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与管理
❶ “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一、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
公司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责权的合理安排与制衡,公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即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从终极目的来看这两者是一致的,公司治理基本目的的实现,最终也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服务的。
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很显然,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或形成,就是为公司管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最终完成对财富的创造,并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两者的主体与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社区等,他们由于投入了专项资产,因而都要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方的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主要是指经理和员工,他们为应对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
比较而言公司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些。公司治理的的客体一般包括两个层次,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另外一层的治理是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等的管理。
3、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公司治理不仅要遵从《公司法》、《证券法》等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而且还要遵守政府或相关自律组织提出的治理指引,如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因此规范的程度较高,约束力较强。
公司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外,如何管理一般认为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因而体现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另外,从政府的作用来看,公司治理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当然这里政府在公司中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企不分不能相提并论。
4、资本结构反映出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从而反映的是这两者的不同地位和权利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的提供与组成。
5、实施的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6、稳定性不同:
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保证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而公司管理往往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法与决策,尤其是对于公司具体的作业管理层次。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企业制度构架层次的公司治理与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是构成现代企业整体运作的不可割裂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目标的实现。
1、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从基本目标上来说,两者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归结到底都是要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延伸。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虽然公司治理规范了公司的基本运行的制度构架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但这只是给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个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台上唱戏、唱好戏那是公司管理的问题。当然要唱更大的戏、更特殊的戏就必须对舞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公司治理也有适应特定公司的管理环境的问题。
三、治理和管理的定义
治理:
1、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2、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时译为Administer)
管理:
1、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是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的观点。
2、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持·西蒙提出的。
3、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4、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两词可以采用的英文译本有:administer、administrate、manage、run、supervise、rule,依据具体情况选定,英文的含义区分请查阅相关辞典。
治理有四大特征:
1、治理不是一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2、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3、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4、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而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管理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管理学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达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理理论
❷ 项目管理和项目治理的区别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本岗位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或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昨晚睡不着,思想还清晰一点,结合以往的项目管理知识,逐渐了解“项目治理”一词的内涵,今天赶紧记录下来,与君探讨。
一、项目治理的概念与及治理的对象
项目治理,从项目管理概念中抽离,是指公司层级对项目管理的管理。项目治理,在以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下实现公司管理目标(该目标通常为满足承包合同情况下的项目盈利)。项目治理的对象不是具体的管理工作或资源,而是项目管理的主体(项目部,也就是负责项目管理的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项目治理的对象是组织和人,它通过公司制度及纲领性文件,规范、约束和促进项目管理行为,同时在过程中不断地监督执行。
二、项目治理的核心工作
所以公司所给予的制度及纲领性文件的准确性及可用性、有效性尤为重要,往往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成效。这些文件包括公司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责任合同(应包含目标成本、目标利润)、项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其他公司计划性文件等。从这点来看,项目治理的核心工作,是采取措施以有利上述文件的作用的发挥,一个是要保障文件本身的高质量(前期策划)、一个是要保障文件的有效执行(过程督导)。这就是公司对项目的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为区分“项目管理”,称之为项目治理,那项目治理的主体应是公司。
三、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的联系
项目管理的含义毋庸赘言。
对于特定项目,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与项目治理的途径不用,项目管理是在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追求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所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资源(包含人)。
项目管理依托于公司的项目治理,两者方向一般上是一致的。但在项目管理过程的资源统筹规划,总会存在与公司文件约定冲突的地方,这就是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在于两个主体之间对矛盾根源的探知及妥协,或者修改治理方案、或者变化管理措施。项目治理过程中的“过程督导”,就是要发挥这个探知及妥协的作用,使得项目管理继续有序运行,保证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同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纠偏机制”也是这样发挥其作用。故两者相互作用,两者矛盾产生与解决的过程,就是两者效能发挥的过程,就是公司实现目标的过程。
❸ 简述管理与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
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责权的合理安排与制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即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从终极目的来看这两者是一致的,公司治理基本目的的实现,最终也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服务的。
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很显然,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或形成,就是为公司管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最终完成对财富的创造,并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两者的主体与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社区等,他们由于投入了专项资产,因而都要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方的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主要是指经理和员工,他们为应对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
比较而言公司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些。公司治理的的客体一般包括两个层次,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另外一层的治理是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等的管理。
3、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从法律约束力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既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高级法律规范,也要符合政府或相关自律组织提出的治理指引,如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引等。因此,规格程度越高,结合力越强。
除了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外,公司的管理一般被视为自己的业务,体现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另外,从政府的作用来看,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当然,政府在公司中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不一样。
4、资本结构反映出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从而反映的是这两者的不同地位和权利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的提供与组成。
5、实施的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6、稳定性不同:
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保证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而公司管理往往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法与决策,尤其是对于公司具体的作业管理层次。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企业制度构架层次的公司治理与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是构成现代企业整体运作的不可割裂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目标的实现。
1、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从基本目标上来说,两者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归结到底都是要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延伸。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虽然公司治理规范了公司的基本运行的制度构架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但这只是给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个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台上唱戏、唱好戏那是公司管理的问题。当然要唱更大的戏、更特殊的戏就必须对舞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公司治理也有适应特定公司的管理环境的问题。
(3)治理与管理扩展阅读:
治理和管理的定义
治理:
1、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2、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时译为Administer)
管理:
1、管理是一种基于业绩和责任的专业职能。这是PeterDrucker教授提出的观点。
2、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西蒙(HerbSimon)提出的。
3、管理是根据系统内在的客观规律对系统施加影响,使系统呈现出新状态的过程。
4、管理是社会组织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项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执行,管理,运行,监督和规则。根据具体情况,请查阅相关词典,查找可能的英文释义。
治理有四大特征:
1、治理不是一组规则,也不是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2、治理的建立不是以统治为基础,而是以和解为基础。
3、治理涉及公共和私营部门。
4、治理并不意味着一个正式的系统,而是依赖于持续的交互。
治理是人类组织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对管理活动的研究所形成的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科学。
管理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是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向导。
❹ 管理和治理有哪些不同
管理 [ guǎn lǐ ]
释义
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经管,料理
约束;照管
治理[ zhì lǐ ]
释义
整治调理
整修;改造
二者区别如下:
治理指的是个过程,管理是种方法。
治理目标是协调多方利益,管理更偏向于管理者的利益。
治理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管理主体相对单一。
❺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其内涵有何区别
“治理”是一个古老的词语,中国历代都讲治理,并且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但这个概念在近二三十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研究将“治理”拓展为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我认为,《决定》中指出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国家治理”,是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治理”要体现四个统一: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统一,法治与德治的统一,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应急管理)的统一。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跨越,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关键词”的变化,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这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说明我国将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采取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❻ 如何理解治理与管理的含义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分析,国家的产生,必然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存在与需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全面、均衡发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按治理内容划分,国家治理应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首要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石,目的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有效性;二是政治治理,是国家治理得以实现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实施其他治理的重要媒介,目的是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改善政府绩效;三是社会治理,包括推动社会公正、规范社会秩序、引导社会组织内容等
❼ 教育治理与教育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1、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2、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时译为Administer)
管理: 最近七十多年中有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对管理进行定义,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集中观点的说法:
1、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是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的观点。他的观点与毛泽东的观点恰恰相反。 2、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持·西蒙提出的。
❽ 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是什么
一是覆盖的范围不同。“政府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而“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
二是“社会治理”相比于“政府管理”,更突出的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三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合作方式。
(8)治理与管理扩展阅读:
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应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政治建设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引领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要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不移跟党走。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针对生产安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存在的执法不严等问题拿出治本之策,充分发挥执法司法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道德具有深切、持久的引领力量。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
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应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明确基层自治权界,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智能化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助推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8)治理与管理扩展阅读来源:人民网_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❾ 国家治理和管理的区别
现代国家治理或者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仅一字之差,但是,内涵上就有了重大区别。
国家治理的主体已不仅仅是政府,而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进行治理。
治理的方式是法治,而不是行政命令。国家管理的主体则是政府,方式则是行政命令。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同时并存,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我国社会矛盾凸显,阶层分化和利益固化与人民对公平正义呼声日高同时存在,社会风险加大。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从国际看,力量转移导致国际矛盾激化凸显。在这个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在制度层面来解决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和治党治国治军需要在制度层面来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体制机制层面解决问题。
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要求的不仅仅是消费需求的逐渐满足,还要求公平正义。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中级时期,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加凸显,对文化认同更加迫切,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更加明显。我国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需要的是制度化、法制化,需要的是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因而,现代国家治理或者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人民的需要。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❿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定义不同、进行模式不同、原则不同。
1、定义不同:公司治理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企业管理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进行模式不同:公司治理全体股东认同一个价值趋向,以现金或其他出资方式为衡量股份权益形成契约而成立有限公司,企业的安全性和成长性均取决于该公司内设机构积极的履行职能;企业管理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
3、原则不同:公司治理的原则包含着要素:诚实、信任、正直、开放、表现导向、责任感及可靠性、互相尊重及对组织有承诺;公司管理为搭起战略和执行之间的桥梁:以超强的执行力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快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