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秦岭治理

秦岭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23 21:18:54

❶ 秦岭环保治理对中国生态平衡有何意义

巍巍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天然氧吧,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华夏民族的龙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使命光荣、职责重大;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守护好秦岭绿水青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❷ 秦岭地区 陕西在秦岭生态治理中具体采取了有哪些措施

1.法——为“山”立法 探索长效保护机制
2013年,全国大城市中首次为一座大版山而专门设立的地方权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在此之前,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
2.山——整治掠夺式开采 不再新立矿业权
2015年4月,西安市政府制定公布《西安市秦岭北麓矿山专项整治方案》,揭开了秦岭北麓矿山整治序幕。方案整治范围从采石矿山扩大到包括金属类矿山在内的所有矿山,要求到2020年将全市现有61个矿权压缩到17个以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3.水——做大“水”文章 秦岭之水润泽京津
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处于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说是“调秦岭水,解京津渴”。
4.城——“山”、“城”相融 改变生活
守住绿水青山做大“根”产业,换回金山银山。目前,佛坪县实行山、水、林、草、田、园、路综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平方公里,治理区域呈现出“十里长沟茱萸香,小桥流水美山庄”的新农村景象。

❸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及黄土高原的治理”愈发紧迫.小云对此进行课题研究,请你根据

(1)图中①线--秦岭与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京的纬度约为32°N.
(2)黄河、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灌溉了流域内的农田,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同时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流域内建设有众多的水电站.
(3)长江沿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食是米饭.长江沿江地带的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黄土高原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近年来,长江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出现了和黄土高原同样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关键是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故答案为:(1)①;32°N;(2)灌溉;(3)湿润区;旱地;米饭;长江沿江地带;(4)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❹ 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中国第二长的河流。

黄河北源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哈拉山脉的一个分支——察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源于巴彦哈拉山脉各亚山北麓的卡吉曲,西源于星辰哈拉山西麓的经论证的宗列曲。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部流经中国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故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富含沙量的河流。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每年将产生16亿吨泥沙,其中12亿吨将流入大海。其余4亿吨将长期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有利于种植的冲积平原。

(4)秦岭治理扩展阅读:

关于黄河的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❺ 秦岭北麓保护区的区域面积要官方数据

西安专项整治秦岭北麓生态环境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三乱”问题,已经引起西安市的高度关注。为了认真查处和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使严重破坏和污染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该市从现在开始至年底,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开展专项整治。

这次整治的范围为该市所辖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长安、蓝田、临潼、灞桥6个区县的44个乡镇,总面积为5197平方公里。整治的重点包括治理整个采矿企业乱采滥挖,旅游景点和各类接待服务设施乱修乱建,废水、废气、废渣乱排乱放,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地,修建公路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违法越权审批等6个方面的问题。

秦岭北麓是西安市水源涵养林区和绿色安全屏障,是西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该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该市去年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170家采矿企业中,只有41家办理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现有77处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场所中,64家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未建污染治理设施。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秦岭北麓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该市成立了由副市长杨广信任组长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进行从严处罚,对违法单位拒不执行处理处罚规定和整改要求,以及屡查屡犯,明关暗开,弄虚作假的坚决予以打击,对其法人代表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纵容袒护违法企业,干预执法监管的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从严追究处理。
来源:陕西日报 2003、7、10

❻ 秦岭北麓违建整治,周至县仰天河水库的凤凰山庄为什么没有得到治理。占用农田,污染水源合理合法吗

是在秦岭山脚下吗?如果是的话,给中纪委举报。打开中纪委网站就可以网上举报。

❼ 黄河简介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美丽而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黄河上游河段水力资源丰富,从龙羊峡至青铜峡川峡相间,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那里可以建造许多电站,已建立了好几个大水电站。

黄河自孟津至入海口是黄河的下游,就是华北平原。这里河道宽阔,水流缓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郑州黄河花园口一段起,河床平均比两岸地面高4-5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米,成了世界闻名"地上悬河"。

黄河著名的壶口瀑布--雷霆万钧,奔腾而过,壶口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著名的龙门--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产生“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又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7)秦岭治理扩展阅读:

黄河的地貌特征: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级阶梯。

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形大弯道。

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万千。

❽ 西安目前环境保护设施有哪些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召开现场工作会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多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安排部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坚持“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保护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各项保护工作;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把秦岭北麓打造成“国家中央森林公园”和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为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市级各成员单位和沿山区县政府各司其责,按照“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整顿秦岭北麓开发建设秩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水源地河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生境不断改善。
(一)植被保护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造林79.23万亩,封山育林32.2万亩,年均造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2%增加到44.99%,高于全省7.73个百分点,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五位。2011年,全市造林绿化10.4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同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防火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受害率和病虫害成灾率均低于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水资源保护
我市高度重视秦岭北麓水源地的保护问题。依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规定,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行分级保护,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开展黑河水源地专项整治,对违法采石活动进行治理,对水源地内农家乐设施进行清理拆除;二是启动了黑河二期移民搬迁工作,分批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群众进行搬迁;三是在108国道南设立检查站,杜绝有毒违禁物品进入水源保护区;四是在全市水源地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牌,建成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和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平台;五是加大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并举,工程、生物、耕作、水利、政策措施并重,年平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十一五”时期,我市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了全市湿地资源调查,建立了周至黑渭湿地保护区和周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目前秦岭北麓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5个,总面积1004.04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18.87%。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严格执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实施多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了乱捕滥猎和运输倒卖等违法活动。完成了《西安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监测》、《西安市珍贵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规划》等10个项目的开发、编制和储备,其中部分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四)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
我市不断加大力度规范秦岭北麓各类开发利用活动,2006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秦岭北麓及环山路区域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市政发〔2006〕72号),遏制了秦岭北麓区域及环山路两侧乱占耕地、破坏绿化、乱搭乱建的势头。集中力量持续不断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专项整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均予以关闭。“十一五”期间,通过资源整合、关闭破坏生态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等措施,将采矿权减少到42个,减少率达58%。
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
根据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关于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两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制度规范,加强执法监察,强化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保护管理机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秦岭北麓的统一监管,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独立设置市、区县两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秦岭办”)。市秦岭办由过去挂靠在市发改委改为独立设置,核定行政编制18名,内设处室4个。随后,市政府又批准成立了市、区县两级执法监察机构,批准事业编制123名;批准成立了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公司,注册资金8个亿,其中市财政出资2个亿。市、区县两级秦岭保护机构的成立为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快编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市秦岭办成立后,立即对我市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摸底,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课题组,邀请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并注重与“关—天规划”、“大西安规划”以及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去年底,完成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以上两部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正上报省政府批准。今年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又对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作了安排部署。
(三)加强秦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各成员单位与区县政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对秦岭生态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一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效恢复植被,改善水生态环境。林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秦岭北麓直观坡面绿化等工程;去冬今春,市秦岭办组织了“感恩秦岭—我为秦岭植棵树”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发动驻区项目单位、沿山群众和社会志愿者植树109万株;水务部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黑河、涝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农业部门在环山旅游带大力发展杂果基地、现代农业展示基地。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大力进行环境整治。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市秦岭监察支队加强与国土、规划、城乡建设、林业、水务、环保等执法机构合作,开展对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检查,今年上半年共出动130余次,发现违规建设50余起,查处40起。三是实施“铁锤治理”,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按照省《条例》的规定,去年9月和今年4月,市秦岭办和临潼、蓝田、长安、户县、周至5个区县政府组织了两次联合执法,拆除违规砖瓦窑7处,违法矿山生产线12条,违规沙石厂6处,违法建筑10处,极大的震慑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严格项目管理
去年10月,市政府发布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内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办发〔2011〕195号),对区域内投资项目实行全程监管。对已建成项目,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跟踪检查,凡排放不达标的,限期改正;对擅自突破规划、更改建设内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要求其立即整治;对未开工建设的保留项目,按照《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重新规划报批;对新报项目,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规划条件。
(五)深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省《条例》颁布以来,我市以宣传贯彻省《条例》为重点,结合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提高了广大市民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先进典型,曝光违法采矿、无序开发等企业和个人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采取多形式、广覆盖的户外宣传,在重点道路、峪口、景区和水源保护区树立宣传牌;精心组织“五一”、国庆长假和“世界环境日”、“国际湿地日”等纪念日宣传活动,向市民、游客和“农家乐”经营户发放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常识手册。三是组织万名志愿者进山拾荒,护绿秦岭,引导市民和游客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激发其关爱秦岭、感恩秦岭的自豪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虽然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近30年秦岭北麓河流的天然径流量下降了11.32%,2011年,19个河源水质监测断面仅有9个达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秦岭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保护水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科学利用良性互动。
(一)加快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完成《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报批工作,尽快组织编制有关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二)认真落实重点资源保护。加强森林植被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物种保护体系。
(三)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更加注重开发利用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项目审批工作流程,规范项目论证会审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办法;从严控制新建矿权数量,加强对现有采矿权的监管,治理恢复已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做好省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
(四)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按照《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西安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秦岭旅游发展布局形成以环山路为主线,以楼观、草堂、终南山、辋川、骊山为重点区域的“一轴五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成以自然生态、宗教文化、生态观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整合工作,规范森林公园建设,完善重点景区和峪口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打造“5A”级景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一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植被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污染减排等工作;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地等区域居民逐步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三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在定期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四是研究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鼓励性政策,提出有关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做好秦岭生态功能区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
(六)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和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定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重点区域组织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违法排污、破坏植被、乱捕滥猎、非法采矿等行为,实现执法监察网络全覆盖。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随着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强,未来5年,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将不断提升,生态功能日益彰显,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相互渗透,“山水秦岭、人文西安”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形成城市与山水相融合、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新格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央森林公园和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

❾ 地理填空(关于黄土高原)

1、太行山;秦岭;
2、d;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

❿ 西安如何持续发力整治秦岭北麓违建

整治秦岭北麓违建,西安正在持续发力。8月21日,西安市纪委监察委公布了秦岭北麓违法建设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接受市民群众投诉举报。接受举报内容包括党员、干部参与秦岭北麓违法建设和其他各类违法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等违纪违法问题。

拆违面积超过三万平方米的还有蓝田县。根据蓝田县委宣传部8月19日发布的信息,该县排查各类点位53860个,发现疑似违建669个,经县镇两级研判排除疑似违建571个,现剩余疑似违建98个,拆除面积32150平方米。

率先打响秦岭北麓集中拆违行动第一炮的鄠邑区,拆违面积也已达上万平方米。鄠邑区委宣传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8月18日,全区累计排查点位17792个,发现疑似违建444个,其中疑似别墅类24宗64栋,累计拆除疑似违建48处17378.26平方米,其中,拆除疑似违建别墅37栋15881.26平方米。同时,区委、区政府大力宣传并鼓励业主自行拆除违建别墅,至今,业主已自行拆除23栋9196.26平方米,依法集中拆除3宗14栋6685平方米。

此外,截止8月19日,周至县全县累计排查点位33197个,发现疑似点位72个,依法集中拆除违法建筑8处6812平方米;临潼区于8月20日集中对代王、铁炉、仁宗等6个街道的8处共计2185.3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