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千村整治

千村整治

发布时间: 2020-11-24 08:44:26

⑴ 在闽侯“两会”上,代表,委员都说了些啥

在闽侯“两会”上,代表、委员都说了些啥?
昨天,闽侯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传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建设县强民富、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新闽侯建言献策。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道路交通、教育发展、环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各抒己见,紧扣民生接地气。
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县人大代表胡清铨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市政和园林绿化工作也有了更高要求。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配套路网建设;加大雨污管网、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规划,将绿化种植与旅游景点、水利建设、农业特色产业等紧密结合,广植榕树、茉莉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植物,进一步提高绿化整体品质,为群众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县人大代表陈炳忠
我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今天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受很深,特别是关于“大县城规划”的部署。甘蔗是县城所在地,我建议,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县城旧改二期项目;加快路网建设,将洽浦村村道建设和景观改造列入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使之成为旧城区与新城区的主要衔接纽带,也给县城新增一个滨河景观带。
县人大代表陈辉
近年来,我县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学校教学环境持续优化,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化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建议政府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构建云教育生态,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助推教育创新转型,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有特色的优质教育。
县人大代表范体茂
地铁建设是惠民的大好事,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大多数地铁项目征迁户暂住在甘蔗城区,但往返于竹岐甘蔗的518公交车,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停运的可能。同时,在地铁项目建设时,相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妥善解决。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地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群众早日回迁。
县人大代表刘用赛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十分关注防汛备汛和台风防御工作。我县每年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如何做好防御台风工作,事前监督十分重要。建议相关部门,要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完善安置点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应急抢险队伍齐全、物资储备充足。台风登陆前,要落实排查隐患、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查责任落实等“三查”工作,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台风过后,要及时做好环境清理、消杀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人大代表唐伯文
我县历史悠久,文物繁多且珍贵。文物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要积极探讨建立文物保护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协调文物保护事项,及时研究解决文物保护问题,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古迹保护规划,留住闽侯人的历史印记。
县人大代表杨影
今年我县出现登革热疫情虽已平息,但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防范于未然。在蚊虫还未大量滋生的春季就应做好除害工作,降低发生疫情的风险,给百姓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为此,我建议爱卫部门应在春季组织卫生大扫除,做好内河、废旧停车场环境卫生,清除社区卫生死角,消除疾病的根源,防止疫情的发生,维护公众的健康。
县人大代表张进瑞
“十二五”期间,青口投资区相继落户了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等项目,推动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发展。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后市场产业链仍未形成规模。建议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打造购车、办证、上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保障更多4S店、仓储、零配件市场、车管所、员工公寓等建设用地需求,并加大投入,完善公交线路,满足市民购车、保养、维修及参加汽车文化活动的需求。
县人大代表张开国
闽侯县地形多样、山脉众多,内部水系复杂。独特的地形条件使得城区既承担着排除内部雨水径流的任务,也面临山洪威胁和闽江洪水的压力。建议政府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恢复、修复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让闽侯城区既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又能在需要用水时,适度“释放”蓄存的水。
县人大代表周成墨
廷坪乡地处山区,廷坪的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格外支持。建议县委、县政府帮助廷坪解决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以拉近城乡距离。廷坪乡受禁养区的限制,传统的养殖业要向现代的种值业转变,希望政府加大对山区特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当地群众破旧迎新,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县政协委员林明海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饮水思源!作为一名在外的游子,我们希望家乡一年更比一年好。看到如今闽侯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我倍感自豪。在如今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情况下,海外侨胞都愿意回乡创业,希望县委、县政府重视海外侨胞的投资,关心他们的利益,解决他们的难题,让侨胞们可以更加放心地参与家乡建设,继续为闽侯的发展做贡献。
县政协委员林祥华
闽侯历史悠久、山水美丽,有着天然发展旅游的优势。但目前闽侯的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尚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建议县委、县政府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并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扩大闽侯旅游的知名度,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闽侯旅游的发展氛围,争取旅游业发展的主动权。
县政协委员释传观
雪峰寺作为声名遐迩的南方第一丛林,是很多人来闽侯旅游的首选之地。闽侯山区的苦菜、苦笋、苦橘等农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被冠以“三宝”的美称。这些特色农产品和雪峰高山茶都声名在外,但交通、运输和销路等因素,制约了这些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建议政府实施以雪峰寺为龙头,带动周边石牛山、马岚山景区发展的大山区旅游战略。依托京台高速大湖珍山出口和洋里出口优势,开通雪峰寺及其周边游直通车,发展壮大山区旅游业。
县政协委员陈爱民
鸿尾乡是著名的工艺之乡,橄榄之乡,有着雄厚的工艺品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禀赋,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了良好基础。建议政府规划先行,机制创新,强化用地保障,做好文化资源融入,挖掘产业特色文化,凸显工匠小镇、创客小镇、农夫小镇等主题功能,将鸿尾打造成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活凊幽雅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文艺范”工艺小镇。
县政协委员陈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闽侯文化发展的方向应要让大家了解闽侯文化、接受闽侯文化、对闽侯文化的表现形式喜闻乐见,即让闽侯文化“接上地气。”建议闽侯从跨界合作、用活非遗、走出去、用好名人资源、讲好闽侯故事等方面构建“文创新闽侯,建设新福州”的宏伟蓝图,使之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政协委员陈云
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不能回避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闽侯未来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建议政府引进或培育至少1家城乡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城乡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力争到2020年,使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
县政协委员李名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近年来,闽侯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忽视的是,基层法治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全民普法,提高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要不断完善法律援助体系,通过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县政协委员林剑灵
我县白沙镇楼阁村、大湖乡后井村、廷坪乡塘里村等10个村列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由于我县各村差异较大,建议政府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强化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着力保护和利用古村落,彰显乡村特色;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县政协委员林杰
作为一名政协港澳委员,这次有机会回家乡参加两会,我感觉很荣幸,又很激动。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感到无比自豪。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⑵ 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理工程荣地球卫士奖你有什么现实意义

一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
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信息报送制度,每月按要求上报“千村整治”进度;重点抓好拟创建的示范村整治项目推进,年初由县级确认上报每个示范村资金配套和具体整治项目清单,每月上报每个项目进度,并作为省级检查验收的重要参考。

⑶ 浙江新农村建设具体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连续22年居于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达到68.1%,也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线。做大做强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优势主导产业。目前,这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亩均收入超过了1500元。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的强县强镇,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1000多家农业企业、50多万农户在省外经营种养业,建成各类基地2000万亩左右。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农副产品出口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2006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额60.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3.7%。

把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为建设农业的紧迫任务。率先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分散农户的市场谈判地位。积极构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11066个,带动农户780万户,建成产业化基地1828万亩,其中,农业龙头企业5049家,销售收入1106亿元,28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915家,带动农户211万户;农产品行业协会500多家。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5个;产业化带动农户472.26万户。针对单个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不足,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加快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服务联合体。今年全省在18个县市开展试点。

把培育现代生产主体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市场化土地流转和企业化规模经营,到2006年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35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0%;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0亩以上)耕地面积24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3%,规模经营种养大户23.4万户。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过去五年每年投入农业的工商资本在120亿元以上。加大对农业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2006年起对就读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专业类学生实行免交学杂费的政策,2007年又扩大到园艺类的花卉、果树、蔬菜等专业,鼓励他们学成后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十大农业科技专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以上。启动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2006年底注册用户达到136万户。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步伐,农业标准化推广面积达到1249.2万亩。针对欠发达地区基层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从2003年起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并于2005年向全省推广,实现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促进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和责任农技员制度,积极组建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广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和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保障。先后启动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千库保安、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百万亩标准鱼塘改造和标准渔港建设等工程,农业的生产条件和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标准提高到12元/亩。加快推进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累计已经建成标准农田1430万亩,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二、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特色块状经济为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门路。乡村企业蓬勃发展,经营管理机制日趋规范,技术创新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乡村企业113万家,从业人员1300万人,实现增加值736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5.2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4万家,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农产品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超过80%。

积极培育“中心镇”。充分发挥中心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全省共有268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新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广阔天地,这两年每年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50万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省城市化率达56.5%。2006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重点培育200个左右有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镇,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口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村人口的集聚点和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启动141个中心镇的建设试点。

积极发展“农家乐”和来料加工等二三产业。顺应城镇消费升级的趋势,发挥农村山水景观、农耕文明、人文历史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把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新产业,引导农民和村集体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第三产业。2006年,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084个,经营农户14678户,直接从业人员72557人,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时,针对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接近180万户,从业人员364.8多万人;私营企业40万户。个体私营经济约占GDP的60%。省外、国外经商创业人员400万左右,投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总量。这些务工经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他们为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深入推进“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农民就业增收能力不断提高

2004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培训100万现代农民,新增转移就业400万农民,提高500万农民工的就业技能。近年来又根据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转变培训思路、提高培训标准、改进培训方式,推进农民培训由适应性培训向战略性培训转变。到2006年底,全省已培训农村劳动力640.9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的178.8万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培训农民59.5万人,转移就业培训资格证书发证率达到74.61%。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服务业,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培训、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督促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计提培训经费用于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训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合作社社长,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围绕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重点培训“4050”农民,扩大中老年农民就业。采取政府发放培训券、企业订单培训等办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面,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开展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扶贫助学行动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全面实行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城乡“五统一”统筹就业制度和农民工无“证卡”就业制度,推动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为农民提供有效就业信息中介服务。实施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0万人。

四、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变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计划用5年时间整治10000个村,并把其中的100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建设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加大各级财政对村庄整治建设的投入,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55.61亿元,各级政府投入占到1/3。注意把“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生态富民家园”、“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等工程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配套实施,形成了城乡统筹建设和各方协同建设的局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计划三年内投入资金32亿元,全面提高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2006年秋季起,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513万名中小学生免交了学杂费;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免收学杂费。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两年内全省将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0.2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2005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把乡镇卫生院改造成为社区服务中心,把村卫生室改造成为社区服务站。目前,有1751万名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12项公共卫生服务达标率达到80.6%。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加快培养社区全科医生。实行农民每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

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民间自办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下乡。2005年起,还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今年上半年,各地组织开展种文化百村赛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一大批不走的农村文化能手。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3.98万人,平均低保标准每月149.65元,实现了应保尽保。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以来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234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其中196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基本生活保障,有88万人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或养老金。2003年率先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936万人,参合率达86%,人均筹资水平达到81元。推进职工社会保险向农民工覆盖。2006年底,农民工参加工伤险14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00万人。完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2006年底,全省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4%,年人均集中供养标准5005元。

六、积极创新农村民主形成,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创新农村基层民主形式。推进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三到位”,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电算化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全面实行村委会直选,创造村级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形式,推行村干部“双述双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监督办法,大力推进村务决策和管理民主化,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探索依靠农民群众,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开展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建设,做到全省村村都有活动场所。

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积极探索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社区服务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子。针对城市化推进中城郊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分配出现的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享有的集体资产权益。目前全省700多个村完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省财政每年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运转和村干部报酬进行补助。

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从省、市、县、乡镇四级机关抽调机关干部,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派驻1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履行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等六方面职责。积极推进乡镇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化,60%的乡镇建立了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七、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

大力推进下山搬迁脱贫。省政府每年都把下山搬迁5万人作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把下山脱贫与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以高山远山区域、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整体搬迁为重点,依托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下山移民小区,促进下山农民进城落户、转产转业,实现易地致富。推进整村搬迁,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对搬迁村庄的交通、水利、通讯等项目资金应转用于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以小户型、农民公寓、廉租房等方式,降低搬迁成本,促进低收入农户搬迁。2003-2006年,欠发达地区共下山搬迁农户8.2万户、29.71万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下山移民3.93万人。

促进低收入农民转移就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协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03-2006年,欠发达地区共培训农民244万人次,40.3万农民通过培训实现了转移就业。开展低收入农户普查,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的针对性扶贫。鼓励企业定向招收农村低保户劳动力,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

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选派科技人员到欠发达乡镇任职,2003-2006年,共到位专项资金3184万元,实施科技项目665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474个,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积极利用欠发达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美的生态资源,扶持发展来料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仅2006年一年,211乡镇年规模型来料加工企业吸收劳动力7.2万人,发放加工费2.2亿元。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结对帮扶的力度。发挥“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优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特色产业培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十五”时期,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及海岛地区的支出累计达336亿元,年均增长17.7%。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区域协作,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组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

八、不断深化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加快建立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今年全省2/3的新增财力要用于民生问题。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今年,全省财政预算内“三农”投入预计达4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投入的重点。加大对乡镇尤其欠发达乡镇的转移支付,提高基层政权的运转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率先终结农民“皇粮国税”。按照平等城乡居民税赋的要求,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为取向,自2001年率先停征欠发达地区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起,从局部地区到全省范围、从少数税种到全部税费、从“减调改稳”到全面停征,率先迈出免除农业税收的破冰之步,2005年全面停征农业税收,成为全国第一个终结农民“皇粮国税”的省份。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以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和化解乡镇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增强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基本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基础。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全额转移支付。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经济薄弱村的村级组织运转。

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制基本建立,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信贷主力军作用。针对农业种养大户投入增多、风险增大的趋势,2005年开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试点,首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共保经营模式,2006年12个县开展试点,今年又扩大到32个县市。2006年推行政策性农房保险制度,至2007年2月,全省已有757.1万户农户参保,参保率71.7%。支持和鼓励创新信贷支农产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增加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供给。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万家工商企业与村结对,以经济顾问型、产业带动型、合作开发型、直接参与型、公益捐助型等方式参与新农村。开展万个城镇文明单位与村结对。今年上半年,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新农村建设金额达到5.3亿元。实现万名科技人才送科技服务到农村,浙江大学、浙江工大、浙江林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纷纷与地方建立共建新农村。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民间慈善组织、企业家纷纷开展扶危济困,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⑷ 芜湖的人口民族


2015年末,芜湖市常住人口365.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7万人,增长1.0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人口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增速有所加快。分县区看,镜湖区常住人口55.5万人,弋江区32.8万人,鸠江区(含经开区和江北集中区)61.0万人,三山区(含大桥开发区)15.0万人,无为县103.3万人,芜湖县29.9万人,繁昌县26.8万人,南陵县41.1万人。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我市坚持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按照“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工程蓝图,我市将着力打造芜湖1个主城,建设江南城区、龙湖新城和江北新城3个主城区,大力发展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4个副城,加快建设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产业新城等12个产业新城,重点建设高沟等7个新市镇,全面实施千村综合整治,最终形成城市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人口131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同),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64人,增长7.67%,比全市总人口增长水平高5.50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74%,比总人口高0.52个百分比;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0.02个百分点。
2010年芜湖市分县区少数民族人口 县区 人口(人) 比重(%) 总计 13100 100.00 镜湖区 3823 29.18 弋江区 1795 13.70 鸠江区 1051 8.02 三山区 386 2.95 经济技术开发区 634 4.84 长江大桥开发区 78 0.60 无为县 2323 17.73 芜湖县 1245 9.50 繁昌县 821 6.27 南陵县 944 7.21 2010年,全市共有47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为6152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46.96%;其他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依次为:苗族(2099人,占16.02%)、壮族(1055人,8.05%)、彝族(744人,占5.68%)、土家族(575人,占4.39%)、满族(521人,占3.98%)。其他41个少数民族共有1954人,占14.92%,分别是:布依族(438人)、蒙古族(264人)、侗族(226人)、瑶族(126人)、藏族(92人)、黎族(83人)、傣族(80人)、哈尼族(77人)、朝鲜族(75人)、畲族(57人)、维吾尔族(52人)、佤族(50人)、仡佬族(48人)、傈僳族(46人)、土族(29人)、白族(28人)、高山族(23人)、水族(17人)、纳西族(17人)、拉祜族(14人)、哈萨克族(13人)、景颇族(11人)、羌族(10人)、京族(10人)、布朗族(9人)、锡伯族(7人)、仫佬族(6人)、怒族(6人)、毛南族(5人)、赫哲族(4人)、普米族(3人)、俄罗斯族(3人)、德昂族(3人)、东乡族(2人)、阿昌族(2人)、鄂温克族(2人)、撒拉族(1人)、塔塔尔族(1人)、独龙族(1人)、鄂伦春族(1人)和基诺族(1人)。

⑸ 十个全覆盖有什么意义50字

“十个全覆盖”幸福全覆盖
来源: 上传日期:2015/1/20 阅读次数:1411

“对350个村进行了改造整治,解决了239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危房16838户,硬化街巷375公里,完成32720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完成14所农村危旧校舍改造,建成281个标准化卫生室、350个文化活动室、231个便民连锁超市,农村整体面貌有了新变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村庄布局规划(2014—2017年)》,建设新农村示范村96个,回民区厂汉板村被评为2014中国最美村镇。加大扶贫力度,2.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2014年,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组组数据显示,“十个全覆盖”这项惠农工程,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因此过上了幸福好生活。
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十个全覆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对新一年的乡村建设充满着美好愿景。
“十个全覆盖”让群众“点赞”
作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和见证者,市人大代表、土左旗毕克齐镇党委书记崔岩军对这项工程有着更多更深的体会。
2014年,毕克齐镇的12个村成为第一批“十个全覆盖”项目村,虽然这些村子情况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差,老百姓怨言很多,干部压力很大。经过一年的改造,12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土坯房、旧房变成新的砖瓦房;农村脏、乱、差状况被美、净、硬(化)所代替;群众多年来存在的就近入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三难’问题有较大改变;群众由怨声变为‘点赞’;通过‘十个全覆盖’的实施,村干部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由不作为变为想作为……”崔岩军为记者细数着“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喜人变化,深感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工程的实施,赢得了民心。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个全覆盖”的攻坚之年,今年毕克齐镇计划实施8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这样,到今年底,毕克齐镇就有三分之二的村子实现了“十个全覆盖”。
“绘好一张蓝图,找好一支队伍,花好三份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做好‘十个全覆盖’这篇后续文章。”崔岩军对今年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早早进行了谋划。他说,“十个全覆盖”工程首先应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科学规划,然后严格程序、依法招标,找一支资质好的施工队伍,将“十个全覆盖”的资金与当地小城镇建设款项、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资金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避免浪费,保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给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崔岩军说,“‘十个全覆盖’不可能一次解决农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该以‘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把三农工作做好。”
会议期间,崔岩军认真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不忘与其他基层代表互相交流“十个全覆盖”实施的好的经验做法,崔岩军表示,只有在充分解读领会我市今年农村工作思路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致富产业发展希望更多科技和人才支持
65岁的王才才是武川县圪顶盖村河北小泉村的村民,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王才才彻底从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变为月月领薪水的新型农民,过去贫困的一家人,如今搬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居,过上了市民生活。
2014年,河北小泉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98户、232名村民搬进了新居,要说这新居可不简单,集生活与生产于一体,房子如城市楼房般设计了起居室、厨房、卫生间,有了上下水,统一安装了土暖气,村民生活条件大大改观。每户院子里还建设了大棚,村委会将组织村民统一种植木耳,实现增收致富。
市人大代表马德中是圪顶盖的村支书,他告诉记者,圪顶盖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时,紧密和当地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相结合,既要美丽乡村又要富裕农民。河北小泉村村民种植木耳,就是依托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由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为村民提供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种植后公司对产品统一回收,扣除成本后将收益返还给村民,所以对村民来说是零风险、零成本。据马德中介绍,每户种植木耳纯收入预计为2万元。
“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人才上的支持,现在技术人员都是外聘的,希望能培育本地的专业人才,使产业后续发展有更多人才和技术上的保障。”今年人代会上,马德中更关心政府是否有这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5年我市将实施338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
“我市在全区实现‘两个率先’,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首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好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合理规划县域产业空间布局,突出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市2015年统筹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出了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原则,先易后难、梯次推进,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推动全市所有需保留行政村(包括较大的自然村)实现“十个全覆盖”。充分尊重民意、吸纳民智,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统一整合、高效使用各类资金,加快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环境。今年围绕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先行安排改造任务,以线带面、点线结合,逐步向纵深推进,年内完成338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
目标已经提出,蓝图已经绘就。2015年,我们期待首府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更多精彩!

⑹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什么

在全面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做到既促进城乡生活互动互补,又保持农村元素和乡村特色,真正做到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杜绝千村一面等现象发生?对此,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国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幸福安居、生态文化、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政府支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在幸福安居方面,倪国良说:“说一千、道一万,美丽乡村建设的宗旨就是农民的幸福安居,如果不突出和强调农民的幸福安居,就谈不上真正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幸福安居,谁最有发言权?结论当然是农民最有发言权。以幸福安居为宗旨的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让最有发言权的农民参与进来,一切依靠农民,一切为了农民。因此,只有把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解决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才会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保护生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杜绝土地浪费、规划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及不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等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处理好的重要方面,如何做到这点呢?
“美丽乡村建设要高扬生态文化理念,充分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乃至对整个生物圈的尊重。”倪国良解释道。
倪国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一方面尽量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不为自我表现而设计,而为自然而设计;另一方面,让人工景观更自然丰富而又有变化,在尺度、功能等方面更具亲和力,人与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
此外,传统的村落往往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孕育而生,集山、水、田、宅为一体,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地有山地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品位。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注重保护民俗,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倪国良解释道:“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紧密的邻里关系构成了看得见、摸得着,有着巨大有形和无形影响力的民俗。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交融的和谐,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使村民体会到原有的熟悉生活与交往氛围,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此外,倪国良认为,美丽乡村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美。
“传统的农业生产,属于典型的粗放模式,难以集约化、精细化。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注意发展效益高、前景广、可持续的高效‘都市农业’。”倪国良补充道,“也应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中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某些传统,注重可持续发展。比如,集中设置生活服务区,减少占用多余用地;设置集中排污点、垃圾回收点、污水处理净化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利用生物能源减少高负荷、高排放的化学能源,利用植物的净化与分解技术净化生活污水等。”
“生态美包含整体美、共生美、动态美三个基本原则。注重生态美就是要求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融、平衡适应、循环往复之美。可以这样讲,远近闻名的古村落每一个都是生态美的典范。”倪国良说,“21世纪,注重‘生态’与‘美’的统一性,有助于树立顺应自然、着眼于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思维观念,从而形成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已成为吸引众多城市游客的重要旅游项目,是诸多乡村发展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一条重要举措。那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如何发展乡村休闲游呢?
对此,倪国良认为,乡村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是有区别的,是发生在乡村区域的旅游活动,因此,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休闲游,应当注意因地制宜开发出具备当地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通过独特的魅力吸引游客。同时,要防止过度开发、防止同质化、防止过度商业化,应当通过挖掘乡村的文化特质,增加乡村休闲游的厚重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先行,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
倪国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应当综合,乡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整体安排与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做整体考量。
“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住水平、生产要求的实态调查与发展趋势为基础,综合考虑耕作半径、生产用具存放、生产用房、家禽家畜养殖等多方面的根本需求来进行。”倪国良说,“美丽乡村建设近期目标是做好整治工作,建设若干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从而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美丽乡村的村民不用进城即可享受城市市民一般的生活便利与福利。”
打造美丽乡村,既需要高起点、宽视野的规划,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之中,还需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有力帮助。那么,政府应当如何扮演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角色呢?
对此,倪国良认为,政府应当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使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同时,还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使镇村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对镇容镇貌、村容村貌进行专项设计,明确镇村整体形象设计,总结和提炼当地居民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色。

⑺ 百村示范","千村晋位"专项行动方案怎么写

一、工作目标

深化和谐生态村建设,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和村庄绿化为重点,抓好国省道沿线、始丰溪沿岸等区块的村庄连片整治,争取完成46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65个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村建设,创建3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二、工作要求

规划完善。完善县总体规划,形成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和特色自然村梯次合理的规划体系,明确中心村的数量、位置和功能定位。以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为契机,做好村庄建设规划全面调整对接。全面完成中心村规划编制或修编,确保完成80%以上保留村规划。

整治村建设。严格按照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村庄绿化等项目标准要求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以连片整治、整乡整镇整治为重要手段,不断扩大村庄整治覆盖面。

市级示范村创建。在完成五项整治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人畜分离、亮化、美化工程,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批可看、可化、可学的新农村建设典型。

中心村培育。在落实规划、明确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逐步建设成为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更高层次农村新社区,发挥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

三、工作措施

1、摸清底数,工作抓早。按照整治村、示范村、中心村与“康居工程”充分结合的要求,开展调查摸底,在符合规划的村庄中俦考虑村班子战斗力强、集体经济实力强,以及纳入边片整治的村庄。年度计划确定后,及早调整更换,尽量做到工程项目早启动,工作协调抓主动。

2、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严格把好技术指导关,加强村庄整治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联系做好相关技术指导,进一步规范图纸设计、建筑工艺、项目监理等各个环节,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严格把好督促检查关,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督查,发现问题如实提出整改意见,该返工的要返工。严格把好考核验收关,对不符合标准的,认定为不合格,给予半年时间限期整改,半年后再次组织验收。

3、连片整治,整体推进。以沿河沿路、风景区、旅游区周边村庄为重点,以违章建筑拆除、“赤膊屋”整治和破旧房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结合文明样板路创建等载体,大力开展成片连线整治。在此基础上,确定完成三州乡生态村整乡整治,条件成熟的可积极开展涵盖多个乡镇的区域成片整治,不断提高村庄整治整体水平。

4、设计载体,造大声势。开好两个高规格的会议,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召开“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电视电话会议开至村一级;制定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清理农村垃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此为载体,坚持数年,持之以恒,带动村庄整治五项整治内容的推进和维护。

5、对接“康居”,重点突破。借土地综合和农房改造建设东风,破解村庄整治中的规划落地、资金投入、班子战斗力、整体建设水平提升等问题。加快中心镇培育,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6、拓宽思路,落实资金。在确保“百千工程”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实现逐年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在政策上找资金,在土地综合整治上找资金。强化领导联系整治村制度,把“百千工程”与领导干部下村驻点和指导员派驻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继续实行“百千”工程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配套项目要跟到那里。

四、主要工作安排

3月份

1、根据省市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对各乡镇(街道)申报的创建村进行实地调研。

2、召开九个责任单位协调会,确定今年创建村名单,并以联合文件上报省市审定。

3、抓好整乡整治的启动和一季报。

4月份

1、搞好各乡镇(街道)和谐生态村建设业务骨干、创建村村长或书记和工程承包人的业务培训及实地指导。

2、明确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村名单,并动员全面启动。

5月份

1、召开和谐生态村建设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负责人参加的研讨会。

2、召开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责任部门和谐生态村建设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的业务培训会。

3、制定出乡镇(街道)和谐生态村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4、制定出和谐生态村考核验收办法。

6月份

1、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

2、搞好二季报。

3、制定出和谐生态村资金管理办法。

4、对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村进行检查指导。

7月份

1、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参加的整治建设进展情况交流会。

2、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

3、对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实施村进行验收。

8月份

1、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

2、由相关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及所属创建村,根据省考核办法要求,帮助指导他们建立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档案和工作账。

9月份

1、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指导和督查。

2、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和乡镇(街道)参加的村庄整治进展情况交流会。

3、搞好三季报。

10月份

1、抓好各创建村考核材料申报。

2、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做好自查工作。

3、做好和谐生态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4、帮助抓好市核查工作。

11月份

1、迎接省抽查。

2、根据考核结果和县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核定各合格村资金补助。按时准确地把补助款发放到各创建村。

12月份

1、搞好四季报。

2、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和谐生态村考核验收组,对和谐生态村进行验收(除省市已验收外)。

3、根据考核结果和县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核定各合格村资金补助。按时准确地把补助款发放到各创建村。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

⑻ 杭州为解决三农问题用了哪些文件,要文件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用全新视角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四是渐进特征。新农村的建设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二、充分认识科学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科学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任何重大建设事项的前提和基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规划的指导。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科学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一)规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作用越来越重要。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律依据及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具有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职能,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作用。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宏观调控引导各项建设、保障城市和区域健康快速发展的职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城乡规划给予了高度重视,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一再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完善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曾培炎副总理在讲城乡规划时指出,“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可以说,规划就是生产力,规划已成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关键而重要的手段,是国家重要的公共政策和实施项目的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经验所证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城乡规划的主要职能是培育和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景观和文化氛围,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追求。科学到位的城乡规划工作,是指导城乡建设,推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规划的引领作用为国内外无数成功的实践经验所证明。例如:韩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成为不少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其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上世纪60年代,在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政策的作用下,韩国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却引发了城乡之间发展严重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新村运动,在最近30多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这为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也有大量生动实例,如新疆的抗震安居工程、江西省的村庄整治试点、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广东省的建设生态文明村试点等,由于坚持规划先行,典型引路,投入资金和劳力虽然不多,但成效却很显著,受到农民广泛拥护,这些都彰显出科学规划的显著功能作用,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和先导。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的蓝图,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统一的科学规划,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有科学具体的建设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低甚至严重滞后,就无法改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状,无法改变“走进房内过城市生活、走出屋外是农村环境”的现状,无法改变“走进去是城市、走出来是农村”的现状,甚至会陷入建了拆、拆了建的不良循环怪圈,过去是一代人建房三代人住,现在一代人建三次房,造成重复建设、反复建设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引起了社会不满,留下了历史遗憾。这种情况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都曾出现,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要素市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预测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农村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南阳市农村发展带来大好发展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吃透中央精神,用足用好政策,顺应南阳发展的潮流,乘势而上,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 (一)正确看待南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央实施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富民政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免交提留款,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南阳市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看,南阳市农村建设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中心村地位日益凸现。随着镇、村合并,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及经济强村因基础条件较好,正越来越多地集聚村民,凸现出中心村的明显地位,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场所。二是农村面貌迅速变化。南阳市村级经济逐步增长,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日渐增强,带动了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成为近年来南阳市村级建设的重点,村级主干道路修建、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电网改造等有了新的进展。四是农民参与热情高涨。广大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衷心拥护,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农村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来,农村形势一片大好,这些都为南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南阳市农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南阳市农村建设,纵向比,成绩很大;但横向比,尤其与先进地方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一是村庄布局不尽合理,规模小、建设乱,土地资源使用粗放;二是村级建设无序,空间布局杂乱无章,造成社会资源和个人财产的巨大浪费;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各项管理很难有序推进;四是建筑品位普遍不高,缺乏人文内涵,没有地方特色;五是人居环境不优,农村生活质量欠佳,脏、乱、差状况亟待改变。应当说,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致使农村建设到处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规划的引导和带动。 (三)南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空前机遇。南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2.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乡镇总数212个、行政村4651个、自然村40131个,农村人口、农村经济所占比重很大,“农”字的分量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跃上一个新的战略起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已超过30%,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建设新农村的条件日臻成熟。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谋划和加强“三农”工作。从全国宏观环境看,中央明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并在宏观调控中把“三农”作为重点加强的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农政策,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越是面临千载难逢的黄金发展机遇期,越要更加重视搞好规划,用科学规划统领新农村建设,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四、搞好科学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镇(乡)域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应着重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对镇(乡)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和合理布局,科学制定镇(乡)域规划。要根据镇(乡)域村庄分布状况和相互依存关系,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通过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建立合理的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分析研究本地域经济发展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引导乡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区集中;合理确定镇(乡)域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体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建共享,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康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都要纳入镇(乡)域规划统筹安排,通过科学的镇(乡)域规划,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镇村发展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统筹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凸现新农村发展特色。科学的村庄规划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前提。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在镇(乡)域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村庄分布的调整以及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半径等因素,合理确定村庄规模;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统筹规划村庄布局;根据村庄规模与等级,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凸现新农村建设特色。通过统筹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势,突出地方特色,创造体现农村建设特色的村庄空间形态。 (三)合理制定配套设施规划,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主要是规划和建设好“三大中心”、“三大场所”和“六条管线”。“三大中心”是指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休闲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以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三大场所”是指托儿所、敬老院和超市市场,通过教育、养老、购物进村,以满足农民生活需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体系与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六大管线”是指公交线、宽带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自来水管、排水管,做到适度超前,预埋铺设,以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水平制定配套设施规划,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分享现代文明成果,实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居住建筑设计,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在镇(乡)域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传统习俗,结合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因势就利,合理布局宅基地,使农民新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映成趣;农居建筑设计要符合现代住宅理念,大小高低、内部结构、光照、保暖、通风等方面都要实用;要突出地方民居特色,充分体现地域风情,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户型的住宅,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建房需要,同时注意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住宅。通过强化居住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艺术水平,优化乡村人居面貌和环境。 (五)注重搞好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和城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行生态规划,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尊重和悉心呵护自然环境,继承村民们尊重周边生态环境、与之共存的传统思想,突出保护历史风貌和自然生态,严格控制村庄周边土地使用与开发强度,形成农田、林地、山体、河流池塘等生态复合系统。加强环境整治,实施“三改三清”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动员农民治理脏乱差,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五、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依靠群众,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事业,是为广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功业。我们要深入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统一提高思想认识,勇于探索实践。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南阳市农村地广人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新农村规划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区分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布局、地形地貌、乡土风情、历史文化、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发展前景,立足适度聚集,突出特色,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要区分轻重缓急,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 (三)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变那些农村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选择,制定农民参与的途径,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开展工作的主要标准;要通过村庄建设规划与行动计划的编制予以引导和规范,防止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层层下指标,浪费财力物力。 (四)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先行试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步推进。要选择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移民村、新建村、近郊村和一些富裕户先行试点,集中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小康新村示范点,引导农民有序建设美好家园;要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通过分析对比,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抓点带面,创造模式,逐步推开。 (五)加强领导,常抓不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狠抓落实。要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客观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关系,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确立长期行动计划,明确建设的重点、时序和组织领导方式。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各级各部门都要积极跟进,凝心聚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场重大活动中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投入,抓紧组织编制科学、规范、合理、操作性较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效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各级规划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导则》和《农村住宅通用图集》,积极开展农村规划培训,普及农村规划知识,启动实施“千人千村工程”,组织广大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入驻广大农村,宣传、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具体指导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坚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动员全市上下迅即行动,扎实推进,努力谱写南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⑼ 开阳县千村整治工程农民工工资怎么办

建议与其他一同被拖欠工资的同事们一起,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要求解决。《劳动法》规定,工资按月发放。当月可以发放上...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