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罪孽爸爸出海
⑴ 明朝南踢越南北揍蒙古,被泰国奉为神明的总督是哪位
据说明朝中期的潮汕地区,流传着这么一个民间故事。说是一个父亲每天出海打鱼,儿子缠着爸爸也要去,可是父亲很快发现,只要带着儿子出海就看不到鱼虾的影子,必定是空手而回;而自己一个人去就能满载而归。一定是儿子太晦气,父亲这样想。
一天,儿子偷偷上了父亲的船出海,和以前一样,一条鱼都打不上来,连小虾米都看不到,父亲登时火大,摞起儿子就给扔下海去。可还没到家,父亲就后悔不迭,等哭天抹泪到了家,竟然发现儿子正在床上睡觉呢!原来,这孩子是白虎星转世,小虾小鱼见之唯恐不及,才使父亲每网必空。而南海龙王看到“白虎星”掉进大海,因知其日后定会为明朝建功立业,忙派虾兵蟹将把小孩护送回家。
这虽是人们杜撰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但故事中的小孩——翁万达确如龙王所知,日后为明建功立业——南踢越南北揍蒙古,成为被明世宗褒奖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戡乱”的“岭南第一名臣”。
翁万达,字仁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今属汕头)人,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生于一个清贫之家,父亲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对他管教甚严。而翁万达也勤勉好学,饱读诗书。28岁那年,他得中进士,从此平南扫北,宦海沉浮。
一、男儿立志出乡关
步入仕途后,翁万达离开家乡,先后任广西司主事,广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为官之初,他监督税收,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对于政策的利弊大胆上言;有豪强敢不守法,都逃不过翁万达的严正惩罚,因此他以“廉法著称”。
因为工作出色,嘉靖十三年(公元1533年),翁万达升任为梧州知府。梧州地处边防要地,又是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民风凶悍,特别难以治理,翁万达上任后,以治学致其根本,大力兴办学校,有空自己也各处讲学,带动起一股学习风潮,士人学风为之一振,风俗亦有好转。
他体恤民情,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对待骚扰势力却毫不手软,在梧州四年,翁万达“恩威并著”声名远播。这时,正赶上安南(今越南)莫登庸父子篡位,还勾结广西土官反叛朝廷,大明决定南征。在这次事件中,翁万达展示出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
嘉靖十七年,明世宗列举莫登庸十大罪,派兵部尚书毛伯温、两广总兵仇鸾远征安南。而要处理安南事务,势必牵扯到广西土司。知梧州四年,翁达达积累了丰富的事务经验,毛伯温推荐其为征南副使。对于南征一事,他提出“重兵威慑,抚剿兼施,迫其乞降”,这一方案立刻得到礼、兵部的认同,被定为朝廷的国策,翁万达也成为广西一路前线的指挥官。
莫登庸本是安南黎朝的重臣,趁着主幼国危之时篡位登基。正在得意,得知大明派兵来征,丝毫没有一点惧怕,反而暗中勾结广西两个土官,贿赂财物,让他们提供情报。翁万达得知情况,认为若要征服莫登庸,必先断掉“内线”。征得上司同意后,他施计逮捕两个土官,进而控制了这两个土司部落。
紧接着,又暴发断藤峡侯公丁之乱,翁万达施计稳住侯公丁,再诱捕杀之。后兵分多路乘胜追缴,经月余,终于平定断藤峡叛乱。而随之而起的九司反叛,也被翁万达顺势平定。
图:翁万达像
南征北战的翁万达是有明一代屈指可数的重要军事家,威望远播,在泰国,他就被誉为“英勇大帝”,立祀祭拜。改革家张居正也特别推崇翁万达,赞其:“(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屈一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