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1-03-10 12:54:36

❶ 赵峰的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
1.赵峰,高明华. 金融监管治理的指标体系:因应国际经验[J] 改革(CSSCI),2010.9.
2.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经纬(CSSCI),2011.2.
3.赵峰,马光明. 政治关联研究脉络述评与展望[J]经济评论(CSSCI),2011.3.
4.赵峰,马光明. 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J]上海金融(CSSCI),2011.5.
5.赵峰,高明华. 中国证券监管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评估体系重构[J] 改革(CSSCI),2012.7.
6.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12.8.
7.赵峰,赵 洋. 存款准备金率频调对银行流动性的政策效应测度[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CSSCI),2012.5.
8.赵峰,高明华. 企业家能力、信息披露水平与审计师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13.8.
9.赵峰,杜雯翠.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发布会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8.
10.赵峰,高明华. 企业家能力、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绩效[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7.
11.赵峰,孙瑜晗.“托宾税”的实施效应及其在中国的推行设想[J]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2013.7.
12.高明华,赵峰. 金融危机成因的新视角:治理风险的累积[J]经济学家(CSSCI),2011.3.
13.蔡卫星,赵峰. 政治关系、地区经济增长与企业投资行为[J]金融研究(CSSCI),2011.4.
14.马光明,赵峰. 论差别地位货币体系的潜在弊端[J]国际贸易问题(CSSCI),2010.7.
15.肖松,赵峰. 法律、投资者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与管理研究(CSSCI),2010.5.
16.赵峰,丁娟娟. 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价值工程,2008.7.
17.赵峰,高明华,《中国金融监管治理评估指数研究》,同时入选“第一届《金融研究》论坛”、“第四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和“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2010年.
18.赵峰,高明华.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吗》,同时入选“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和“第八届中国金融学年会”,2011年.
19.赵峰,杜雯翠,《高管薪酬指数评价范围与方法》,载高明华著《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09)》,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第40-51页.
20.赵峰,张文艳,《信息披露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载高明华著《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01-143页.
专著著作
1.《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9月,专著。
2.《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参编。
3.《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参编。
参与课题
1. 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QNJJ2011-11),项目主持人。
2. 2012年,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12YJC630308),项目主持人。
3.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视角(12AZD059),项目成员;
4.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产权、利益侵占与投资者权益保护(09BJL023),项目成员;
5. 2012年,英国SPF项目The Reform of China SOEs in View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gulation,项目成员;
6. 2012年,国家985项目,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项目成员;
7. 2013年,国家985项目,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研究,项目成员;
8. 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项目成员;
9. 2013年,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067),项目成员;
10. 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居民消费的视角(SZ201310011006),项目成员。

❷ 吴清华的学术论文

1、英文期刊论文
(1)Wu Qinghua, Wang Pingxin, Ding JuMin,2005,The Determinants of timelines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service: Evidencefrom China[C],2005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 (ICSSSM05),IEEE-PROCEEDINGS: 440-444,ISBN:0-78-3-8971-9(EI和ISTP同时收录)。
(2) Wu Qinghua, Wang Pingxin, Yin Junming,2006,Audit committee, Board Characteristic and FinancialReporting Quality——A Research Based on the Security Market[J],《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3:385-400
(3)Wu Qinghua,Wang Pingxin, 2006, TheEffect of audit opinions and earnings surprises on theTimelines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companies[C],2006InternationalForum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4)Tian Gaoliang,WuQinghua,Wang Fangjun,2008,Ultimate property right, exertion methods of controlright and governance demand of audit committee ——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2008 AAAAnnual Conference(入选2008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 Anaheim, CA,August, 2008。
(5)Charlie X. Cai, Michael J.Hiller, Qinghua Wu, 2009,Agency Cost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Study of Voluntary Audit Committee Formation in China,AAA AnnualMeeting(入选2009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
(6)CharlieX. Cai,Gaoliang Tian,QinghuaWu,2009,Agency Cost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A Study of Voluntary AuditCommittee Formation in China,SSRNonline (曾下载量排名全球前十)。
2、国内权威(重要)期刊论文
(7)吴清华、田高良,2008,终极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管理世界,9:124-137
(8)戚振东、吴清华,2008,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会计研究,2:72-82
(9)王平心、吴清华、叶小青,2008,审计委员会治理:防范校企合作创新中逆向选择风险的作用,管理工程学报,1:134-137
(10)裘宗舜、吴清华,2003,审计抽样技术之创新——货币单位抽样,审计研究,2:3-6
(11)吴清华,2004,作业与作业链绩效:经济效益审计新思维——兼及内部审计职能的嬗变,审计研究,3:83-88(全文被收录于刑俊芳主编:《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P.521-535)
(12)吴清华、王平心、冯均科,2006,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实证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审计研究,4:72-82,19
(13)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J],会计研究,3:53-58
(14)吴清华、王平心、丁菊敏,2005,基于作业价值分析的价值链管理:一个理论框架,管理评论,4:27-31
(15)吴清华、王平心、殷俊明,2006,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质量——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7:49-56
(16)吴清华、王平心,2007,公司盈余质量:董事会微观治理绩效之考察——来自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1:30-40
(17)吴清华,2011,引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科学发展的统领性文件——解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管理评论,录稿通知
3、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论文
(18)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平衡计分卡研究综述,经济管理,2:44-49
(19)吴清华、方宝璋,2002,论会计的适度稳健原则及在我国企业的实现,当代财经,2:76-78
(20)裘宗舜、吴清华,2004,财务报告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当代财经,2:51-55
(21)王平心、吴清华、殷俊明,2006,审计委员会之弱化治理效应:一种理论假说及其证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7-42
(22)吴清华、王平心、王颖,2006,审计委员会的财务监督效率:制度成因与改革路,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3-19
(23)何燎原、吴清华,2005,内部控制之理论框架——基于业务流程观下的重新审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71-75
(24)吴清华、王平心,2006,基于博弈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137-140
(25)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基于竞争战略的预算差异分析:模型与案例,科技进步与对策,7:78-80
(26)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2005,作业成本法和产出成本法用于产品组合决策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0:100-102
4、全国中文、经济或会计类核心期刊论文
(27)吴清华,2002,谨慎性原则的适度性及其量化,财会月刊,A2:52-53
(28)吴清华,2001,关于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四川会计,12:16-17
(29)吴清华,2002,WTO呼唤会计教育全球化,四川会计,10:53-54
(30)吴清华,2009,公司治理环境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运作模式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
(31)吴清华、裘宗舜,2009,治理基础内部审计模式探讨,财会通讯,11
(32)吴清华,2013,助力小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一本佳作——读裘宗舜新作《小企业财务会计》有感,会计之友,8
(33)吴清华,2013,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研究,会计之友,33
5、其他期刊论文
(34)吴清华,20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议,当代金融家,10
(35)吴清华,201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拓展策略探讨,当代金融家,6
(36)王平心、丁菊敏、吴清华,2005,内部审计职能之嬗变:关于公司治理的三维思索,陕西审计,4:5-6(被陕西省审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37)吴清华、丁菊敏,2005,内部控制之理论框架:业务流程观下的重新审视,陕西注册会计师,1:27-31
(38)王平心、吴清华、丁菊敏,2005,全面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初探,陕西注册会计师,12:25-27
(39)王平心、吴清华、丁菊敏,2006,终极产权、政府控制与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一个研究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分析框架,当代审计与经济,6:4-6
(40)裘宗舜、吴清华、丁菊敏,2005,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证据——基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考察,会计论坛,1:56-62
(41)王平心、吴清华,2004,内部审计职能之嬗变:基于公司治理的思考,陕西注册会计师,10:19-22
(42)勒小汶、吴清华,2003,产出价值法:无形资产计量新视点,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7-30
(43)王颖、王平心、吴清华,2006,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当代经济管理,6:101-106
(44)吴清华,2009,治理基础内部审计:一个制度分析框架——以集团公司为例,当代经济管理,1
(45)何燎原、吴清华,2008,房地产业模式突围,商界评论,12
(46)吴清华、郭臻,2002,股票期权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中国审计报,11月11日
(47)吴清华,2003,试论如何改善银行业的治理结构,中国审计报,1月29日
(48)范栋华、吴清华,2004,关于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思考,中国审计报,2月4日
(49)吴清华,20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探讨,金融街8号,3
(50)吴清华,2013,中国华融财富管理业务拓展策略探讨,金融街8号,1
6、境内外学术网站收录的论文
(51)吴清华,2004,财务呈报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面向会计国际化的视角,Availableonlineat: (中国会计学会学术研究网)
(52)吴清华、王平心,2005,会计盈余质量:董事会微观治理绩效之考察——来自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的经验证据,available onlineat:http://(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网),应邀参加200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公司治理青年论坛》并交流论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53)田高良、汪方军、吴清华,2008,终极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available online at: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网),应邀参加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面向大陆商学院的研究培训项目:公司治理、会计和公司财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7、入选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论文
(54)王平心、吴清华,2003,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规划的整合:一个分析框架,首届管理会计国际研讨会,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上海财经大学
(55)吴清华,2004,财务呈报质量评估:一种整合的观点——面向会计国际化的视角,会计国际化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清华大学
(56)王平心、吴清华,2005,作业价值分析与价值管理:一个整合框架,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厦门大学
(57)吴清华、王平心,2005,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质量——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会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中央财经大学
(58)吴清华、王平心,2006,终极产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需求,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会研讨会,安排大会分组讨论报告论文,暨南大学
(59)吴清华,2007,终级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中国会计学刊(CJAR)创刊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
(60)吴清华,2007,终极控制权、控制权行使与审计委员会治理绩效,中国第六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做小组报告,厦门大学
(61)吴清华,2008,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运作机制研究,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会计与财务国际研讨会,做小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
(62)吴清华,2008,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一个制度分析框架,首届中国银行业博士后论坛,做主题报告,中国工商银行
(63)吴清华,2009,政府控制与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与效率的证据,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应邀做小组报告,担任会议论文评论人,南开大学
(64)吴清华,2010,政府控制与代理成本——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与效率的证据,学术报告,北京师范大学

❸ 中国会计评论的目录

文章
市场分割与中国股市发展
——A、B股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启示
制度建设与股票市场渐进性有效
——基于法和金融理论的实证分析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
——基于大股东实际控制度的评价
大股东变更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
——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注
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
——来自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经验证据
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
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增长周期和融资结构变迁
评论
不充分竞争环境下我国股市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对陈小悦和陈璇“市场分割与中国股市发展”的评论
对“制度建设与股票渐进性有效
——基于大股东实际控制度的评价”一文的评论
对“大股东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的评论
对“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
——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的评论
“关联交易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评述
揭开审计收费之谜
——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
盈余管理、盈余持续性和盈余质量
——评“增长、盈余管理和应计持续性”
“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评述
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增长周期和融资结构变迁”
会议综述
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
——中国与东亚国家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综述
学术信息

❹ 陈仕华的学术交流

1.2012年8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与山东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公司治理高层论坛:后转轨时期公司治理创新”,入选论文“连锁董事与高管薪酬设计的企业间影响研究”。
2. 2011年3月26日至28日,国际金融公司中国公司治理项目(CCGP)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公司治理培训师培训”,获得“‘公司治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格。
3. 2011年8月20日至21日,东北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入选论文“企业间高管联结与慈善行为一致性”,此文发表于《管理世界》2011年第12期。
4. 2011年9月23日至25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入选论文:“企业间高管联结与慈善行为一致性”,此文发表于《管理世界》2011年第12期。
5. 2011年11月26日至28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中国集团企业国际化与跨国治理”学术研讨会,作为会议指导教师,为博士生进行学术报告:“管理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为例”。

❺ 赵伟的主要作品

1) 赵伟、白长虹“对当前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业态变革的思考”,《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2期。
2) 赵伟,“论现代企业成长的组织战略:一种新的透视”,《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第2期。
3) 白长虹、赵伟,“论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整体服务质量”,《商业经济》,1998年第2期。
4) 赵伟,“从结构到文化:经理人激励研究”,《南开大学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2001年11月24-25日)论文集》,中国财经出版社。
5) 赵伟,“论企业的竞争战略”,《中外管理》,1996年第11期。
6) 赵伟,“等级制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吗”,《中外管理》,1996年第6期。
7) 赵伟,“企业管理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外管理》,1995年第8期。
8) 李维安,赵伟等,“百名企业家访谈系列:访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1期。
9) 李维安、赵伟等,“百名企业家访谈系列:访中远散货公司总经理张良”,《南开管理评论》(第3作者),2001年第2期。
10) 赵伟,武立东,“迎接知识经济 推动管理创新”,《南开管理评论》,1998年第2期。
11) 赵伟,“提升管理教育 塑造南开MBA品牌”,《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第5期。
12) 李维安,赵伟,“管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第二作者),郑海航、黄津孚主编,《中国企业管理:直面WTO挑战》(第二届企业管理研究与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47-458页。
13) 赵伟,“现代企业家机能探析:领导视角”,《企业家精神国际论坛第二届年会文集》,2002年9月。
14) 赵伟,王国勋,“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CEO薪酬决策问题研究”(第一作者),《南开大学第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4月。 1) 参著:《现代企业活力:理论与评价指针体系》,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5月,负责第1、3章部分内容及附录等。
2) 独立译著:《领导与战略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
3) 主译:《领导智慧论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4) 《最新国际企业管理》(韩经纶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作者主要负责撰写第6、8章,共5.3万余字。
5) 《国际市场经营辞典》(赵旻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作者主要负责撰写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约4万字。
6) 《市场学》(李景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2版。作者负责编写第二、五、十六章,共6万余字。
7)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开放》(宫占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作者主要撰写第10章,约1.6万余字。

❻ 我只有50分了,大家帮帮忙吧。我会努力赚分以提高悬赏~很急的~谢谢~~~

1.毛蕴诗,蒋敦福.当代跨国公司撤资理论及其新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毛蕴诗. 跨国公司VS中国企业研究丛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10-1
3.毛蕴诗,蒋敦福,曾国军.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10
4.中国外资 2005年10月 主办:中国商务出版社 协办: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5.姜波克 扬长江 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

❼ 李亚的人物生平

教育背景: 1995-1998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
1998-2001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
2002-2004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
2004-今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生指导教师小组成员
研究方向及研究项目: 科研课题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5年度资助课题“中韩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
南开大学科研启动项目“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
南开大学2005年度教材建设项目“民营企业管理专题”,项目负责人
天津市社科规划2005年度课题“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框架与实证研究”(TJ05-GL003),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民营经济制度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子课题(民营经济的产权融合研究)负责人
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民营科技企业集群发展及其政策体系研究”核心成员
天津市“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研究”核心成员、课题协调人
南开大学文科创新基金课题“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研究”核心成员、课题协调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网络治理的结构、机制和应用研究”,主要参与者
南开大学课题“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主要参与者
横向课题“完善中散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核心成员
横向课题“鑫茂民营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核心成员
横向课题“天津宝钢储菱物资配送有限公司企业制度研究”,项目负责人
横向课题“浙江绍兴一建集团天津公司管理提升研究”,项目负责人
世界银行第四期技术合作项目“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执行单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核心成员
天津市软科学项目“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核心成员
全国第二届“挑战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项目:未来网络-CoolAD公司创业项目,核心成员,该项目最终荣获全国三等奖。
主讲课程: 民营企业管理专题(MBA)、管理经济学(MBA)、微观经济学(本科)、中级微观经济学(硕士)、中级宏观经济学(硕士)、公司治理(本科)、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专题(硕士)
代表性成果: 主要著作
《民营企业集团管理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2月
《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
《民营企业风险控制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4月
《民营企业人才管理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4月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李亚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6月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民营企业产权融合》,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民营企业管理概论》,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民营企业理财方略》,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民营科技企业产权运营》 专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月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1月
《民营企业资本运作》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1月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1月
《民营企业市场营销》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1月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3月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3月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3月
《民营企业创业管理》 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3月
《赢销战》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4月
科特:《权力与影响力》 主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汤普森:《征服中层地带》 主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管理成就生活》,李亚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公司定位》 主译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9月
《管理未来》 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技术销售顾问实用手册》 主译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
《新型消费者营销》 主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5月
《退出战略:企业的出售与继承计划》 主译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1月
《董事会绩效——公司治理之路》 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中小蓝皮书:现状与政策(2007-2008)》,李亚参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5月
《创新创业看天津:天津高新区企业创新案例集萃》,李亚参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No.1》 参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参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公司治理学》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The Extent of Marketization of Economic Systems in China》参著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USA.2000
《美国的公司治理:马奇诺防线》 参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7月
《中国企业产权界定》 参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 参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该成果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主要论文: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家族企业治理创新与代际传承” 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担任会议特约评论人),天津,2009年9月6日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研究——以产权和人才为视角”,《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5期,第44-48页
“中国企业制度的创举:大午集团君主立宪制” 第四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担任会议特约评论人),杭州,2008年11月
“DAWU Business Group:A STEP Family Report from Business School of NANKAI University”,Conference on “Family Enterprising – Asian Pacific and Global Views”(香港中文大学)会议论文,2007年11月(在香港会议上宣读论文)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研究——以产权和人才为视角”,天津社科联科研会议会议论文,2007年12月,被评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7)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入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89-895页
“基于治理能力的新创企业公司治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CSSCI扩展版),2008年第4期,第27-33页
“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评论》(CSSCI),2007年第9期,第55-61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全文转载,2007年第12期,第17-23页
“民营企业的退出战略”,《新商界》,2007年第11期,第54-55页
“货币理论争论中的基本问题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2007年第6期,第57-62页
“基于治理能力的新创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担任会议特约评论人),天津,2007年11月
“从社会再生产到有效需求:马克思宏观体系新探索”,《南京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06年第11期,第6-13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全文转载,2007年第2期,第15-22页
“艰难的转身”案例点评,《21世纪商业评论》,2008年6月号,总第46期,第76-83页。
“过渡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1956-1996”,《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1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全文转载,2005年第9期,第82-90页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第二面”,《管理学家》,2006年1月号
“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31-34页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欧盟项目“湖南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及其与欧盟企业的对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长沙,2005年12月
“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东北亚社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天津,2006年3月
“家族企业关键治理要素研究” 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天津,2006年4月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新商界》,2006年第3期,第38-39页
“家族企业接班人的选择”,《管理学家》,2006年第4期,第103-106页
“正泰集团的治理变革”,《管理学家》,2006年第4期,第111-112页
世界银行第四期技术合作项目“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与发展研究”结项报告,北京,2005年11月
“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创业理论”,《当代经理人》,2004年第11期,第55页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 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担任会议特约评论人),天津,2005年11月
“中国式退出战略”,《北大商业评论》,2005年第11期,第30-37页
“战胜日本制造:巅峰对决”,《中国商业评论》,2005年第11期,第62-64页
“公司制衡的中国选择与国际对标”,《中国商业评论》,2005年第6期,第36-41页,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企业家信息》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13-15页。
“战略退出的中国彷徨:退亦有道”,《中国商业评论》,2005年第8期,第105-107页
“民营科技企业成长中的产权运营研究” 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论文,2004年10月(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操作要点”,载于《走向卓越——学习型组织创建之路》,《现代企业教育》杂志增刊,2004年12月
“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 第五届南开——启明经营与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4月(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
“民营企业的制度引擎——公司治理”,第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2003年11月
“Research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The Inaugural Asia-Pacific Corporate Governance Conference会议论文,2005年8月(在香港会议上宣读论文)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Chinese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Governance”,
the 2nd Asia-Pacific Corporate Governance Conference 2007会议论文,2007年8月(在香港会议上宣读论文)
“中小企业国际化及其跨国治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月
“破解民企升级八大难题”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6期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 2005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会议论文,合肥,2005年10月
获奖情况:《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 参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该成果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研究——以产权和人才为视角”,天津社科联科研会议会议论文,2007年12月,被评为“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7)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入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89-895页
参著的《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被评为天津社科成果一等奖,2009年(以丛书形式)
社会兼职: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约高级研究员、《南开管理评论》、《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论文外审专家、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学术论文评比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商学社特聘指导教师、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天津市自行车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北京中时华商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南京民营企业律师服务网高级顾问、天津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高级顾问
学术兼职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研究室主任、《南开管理评论》论文外审专家、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学术论文评比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商学社特聘指导教师

❽ 王海兵的发表论文

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华东经济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税务与经济》、《当代经济管理》、《商业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内部审计》、《财会月刊》、《会计之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CSSCI期刊及核心期刊等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作者:王海兵、伍中信等)一文发表于《会计研究》2011年第7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获2011年度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重庆市会计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该文曾在第16届中国财务学年会、第6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作为主题报告论文。
“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研究”(作者:王海兵)一文发表于《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被评为《华东经济管理》杂志2012年度优秀论文,并获2012年度重庆市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该文曾在南方片区会计学会第27次学术研讨会上作为主题报告论文。

❾ emba的课程有哪些

拿厦大emba课程来说,课程除了一般学校都有的emba课程外,根据当前经济、管理热点每个时期设立不同的选修方向,首创国内EMBA+1办学模式。其中厦大EMBA课程的人文、艺术、经济、管理等相关公选课程

❿ 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人们普遍对上市公司质量问题的质疑,实际上是源于对“信息质量”的不信任。中国证监会(CSRC)自1992年成立至1999年的8年间,一直致力于推行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其间,发布了涉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法规性文件20余份,尤以对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准则进行了6次较大的充实、完善。根据深交所综合研究所的《中外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实际效果比较研究》(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在内容上已接近大多数成熟市场水平,在若干方面的披露标准上优于香港市场,但是,在披露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1999年以后,中国证监会力图通过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准来解决信息质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足的问题。2000年5月重新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2002年1月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3年间召开了4次大型的上市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联合国家经贸委对1075家上市公司及其控制股东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检查。这些工作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最大收获是对我国上市公司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例如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问题,控股股东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等等,但是未能找到真正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上市公司制度已有14年的历史,其间,既有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40年的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艰辛探索,也有对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上百年监管经验的消化吸收。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践,对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立法和监管政策取向进行解读和提出建议。 上市公司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我国上市公司制度的实践先行于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我们经常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用十来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用上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历程,这是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并不代表认知水平和制度建设也可以等量齐观了。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就是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表现为两个典型情况: 1.关联交易大量存在。截至2002底,1224家上市公司中有1107家存在关联交易,总金额4521亿元,其中有60%的公司存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类关联交易,金额为2284亿元,58%的公司存在采购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类关联交易,金额为2237亿元。关联交易总量占2002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量18801亿元的24%,但是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129家上市公司中(按照关联销售或提供服务,关联采购或接受服务,依托控制方采购、销售,依靠控制方资产经营产生关联交易在30%以上的口径统计),占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1%。 2.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严重。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发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的家数达到97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0%;占用金额达到1176亿元,是2002年底上市公司现金净流量631亿元的1.9倍。从资金占用的性质看,通过关联交易发生的经营性占用金额为496亿元,占总量的42%,通过拆借等非经营性方式占用的金额为680亿元,占总量的58%。根据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资金占用程度与经营业绩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金占用净额占净资产的比重与净资产收益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18,如果剔除净资产为负值、资金占用净额为负值的公司后,Pearson相关系数进一步提高到-0.937。 上述分析所揭示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人格和法人财产独立性问题的形成,根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既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又不具备独立法人人格。1997年以前,国企改制上市主要通过分拆、剥离方式,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存续企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主要生产经营性资产和辅助生产经营性资产剥而不离,原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负担貌离神合。 二是新兴市场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初建时期,1993年以前是地方政府负责选择并审批企业上市申请,主要目的是解决地方企业发展资本金不足问题。1993年以后实行了集中统一证券发行管理体制,仍由地方政府负责选择企业,中国证监会进行形式审查后批准上市;继而又先后实行了“额度分配”、“限报家数”的证券发行管理方式,在1997年更明确提出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服务的目标。在特定历史时期,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必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和转轨经济的显著特征。1999年《证券法》颁布实施后,2000年我国证券发行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推行《证券法》规定的证券发行核准制,逐步导向由中介机构和市场选择上市公司的市场化方式;2004年将进一步推行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强化了中介机构和市场约束机制,为证券发行管理制度逐步由核准制过渡为注册制奠定基础。证券发行管理制度在不断得到修正、演进,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但与此同时,过渡时期的局限性问题都遗留给了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突出反映出转轨经济的特征,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缺乏法人财产、法人人格独立性的经济基础。研究表明,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数量与经营业绩呈现正相关,特别是为了保持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公司法》颁布实施已有10年历史,上市公司制度已有14年的实践经验,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法人制度并未得到真正严格确立,法人人格和法人财产边界模糊,形成了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有效性和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