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教堂

治理教堂

发布时间: 2021-03-07 02:38:54

『壹』 为什么全国基督教会十字架会被拆掉

因为违章,而且只是浙江地区。

事情的缘起是,温州等地近些年回基督教、天主教答发展很快,盖起很多教堂。其中一些教堂没按照申报的方案施工,面积大幅超标,比如温州永嘉县的一处教堂批准建1800平方米,实际建了超过1万平方米,超标5倍多。该教堂受到拆除处理。

此外一些教堂的十字架设置也因严重超标被拆下,今年5月颁布的《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征求意见稿)做了规定,十字架一般应整体贴附在宗教主体建筑的正立面上,其长度应小于正立面的1/10。

(1)治理教堂扩展阅读

浙江省“三改一拆”是祛邪扶正的行动,治理违法实际上就是在保护合法。“三改一拆”行动并不仅仅针对宗教违法建筑,但是,由于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三改一拆”涉及宗教违法建筑的处置工作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反响。

作为宗教界人士,要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这对浙江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贰』 如何治理教会

第一,是属灵领袖。传道人有真理装备,合乎圣经的敬虔行为。没有真理或专者没有见证就不行。
第二,是属同工团队。有相同异象的伙伴,肢体的搭配。一个人是无论如何无法完成教会的各项治理的。
第三,是委身的会众。在弟兄姐妹的见证和努力传扬福音以后,教会人数可以持续稳定增长。
然后才是构架:
信约,陈明所信的是什么?教会的信仰立场。以应对异端搅扰
纪律,当弟兄姐妹犯罪的时候能有清晰的惩戒制度,拒绝明显(正在)犯罪的人参与服事。
分工,将教会工作分成若干,清晰的由人或团队负责,包括:福音,讲台,财务,后勤,儿童主日学等等。

其他就按照教会不同的现状做调整即可。

『叁』 什么是基督教教政

教政有广义和狭义。从广义来说,教政就是基督教政治。从狭义来说,教政(Church governance)是教会治理;它是教会治理机构及其治理人员从实地出发,根据圣经的原理,建立教规制度,并运用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来建设、维护教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追求教会各种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教政可以理解为教会治理,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会行政管理。
非基督教政府对各宗教的管理也有可能称为教政,非基督教的教育部门对教育的管理也有可能称为教政。但我们所说的“教政”是基督教教政,即:Church governance ,以下全部称为“教政”。“教政”顾名思义可以知道它具有一个固定的动态内涵,这个固定的动态内涵将它剖析分述即:1.主体是基督教会(包括基督教会中的小部分人群和个别基督徒)。2.为教会的利益;也许教政过程中有失误导致教会损失,但其动机必须是为着教会的利益而发出。3.建设教会;教政乃是为基督教会服务,所以它必须是诚实地、真心地、纯粹地建设基督教会,而不是明建东家墙,暗挡西家风。因此,在明中说自己是建设教会,而真实当中为另一种集团效力的,这并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教政 。
我们对教政这一动态内涵的认识是根据“教政”的“教”与“政”的两个概念所反映的实际对象相结合,并“教政”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历史行为事实以及基督教自我治理的本能和排异(排除异教、异理、异政的混入与干涉)的性质来确认的。在教会内外有各式各样的行为,区分哪些行为是教政,哪些行为不是教政,就看它是否在同时之间达到这个内涵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中,一条要求有三点标准:一.是基督教会或基督徒的行为;二.为了教会的利益;三.建设教会。凡没有在同时之间达到这三点标准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教政。
与教政相类似的概念有:市政、校政、家政、邮政等等。这些概念都具有管理的意思,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区别之处。其中,方法、措施、手段与管理的程序有许多方面是可以相互模仿、互相移用的。
教政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活动。教政乃是管理的一种,它包括了教政的行为活动和教政的思想活动。它不单单包含小部分教会领导的行为活动和少数有才智的教会治理人员的行为活动,而且还包括着在整个教会中起治理作用的所有信徒的行为活动。实际治理教会,往往是在教会的领导者或主管人员的发动或带动下,然后大伙群干。当教会努力追求一个目标实现时,教政不但要清楚认识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时机、条件、用具、用人、原理、规则等。并且,在教政的操作活动中,领导者的心思意念与信徒的顺从或反对都会影响教政的结果。因此说,教政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
教政虽然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但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教政的思想行为复杂多样,但它还是一种有一定范畴、局限与前因后果关系的活动。正因为它是一种活动,这就已经局限了它是有目的、有原则、有条件、有形式、有内容并有一定手段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要被那些错乱的行为所蒙惑,就可以透过这些表面现象发现它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研究它,可以把握它。
任何的治理都是针对问题而做的,教政也是如此。教政的操作也是从教会的问题存在而开始下手执行政务,并且以问题得以解决而住手。教会出现问题或存在问题,就是教会有不合理或不达标、不完全的现象,凡是阻碍教会发展或破坏教会完全的因素,或是导致教会不发展的因素与病症,都是教会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从教会的外部存在还是从教会的内部存在,都是应该消除解决的对象。只有消除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教会正常地发展与运行。可以说,如果教会没有问题,那就没有治理的必要。

『肆』 有的人说基督教是对抗罗马教廷的。为什么要对抗罗马教廷呢

世俗的方法是所有的游戏,世界完全整天浑,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专我佛,最然中毒空耗宝贵属的生命。其他不奖励没有听到佛法的循环寿命是毫不奇怪,小(太多)后悔的,风度和其他生活际,巨大的财富能够亲近三宝听到佛法手摩尼宝珠滑再丢失了,也不会住天很委屈吗?悲呼,悲呼!在
诚实佛生存净土,你脸色看,阿弥陀佛,等可以去问问他,毕竟,我佛若有所思地说,你怎么知道什么是佛?生活本身就是徒劳的,是从开放走向开放,最终的结果是四大皆空。因此,有没有什么事情太难做,什么不适合的问题。不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纠缠在一些无聊的琐事。怎么样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争夺你我斗平凡的兴趣呢?诚信做人,宽容是容忍,等待和爱,如果不是所有的,即使你拥有了一切,但也没有什么。

『伍』 基督教中长老和牧师有何区别

没有区别。

长老是教会中领袖的职称,一般由各教堂信徒推选数人为领袖,共同管理教会的工作。 牧师也是长老,只是他通常是全职在教会里事奉,而且是从教会受薪的。而一般的长老是从会众里选出来,除了在教会里的事奉,一般还有社会上的工作。

牧师是在一般基督新教的教会中专职负责带领及照顾其他基督徒的人。圣经原文的用字是牧羊人之意。治疗和支持是牧师的主要职责。牧师带着对他们信念的忠诚,治疗并保卫他的同伴们。

牧师的主要职责。教会初期,牧师与监督,长老平列。其主要工作为牧养群羊,管理教会,圣经显示牧师的职分为:喂养 牧养群羊,治理教会,做先知讲道造就教会,宣传福音和建设教会。

长老的定义和职责:

定义

他们是由本教堂平信徒推选的代表,负责管理教会事务,主要源自长老会(加尔文宗)。

职责

1、行政长老,专管教会行政事务。

2、“按手”长老,专事辅佐牧师牧养信徒,现在长老主要是从执事中推选,其职责仅限本堂及所属聚会点,经本省两会同意,也可以牧养教导信徒,主持圣礼。我省拟按立长老人员多在教会中有一定威望的执事中选取,具备在教会一定工作年限,经本人申请、省基督教两会考核按立为长老职。

(5)治理教堂扩展阅读

成为牧师

首先,这个人必须是已经接受洗礼的基督教徒。

在中国,通常需要年满18岁。其次,这个人必须在教会坚持聚会一年,参加慕道班学习3个月,并通过谈道。如果父母希望新生儿接受洗礼,牧师也可以为其施洗。

如果一位信徒受到上帝的呼召决定成为一名牧师,他就需要申请进入神学院进行神学的学习。高中毕业生可以申请省一级的神学院;高中生则可以直接进入金陵神学院就读。除了这所国家一级的神学院,还有17所地方的神学院或是圣经学校。在申请神学院时,这个人需要获得教会推荐和当地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许可。

在完成神学院学习,并完成在教会的实习后,通过教会的按立仪式和考试,这个人就可以成为一名牧师了。目前,中国基督教新教的教会神职人员包括牧师,长老,传道人和神学家。

长老:基督教新教某些教派中教徒领袖的职称。一般由各教堂信徒推选数人为领袖,共同管理教会的工作。长老一词在《旧约》中指犹太人的民间领袖,在《新约》中则指早期基督教徒中德高望重的领袖。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据此设立长老制。

在基督教新教某些宗教派中,长老相当以其他宗教派的牧师职务,可主持各种圣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牧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老)

『陆』 如何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

  1. 所有宗教活动,必须限定在正规的宗教场所进行,不能非法聚会。

  2. 所有宗教场所,社回会资金答不能进入,不能合股宗教场所,不能承包宗教场所。

  3. 所有宗教场所,必须有国家宗教部门统一监管

  4. 宗教场所,必须登记对公的账户,不能用私人的账户代替宗教场所账户。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老板庙,老板教堂,最终把宗教场所变成私有制了。

『柒』 福音教会是吗治理教会兴旺福音马太福音第一章

《马太福音》第一章,记载了耶稣基督的降生,见证耶稣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以救赎的身份来到世间;他也是大卫的子孙,以继承大卫的王权而降生。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受膏者,就是永远的君王。

『捌』 东正教和基督教(新教)的教堂布置有什么不同

东正教教堂四壁悬挂众多使徒画像。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礼仪时,整个教堂灯光通明,烛火万点,十分隆重、静穆,圣乐团演奏,引领圣歌,带动信徒的情绪,使之陶醉在圣乐氛围之中,宗教气氛之浓,是天主教和新教所不能比拟的。
基督教(新教)在教堂式样方面,新教的教堂外部式样很一般化,内部装饰极为简朴,台上只挂一个十字架,而天主教的教堂外部呈古典式(罗马式或哥特式),内部布置得格外华丽和庄严,台上悬挂有圣母像,墙的两侧挂有耶稣受难像。

东正教
东正教(Easten Orthodox)是基督教三大派之一。基督教出现后不久,就逐渐分化成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意为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因为地处东方,故又称“东正教”;因为宗教仪式使用希腊语,故又称“希腊正教”。
公元9一11世纪,在拜占庭提出了东正教的神学教义,当时传播范围主要在东欧和近东一带。该教最初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深深打上帝国历史发展的烙印。这一点既反映在东正教会的教义中,也反映在其组织方面。《圣经》和圣传是东正教教义的基础,此外,东正教教义还反映在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449年以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51年查尔西顿大公会议、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681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所通过、补充和修改过的《信经》里。
东正教 宣扬三位一体的上帝、来世、死后报应、天堂、地狱、末日审判,还相信耶稣基督可以救赎人类,认为教会能起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基督教的七件圣事在东正教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七件圣事是:受洗礼、坚振礼、祝圣礼、告解礼、婚配礼、敷油礼和圣餐礼。节日和斋戒在东正教中也有重要意义。
东正教不接受天主教的某些教条,如关于圣灵不仅来自圣父,且也来自圣子之说,炼狱、童贞女马利亚贞洁受孕和其肉体升天的教理,反对罗马教皇永无谬误说,不承认其至尊地位,只承认他是罗马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的首脑。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没有统一的宗教领导中心,也无统一的教会首脑。东正教举行仪式时,除使用希腊语外,也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它有一套教阶体制,实行牧首制。
东正教在历史上形成了5个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安提阿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莫斯科教区。中世纪时,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领导,并成为其国教。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领导而独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为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政府的控制并成为国教。18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东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管辖而宣称行政上的独立自主。
东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5个独立自主教会 和两个自治教会 ,但在名义上仍共同承认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首席地位。它们尊重各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虽然对当代国际迫切问题持不同态度,但它们都同意互相接触,参加基督教合一运动,出席全东正教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东正教比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强调与神交通的神秘意义和礼拜活动的神圣气氛。其教士穿着打扮十分引人注目,教堂布置得庄严、华丽,挂满了圣徒像,尤其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堂内烛光万点,更显得隆重肃穆,而圣乐团的演奏和信众的合唱,也常使参加者陶醉在圣乐和圣歌之中。
东正教最初盛行于巴尔干半岛、西亚和北非,后传入俄罗斯、东欧、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再后传播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据统计,全世界现在有东正教徒1.6亿人,其中仅俄罗斯就有几千万人。
东正教的特点
特点之一:保守性。东罗马帝国的封建化过程十分缓慢,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因而其意识形态也毫不例外地有保守性、落后性。东正教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信守《尼西亚信经》的基本原则和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它们不作任何更改、补充和革新。
特点之二:神秘性。教会要求教士作个神秘主义的祈祷者,从而与神交往;同时实行禁欲主义,与世隔绝,终身过隐修 生活。
特点之三:依附性。东正教是在东罗马帝国皇权统治下产生的,所以它作为精神支柱服务于帝国政府。东正教会直接受制于皇帝,完全依附于世俗政权,从来没有起过象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方所起过的那种独立于皇权的作用。东罗马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有权任免教会牧首,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决定,解释教义。教会与国家相结合,同时皇权高于教权。东正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东正教不同于基督教其它教派的特征,就是国家与教会,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
特点之四:多中心。东正教力量较分散,不象天主教那样在全世界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首脑。它各自独立为教,其影响也不及天主教会大。罗马帝国分裂后,东正教会各主教为争夺牧首地位而经常进行斗争,每个主教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因此形成了东罗马的4个宗教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安提阿教区。矛盾和斗争的结果:君土坦丁堡教区主教居于其它三教区主教之上,享有“至圣主教”和“普世牧首”尊号。迄今为上,除上述4个教区或教会外,东正教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十几个教区或教会。
特点之五:具有华丽、庄严的气势。教堂四壁悬挂众多使徒画像。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礼仪时,整个教堂灯光通明,烛火万点,十分隆重、静穆,圣乐团演奏,引领圣歌,带动信徒的情绪,使之陶醉在圣乐氛围之中,宗教气氛之浓,是天主教和新教所不能比拟的。

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通常又把“基督教”作为“新教”的专有名称,它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1517年,马丁·路德因反对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而发起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脱离罗马天主教的新宗派——路德宗,即所谓“新教”,从而使德意志帝国封建诸侯分成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两派。1529年,帝国议会在德国斯拜耶召开会议,旧教诸侯人多势众,强行通过决议恢复天主教会的特权,新教诸侯联合提出抗议书,维护新教权益,被称为“抗议者”(后来,新教各派统称“抗议宗”或“抗罗宗”,即来源于此),结果引起德国内战。1555年,德皇查理五世战败,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宗为合法新教派,并根据“教随国定”原则,承认各国诸侯有权选择新教为其国教。于是新教正式成为合法的教派了。最初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为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后来又从这些宗派中陆续分化出更多的宗派。这些宗派统称“新教”。
新教教义来源于《新约圣经》,认为它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新教的特点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不接受罗马教廷的统一领导,反对天主教复杂的教阶制度,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认为教牧人员与平信徒之间没有根本的对立,信徒可直接与上帝交通而无须教会与神父作中介,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圣礼,废除禁止神职人员婚娶的规定,取消隐修制。不培训修道士,强调社会服务,不承认马利亚为天主之母及“炼狱”,没有崇拜圣母、圣徒、天使、圣像、圣物的礼仪,圣事只有两项:洗礼和圣餐礼。
新教内宗派繁多,主要有六大教派: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宗(长老宗)、安立甘宗 (圣公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循道宗)。此外,还有一些小教派与教会,如教友派、五旬节派、奋兴派、基督复临派、救世军等。总之,除天主教和东正教外,可以把基督教中其他一切教派都划归“新教”。
19一20世纪,一些新教教派主张宗教和科学“调和”,对《圣经》作纯理性解释,传播没有上帝的宗教。一战后,新教教会发起普世教会运动,号召全世界基督教各派大联合。在这一运动中起了主要作用。新教主要分布在英、美、德、荷兰、瑞士、北欧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据教会统计,全世界现有新教徒约44985万,三分之二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1807年,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马礼逊开始来华传教。鸦片战争前后,新教各派陆续传入中国,曾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为侵华工具。1949年以后,中国基督教(新教)界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三自革新运动”,1954年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从此,中国基督教(新教)会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路。
基督教新教六大教派
基督教新教六大教派除了有共同的信仰外,还有不同的地方:(1)路德宗(Lutheran Church)又称信义宗,是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对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因信称义” ,《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信徒凭《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不必通过教会神职人员作中介;不服从罗马教皇管辖;教会的组织形式可因地制宜。路德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现于德国,后来主要传布于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18世纪随着德国移民传入美国。在基督教近代传教运动中,路德宗也传到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2)加尔文宗(Calvinists)又称长老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信徒因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相信上帝预定论,即人得救全凭上帝的预定,自己无能为力;基督只为“选民”而死;不相信圣餐中的饼酒是耶稣的肉体和血,反对婴儿受洗;屏弃祭台、圣像、祭礼;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教会。加尔文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瑞士,后来逐渐传布到荷兰、法国、英国、东南欧国家和北美等地。在基督教传教运动的过程中,它又传入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3)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亦称圣公宗,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英国,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使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受罗马教廷管辖,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它自称与公教、正教同为古老教会,保有使徒亲自传下来的主教制度和正统教义;支持宗教改革;在礼仪万面承袭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传统,但也受到加尔文宗等教会很大影响。在英国殖民扩张活动过程中,安立甘宗逐步传到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19世纪后,安立甘宗传入中国。1949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宗派。
(4)卫斯理宗(Wesleyans)又称“循道宗”,是以该宗创始人英国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统称。该宗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它提倡遵循各种道德规范;认为传统传教活动不足以应付现存社会问题,主张改良社会,着重在下层群众中开展传教活动;宣传内心的平安喜悦即幸福。卫斯理宗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拿大等国。鸦片战争后,它传入中国,称美以美会或监理会。1940年,中国的卫斯理宗各派系联合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5)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公理即“公众治理”之意,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治理,以民主方式推选牧师;不赞成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只设联谊性机构;各教堂体制与礼仪由该堂信徒自已决定。独立教会由教徒群众管理。公理宗一般坚持《圣经》是信仰的权威,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它于17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北美,在英语国家影响较大。]9世纪初传入中国。
(6)浸礼宗(Baptists)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和流亡于荷兰的英国人当中。它反对给婴儿施行洗礼,认为受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能领受洗礼,并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强调各教堂独立自主,不受政府或其他教会干预。浸礼宗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从美国南方传来中国的教会称作“浸信会”。

『玖』 罗马教廷的教廷机制

一、教皇
教皇按天主教内部的说法,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他是全世界罗马天主教徒的首领,代表耶稣基督管理教会,宣传福音。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终身制。
教皇的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基督在世代表、首席使徒彼得继承人、西部宗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
现任教皇方济各是罗马天主教会第二百六十六任教皇。
根据保罗六世于1967年颁布的《治理教会》宪章规定,教廷中的职位五年一任,期满可连任。各部主席红衣主教,年满75岁可退休,80岁必须退休。
教皇逝世时,各部门负责人自动辞职,等候新教皇重新委任。各部门负责人都由教皇授予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教皇保留最后决策权。
二、国务院
以教廷国务卿为首,负责领导教廷各部门的工作,协助教皇管理全世界教会事务。
国务卿与“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合作,处理外交事务。
国务卿下设两个小组,一组专门负责为教皇准备和撰写文件,另一组保管教皇的印章。
三、教会公共事务理事会
相当于外交部,负责与各国政府建立关系,以及管理教廷驻外使节等事项。
四、枢机院
由枢机主教(亦称红衣主教)组成,原定70名,1976年扩大为137名。1994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又任命了30名枢机主教,共有167名成员。在各大洲均有代表。枢机院设有院长、副院长、总务和秘书各一名,加上教廷和地方教会中资深的神职人员若干名。由教皇直接领导,协助教会的行政工作,或做教皇的代表和使节,处理教会事务。
罗马教廷机构图
五、三个法院
最高法院—负责监督所有教会的法院,以维护公正的审判。各地教会法院每年向最高法院汇报一次。案件中的有关人士认为法院的判决不当时,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有权责令教区法庭重新审理,或由最高法院直接审理。如果对教会的行政制度有意见,也可向最高法院上诉。教廷的最高法院也是梵蒂冈国的最高法院。圣轮法院—同最高法院一样,也是一个上诉法院。它负责审理对违反教会法规的行政处罚所进行的上诉,也处理各圣部之间的争端。教徒认为教区法庭的判决不公正时,也可向圣轮法院提出上诉。但该法院通常所处理的都是婚姻纠纷的案件。教区法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向圣轮法院咨询。
圣赦院—不是一个公开的法庭。主要处理与良心有关的问题,如给予申请人宽免、恩准等。
六、两个会议
大公会议和世界主教代表会议均由教皇直接领导和主持。前者公元初即已形成,迄今召开了21次;后者1965年成立,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并可召开临时特别会议,主要讨论有关天主教的信仰问题。
七、九个圣部
信仰理论部(信理部)—其前身为著名的宗教裁判所,1967年保罗六世将之改为此名。负责维护信仰与教义,查禁和制裁任何违反信仰原则及教义教规的言论和刊物。
主教部—负责各地教区的设立。接受并研究各教区的报告。监督各地的主教会议,同时负责监督“拉丁美洲委员会”和“移民与观光委员会”。
东方教会部—负责处理有关东方教会内的人事和纪律问题,并与“基督徒合一秘书处”和“非基督徒秘书处”一起,谋求改进同东方教会和其它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的关系。圣事礼仪部—负责推行有关圣事的规定,处理东西方教会的礼仪。
神职人员部(圣职部)—研究和处理各教区的神职人员的培训和生活等问题。
修会与世俗修院部—这是两个部门,前者负责处理修会团体的成立或解散,监督修会团体的会规、纪律等;后者负责监督不入修会的在俗神职人员团体的规章制度。万民福音传播部—原名传信部。专门负责培养和派遣传教士。布置和开展世界各地教会的传教工作,从经济和精神上给予支持。
册封圣人部—主管册封圣人的过程和手续,以及保管圣人的遗骸、遗物等。
公教教育部—监督天主教大学和修道院的组织,包括行政、方针、规章等。
罗马教廷内景
八、三个秘书处
基督徒合一秘书处—1960年成立,负责协调各基督教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督教各派别的统一。
非基督徒秘书处—开展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间的联系与对话。
无信仰者秘书处—研究无神论的背景和思想,寻找共同点,与无信仰者进行对话。
九、办事处
教廷经济会计处。
教廷遗产管理处。
教廷宫廷管理处—负责管理教廷的物业。
教廷秘书处—负责安排教皇接见访客和出外访问事宜。
中央统计处—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教会及神职人员工作的资料。
教廷慈善事业管理处。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档案管理处。
人事管理处—负责梵蒂冈内的办事处和其他机构的人事问题。
十、委员会
众多的委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或需要,不时有所变更。既有加强充实的,也有变成联络或资料中心的。它们按照各自的性质,隶属于相应的上级机构。

『拾』 天主教教徒禁止什么

天主教徒禁止违反十戒及五规。
天主十诫
第一诫 钦崇一天主于万有之上。(天主教第一诫细项包括:禁止拜偶像,行巫术和迷信。无神论否认天主的存在,亦违反第一诫)
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
第四诫 孝敬父母。
第五诫 毋杀人。
第六诫 毋行邪淫。
第七诫 毋偷盗。
第八诫 毋妄证。
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
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十诫”(Decalogue)一词,其字面的意义是“十句话”。在圣山上,天主给自己的子民启示了这“十句话”。是天主“用手指”写的,不同于其他由梅瑟书写的诫命。“十句话”在天主的话里,占着卓越的位置;“十句话”载在出谷纪和申命纪中,流传至今。自旧约时代,经常为圣经所引用,但是,直到耶稣基督的新盟约,“十句话”的完整意义才显示出来。自圣奥思定开始,天主教会在给候洗者和信徒的教理讲授中,“十诫”占着优越的地位。在十五世纪,人们习惯把十诫的规条写成有节奏的词句,以便背诵并采用积极的形式。这种方式直到今日仍被沿用。十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句“话”或每一条“诫命”都涉及整体。触犯了一条诫命就是违犯全部法律。
教会五规
教会五规是:1主日及当守的法定庆节应参与弥撒,停止有碍圣化这些日子的工作和业务;2 应至少每年一次领受和好圣事,告明己罪;3至少在逾越庆节时领受感恩(圣体)圣事;4应遵守法定的大斋和小斋;5各尽自己的能力,支持教会物质的需要。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