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治理
Ⅰ 黄河上,中,下游的特点,及治理方法
你好。
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经草原地区,存在草原退化现象。在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治理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大的,水土流失严重。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Ⅱ 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主要有:①着眼于上中游,如加强多沙粗沙区的治理,或把水、沙、洪全部用于灌溉和改造沙漠;②兴建中游干流大水库,在峡谷修建高坝以削洪拦沙,或主张采用调节水沙,高浓度输沙,蓄清排浑等运用方式,做到既保存水库有效库容,又使下游淤积减少;③在中下游大面积放淤和固堤,以利用洪水泥沙;④黄河下游改走新道;⑤引长江水冲刷下游河道;⑥下游多口分流,把水沙分散在郑州以东的黄河两岸。
Ⅲ 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措施:合理放牧
中游:水土流失 措施:植树种草
下游:“地上河”水患 措施:加固大堤,清沙除淤
Ⅳ 黄河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该怎么治理,详细点
上,植树造林。中,保持水土工作。下,加固堤坝。
Ⅳ 对黄河下游应如何治理
黄河下游来堤河治理工程
堤河是自指靠近堤脚的低洼狭长地带。黄河下游两岸滩地存在着大量串沟、堤河、洼地等自然地貌,据1998年黄委勘测设计院统计,黄河下游共有堤河649.15km,涉及面积12696.6万平方米,有的常年积水,已无法耕种。堤河的存在一是破坏了堤身临河侧的防渗层,减少了渗径长度,加大了渗透坡度;二是一旦滩区串沟过流,有可能形成顺堤行洪,威胁大堤的安全。仅仅依靠滩区现有不完善的避水台,还远远达不到防御各类洪水情况下滩区群众的避洪要求,滩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Ⅵ 如何治理黄河中游下游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凌汛现象是指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高纬地区河段冻结成冰,低纬河水流到时被冰堵塞,引起倒流。所以凌汛现象会发生在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的温带地区。
在黄河的干流上,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是甘肃兰州到河套地区及河南郑州到山东河段。在这两个河段会发生凌汛现象。
Ⅶ 如何去治理黄河下游河段"地上河
治理下游的地上河
必须先治理上游的水土流失,保持了上游的水土后
下游的河床便不会抬高
然后在逐步清理泥沙,或者靠流水自身的力量带走泥沙
Ⅷ 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措施 打坝
黄河之害在来于黄河下游经常泛滥自决口;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又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Ⅸ 黄河上中下游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水质受到工业的污染,下游受工业污染造成河道堵塞,河床上升。
措施:上游的关键是保护冰川和植被,减少污染,中游关键是在流域内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下游主要是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9)黄河下游治理扩展阅读
黄河流域地区季节差别大,上游青海省久治县以上的河源地区为“全年皆冬”;久治至兰州区间及渭河中上游地区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兰州至龙门区间为“冬长(六七个月)、夏短(一二个月)”;流域其余地区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梯度。
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53.0°c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C(196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