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坡整治
工业污水治理的新技术、新理念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
1、特点
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是复合铝硅酸盐非金属矿物为主体原料、经特异技术工艺处理而制成的新型产品,与化学合成的水处理剂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相态有浆体和粉份体两种。性质偏酸,PH值3~4。浆体比重1.5~1.6,粉体比重1.2~1.3。颜色灰色至深灰色。
2、性能
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具备五性:(1)吸附性:吸附作用动力有分子引力(范德华力)、微粒色散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因而有物理学吸附、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2)离子交换性:矿物中具有晶体结构空隙,空隙内吸附了不稳定可交换的阳离子(K、Na、Ca等)及其他物质,以平平衡晶体内的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外部阳离子或极性分子可与晶格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并有相当大的交换容量。(3)催化裂化性:矿物质本身是种重要的非金属催化剂,还可与其他催化剂共同构成“组合催化剂”或作为化学催化剂的载体,它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裂解性和多功能性。(4)化学转化性:吸附与换聚集起来的各种状态存在的复杂物质,在催化作用下,经化学反应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可将无用物质转化为有用物质、有毒物质变成无毒物质。(5)生理助育性:本矿物原料,对动植物都有治疗与助长作用。在污水治理中,它首先作为药剂净化质,而留下的沉积物还对某些生物的培养起积极作用。
3、用途
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既可“一药治百病”,又善治“疑难杂症”。任何污水它都能比较有效地进行治理,对于重金属、有毒物、氨氮等废水则堪称特效药剂。各行业都可采用本药剂处理污水,但重点对象是电镀、电路板、电池、治金、制革、制药、食品、精细化工、木材加工厂、屠宰、畜牧等生产单位排放的废水或污水。
4、应用优势
(1)最重要的优势是能治理各类难处理的、特别是有毒性的污水;
(2)可清除少许的浮化物;
(3)絮凝沉淀速度快,沉渣含水率低、密实度高、脱水性好,易以压滤处理;
(4)污水处理设施和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减少工程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同时运作费也不高;
(5)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用作农肥掺料有增效作用,因为本矿物原料原是重的肥料添加剂。从而彻底消除了二次污染。
② “四边三化”行动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
通过“四边三化”行动,到2014年全省国省道公路边一定区域(边界为高速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200米、普通国省道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米)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影响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四边三化”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的景观带和风景线;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和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具体目标如下:
公路边:国省道公路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平均单侧绿化宽度达到15米以上。
铁路边:铁路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平均单侧绿化宽度达到10米以上。
河边:累计完成河道整治约2000公里,完成河道保洁约3000公里,主要河道两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新增河岸绿化1000公里。
山边:国省道公路、铁路、航道两侧1000米范围内省、市、县“十二五”矿产资源规划明确需治理的矿山治理率达到80%以上。
此外,建设森林通道1万公里以上、建成森林村庄4000个以上、完成交通沿线林相改造100万亩以上;国省道公路、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区域全面创建成“烟尘控制区”。
进度要求
——准备阶段(2012年6—8月)。省直有关部门牵头制订“四边三化”行动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在全面调查摸清辖区内“四边区域”存在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制订“四边三化”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9月)。各市、县(市、区)政府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辖区内“四边三化”行动,到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整治;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普通国省道公路、普速铁路沿线,以及河边、山边环境“脏乱差”问题整治;到2014年9月底前,进一步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全面完成“四边三化”任务,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验收阶段(2014年10—12月)。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对全省“四边三化”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核验收,并进行总结通报。
主要任务
(一)推进公路、铁路边洁化绿化美化。以种植绿化和垃圾清理、违法建筑清理、违法广告清理为重点,推进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洁化、绿化、美化。加强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整体景观设计,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做好破损山体修复、广告路牌规范、违章建筑清理、村庄立面整治、道路绿化美化等工作,使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景观大道和生态走廊。加强典型示范,打造一批样板示范路。
(二)推进河边洁化绿化美化。根据“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以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等区域城乡河道为重点,采取水系沟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道保洁等治理措施,着力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严格河道采砂许可证制度,加大对非法采砂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航道生态工程建设,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园艺、管理等手段,着力打造集行洪、排涝、灌溉、水运、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化航道。加强对主要骨干河道、平原河网的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护岸等综合治理。建立城乡河道(含村庄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加大河道保洁力度。
(三)推进山边生态环境整治。以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为重点,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重点做好露采废弃矿山的复垦、复绿及景观修复工作。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最大限度减轻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加强对荒芜低效经济林、疏林地、荒山荒地、火烧和病虫害迹地、开垦地、裸露山体等的改造和提升。采取“新造、补植、改造、封育”等措施,实施山体林相改造,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达到优化、美化、彩化的森林景观效果。全面开展景区内外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旅游景区整体环境面貌。
(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美丽乡村行动,以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为重点,深入推进沿线村庄连片整治。建立完善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体系,重点清除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村庄各类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大力种植乔木和乡土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交通沿线村庄绿化格局。加强交通沿线村庄立面整治和景观设计,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五)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各地要将“四边三化”行动与“美丽乡村”、“绿色城镇”、森林浙江、城乡整洁等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共同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持续推进交通干线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绿化,重点加强省际交接地段、城乡接合部、入城口、互通区、服务区等区域的绿化管理和养护。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有效整合相关经费,切实加大对“四边三化”行动的资金支持力度。采取征用、租用、结构调整、依法流转、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妥善落实“四边三化”绿化用地。全面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着力提高垃圾统一收集处置水平,切实巩固洁化、绿化、美化成果。
③ 我需要一些关于治理水污染的化学化工资料
1.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发生在海洋中,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采油、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④ 泥石流沟坡整治工程
泥石流的沟坡整治工程主要用于防止或减轻沟床及岸坡遭受严重侵蚀,使沟床及岸坡上的松散土体能保持稳定平衡状态,从而阻止泥石流的发生或减小其发生规模。
1.沟道整治工程
沟道整治工程主要是对沟道的易冲刷侵蚀地段进行整治,可分为以下两类治理工程。
(1)拦沙坝固床稳坡工程
在不稳定沟道(冲刷下切)或紧靠岸坡崩滑体地段的下游,设置一定高度的拦沙坝,抬高沟床,减缓纵坡。利用拦蓄的泥沙,堵埋崩滑体的剪出口或保护坡脚,使沟床及岸坡稳定。对于纵坡较大的泥石流沟谷,采用梯级谷坊坝群稳定沟床比用单个高坝技术要求简单,经济效益更好。
(2)护底工程
护底工程主要用于稳定沟底,防止沟床严重冲刷侵蚀。一般采用沟床铺砌或加肋板等措施。
沟床铺砌工程多采用浆砌块石铺砌或混凝土板铺砌沟底。在漂砾密布的陡坡沟床地段,还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漂砾胶结成一体,达到固床的目的。
肋板工程是在沟道内以一定的间隔设置多个与流向基本垂直的肋板,以防止沟床冲刷。肋板工程包括潜坝与齿墙工程,一般采用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砌筑。基础埋深应大于冲刷线,或者大于1.5m。顶面应与沟底齐平,或不高出沟底面0.5m,顶面宽度应不小于1.0m。在沟岸两端联结处应设置边墙,边墙高度应大于设计泥深,以防止岸坡冲刷。肋板的中间应低于两端,以减少水流的摆动。
2.护坡工程
护坡工程主要是防止坡脚被冲刷及岸坡的坍塌等,一般采用水泥砂浆砌石护坡,或用铅丝笼、木笼及干砌石护坡等。护坡高度应大于设计最高泥位。顶部护砌厚度最小应大于50cm,下部应大于100cm。基础埋置深度应在冲刷线以下,最小应大于1.5m。石笼直径一般应为1.0m左右,下部直径需大于1.0m。
对于不稳定岸坡,可采用水泥砂浆砌石或混凝土挡墙支挡,按水工挡土墙要求进行设计。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将流水沟道改线。此外,可采用削坡减载、坡地改梯地及植树造林、坡面排水沟及等高线壕沟工程等,使坡体保持稳定。
3.调治工程
一是通过疏浚、截弯取直、丁坝导流等工程措施,调整泥石流的流路、改善其排泄条件、防止泥石流对沟岸坡脚冲刷。二是充分利用上游或邻近区内的清水流量,将支沟注入的泥石流稀释,并排泄至保护区以外。三是在上游清水区设置调节水库,并用人工渠道将水逐渐排入下游,使水土分离,减轻或消除对中下游沟床及岸坡坡脚的冲刷,减少产生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
⑤ 讨论崩塌,泥石流,滑坡三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整治措施有何不同
一、崩塌
(一)崩塌定义
高陡斜坡(含人工边坡)上的岩土体完全脱离母体后,以滚动、跳动、坠落等为主的移动现象与过程,称为崩塌。危岩体是正在开裂变形,并可能发生崩滑的危险山体(图1-1)。
该类灾害具有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的特点。崩塌对斜坡底部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筑物危害很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二)崩塌分类
按崩塌体的物质组成分为两大类:一是产生在土体中的,称为土崩。二是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崩。当其岩崩的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又俗称山崩。当其崩塌产生在 图1-1 崩塌示意图
河流、湖泊或海岸上时,称为岸崩。
按照崩塌体的规模、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剥落、坠石和崩落等类型。剥落的块度较小,块度大于0.5米者占25%以下,产生剥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40度;坠石的块度较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50—70%,山坡角在30—40度范围内;崩落的块度更大,块度大于0.5米者占75%以上,山坡角多大于40度。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1、岩土类型:一般而言,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
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
3、地形地貌: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能够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
1、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
(四)可能诱发崩塌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在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具备之后,诱发因素就显得重要了。诱发因素作用的时间和强度都与崩塌有关。能够诱发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其中人类工程活动及人类经济(生产)活动是诱发崩塌的一个重要原因。
1、采掘矿产资料:我国在采掘矿产资源活动过程中出现崩塌的例子很多。有露天采矿场边坡崩塌,也有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引起地表崩塌的。较常见的如煤矿、铁矿、磷矿、石膏矿、粘土矿等。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修筑铁路、公路时,开挖边坡切割了外倾的或缓倾的软弱地层,加之大爆破对边坡强烈震动,有时削坡过陡都可以引起崩塌。此类实例较多。
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这里,主要是水浸润和软化作用,以及水在岩体(土体)中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可能导致崩塌发生。
4、堆(弃)渣填土:加载、不适当的堆碴、弃碴、填土,如果处于可能生产崩塌的地段,等于给可能的崩塌体增加了荷载,从而可能而诱发崩塌。
5、强烈的机械震动。如火车机车行进中的震动,工厂锻轧机械震动均可起诱发作用。
二、滑坡
(一)滑坡定义
图1-2 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营力的作用下,沿某一薄弱结构面产生剪切破坏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是自然作用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图1-2)。自然界中,无论是天然斜坡还是人工斜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斜坡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
(二)滑坡的形成条件
滑坡的形成与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营力改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松散土体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内因,河流冲刷及淘蚀是产生滑坡的外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是发生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1、地层岩性: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作用:各种软弱层、强风化带因组成物质中粘土成分多,容易阻隔、汇聚地下水,如果上坡上方或侧方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则这些软弱层或风化带就可能成为滑动带而诱发滑坡。
地下水在滑坡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作为表现为:
地下水进入滑坡体增加了滑体的重量,滑带土在地下水的浸润下抗剪强度降低;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静水压力对上覆不透水层产生浮托力,降低了有效正压力和摩擦阻力;地下水与周围岩体长期作用改变岩土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引发滑坡;地下水运动产生的动水压力对滑坡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5、人为工程活动影响
不合理人为工程活动,如人工开挖斜坡前缘开挖坡脚或后缘堆载,改变了斜坡的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大了滑体的下滑力,减小了斜坡的支撑力,从而引发滑坡。农田灌溉、水渠和水池漫溢和漏水、废水排放等加剧滑坡的可能性。
(三)可能诱发滑坡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进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诱发滑坡发生。
3、堆填加载: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修建重型工厂、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使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矿厂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三、泥石流
(一)泥石流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大都形成于沟谷和坡地,由于暴雨或冰湖、水库等溃决而在沟谷或坡面产生的一种携带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灾害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和破坏力强大的特点,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通常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和特定的地貌条件(图1-3)。
1、物源条件:系指物源区固体松散物的分布、类型、储备量以及补给距离等,能提供大量的固体松散物。固体松散物的来源决定于地层岩性、风化作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图1-3 泥石流示意图
物源条件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新构造运动、不良物理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制约。在断裂强烈发育带,岩石破碎,易风化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岩石性质不仅决定着岩体破坏的难易和方式,而且还决定所形成泥石流的性质。
2、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内因和必要条件,它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着泥石流的规模和特性。在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中,地形地貌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其变化是缓慢的,同时在泥石流的活动过程中,也被再塑造。
地形地貌对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通过沟床的地势条件为泥石流提供位能,赋予泥石流一定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能量;同时在坡地或沟槽的一定演变阶段内,提供足够数量的水体和土体。沟谷的流域面积、沟床纵坡降、流域内山坡平均坡度、沟谷形态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等都对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和分布无不受到山地地貌特征的影响。
泥石流活动的过程形成—运移—堆积就是地表一次破坏和塑造过程:平面呈一不对称的哑铃形成区和堆积区的形态极不稳定;形成区由条带状向树枝状发展;流通区在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堆积区由于流域内来沙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展,进逼下游大河变形,导致河流改道。
3、水源条件:水不仅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固体物质的搬运介质。降雨历程、降雨量以及降雨强度等对泥石流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三)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里、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他建筑活动时破坏了山坡表层而形成的。如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沟方可获得合适的建筑场地。1972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现场120人死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及采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如四川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一场大雨暴发了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10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断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
3、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稳定性破坏,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沟山上大耳头,原是森林区,因毁林开荒,1976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下游的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当地群众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⑥ 社区三线三边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参照下面这个,结合自己的实际改一下吧: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区文明委“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广泛动员社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湖河渠塘沿线以及城市周边、市际周边、景区周边)为重点的全域环境整治,为建设“五彩经开、幸福经开”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社区委作为社区范围内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各相关单位、居委会按照职责分工作为本辖区内环境整治的具体责任主体。
2.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以“三线三边”为重点,全面推进辖区全域环境整治工作,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做到无盲区、全方位、全覆盖。
3.坚持有机结合、长效管理的原则。把环境整治活动与文明创建活动等结合起来,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推进,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整治工作持久开展。
三、总体目标
用1年左右的时间,依托“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实现辖区内“道路两侧无垃圾、河道无漂浮、河岸无污染源”的工作目标,为把经开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区作贡献。
四、组织机构
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团兼任,成员由建设管理科和执法中队相关人员组成。
五、整治步骤和内容
(一)整治步骤
1.启动准备阶段(2013年年底)。社区委负责制订具体的“三线三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统一思想,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投入专项整治工作。
2.正式实施阶段(2014年全年)。全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深入开展排查自纠阶段(2013年12月中旬),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深入查找本辖
区范围内的“三线三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整治工作;第二阶段是集中整治阶段(2013年12月下旬至2014年元月中旬),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组织
开展“三线三边”重难点环境整治工作,在2014年春节之前掀起环境整治高潮;第三阶段是定期巡查整治阶段,建设管理科和执法中队建立长效整治机制,常态
化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力争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3.提升完善阶段(2015年以后)。总结“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经验,不断巩固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环境治理在社区全覆盖、全方位的目标。
(二)整治内容
1.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根据属地原则开展本辖区内高速公路沿线隔离栅栏外的环境治理工作。
习友、福禄园、康利居委会要按照区域划分,做好高速公路沿线的垃圾、漂浮物等巡查与清理工作,确保每周巡查清理不少于1次。
2.十五里河沿线环境治理。推行“河长制”,全面清洁十五里河沿线环境。执法中队、居委会要加强对河岸沿线的巡查,及时清理河渠岸坡乱搭乱建、乱倒
垃圾、开垦种菜等现象,确保河渠岸坡整洁,确保每3天巡查不少于1次。执法中队要与公服公司做好对接,及时清除水面漂浮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
等,同时要督促其加强湖河沿线绿化工作,整体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
3.社区周边环境治理。执法中队、各居委会要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设摊点、乱涂
写张贴、乱设广告招牌;执法中队要加大立面整治工作力度,全面整治骑路经营,规范摊点管理,乱设广告招牌、占道灯箱、“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现象,规
范广告设置,取缔非法广告;建设管理科要协调相关单位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养护企业要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4.广场周边环境治理。养护企业要全面清理景区周边道路及两侧存在的垃圾带、卫生死角以及乱堆乱放;完善广场环卫基础设施,全面解决污水乱排、垃圾
乱丢等问题,保持景区周边环境清爽整洁;执法中队要加强对广场周边和沿途的广告招牌乱设置、占道灯箱、“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巡查,并督促清理;加大
广场周边流动摊点管理力度;规范广场周边各类车辆停放。
在重点抓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推进辖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无盲区、全覆盖。要全面治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小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环境,着力抓好老旧小区等薄弱地段的环境整治。
各居委会要围绕主题,在“三线三边”地区广泛开展环保宣传、绿色承诺、捡拾白色垃圾、清除污染物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要动员更多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用志愿者热情服务的力量助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加快改善社区环境。
六、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加强对“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并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
2.强化宣传发动。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3.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大日常巡查、清理力度,积极主动抓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4.严格督查考评。“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和绩效办考核,区相关部门、社区委将加大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⑦ 北京环境整治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城管局网站对各方面已经罗列的很清楚了,只是该谁去办,推来推去搞不清。
⑧ 中国水电八局2016在洞庭湖治理有哪些工程项目
中国水电八来局2016在洞庭湖治理的工源程项目有:
1、洞庭湖城陵
2、矶水利枢纽工程
3、以松滋口建闸为重点的四口河系综合整治工程
4、洞庭湖区河湖连通工程
5、洞庭湖区大型灌区工程4个
(8)岸坡整治扩展阅读:
洞庭湖汇集湘、资、沅、澧四水,接纳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闭)四口分泄的长江洪水,经过洞庭湖的调蓄,于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城陵矶水利枢纽位于岳阳市东洞庭湖出口,枢纽控制水位25.0米,与长沙综合枢纽多年平均枯水期下游水位衔接,具有供水、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拟利用城陵矶综合枢纽在枯水期1~4月份和11~12月份蓄水发电,5~10月份闸门全开接近天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