被审计单位无话可说。要加强审计风险防控,严格遵守审计纪律,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不因利益、关系、人情而损害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二)优化审计服务。做好审计整改工作,还要求审计机关树立“民本意识”,努力提升审计服务理念,消除就审计论审计的理念,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加强财经法纪的宣传,增强财经法纪意识,消除抵触情绪;二是要把整改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边审计边整改,对审计中发现的正在发生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提醒和制止;三是要加强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多从制度、机制、体制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提高审计建议的操作性、可行性,便于被审计单位采纳。还可协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账目、财产财务管理等;四是采取反复上门协调、审计回访等方式,多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以诚恳的态度推动整改。

(三)完善管理机制。一是要完善法律机制。对审计机关、有关主管部门应承担的整改责任、时效及标准在法律法规上明确界定;赋予审计机关在督促审计整改上简便适用的强制性手段;二是完善整改目标管理机制。把审计整改纳入审计质量管理和目标考核,设定审计决定落实率、审计建议采纳率等一些硬性指标,促使审计人员抓整改。三是完善整改问责机制。由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制发审计整改问责办法,明确审计整改问责启动的临界点,启动程序,问责方式,如对拒不整改的实行戒免、停职、停岗等。

(四)借助部门力量。审计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重点要建立健全与本级党政督办部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国资部门和一些大系统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如可以争取党政督办部门将审计整改纳入督办事项,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定期召开审计整改会议,督促整改进度,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对涉及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问责,对长期审计整改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B. 浅谈如何加强审计整改,提升审计成果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审计成果的三层含义
首先,什么是审计成果?笔者认为,审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查出的问题接受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是被审计单位变被动接受审计整改为主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通过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来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审计机关上报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被上级领导批转或者采纳后,做出对行业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法规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屡查屡犯、重复审计等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就问题改问题、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办法,造成同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被审计单位管理风险。
二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利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其他审计文书往往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才能看到,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人员很少能够了解情况,导致整改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审计成果得不到审计部门的充分利用。一是认识不到位,审计工作重处理轻分析、重处罚轻披露等,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二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转化应用审计成果,致使审计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信息不对称,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源严重浪费。
审计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采取“四个回头看”力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实地监督回访。一看审计决定是否执行。二看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三看审计效果是否明显。四看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审计部门帮助解决的困难。
二是尝试“三个结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将审计的整改落实与审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相结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其次,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与审计结果公开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合力,促使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后,将审计整改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组织、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共同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紧抓“两个基本点”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一是紧抓审计保卫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卫士”作用,宣传审计监督揭露出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威慑力。二是紧抓审计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中心工作的“谋士”作用,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富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四是围绕“一个核心”提高审计人员成果利用意识。审计成果利用是发挥审计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干净、干净审计”的审计理念,确保审计质量,为创造优秀的审计成果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努力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将审计成果利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中,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目标,规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C. 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作为一名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快6年的老审计,我说几句:
正常情况下,楼主的这份整改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如果楼主可以向对方事务所要到格式就更加简单了,照填就OK了。
至于填写的内容,那就要具体看整改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了,一般情况下,楼主可以把为了达到整改目标所做的的整改内容填写上去即可。
参照格式:比如问题一是XXX,先进过整改,已实现XXX;。。。以此类推。

求推荐吧。

D. 如何提高审计整改的几点想法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审计成果的几点思考。
审计成果的三层含义
首先,什么是审计成果?笔者认为,审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查出的问题接受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是被审计单位变被动接受审计整改为主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通过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来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审计机关上报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被上级领导批转或者采纳后,做出对行业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法规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屡查屡犯、重复审计等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就问题改问题、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办法,造成同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被审计单位管理风险。
二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利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其他审计文书往往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才能看到,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人员很少能够了解情况,导致整改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审计成果得不到审计部门的充分利用。一是认识不到位,审计工作重处理轻分析、重处罚轻披露等,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二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转化应用审计成果,致使审计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信息不对称,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源严重浪费。
审计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采取“四个回头看”力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实地监督回访。一看审计决定是否执行。二看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三看审计效果是否明显。四看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审计部门帮助解决的困难。
二是尝试“三个结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将审计的整改落实与审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相结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其次,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与审计结果公开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合力,促使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后,将审计整改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组织、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共同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紧抓“两个基本点”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一是紧抓审计保卫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卫士”作用,宣传审计监督揭露出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威慑力。二是紧抓审计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中心工作的“谋士”作用,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富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四是围绕“一个核心”提高审计人员成果利用意识。审计成果利用是发挥审计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干净、干净审计”的审计理念,确保审计质量,为创造优秀的审计成果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努力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将审计成果利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中,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目标,规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E. 求一篇关于:“我国内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谢谢!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阻碍了内部审计职能
的发挥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机构的设置、人员
的配备、职权的界定最初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尤其是我国内部审计机
构往往被要求代表国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在此意识指导下,企业内部审
计产生的动因使其成为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仿佛是国家安插在企业的“线
人”
。受这种惯性认识的影响,加之内部审计的无作为表现,我国企业管理当
局对内部审计的发展所持的麻木不仁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按照规定,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
展工作。
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
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
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很不合理,从而大大
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过低,相关部门人员认识存在误区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但在某
些情况下,被审计的部门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工作不支持,不配
合,该提供的资料不提供或少提供,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
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
,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
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而不会
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不利于企业改善
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多数来自于企业财会部门或者其他部门,
这部分人虽然基本上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专业知识面窄,不具备现代内部审计
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另外,内部审计专职人员较少,兼职现象严重,也
阻碍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内部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
决。发展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单凭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
企业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
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
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
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公司治
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是总经理或总
裁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第二纪委,而是企
业管理当局的参谋或顾问。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和机构

对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
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另外,
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
配备总审计师。

(三)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澄清错误认识

首先,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制定相应规定以确保内部审计机
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如由单位一把手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内

部审计的结果直接向最高领导人汇报。其次,还要在单位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
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各部门认识到,内部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
标,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查错纠弊”
,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内
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实施参与式审计方式

由于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其最终目标是为本组织增加价值,所
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
即由
过去的“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
评估转变。相应的,在审计方法上也要由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
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为主转变。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首先,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聘用应该优先选用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
以此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其次,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
的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
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
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改变内部审计主要由财会人员所构成的这一不
合理现状。最后,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
新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
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有关部门应通过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
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力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
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F. 审计职能在审计整改中承担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主体责任:份内之事,是一种直接责任,是全面的领导责任。

监督责任:履行主体责任的一种保障,其核心是检查和督促,并非直接和领导性质的责任。

内审部门是组织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内部审计的本质就是一种监督工作,审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就是在履行监督职能,这一点应当是没有争议的。那么,在审计整改中,内审部门承担的是否也为监督责任而非主体责任?

基于以下两点,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整改不是问责和处罚,而是被审计对象自行纠正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由其主动发起的行为,属于其份内之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是幼儿园就已经学会的道理,而且整改结果与其工作直接相关,需要在其领导下进行,因此被审计对象对整改工作应负主体责任。

而且,正是由于被审计对象处于主动地位,其甚至可以经过自身的利益考量,主动选择不整改。如果是审计处理处罚,主体责任自然属于内审部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主动纠正,一个是被动接受,实施的主体显然不同。

其次,组织整改与实施整改不是一回事,内审部门可以承担审计整改的组织工作,比如提出整改的目标、要求、时限等,这种组织安排工作并不代表内审承担整改的主体责任,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上级给下级安排工作,具体完成这项工作,即实施整改的责任,还是在被审计对象身上。

对于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内审部门作为组织者,要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履行的自然是监督责任。

另外,且不论职责分工如何,用反证法简单来说,内审部门根本就不具备承担整改主体责任的能力,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整改,能否完全整改,怎么整改效率最高、效果最好,整改的难点是什么,具体怎么操作,这些只有被审计对象最清楚,也只有其具备实施整改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内审部门只能承担对整改工作的监督责任。

当然,内审部门要落实好监督责任也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一方面需要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解,督促、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按时完成整改工作,并就重要事项向董事会或管理层报告。

另一方面在实施整改过程中,就整改难度大、情况复杂的问题,可以提前向被审计对象了解整改措施,结合实际给出适当的建议与指导,适当发挥咨询功能,帮助其开展有效整改。

总之,在审计整改这项工作中,内审人员需要分清责任、守住定位,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G.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更好的应用审计成果,不断提升审计整改的成效

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审计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优劣,直接关系到审计的价值实现和审计质量的高低。
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审计成果的几点思考。
审计成果的三层含义
首先,什么是审计成果?笔者认为,审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查出的问题接受审计机关的处理处罚,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是被审计单位变被动接受审计整改为主动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通过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来加强和改进管理,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自我完善。
三是审计机关上报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被上级领导批转或者采纳后,做出对行业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办法、措施、制度、法规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屡查屡犯、重复审计等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审计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就问题改问题、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办法,造成同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被审计单位管理风险。
二是审计成果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充分利用。审计实践中,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及其他审计文书往往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才能看到,真正参与具体工作的人员很少能够了解情况,导致整改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审计成果得不到审计部门的充分利用。一是认识不到位,审计工作重处理轻分析、重处罚轻披露等,造成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整改不落实;二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转化应用审计成果,致使审计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不健全,与纪检、组织、人事、财政、被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协调欠缺,信息不对称,审计成果利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资料库,审计资源严重浪费。
审计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对策
一是采取“四个回头看”力促审计整改意见落实。组成审计回访小组,进行实地监督回访。一看审计决定是否执行。二看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三看审计效果是否明显。四看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务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审计部门帮助解决的困难。
二是尝试“三个结合”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将审计的整改落实与审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相结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其次,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与审计结果公开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合力,促使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最后,将审计整改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组织、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共同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紧抓“两个基本点”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一是紧抓审计保卫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卫士”作用,宣传审计监督揭露出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威慑力。二是紧抓审计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政府中心工作的“谋士”作用,宣传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革与稳定,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预防腐败方面的丰富成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四是围绕“一个核心”提高审计人员成果利用意识。审计成果利用是发挥审计成效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途径,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干净、干净审计”的审计理念,确保审计质量,为创造优秀的审计成果奠定基础。其次,要激发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审计职能的转变,努力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将审计成果利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中,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单位的任务和目标,规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H.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什么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共分为几种类型

内部控制审计的前四个目标实际就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企业管理层向外提供一张资产负债表,表上反映有多少资产,其明示或暗示了这样几个声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是存在的、是完整的、是属于自身的、金额是正确的。相应地,外部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也就是鉴证企业管理层的这些声明是否属实。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2.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3.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I. 幼儿园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措施怎么写

根据每条问题进行解释,然后怎么改整的方法。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