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盈余管理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公司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3-09 03:42:18

Ⅰ 财务重述、盈余管理、财务舞弊的内涵及这三者的关系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专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属为。许多学者研究指出,财务重述的发生在资本市场上引起负面的反应,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损失,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经济后果;财务重述作为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表征,其发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和治理效率的低下。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从性质上讲逐渐递增逐渐恶劣,从治理水平低下客观原因到主动隐瞒事实达到获利目的。

Ⅱ 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公司往往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修饰净利润指标,以确保上市资格。加强内部控制以达到提高盈余管理的目的。
内部控制的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内部人控制理论与盈余管理。
“内部人控制”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在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时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大概内容是:内部人控制认为从前的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厂长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是一种固有的潜在的内生现象。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财产权利约束不到位,在我国,股东仅通过股东大会对管理人员的任免等手段进行约束企业。二是股东给予管理人员的收益权与其责任是不对称的。对管理人员来说,虽然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多拿薪金,但是这种收益与付出是不成比例的。因此,管理者认为不如扩大对企业的控制权,因为这种控制权能为他带来诸多好处。在我国,内部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产生的:一是企业在资产评估重组上市过程中产生;二是通过自发性和非正式的民营化产生;三是在股东放权让利,扩大管理者自主经营决策权和利润提成水平的过程中产生。
内部人控制问题与盈余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制度中存在上述诸多漏洞和执行力度不够,于是内部人就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在“内部人控制”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企业的经营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内部人”的利益偏好时,会计核算和会计准则的选择不是以兼顾各个利益集团为核心,而是以内部人为核心。这样,内部人就会滥用控制权,采取盈余管理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Ⅲ 如何判断与规范盈余管理

  1.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及有关法规、政策和契约;

  2.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3.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行体制,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机制,把好最后一道防线,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4. 完善现行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健全关联方交易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盈余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

  • 一些观点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体现了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会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 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使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使会计信息失真,应加以限制和防范。

Ⅳ 新准则是否为母子公司之间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如何提供的

控制与被控制的典型形式是母子公司。 母公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业的企业;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如果一方直接、间接、直接和间接拥有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或虽然一方拥有另一方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不超过半数,但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控制另一方时,投资企业即为被投资企业的母公司,被投资企业即为投资企业的子公司。 需要注意,母子公司之间一定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但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公司一定是母子公司关系吗?不一定,比如,承包的情况。作为母子公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二是必须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 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 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 笔者比较赞同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由该定义可知,盈余管理会歪曲公司经营业绩,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中立性,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已有的研究显示,公司管理者之所以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报酬、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业绩的理解、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税收筹划、避免政府监管部门的干预等。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实现的。目前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披露管理,本文则在简要分析披露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真实盈余管理。 (一)会计手段 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只影响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应计项目是权责发生制的结果),而不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所以又可称为应计项目管理。这些通常只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而不影响各期的会计盈余总额。 (1)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由于各公司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某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一种,并且规定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应遵循一贯性原则,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但由于公司所选用的会计政策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如根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而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增加折旧费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再如根据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物价上涨时期,当公司需要提高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降低销售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当公司需要降低当期盈余时,会选用能够相对提高销售成本的加权平均法。 (2)利用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会计人员在对某些不确定性交易或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由于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因而人们很难对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众所周知,会计估计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当期盈余,因而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会计估计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需要估计折旧年限和净残值。这使得公司在经营业绩差时延长折旧年限和高估净残值,而在经营业绩好时缩短折旧年限和低估净残值。再如公司利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其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相应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计提多少资产减值准备需要根据判断和估计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空间。公司可在业绩好时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而在业绩差时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平滑利润。 (二)安排真实交易 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发生时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既影响各期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并且通常不会增加公司价值,反而在某些非正常的情况下还会损害公司价值。以下对一些主要手段进行具体分析。 (1)负债转为股东权益。公司的资金按来源可划分为债务资金和股东权益资金。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在计算利润时,扣除了债务资金的成本(利息),却不考虑股东权益资金的成本(股利)。同时,公司负债的利息必须按期支付,而股利却可以不支付。因此,当公司经营业绩差时,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将债权人的债权转为股权,可减少财务费用开支和现金流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2)股票回购。在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股票价格包含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因此,当公司公布的业绩没有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时,股票价格将大幅下跌。每股收益是证券分析师预测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当公司管理者预计公司每股收益水平达不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时,为防止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可通过股票回购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规模,以提高每股收益水平,从而达到或超过证券分析师的预期。国外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公司通过股票回购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我国以前不允许公司回购股票,2006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回购股票。因此,股票回购是否会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3)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公司管理者决定的费用项目,如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维修费等。这些费用开支通常是面向未来的开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甚微。当公司经营业绩差,面临亏损或业绩滑坡时,管理者为提高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可以减少当期的酌量性费用开支。国外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很多公司通过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使公司短期利润增加,却削弱了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损害了公司价值。 (4)增加产量。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构成,具体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维修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等。在这些生产耗费中,有些费用属于固定费用,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固定费用总额不变。因此,当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下降,并直接导致相同销量的销售成本下降,使利润水平上升。由此可见,在销量无法增加时,仅通过提高产量即可增加利润。但通过增加产量进行盈余管理对公司有害无益。因为公司增加的产量转变为存货,占用了公司资金,降低了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过多的存货还可能面临由于产品过时或毁损而减值的风险。 (5)资产处置。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子公司、经营部门或其他长期资产和投资的所有权有偿让渡给第三方,并以此获取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转让持有的无形资产、已经增值的有价证券或某个经营部门等获取收益,使利润达到预期水平。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200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有通过资产出售提高公司利润,以达到配股或增发条件的行为。白云霞、王亚军和吴联生(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会通过资产处置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或避免业绩下降的目的。 (6)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公司在临近年末时,看到当年经营业绩不佳,可能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促进销售,以改善经营业绩。放宽信用政策包括延长客户的付款期、向信用不佳的客户赊销商品等。销售折扣则主要是通过价格优惠吸引客户大量购买。这种年末的促销活动,会暂时性提高公司利润水平,但是会损害公司长期利益。放宽信用政策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而销售折扣促使客户年末大量购货,会导致下一年购货量减少。另外,如果销售折扣后价格再复原,客户的购买意愿可能下降,因为销售折扣使客户对公司商品降价形成预期,会等到下次降价时再购买。 (7)关联方交易。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购销商品、购销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关联方,因此,关联方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如在关联方之间购销商品时,上市公司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关联方将自己的优质资产租赁给上市公司经营,收取较低的租赁费,或者租赁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向上市公司支付较高的租赁费;上市公司将持有的劣质股权转让给关联单位;上市公司将劣质资产或股权与关联单位的优质资产或股权进行置换;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等。 三、盈余管理防范的对策 尽管本文所分析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数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的限度内进行的,不是违法行为。但由于盈余管理会歪曲公司经营业绩,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中立性,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而且公司所使用的某些盈余管理手段(如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增加产量等)会损害公司长期利益,降低公司价值,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一)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监控 在现代公司制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绝大部分所有者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使经营者能够按照所有者利益行事,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监控机制应运而生。董事会是公司内部的最高决策控制机构,其中,监控公司的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促使公司披露真实公允的财务报告,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责。为了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监控作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公司董事会能否有效发挥内部监控机制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事会的独立性。通常认为,由于独立董事身份独立(独立于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同时有维护自己良好声誉的动机,因而能够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有效防止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已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还存在缺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西方国家很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超过50%,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为三分之一,正好达到证监会要求,独立董事比例超过50%的上市公司很少。二是改革独立董事提名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绝大部分由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提名产生,这严重影响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此,应改革独立董事提名制度,提高中小股东在独立董事提名中的作用。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独立董事不领报酬或报酬过低的现状,独立董事的报酬应与其工作量和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同时,应对独立董事的业绩进行定期考评,奖优罚劣。 (2)设立审计委员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并且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从上述有关审计委员会构成及职责的规定可知,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监控的有力措施。但由于在上市公司中设立审计委员会不是强制规定,目前只有约40%的上市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为了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监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严格按规定设立审计委员会。 (二)改进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为遏制盈余管理应改进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可采用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过分注重盈余指标,会导致公司管理者采取短期行为,损害公司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察公司,充分考虑了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体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以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平衡,是一种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正确引导管理者的行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公司业绩。还可以在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经济增加值是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通过对会计利润调整后得到,全部资本是投入公司运营的所有资本,包括股东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由于经济增加值指标考虑了公司的股东权益资本成本,并且校正了会计准则潜在的偏差和扭曲,因而能够更好地衡量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抑制公司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完善相关证券法规及会计准则 按照我国现行有关证券法规规定,盈余水平是公司能否上市、配股和退市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配股资格和避免退市而进行盈余管理。为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应改变有关证券法规过分注重公司盈余水平的现状,建立科学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可采用平衡计分卡),不仅关注公司盈余水平,而且关注公司盈余的质量及未来发展能力。另外,证监会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加强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研究开发费等事项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众所周知,会计准则的盲点或会计处理方法的灵活性为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一方面应紧跟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新涌现出来的经济业务类型及时加以规范,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对执行情况不理想以及经常被公司管理者用于盈余管理的会计准则应及时进行修订,以减少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四)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证券监管部门及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是盈余管理盛行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及严重误导投资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时曝光并严加处罚。同时,注册会计师也应充分关注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影响会计信息合法性、公允性及一致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要求公司纠正,否则应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提醒会计信息使用者。另外,应加强社会公众及舆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提高投资者阅读和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以有效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公司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害无益,达不到预期目的。

Ⅳ 新准则下还能利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么,有相关的案例么我写论文用的

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变动本意在于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实际上,一个上市公司进行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公司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2)会计准则提供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3)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管理层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机可乘。
对盈余管理的抑制应该同时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修订上市或停牌规则,或者对会计违规公司处以更严厉处罚,减少其动机;
(2)加大对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惩处;
(3)完善公司治理,将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防范于未然。
详细参考:http://www.mof.gov.cn/pub/czzz/zhongguocaizhengzashe_hanglanmu/zhongguocaizhengzashe_kanwu/zhongguocaizhengzashe_caiwuyukuaiji/333/444/666/201007/t20100709_327035.html

Ⅵ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1、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1.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
(1)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中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使得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很好的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2)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减少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利润的可能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相反,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以将企业的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新会计准则规定,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及未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以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新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限制了企业会计人员在使用谨慎性原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观随意性。
(3)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杜绝了企业利用缩小持股比例,分离若干子公司的方法,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做法。新准则还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账面价值计量,这将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操纵利润。按这些规定编制的合并报表将能真实反映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构成的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很好的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母子公司的控制关系在合并或重组时利用不正当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1.2 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1)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业上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数量上如何分配,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2)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如能在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得到正确运用,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不被滥用。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审计、监管手段、方法等又不尽完善,所以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3)资产减值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资产组的认定”等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若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更难查证。
(4)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过去一直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分成两个阶段,并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然后分期摊销。由于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对发生当期利润的冲击,对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但由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技术的研发难度大,风险高,且其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界限也较难准确划分,因而可能被企业管理层,用于盈余管理。
2、新会计准则下,完善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2.1 不能将新的盈余管理行为完全归咎于新会计准则
因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关系。
2.2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企业会计报告信息进行调控,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要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必须限制企业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滥用,比较有效的措施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对管理层权力的制约、监督。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外部必须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基于合约委托关系的权责利关系。另外,由于即使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对企业也可能带来一定短期利益,因此要加强对管理层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就需要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解滥用盈余管理对于企业形象和长期利益的危害,从而在企业达成一致共识,共同抵制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滥用,提高对管理层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效力。
2.3 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在会计实务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却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改革的步伐。通过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要注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使其能正确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特别要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不同意义和后果,对于操纵会计利润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将会严格依法惩处。由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引起的会计造假及其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健全,在新旧体制转换、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营方式多元化,各种经济类型相互渗透的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防止会计造假行为更显其重要。
3、总之,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予以重视,分析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内容、方式、方法,预估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研究近期审计和证券监管的对策,制定长远的治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

Ⅶ 如何加强对不当盈余管理的治理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它又同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明显的违规违法手段,人为地造成利润虚增或虚减,而盈余管理则是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好与坏之分。盈余管理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两面性。

(一)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盈余管理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是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1、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契约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债务契约),而且能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刚性,保护企业及经营者的利益。

2、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传递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考虑,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传递出企业的内部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市场更加有效。

3、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企业管理人员实施利润平滑和利润最大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二)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会有消极影响。

1、盈余管理在我国的滥用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往往使报表上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盈余管理的滥用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决策者产生“不利选择”行为,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3、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的滥用,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判断,导致市场价值下降。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

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中,经济体制尚不完备,法制也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突破了其合法的界限,因而不当的盈余管理泛滥,危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显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对此,需要对盈余管理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将其控制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在制定时留有可选择的空间。再加上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使得一些交易和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未在相关准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所以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这都给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其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计价方法和企业合并范围等准则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体系的质量。而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借款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开发费用等准则却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仍然可能依据新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公司业绩进行操纵。因此,必须对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订。对于选择空间大的会计政策应规定更为详尽的限制条件,并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缩小可调控的空间。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方法、披露时间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从而提高信息公开性和透明性,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外部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还未形成;从内部看,董事会、监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公司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与公司业绩挂钩的长期激励机制。这些都助长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盈余管理的滥用。首先,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兼并市场的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比如,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赋予他们一些特殊权利,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聘用与报酬、重大关联交易、吸收合并、股份回购等重大事项发表意见。独立董事除了向股东大会负责外,同时对证券监督机构负责,从而有效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再次,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趋于一致。企业应使管理人员的绩效不再只和短期的盈利挂钩,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比如引入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激励经营者双重作用的期权、期股等新的报酬方式,使经营者通过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长期成长性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后,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促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

(三)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一方面完善增发新股和配股资格的控制指标,实行多方位考评。目前,有关配股条件的指标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一个,指标单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应建立一个更科学的指标体系,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助长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盈余管理经常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异常利润以及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上做文章,因此可将主营业务损益作为指标体系中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增加主营业务利润率、异常利润与利润总额比率、不良资产总额与总资产比率等指标,并关注关联交易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增量考核,缩小操纵空间,来提高操纵难度;另一方面改变终止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的条件。公司管理者为避免被监管部门特殊处理或终止上市,就会采取亏损清洗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亏损清洗是那些已连续两年发生亏损,为避免第三年继续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所广泛采用的盈余管理方法。因此,对于PT和ST的股票,要改变以连续3年亏损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应结合其他一些因素加以判断,如应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成长性以及亏损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但在目前的交易模式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般充当审计委托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经营的公司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因此受到制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此,一方面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模式,使管理层不介入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约管理层变更事务所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按其资产或利润的一定比例缴付一定的资金设专门账户,交由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独立于管理层的专门部门管理,用于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佣金;另一方面强化中介机构的质量监督功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进行监督,完善行业举报制度,对涉及执业质量问题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

(五)提高市场参与者素质,增强识破盈余管理的能力。除了市场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外,投资者处理信息能力的瓶颈也会增进信息的不透明度。散户居多,投机性强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均属于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滥用专业判断的诱因,助长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要提高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就需要有相关的部门对投资者进行证券业和财务报告方面的教育,使投资者了解证券业知识,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投资者可以及时地发现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形成对这些公司的一种制衡,同时这些公司也会迫于一定的压力而减少采用盈余管理来掩饰财务报表。

Ⅷ 盈余管理给财务分析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剔除这种影响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它又同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明显的违规违法手段,人为地造成利润虚增或虚减,而盈余管理则是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好与坏之分。盈余管理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两面性。

(一)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盈余管理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是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1、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契约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债务契约),而且能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刚性,保护企业及经营者的利益。

2、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传递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考虑,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传递出企业的内部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市场更加有效。

3、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企业管理人员实施利润平滑和利润最大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二)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是合法的,但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会有消极影响。

1、盈余管理在我国的滥用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盈余管理往往使报表上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盈余管理的滥用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决策者产生“不利选择”行为,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3、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的滥用,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判断,导致市场价值下降。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

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中,经济体制尚不完备,法制也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突破了其合法的界限,因而不当的盈余管理泛滥,危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显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对此,需要对盈余管理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将其控制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在制定时留有可选择的空间。再加上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使得一些交易和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未在相关准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所以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这都给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其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计价方法和企业合并范围等准则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体系的质量。而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借款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开发费用等准则却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仍然可能依据新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公司业绩进行操纵。因此,必须对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订。对于选择空间大的会计政策应规定更为详尽的限制条件,并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缩小可调控的空间。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方法、披露时间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从而提高信息公开性和透明性,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外部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发育完全、运作规范的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还未形成;从内部看,董事会、监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公司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与公司业绩挂钩的长期激励机制。这些都助长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盈余管理的滥用。首先,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兼并市场的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比如,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赋予他们一些特殊权利,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聘用与报酬、重大关联交易、吸收合并、股份回购等重大事项发表意见。独立董事除了向股东大会负责外,同时对证券监督机构负责,从而有效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再次,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趋于一致。企业应使管理人员的绩效不再只和短期的盈利挂钩,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比如引入具有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激励经营者双重作用的期权、期股等新的报酬方式,使经营者通过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长期成长性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后,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促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

(三)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一方面完善增发新股和配股资格的控制指标,实行多方位考评。目前,有关配股条件的指标只有净资产收益率一个,指标单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应建立一个更科学的指标体系,避免由于指标的单一性而助长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盈余管理经常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异常利润以及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上做文章,因此可将主营业务损益作为指标体系中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增加主营业务利润率、异常利润与利润总额比率、不良资产总额与总资产比率等指标,并关注关联交易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增量考核,缩小操纵空间,来提高操纵难度;另一方面改变终止上市公司挂牌交易的条件。公司管理者为避免被监管部门特殊处理或终止上市,就会采取亏损清洗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亏损清洗是那些已连续两年发生亏损,为避免第三年继续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所广泛采用的盈余管理方法。因此,对于PT和ST的股票,要改变以连续3年亏损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应结合其他一些因素加以判断,如应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成长性以及亏损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但在目前的交易模式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般充当审计委托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经营的公司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因此受到制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此,一方面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模式,使管理层不介入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约管理层变更事务所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按其资产或利润的一定比例缴付一定的资金设专门账户,交由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独立于管理层的专门部门管理,用于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佣金;另一方面强化中介机构的质量监督功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进行监督,完善行业举报制度,对涉及执业质量问题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

(五)提高市场参与者素质,增强识破盈余管理的能力。除了市场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外,投资者处理信息能力的瓶颈也会增进信息的不透明度。散户居多,投机性强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均属于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滥用专业判断的诱因,助长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要提高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就需要有相关的部门对投资者进行证券业和财务报告方面的教育,使投资者了解证券业知识,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这样,投资者可以及时地发现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形成对这些公司的一种制衡,同时这些公司也会迫于一定的压力而减少采用盈余管理来掩饰财务报表。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