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塌方治理措施

塌方治理措施

发布时间: 2021-03-03 03:35:40

『壹』 塌方的处理

塌方是围岩失稳的一种形式,对塌方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应讲究一些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这些都是为了把预防塌方的工作做在前头。但是一旦出现塌方,要抓紧采取技术措施,准备物质器材,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处理,防止蔓延。处理塌方一般应遵守下述原则:

1.治塌先治水

凡塌方一般与地下水的活动和作用密切相关,应先治水。

2.尽快支撑

首先是支撑塌穴两端,只要不再扩展,一般有一个相对稳定时间,应抓紧进行衬砌支护,及时锁口。然后,在锁口基础上逐步支撑,逐步减少围岩临空面和变形空间。

3.讲求方法清理塌方

对于小型塌方即可在支撑后进行清理;对于大型塌方,一时难以清理,甚至连塌穴的形状、大小也无法查明时,可采用棚架插板法封闭浮碴,然后用导洞法迅速穿过塌方区,贯通导洞,恢复交通运输,再用其他方法扩挖成洞室。

4.加强洞室的支护

塌方地区的地质条件本身就差,塌方形成后,围岩受扰动和松弛的范围更大,因此必须加强支护。这可从两方面着手:

(1)加固围岩:方法有喷锚网联合支护、压浆处理;

(2)加厚衬砌或在衬砌外加做浆砌块石护拱(如有可能尽量将塌穴填实)。

5.因势利导化害为利

出现塌方当然是件坏事,但若能因势利导,适当修改施工方案,即能大大减少处理工程量,化害为利。这方面的做法有:

(1)利用冒顶改造为竖井。施工期间可作为通风、排烟或运输通道,建成后可作为永久性通风。

(2)提高标高,在碴堆上重做洞室。只要不影响使用,或影响轻微时,可将标高上移建筑在碴堆上,即可大大节约清碴工程量和缩短工程工期。

『贰』 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经甲乙方及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2、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尤其是制定防止毗邻建筑物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施工中,要按土质的类别,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的措施,对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②降水处理

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③基坑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④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⑤杜绝“三违”现象。

3、模板作业时,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行成整体。

4、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尤其是楼板上集中荷载不要超过设计要求。

2

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安全监理工程师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叁』 滑坡应急治理措施有哪些

及时填堵斜坡上的裂缝。如果在斜坡上有存在一段时间的裂缝,除了开展监测外,还要对裂缝进行封堵处理,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可以用塑料布直接铺盖,或用泥土回填封闭裂缝。另外,还可以开挖排水沟把斜坡上的地表水引出滑坡区。

『肆』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隧道塌方案例
隧道A是一座双连拱隧道,轴线走向为148°,隧道全长462m。隧道地形起伏大,植被发育,地貌有山间冲积小盆地、山脊以及山间冲沟等,其中山脊呈近南北走向,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隧道右洞施工时,发生了顶部坍塌,下面对本次塌方的原因和相应处理方案进行技术探讨和案例分析。

隧道右洞在施工至塌方处时,正好处于Ⅳ、Ⅴ类围岩的交界带(该处埋深约80m),掘进后出现一较大滑层,先后出现两次较大范围的塌方,如图1。塌方段褶皱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石较坚硬,岩体层面光滑,呈倒三角状。其中靠近中隔墙处塌方最高。隧道第一次塌方在无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初次塌方量约100m3,并伴有渗水现象。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塌腔迅速扩大,塌腔高4m-8m,纵长约8m,宽8m-11m,塌体完全堵住洞身,该段初期支护全部破坏,有6榀钢拱架扭曲损坏。

塌方原因分析

隧道区域构造主要受复式背斜控制,背斜呈线状紧密复式褶皱产出,轴部大致呈近东西向延伸。隧址位于该复式背斜之南翼,组成地层为双桥山群下亚群板岩、千枚状板岩,呈互层状,岩层倾向为近北。受其影响,隧道区千枚状板岩揉皱强烈,裂隙、节理、板理发育,岩体较破碎。因此,其塌方原因主要是:

① 工程地质原因:塌方部位处在Ⅳ、Ⅴ级围岩的交界带,被层状和多组节理分割而形成碎块状镶嵌结构,岩体较破碎,节理多为张开节理,节理裂隙间层面光滑。因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在开挖掘进的扰动和左右洞施工的相互影响下,造成围岩失稳导致塌方。

② 地下(表)水原因:施工期连续降雨,地表水丰富,通过裂隙进入岩体,顶板淋水量增大。在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下加剧了岩体失稳和塌落,软弱滑动面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塌。水在塌方中起到一个“催化”和“恶化”的作用。

③ 施工方面原因:该处Ⅳ、Ⅴ级围岩分界面较设计文件稍提前,施工单位未及时根据地质条件变化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未采取更为有效的超前支护措施,开挖进尺过大,初期支护未及时跟进,从面造成临空面过大也是造成塌方的重要原因。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根据塌方的情况和隧道所通过的层位,认为本次属层间移动性的塌方,这种地质的塌方难以稳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积累和发展扩及到已开挖支护的较长洞身段。为此,决定采用稳住后方围岩,强支护处理坍塌段,适当加强支护过渡段的三个阶段处理此次塌方,分段处理的长度为16m(后方加固段4m,塌方段8m,过渡段4m)。

① 塌方后段的处理
首先在塌方位置退后4m的位置处,采用长3.5m的Φ42×4mm的注浆小导管对塌方后段注浆。小导管外插角为15°,环向间距为1000px,纵向间距为1m,断面两侧拱脚以上区域梅花形布置,小导管端部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以保证后方围岩稳定不向前坍塌。注浆采用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即先对塌空区边缘注浆,再逐步退后进行后段注液,使钢管所伸入的范围内通过注浆组成一个固结的灌浆层,通过浆液无规则的穿透松散破碎岩体产生胶结,从而达到在已支护段与塌空区交界处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得到固结,从根本上达到控制塌方的扩展。而后段的注浆也提高了围岩整体承载强度,并与初期支护共同在2~3m范围内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拱,为下一步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见图2)。

② 塌空区段的处理
首先采用素喷厚500px的 C20混凝土封堵掌子面及塌落面,对塌空区段后方未破坏的原初期支护采用I18钢拱架进行加固,钢拱架与原初期支护钢拱架紧贴并排焊接,之后每榀纵向间距0.5m,掌子面处紧贴岩面并排焊接两榀。钢拱架间用环间0.5m的Φ25mm纵向钢筋连接,形成钢格棚架。对轮廓线外塌腔壁的大块岩石采用Φ89钢管支撑,并焊在钢拱架上。在钢拱架上下采用双层网格间距375px×375px的Φ8钢筋网加固,外挂模板,再喷射C25混凝土与钢拱架齐平,形成钢筋混凝土壳体初期支护。并在初支中预埋Φ108混凝土泵送管,待钢筋混凝土壳体强度达到要求后,分期泵送混凝土填充塌腔,以保证岩面与初期支护之间密实(见图2~图3)。

③ 塌方过渡段的处理
待塌空区段按上述方案处理完之后,密切注视塌空段断面变化情况,加强监控量测。该区域之后4m范围内采用长4m的Φ42×4mm的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小导管环向间距为1000px,纵向间距为1m;初支钢拱架采用I16工字钢,纵向间距1875px,钢拱架间采用环向间距1m的Φ25mm纵向钢筋连接,并设置网格间距500px×500px的Φ8钢筋网;系统锚杆采用长3m的Φ22砂浆锚杆,环向间距1m,纵向间距1875px,梅花形布置,端部与钢拱架焊接成整体。

④ 监控量测
认真做好各项施工监测,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围岩和结构的稳定,以确保施工安全。在该段塌方处理完毕后,在拱顶布设了左、中、右三个测点,并在腰线处左右分别布设了两个测点,通过近三个月的监测,拱顶下沉最大下沉量为22.5mm,相对变形量为1.99%;周边位移最大值为34.96mm,相对变形量为0.26%,均在允许范围内,表明所采取的措施得当,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要点总结

隧道坍塌是最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坍塌的处理更是危险作业。因此,只有方案正确、处理及时、方法恰当、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才能使抢险得以顺利完成。

① 处理隧道塌方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处理隧道塌方是一种紧急抢险,如同打仗一样,有利的时机稍纵即逝。隧道塌方后,各方迅速到塌方点,详细察看塌方情况,检查塌方初期支护的损坏程度和影响区域,分析塌方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等。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现场确定应急预案,下达抢险指令,明确任务和要求。这种现场办公定案、直接指挥处理的方法,保证了抢险的及时性,为塌方的处理争取到了有力的时机。

② 前方封堵,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是防止塌方恶化的有效方法。抢险的战斗从何处打响,关系到抢险工程全局性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前方封堵,即喷射C20混凝土封堵掌子面及塌落面,稳住围岩,防止空顶加大,并对下一步塌体注浆创造条件,保证注浆效果,同时还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后方加固,即对塌穴后方4m处未损坏的初期支护段架设型钢拱架加固初支,对初支顶部低应力围岩注浆,以增加其强度和自稳力。这种前方封堵和后方加固处理方法,有效地防止塌方恶化,使塌方处理出现了良好的局面,这是处理隧道塌方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③ 塌方的处理必须遵循“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对塌体一般不宜直接进行清理,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塌腔扩大。塌方的处理应一次到位、不留后患,加大超前支护和加强初期支护,必要时对二衬混凝土进行配筋和加厚,隧道轮廓外的塌腔宜尽量回填密实。从监控量测及地质雷达检测结果来看,本次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是可靠的。

『伍』 防止边坡塌方有哪些措施

为防止坍塌,有几种方法可以设计:

1、对于高坡度,在斜坡顶部设置拦水沟,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斜坡。

2、在斜坡上做流动槽。

3、斜坡底部保留低矮的土壤。

4、采用多种方法保护坡面,如:格子,三维网状,刚性骨架,格子锚等。

5、量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慢坡度。

6、量避免斜坡顶部的负荷。



(5)塌方治理措施扩展阅读:

排水沟边坡坍塌的原因:

1、面水冲刷:一般在修建排水沟时,对地面水的入沟建筑物没有安排,雨水向排水沟漫流,形成严重的冲刷,沟边坡出现冲沟,沟底淤积。

2、下水逸蚀: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自排水沟腰部逸出,地下水位线以下的土壤处饱和状态,粘结力大为降低,因而极易滑坡下塌,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部分因失去支撑而自然坍塌。地下水位愈高,逸蚀作用愈强。特别在冬灌时,排水沟边坡,夜冻昼消,坍塌更为严重。 ·

3、中积水侵蚀:利用排水沟引水、沟中打坝蓄水、沟中修土渡槽,沟中打埂筑路等,都会造成排水沟积水。由于积水浸润,边坡极易塌陷,特别是水位变化时,水面附近和水面以下土体最易坍塌。

边坡坍塌发生的主要的原因有:

1、土质太软易塌陷。

2、挖土放坡系数太小,边坡塌方。

3、地下有软弱土层或流砂,或地下有地下水。

4、护壁或支撑不足以支撑土的压力而塌方。

5、在沟槽边堆放重物,如沟槽土,大型施工机械等,也会造成沟槽边坡塌方。

工程护坡有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两类。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

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

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参考资料:网络-边坡坍塌

参考资料:网络-边坡保护

参考资料:网络-边坡防护

『陆』 边坡塌方的处理及补救措施

问题不是太大的。将塌方的土清干净了,再用锚杆等措施加固一下边坡。专摩擦桩么,不在属乎表层一点土的摩擦力的。

由于是桩基础,所以塌方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影响会很小。至于机械无法进场,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用人工了。农民工还是比较便宜的吧。

『柒』 当发生关门塌方事故,应采取哪些加固处理措施

(1)隧道发生坍方,应及时迅速处理。处理时必须详细观测坍方范围、形状、坍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坍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经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
(2)处理坍方应先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继续发展。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①小坍方,纵向延伸不长、坍穴不高。首先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采用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坍穴顶部和侧部,再进行清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在坍渣上架设临时支架,稳定顶部然后清渣。临时支架待灌筑衬砌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②大坍方坍穴高、坍渣数量大,坍渣体完全堵住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坍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管棚法和注浆固结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基本稳定后,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渣体,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的原则挖坍体,并尽快完成衬砌。
③坍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面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④洞口坍方,一般易坍至地表,可采取暗洞明作的办法。
(3)处理坍方的同时,应加强防排水工作。坍方往往与地下水活动有关,治坍应先治水。防止地表水渗入坍体或地下,引截地下水防止渗入坍方地段,以免坍方扩大。具体措施:
①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坍体。
②坍方通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挖沟排水,并设雨棚遮盖穴顶。陷穴口回填应高出地面并用粘土或圬工封口,做好排水。
③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防止坍方扩大。
(4)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穴大小和地质情况予以加强。衬砌背后与坍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当坍穴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坍穴填满;当坍穴较大时,可先用浆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其以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特大坍穴应作特殊处理。
(5)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或有条件的隧道,坍方后要加设量测点,增加量测频率,根据量测信息及时研究对策。浅埋隧道,要进行地表下沉量测。

『捌』 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

塌方处理的复方法归结有以下三种制:

注浆锚固法:该方法是以“非套管成孔技术”和“中高压注浆”为基础的注浆锚固法塌方处理方案。“中高压注浆”式压力注浆,扩大有效注浆半径,连接超前长锚杆使之与压力注浆加固体成为有机整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超前锚杆的支护效果。

大管棚注浆超前支护:该方法主要采用注浆大管棚辐以注浆小导管,对塌方体进行预支护。采用短进尺、分阶段开挖,对塌方体的支护做到随挖随支。此方案充分考虑了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施工技术条件,充分发挥了注浆法和管棚法的优点。

塌坑注浆法:该方法是利用地表塌坑向塌方体注浆加固,再进行塌方体的开挖施工。但此方法代价太高,质量不易控制。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大管棚注浆超前支护处理坍方。

『玖』 针对基坑塌方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适当调整放坡比例,或者增设做护坡桩。基坑附近不要堆砌重物,挖出的土堆积高度不要超过规定高度,做好排水、降水措施。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