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综合整治
Ⅰ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哪些
1. 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1] 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2]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2] 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Ⅱ 温瑞塘河的综合整治
温瑞塘河的综合整治:
一、目标定位
1、温瑞塘河整治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使温瑞塘河真正成为温州的“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文化塘河、景观塘河”,为温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治污为本的原则。水环境最严重的问题是污染,必须把解决污染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要通过污染源的普查,搞清各类污染源对河道水污染的贡献率,从而对症下药,截住污染源。
2、生态治水的原则。要重视水生态环境的研究,运用先进的生态手段治理河道,努力削减污染负荷。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良好的水域,特别是农村河道和三垟湿地重点保护水域等。
3、山水并治的原则。治水必然要治山,防止因水土流失而破坏河道水环境。对河道周边的山体要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美化山川,防治水土流失,对人为的水土流失更要强化治理。
4、突出景观的原则。沿河建设绿色通道和若干水环境景观精品工程,保护好文物古迹,真正把河道建设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从而达到人居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提升的整治目标。
5、持久治水的原则。现代化河道水环境的形成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民众文明意识提升直接关联,在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上,必须树立持久治水的原则,防止急功近利。
6、建管并举的原则。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必须防止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在当前我市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河道面貌难以用工程措施一下子改观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力度应该成为减轻河道水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
三、技术要求
1、水利方面。要求达到温州城市防洪规划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河道宽度、河床底标高、河岸高度满足规划的要求。
2、环保方面。近期(2002年)基本消除主河道黑臭现象,远期(2010年)按总体规划要求,河道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的标准。
3、绿化方面。要求结合护岸工程建设绿化带,绿化带宽度主干河道两侧原则上控制30米,至少不少于15米,主干支流两侧原则不少于8米。
4、航运方面。满足内河航运规划要求,主河道要满足7级航运,主要支流满足8级航运要求。
5、沿河城市景观方面。沿河建筑在立面和高度上均应进行严格控制,各城镇在塘河河岸建设时应划定建筑控制区。
(2)河流综合整治扩展阅读: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温州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管辖。
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
温瑞塘河是温瑞平原48.2万亩农田主要灌溉和排涝河道,也是沿河100万居民生活用水和城乡工矿企业的主要水源,更是温州至瑞安内河航运的重要水道。
航运能力为20—30吨左右,河道有机动客货小轮船及驳船70艘。温瑞塘河河水流向,以帆游为界,帆游以北,水北流通瓯江;帆游以南,水南流,除部分由沿海浦沥入江外,经流在九里、瑞安壕河入飞云江。
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Ⅲ 河道综合治理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是各自为政的意思,其次就是利益纠结在你后面。
Ⅳ 河流综合治理一般原则和措施是什么
⑴规划原则
以防洪、排涝为主,兼顾城市景观、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原则,将洪水河治理成花园式风景观赏河道;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创造高质量的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及优美的人际交往空间,营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境界;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争取“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的协调统一。
⑵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洪水河防洪标准按五十年一遇标准设防,行洪流量为779m3/s;远期可通过百年一遇洪水。
⑶治理的总目标
结合安阳城市历史及洪水河自然环境,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的城市水系公共空间,让自然舒展的河流游走于高楼大厦之间,珠玉般的湖泊构筑出都市的诗情画意,清洁的水质、优美的周边环境让市民得到生活的享受和自然的赐予,以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安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安阳市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4.3综合治理规划
4.3.1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洪水河干流从安阳县马投涧乡郭家村至高庄乡汪流也入羑河,全长32 km,其中黄张村以上长约10km,实际上是一条山洪排水沟,沟壑交错,蜿蜒曲折,经复核其现状已满足排泄要求,不需治理。
本次规划拟从黄庄村渡槽(0+000)至汪流屯入羑河口(21+700)长21.7km,其中市区段长12.3km(自宗村西至经珠高速公路)。
市区段以满足50年一遇,可过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其余河段以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控制挖河槽,保持原河道中心线,对洪水河进行相应的规划建设与治理。
Ⅳ 给我一道河流综合治理的题目及措施
Ⅵ 河流 综合整治工程的等级怎么划分标准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Et/(km·a)]西北黄土高原区1ooo东北黑土区200北方土石山区200南方红壤丘陵区500西南土石山区500(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a)]微度侵蚀15000(3)风蚀强度分级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肼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ram)[t/(km。·a)]微度>70100>15000除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
Ⅶ 河流 综合治理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为例(一般考试在此单元中作为重点)
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防洪
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造成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
(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1)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因落后,特别是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这是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
三峡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加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给移民安置增加了一定难度和障碍
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可能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2)移民安置条件
三峡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从宏观、库区移民结构、土地资源三方面分析)
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进行
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对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3)开发性移民
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淹没的实物量,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由于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
开发性移民也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
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2)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淹没耕地、文物古迹、水生生物
二是影响较大,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问题、泥沙问题等
三是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地震、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等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总的来说,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岩尚存。建成后还会出现新的景观。
通过迁移重建、原地保护、开发新的旅游区等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