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个人问题整改措施
1. 党员意识淡薄问题及整改措施
意识淡薄问题,整改措施就要加强思想教育及平时的日常监督工作
2. ▲党员个人整改措施怎么写
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组织系统和组织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一直以来,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组织部是靠得住的部门,是值得信赖的部门,对我们这个“家”和我们的工作还是认可的,从这几年组织工作满意度连续测评结果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新形势下,组织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组织系统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很尖锐。(一)思想观念不够适应,理想信念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文化的考验,一些组工干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工作的规律研究不够,习惯于机械的按规定办、按惯例办,使组织工作缺乏应有的活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市场经济衍生出的观念、原则渗透到组工干部的心理行为之中,对党内生活准则、党性原则,特别是对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强烈冲击,带来严重挑战。少数组工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弱化,放弃价值追求和职业操守,有的甚至沦为金钱的俘虏。少数组工干部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在干部工作中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标准讲感情,使公道正派的选人核心价值理念丧失殆尽。(二)思维方式不够适应,能力素质受到挑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组工干部习惯于到现成的条条框框中找规定,到过去的工作方法中求答案,去特定的事件中查原因,缺乏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前瞻思维、理性思维和法律思维,科学判断形势、把握工作规律的能力不强。一是视点有待提高。拘泥于组织工作的“小循环”,看不清大局对组织工作的迫切要求,影响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二是视野有待拓宽。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用来改进组织工作,显得有些不够。三是视角有待创新。原来习惯的那一套肯定不行了,但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不够,影响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三)精神状态不够适应,工作作风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感情不真、敬畏不够、扎根不深、作风不实、本领不大、方法不优。一是“党”的观念不强,认为执政考验是党的事,是党委的事,组织部门离的远。二是“忧”的意识不深,形式主义比较重,办事程序复杂、组织部门作用体现弱化,履职不到位,满足于当“太平官”。三是“干”的劲头不足,有的对升迁看不到希望,就破罐子破摔,有的谋待遇多、挑担子少,讲享受多、担责任少。四是“拼”的胆气不够,不敢坚持原则,工作只求过得去,解决问题办法还不多。五是“闯”的魄力不大,不愿讲真话、不敢说实话,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改革意愿不大。六是“扎”入基层不深。有的组工干部不想面对群众、不敢面对群众、不会面对群众,养尊处优、“骄”“娇”之气,与基层群众、党员干部和专家人才走不近、有距离。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组织系统中,在组织工作方面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在干部工作方面。执政最大的考验是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最关键的是得到群众的认可。用对一个人,形成的是正确导向;用错一个人,损害的是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在目前的干部工作中,存在重程序、轻结果、简单执行条规的现象。一是在观念层面上,存在只要程序到位了就没有责任的思想,认为程序到了,选拔的干部不好也没错。二是在操作层面上,按票数划线好操作,可以回避很多矛盾,很大程度上存在简单的以票取人的现象,导致干部选任中公开公正但不公平。三是在机制层面上,干部下的渠道不多,出口不畅,使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难以落实。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使用起来的“好干部”与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有差距。 (二)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对基层党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就党建工作本身而言,存在不务实、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一是没有贴紧中心服务大局。为了创新而创新,在各种提法上不断翻新,内容上没有与时俱进,发文多、“花样多”、载体多,能落实到基层的、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不明显。二是热衷于树立典型,不注重总结推广。没有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抓一项丢一项,抓一阵停一阵。三是为细化而细化、为量化而量化。考核指标越来越多,考评程序越来越复杂,人为增加操作难度,与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初衷相违背。四是研究问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转型时期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研究不够,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党建实践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 (三)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越位”就是组织部门权力有时过于上收,束缚了下面的手脚,压缩了基层的创新空间,导致了下面疲于应付,照搬照抄,只能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缺位”就是组织部门不能很好地“弹钢琴”,有时顾此失彼,上面强调什么就抓什么,不能统筹抓,深入抓。如抓了农村可能忽视了机关,抓好了任务完成就可能忽视了问题研究等。“错位”就是组织部门做了不少职责范围外的事情,比如拆迁征地、计划生育等比较难的工作,这样不仅加重了组织部门的工作负担,更是权力透支,导致有时处境比较尴尬。二、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对策措施(一)抓好教育培训,切实防止“精神缺钙”。一是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抵御风险的意识,提高经受考验的本领,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权力观、政绩观教育,深化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使道德、思想、法制等方面理想信念教育有形化、实在化,防止得“软骨病”。三是要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培训。既要理论培训,更要实践锻炼;既要业务知识培训,更要经济和其他知识的培训;既要有灌输式教育,更要有研讨式启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四是要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培训机制。让组工干部每年接受培训,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自学,设计有效载体,探索倒逼机制,培养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的组工干部。(二)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消除“危险源”。要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完善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强化“顶层设计”,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净化选人用人风气。进一步科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不断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推荐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问责,探索建立公开有序的竞争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注意从艰苦地方、复杂环境、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创新。针对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基层党建要形成属地属业齐抓共管的局面。属地党建重在解决党员组织挂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服务等问题,行业党建重在解决党员的思想、业务交流问题,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三是推进组织工作自身改革。明确组织部门的定位,组织部门目前牵头的事情太多,结果其他部门的作用没有发挥好,其实反而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 (三)改进作风,形成符合新任务要求的“新部风”。一是组织部门要做落实“八项规定”的表率部门,做到净会风、正文风、树新风、扬正气。要减少形式主义,不追求表面文章,从文字中解放出来,减少各类简报,为组工干部减负。二是切实加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使求真务实成为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突出先进组工文化建设,强化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形成符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新部风”。三是开展务实管用的主题实践活动。在组织系统树立“人民群众是组织工作最高裁判员”的理念,建立健全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门的领导同志直接联系群众的有关制度。四是要想办法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基层党组织有经费、有资源、有能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四)严格监督管理,筑牢应对风险和考验的“防波堤”。完善组织工作的推进落实机制。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进一步建立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管理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一是注重后评估。通过后评估工作,跟踪工作进度,修正决策偏差。二是注重工作督查。坚持一抓到底的好作风,防止执行过程的偏差。三是注重基层经验。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鼓励基层抓好“自选动作”,形成特色工作。四是注重末端约束。完善群众评议的有效机制,强化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导向。(五)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过硬的“战斗队”。一要坚持五湖四海,严把进口关,注重从基层,特别是从经济社会建设一线遴选干部,注重选拔复合型组工干部。二要选派组工干部直接到经济部门锻炼,增加实战经验和历练。三要完善组织工作的选拔和考核评价机制。既要以理想信念激励人,又要以科学评价用好人。四要制定出台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意见。规范组工干部任职资格条件和选配标准,开展组工干部职业生涯设计,加强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和岗位交流等。要把落实“三从严”与“三个留人”的要求有机结合,建设温暖之家。五要适当增加基层组织部门的人手,为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听群众呼声、多解群众忧愁创造条件。
3. 党员干部整改问题清单,党员干部整改措施有哪些
问题一、批评制度不落实,评功摆好拉关系。不能正确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撰写自评材料时,说成绩长篇大论,讲问题遮遮掩掩,将原本找差距、查原因的党性剖析材料写成了评功摆好、自我表扬的“先进事迹材料”。在评议其他同志时,不讲缺点讲优点,不讲问题讲成绩,尽说一些有违良心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废话、相互吹捧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评议干部党员时,更是有意奉承、一味讨好,把民主评议当成了拉关系、卖人情的良机。还有的在评议中怕得罪人,影响进步;怕搞僵关系,影响工作,患得患失。
措施一、健全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开设电子邮箱、群发短信,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将党性分析评议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群众通报,接受党内外监督。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思想不端正、不坚持原则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予以纠正及处理。
问题二、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个钩,坐在一起唠一唠”,没必要较真。在民主评议时,置评议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于不顾,原本需要广泛听取党内外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却只是简单地发个言,讲两句话,填一下测评表就算走完了程序,致使评议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措施二、教育先行搞好引导。要认真学习《党章》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使其认清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要针对批评与自我批评难开展的实际,从领袖论述中寻找思想武器,从《党章》中查找理论依据,从正反典型事例中认识利弊,使其明白“严是爱,松是害”、“自己亮丑不是丑,遮遮掩掩才是羞”的道理,对组织敞开心扉讲实话。
问题二、批评制度不落实,评功摆好拉关系。不能正确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撰写自评材料时,说成绩长篇大论,讲问题遮遮掩掩,将原本找差距、查原因的党性剖析材料写成了评功摆好、自我表扬的“先进事迹材料”。在评议其他同志时,不讲缺点讲优点,不讲问题讲成绩,尽说一些有违良心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废话、相互吹捧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评议干部党员时,更是有意奉承、一味讨好,把民主评议当成了拉关系、卖人情的良机。还有的在评议中怕得罪人,影响进步;怕搞僵关系,影响工作,患得患失。
措施二、健全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开设电子邮箱、群发短信,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将党性分析评议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群众通报,接受党内外监督。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思想不端正、不坚持原则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予以纠正及处理。
(3)党员个人问题整改措施扩展阅读:
党员干部整改问题目标要求
主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总体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则;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
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则: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
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坚决反对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