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黄河的建议
『壹』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为治理黄河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一、如果你是治理黄河的总指挥,你会用什么方法来使“她”成为我们的“福河”呢?简单写出你的治理方案。
二、阅读课文第五段,完成练习。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
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层之间的内在关系是________。
(2)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举数字”两种方法来说明黄河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的原因,其中运用“作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运用“列举数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
练习答案
一.
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二.
分在第一句后面
第一层:黄河含沙量大第二层:黄河含沙量大造成的灾难
因果关系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贰』 治理黄河建议
1、中上游植树造林.
2、中上游修水库拦截泥沙,蓄水防洪.
3下游疏通河道.
4下游筑堤固坝.
5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6、加强对生活用水的处理再排放.
7防止大水漫灌农田而引起携带农药化肥的水回流河中.
8加强对入海口的治理,确保河道畅通.
9、加强对水利设施的调配管理,适时放水蓄水.
『叁』 治理黄河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黄河法”。
为更科学地实现流域管理、行政区管理和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应当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区与部门利益的相关问题,共同处理防洪与减灾、水土保持与减淤脱贫、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关系。
二 、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水量分配和统一调度管理办法;把黄河流域的节水工程做一个整体考量,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安排专项投资,各省区分级落实配套资金,并承担节水工程建设任务;尽快调整水价,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三、国家应加大对治理黄河的投入。
防洪工程建设1995年以前,每年投入1-2亿元,现在防洪工程资金,才增加3-4亿元,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今后3年,应不少于70亿元,这是从根本上解黄河水害的重要措施。
『肆』 治理黄河的建议50以上
对黄河综合治理方略的思考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西北、华北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命之源。黄河流域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口号,将黄河的治理转向多目标治理。笔者根据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经验教训,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
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过去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对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通常把由坡面径流集中冲蚀土壤和母岩并切入地面形成较大沟壑的侵蚀形态称为沟道侵蚀。沟道下切是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的诱因。沟道下切造成岸坡和支沟坡度变陡、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加剧,因此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侵蚀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地变得贫瘠。同时,进入黄河的泥沙携带的营养物质使得河湖水质富营养化。
控制侵蚀的根本是控制沟道下切和沟头上溯,可以通过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进行联合控制。水利工程主要指建设淤地坝群,拦截黄河上游侵蚀产生的泥沙,使其淤积在沟道内,抬升沟道河床,降低坡度,从而达到稳定沟道的目的。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在拦沙和控制沟道侵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工程是指在沟道内或沟道两侧的坡面上种植能够有效控制侵蚀的植被,以保护河道和边坡,防止冲刷和侵蚀。研究表明,坡面植被覆盖率恢复到70%就可以使沟道侵蚀产沙减少75%以上。生物工程控制侵蚀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物种。若物种选择得当,不仅可以控制侵蚀,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1986年,钱正英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突破口的科学建议,使沙棘灌木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系胡颓子科,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植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有极强的萌生能力,可以通过无性系生长实施种群扩散,并依靠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提高基株适宜度和分株存活概率。沙棘根系具有较高的固氮能力,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种植沙棘可以有效拦沙蓄水,促进当地其他物种的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二、增阻降速是稳定河势的重要措施
稳定的河势对河流健康至关重要,而降低流速是稳定河势的重要措施。降低流速主要取决于河床的阻力结构。弯曲的河道、河道内的大卵石以及滩地上的植被等都是河床阻力结构的一部分。这些阻力结构能够降低水流流速、防止河道冲刷和稳定河势。目前,一些河流治理工程破坏了河床的阻力结构,引起了很多问题。从河流综合管理的角度来看,河道裁弯取直、滩地清障减糙以及渠化工程等都是不利于河流健康的。当然,降低流速会导致泥沙落淤,所以增阻减速宜从上而下进行。从河流整体看,增阻降速从根本上减小了泥沙侵蚀和运动的动力,河床演变速率减小,河势逐渐稳定。
弯曲是河流的本性,将蜿蜒的河流改成顺直违背了河流的本性。裁弯取直集中了水流能量,引起河道冲刷和河岸侵蚀,导致河道不稳,并破坏了水生栖息地,影响了水生物的生存。滩地植被可以降低洪水流速,延长洪水推进时间。许多学者研究了滩地植被影响河流水力特征和地貌特征的机理。滩地植被可以通过增加阻力和降低近岸流速来保持河道地形的稳定,并通过其根系增加河岸稳定,加速滩地和岸边淤积。河道渠化工程对河流地貌和生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用混凝土硬化河道和河岸改变了河流原来的属性。光滑河岸相对于自然河岸糙率要小很多,导致近岸流速提高,威胁河岸和大堤安全。人们已经认识到光滑河岸不利于防洪安全,一些地方为控制近岸流速,将大石块镶嵌在光滑护岸上以增加河岸糙率。
降低流速不仅有利于稳定河势,对河流生态也十分有利。通过对河流生物群落的研究发现,河流中水流流速小于2米每秒时,最利于水生物的生存。大多数水生动植物都生活在低流速的水域中。适合度指数SI为栖息地的物理化学条件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适宜程度。SI=1和SI=0分别代表最好与最差的生存条件。通过对36种鱼类的研究表明,对于成鱼,约55%的鱼类在静水中最适宜生存,97%的鱼类在流速大于3米每秒的水中最不适宜生存。多数鱼类产卵需要较高的流速,幼鱼需要较低的流速。但是当流速大于3米每秒时,无论是成鱼还是幼鱼,所有鱼类的适合度指数降到零,而产卵孵化和鱼苗的适合度指数则降到1以下。
三、建设通河湖泊湿地是改善黄河生态的链条
河流是生命的载体,为各种水生生命提供栖息地。当前黄河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60%以上的黄河水不能饮用,黄河的生态也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黄河的河床底质都是细沙,黄河中水生物种和生物量都远比长江少得多。笔者曾带领研究小组到黄河下游以及黄河三角洲进行实地生态考察,在黄河河床和河滩湿地中采集底栖动物样品,通过分析发现,只有极少底栖动物在河道里生存,而湿地生存的物种较多。
通河湖泊湿地对河流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河流系统中,通河湖泊与河流干、支流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湖复合生态系统。河道与通河湖泊作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发挥各自的生态功能。研究发现,许多鱼类在河里产卵,在湖里长大。通河湖泊的河湖关系形式有利于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的生存与发展。河道的流水环境具有较高的溶解氧,但营养物质和饵料生物贫乏;通河湖泊则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支撑着水体食物网的各个环节。反过来,湖泊生态也依赖河流。因此,保持河湖的连通对于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隔离的湖泊生物多样性降低。以长江为例,近50年来,长江许多通江湖泊逐渐变小变隔离。隔离的湖泊中底栖动物由46种减少到30种,鱼类由80种减少到50种。生态管理的一个原则是维持较高的河湖连通度。在黄河建设通河湖泊可以显著改善生态,例如小北干流、河南段的二级悬河的河滩、东平湖和北展、南展滞洪区等都可以建设通河生态湖泊。
改善生态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增加水面面积。增加水面面积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从这方面来看,建设水库和大坝是对生态有利的。虽然水库和大坝建设造成了栖息地的隔离,对一些洄游鱼类造成威胁,但增加栖息地促进了生态的改善。
水生植被在河流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水生植被可以为底栖动物和鱼类提供饵料和休憩、产卵的场所,并且能够吸收河流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河流的目的。北京郊区的拒马河是一条水生植被发育很好的河流,沿岸居民利用河水作为生活用水,排回河道的水体都是携带大量有机物质的生活污水,这些有机物质不断地被河道中的植被吸收,经过一段距离的净化后,河水又变得十分清澈。在黄河的治理中,可以在有条件的河段培育水生植被,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通河湿地和湖泊中引入合适的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如苔草、黑藻和眼子菜)、挺水植物(如水烛和芦苇)、浮水植物(如莲、芡和浮萍)等,以构建黄河生命必需的底栖动物群落,创建并维持黄河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水体生态修复应当考虑整个生物链的修复。如当水体沉水植被修复后,还应同时考虑沉水植被的维护者和垃圾清理工,即水生昆虫、螺类和贝类等,继而放养鱼虾等。
四、控制点源污染是解决污染问题的重点
近年来,黄河缺水严重、污染加剧。据2001年监测统计资料显示,黄河中下游水体中磷的超标率达90%以上,氨氮超标率在50%以上。目前黄河的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但是,点源污染可以通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来控制,而面源污染却收集难、处理难。面源污染主要是营养物质,可以被水生动植物吸收或降解;而点源污染包含许多有毒物质,往往杀死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甚至植被,大大降低河流的净化能力。许多实例说明,工业污水排放杀死较高级的生物后,一些细菌和藻类才能够大量繁殖,造成河水发臭。因此,控制点源污染是改善黄河水质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如果点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水质就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资料: http://www.hwcc.com.cn/pub/hwcc/wwgj/bgqy/jjqk/200804/t20080410_192538.html
『伍』 “治理黄河的建议”的作文50个字
对黄河综合治理方略的思考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西北、华北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生命之源.黄河流域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口号,将黄河的治理转向多目标治理.笔者根据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经验教训,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
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过去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对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通常把由坡面径流集中冲蚀土壤和母岩并切入地面形成较大沟壑的侵蚀形态称为沟道侵蚀.沟道下切是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的诱因.沟道下切造成岸坡和支沟坡度变陡、细沟侵蚀和坡面侵蚀加剧,因此控制沟道下切是控制侵蚀的根本.侵蚀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地变得贫瘠.同时,进入黄河的泥沙携带的营养物质使得河湖水质富营养化.
『陆』 治理黄河建议书
治黄规划任务书(修改稿)
--------------------------------------------------------------------------------
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实现四届人大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制订一个统筹全局的、适应工农业发展的治黄规划。
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治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下游,大力巩固了堤防,战胜了洪水、凌汛,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工农业生产;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蓬勃发展,一些多泥沙支流治理也初见成效;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库区淤积有所缓和;全流域水利水电事业取得很大进展。沿黄广大人民群众在治黄斗争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对黄河的情况和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黄河的洪水和泥沙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近几年来,黄河下游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工农业用水增加等原因,河道淤积加重,河槽抬高,有些地方形成悬河中的悬河,排洪能力降低。不仅大洪水有危险,中小洪水也有顺堤行洪,冲决大堤的可能,严重威胁两岸安全。凌汛问题也未完全解决。黄河安危,事关大局。确保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已是当务之急。
此外,对三门峡库区淤积问题也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安排。
黄河流域干旱缺水仍较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有些地区人畜吃水尚有困难;有些地区则涝碱成灾;各省(区)工农业用电供不应求矛盾也很大。因此,必须积极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服务。
一、指导思想
拟订治黄规划,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以及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挥两个积极性,相信和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
要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坚持实践第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群众经验。从黄河多泥沙的特点出发,认识黄河,改造黄河,除害兴利,变害为利。
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从远期着眼,近期入手。以水土保持为基础,拦、排、放相结合,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和措施。使黄河水沙资源在上、中、下游都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二、任务
以研究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和泥沙淤积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措施为重点;同时,积极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提出干流和主要支流骨干工程的开发方案和建设程序;并在各省(区)规划基础上,提出全流域水保、水利、水电建设的轮廓安排意见。
规划分为近期(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五年)和远期(一九八六年至二○○○年)两阶段。
(一)近期目标
黄河下游要确保花园口二万二千秒立方米洪水不决口,遇到特大洪水也要有可靠的措施和对策。同时,保证凌汛安全。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有所减缓。
三门峡库区淤积问题进一步改善。
促进流域内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达到粮食自给有余,人畜吃水问题得到解决。下游沿黄地区和三门峡库区涝碱灾害初步解决。
全河水力发电能力有较大的增长。
(二)远期设想
黄河下游河道趋于冲淤基本平衡。
黄河下游的洪水、凌汛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促进全流域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全河水力发电能力有大幅度的增长。
三、主要内容
(一)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和泥沙淤积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为保证当前下游防洪、防凌安全,应根据国务院一九七四年二十七号文件精神,首先修订、补充一九七三年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提出的《黄河下游近期治理规划要点》(包括研究三门峡工程增设启闭设备和改进运行方式)。同时重点研究以下几类途径和措施,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案。
1、中游多沙和粗沙重点支流的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是治黄的基础,必须大力抓紧进行。为加速解决黄河下游的问题,要根据“为当地兴利,为黄河减沙”的原则,结合地方规划,重点研究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泾河及三川河等多沙和粗沙支流的综合治理规划,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和指标及大中型骨干工程的建设意见。
为了积累实践经验,选择一、二条粗沙支流,与地方结合作出规划;加速治理,进行观测分析,总结推广。
2、龙门以下干流工程和河道治理
主要研究以下措施:
(1)进一步改建三门峡水库,重建位山枢纽,提高东平湖蓄洪分洪能力(均包括相应的运用方式),结合进行河道整治。
(2)采取吸泥船或其它措施,加高加固堤防,放淤减沙,清水归河,充分利用和提高河道泄洪输沙能力。
(3)修建龙门、小浪底水库,包括小浪底一级开发和小浪底、任家堆两级开发的方案比较,以及这些工程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
(4)利用现有和新建水库及滩区工程,调水调沙,减少河道淤积。
(5)利用北金堤滞洪区进行局部改道。
以上措施的研究,应采取先粗后细的方法,先作粗略研究比较,从中选择若干方案,再作深入研究,计算、分析、进一步比较。
此外,将最近拟定的河口规划纳入本规划,作为近期措施。对于河口的远期治理途径和措施,留待这次规划以后研究。
3、南水北调
初步分析研究利用东部抽江、引汉济黄和其他调水措施的可能性及其对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作用,以探索南水北调的方向和途径。具体方案的深入研究比较,根据需要在这次规划以后进行。
(二)龙门以上干流工程的开发方案和建设程序
重点研究黑山峡枢纽不同运用方式对黄河中、下游的作用和影响及其综合利用效益,提出运用意见。
研究提出龙羊峡、龙口(或万家寨)、碛口等干流骨干工程的开发方案和建设程序,论证对黄河中下游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提出近期和远期径流电站的开发意见。
(三)全流域水保、水利、水电建设的轮廓安排意见
根据“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通过典型调查,在各省(区)规划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提出近期的建设意见和远期的轮廓安排。对以下三方面作重点研究:
1、“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除上述中游多沙和粗沙重点支流外,对全流域,特别是中上游五大片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地区(甘肃定西、甘肃庆阳、宁夏固原、陕北和晋西北)的近期水保、水利、水电建设提出安排意见,并提出各地区其它多沙支流治理的规划布局和骨干工程的兴建意见。
2、黄河下游沿黄两岸引黄灌溉和低洼地带放淤改土、排水治碱的近期安排意见。
3、三门峡库区治理。近期重点研究库区三三五米高程以上防洪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工程措施,提出安排意见。与两省有关的工程要通过协商解决。
远期的库区治理措施要结合黄河干支流工程进行研究。
『柒』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对黄河的环保治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对黄河的环保治理。关键在于水土保持。用在黄河的上游多栽树。减少水土流失。
『捌』 治理黄河的建议,至少10条
1、中上来游植树造林。2、中上游修源水库拦截泥沙,蓄水防洪。3下游疏通河道。4下游筑堤固坝。5减少工业废水排放。6、加强对生活用水的处理再排放。7防止大水漫灌农田而引起携带农药化肥的水回流河中。8加强对入海口的治理,确保河道畅通。10、加强对水利设施的调配管理,适时放水蓄水。
『玖』 要治理黄河的水土流失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写两条
『拾』 对治理黄河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内。
具体措施有:容①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③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