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oecd公司治理原则

oecd公司治理原则

发布时间: 2020-11-23 15:20:48

⑴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的根本要求,但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却屡屡发生会计造假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分析,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的规范和界定功能、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激励机制股权结构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于支配投资者(股东及债权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利害关系,并从中实现经济利益,有效配置资源。它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就企业所有权安排达成的一项契约。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社会中介机构不能有效制约公司管理层,从而导致公司治理问题异常复杂并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根据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定义,公司治理是指“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既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同时又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外部审计等监控机制。按照我国《公司法》,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使之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既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产生了不同的会计信息披露导向,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公司得以有效运作。然而只有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维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现象十分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大量的上市公司业绩造假,如琼民源、PT红光、大庆联谊、郑百文的欺诈,ST猴王、蓝田股份以及银广夏的虚幻的财务神话,都让人触目惊心。虚假的会计信息数字,严重扭曲了合理的股票估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最终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一、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股东,非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相当大。尽管上市公司都根据《公司法》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组成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还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但实际上,国有股的控股地位使得国有股股东轻而易举地控制着董事会并成为董事长甚至常常兼任总经理,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问题。而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并不拥有企业的股份,无法从提高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利益,管理层就有动机追求控制权收益最大化而非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的自利行为无疑会有损于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为避免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问责,管理人员便有动机去虚增利润或财务造假。理论上而言,预期到自身的所有者权益会遭受严重损害的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将会联合起来,相机取得公司治理的控制权,解雇不称职的经理人员,提高公司的价值。然而,张维迎(1998)证明,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存在不可转让性,经理人受到解雇的可能性下降,从而使得相机治理机制失效。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利益博弈中的失衡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由于无法对内部人实施有效约束,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信息达到自身目的的例子也就屡见不鲜。
2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导致外部治理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通过公司并构,争夺公司控制权,进而减少低效率企业,提高社会财富。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于,当投资者发现或预见到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时,他们会通过“用脚投票”方式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能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首先,我国的股票市场定位存在问题,存在着试图通过国有企业上市达到“圈钱”而脱困的思路,而不是把它当作使有限的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企业的一种资源配置渠道。表现为企业往往采取虚构利润的办法来“包装上市”,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在现阶段转轨经济过程中,我国的经理市场和收购兼并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市场声誉效应在约束管理层的行为上成效不大,有效的、提高公司价值的兼并重组难以发生,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外部产权主体的利益,使管理层经常能够采取会计舞弊等手段在获取自身巨大收益的同时又不至于承担太多的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3社会中介机构不能有效制约公司管理层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信息不对称及个人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出于降低交易费用考虑,通过利益谈判并外化成固定的制度安排,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然而。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连续发生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审计失败事件,使注册会计师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由于存在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难以避免参与会计舞弊,或对舞弊视而不见。在我国执业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常常受到干扰,从而严重危害了执业质量。社会中介机构不能有效制约公司管理层,致使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失灵。
由上述论述可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人手,在公司治理框架下探讨的会计监管的完善。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对策
2001年以来,美国先后爆发了“安然”、“世通”、“太科”等会计丑闻。2002年7月,实施《索克斯法案》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被国际资本市场和全球投资人看作是改善经营业绩、提高投资回报、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点。世界着名的麦肯锡公司2001年在亚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财务状况类似的情况下,投资人愿意为“治理良好”的亚洲企业多付20%~27%的溢价。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会计行业本身的特性等。但这些都是企业外在的原因,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会计行为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司治理。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共同知识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中各契约参与者的利益;反过来,企业中各契约的参与主体就会试图通过影响会计信息来增进自身的财富。企业内部的 利益关系会通过公司治理的各个机制来平衡,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异。也就是说,由于不同的会计行为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所以,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不同权力安排必将影响公司会计行为,从而影响会计信息。

⑵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要理解公司治理的概念,需要转变以下两个方面的观念。
第一, 从权利制衡到决策科学。
传统的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问题。通过建立一套既分权又能相互制衡的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利益的背离,从而达到保护所有者的目的。这一制度通常称为公司治理结构,它主要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机关所构成。这一制度或称治理结构建立的基础是公司的权力配置。即无论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以其法律赋予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股东以其投入公司的财产对公司拥有终极所有权并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在法律意义上公司是股东的,对公司拥有无可争议的剩余索取权。经营者则作为代理人拥有公司的法人财产权而非所有权,但他直接控制着公司,控制着公司的剩余。由于法人财产权和终极所有权的不一致性,从而导致经营者和所有者在公司的利益不一致。因此以权力配置为基础的公司治理制度对于维护各方权力的存在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公司治理并不是为制衡而制衡,而且,制衡并不是保证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我们(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认为,衡量一个治理制度或治理结构的标准应该是如何使公司最有效的运行,如何保证各方面的公司参与人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满足。因此,科学的公司决策不仅是公司的核心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为,公司各方的利益都体现在公司实体之中,只有理顺各方面的权责关系,才能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而公司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公司治理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至少,最终目的不是制衡,只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 第二, 从治理结构到治理机制。

传统的公司治理大多基于分权与制衡而停留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上,较多地注重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的研究。因此,公司治理可以说是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但从科学决策的角度来看,治理结构远不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建立在决策科学观念上的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公司的有效运行和决策科学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挥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在最近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已不单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内容,而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治理机制。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股东的权力;(2)对股东的平等待遇;(3)利害相关者的作用;(4)信息披露和透明度;(5)董事会责任。显然,治理机制是比治理结构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公司治理观念。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