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发布时间: 2021-03-01 19:11:08

❶ 关于社区治理工作的经验分析

一、 当前社区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宏观上看,当前我县的社会治安状况总体来说情况良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我镇的社区治安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社会治安工作上,全镇刑事发案居高不下,以盗窃为主的各类刑事案件频发,治安形势喜忧参半。据统计,到9月底,全镇共发各类刑事案件20起,比去年同期发案35起下降了15起,下降幅度为42%;破获刑事案件18起,比去年同期破案上升幅度为33%;盗窃案件15起,比去年同期发案25起下降了40%,但盗窃案件占今年刑事案件总发案的75%。

2、在基层基础工作上,社区基层治保、调解工作管理不规范,十户联防工作没有正常开展,治调、十户联防等基层群防组织发挥作用不充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机制不够健全,经费保障不力,作用发挥不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在个别社区和单位没有得到很好坚持。

3、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火灾隐患、安全生产隐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治。尤其是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网吧、舞厅、棋牌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需要进一步严格。对非公有制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4、在平安创建工作上,乡镇之间、单位之间、社区之间、企业之间严重的不平衡,主要是对平安创建工作思想认识不足,组织领导不力,结合实际不紧,安排部署不实,措施落实不到位。

5、居民上访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因评定低保、社会救助、医疗救助、民事调解不利、房屋拆迁、征地补偿、企事业改制遗留问题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及信访问题仍较突出,居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信访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解决,个体上访、越级上访、缠访闹访还比较多。需要十分重视的是个别社区、单位领导,对信访稳控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居民越级上访,不仅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不稳定因素客观上增多。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问题。无论社区、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还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本地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就行了,大有安于现状,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许多同志在思维上、观念上和工作方法上限于过去经验,思想认识不清,观念转化不快,方法策略不灵,工作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到位。个别社区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出现滑坡;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还有的单位部门业绩、经济效益至上,忽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而领导、人员、财力、物质投入不足,物防、技防和值班等内部防范措施不落实,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不严格,综治办规范化建设不到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不规范。

2、责任主体问题。全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个别单位和部门没有明确责任、没有履行责任、没有尽到责任。一部分人从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的角度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简单地误解成是政府、社区综治委或综治办的工作,更有甚者对社区安排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以抵制,突出其业务工作,特别是垂管单位,更是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些单位在年底考评、文明单位创建等方面不注重征求和采纳社区意见,忽视社区的作用。

3、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群防群治经费在依规自筹的同时,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却自筹无门、补贴无望。但就我所在的县,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但依然解决不了工作的需求,从某种方面上影响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4、机制缺陷问题。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机制上看有四大缺陷。一是责任追究制不完善,违责追究叫在口上,写在纸上,流于形式。二是虽然建立起以签订责任状、检查考评、兑现奖惩三个环节连续配套的责任制考评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执行。有考虑和照顾的情绪。三是齐抓共管机制基本没有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囊括不全,现有的成员单位尽力不够。四是考评体系存在缺陷,表现年度考评的严格,平时考评的宽松;对乡镇考评的严格,而对县直单位和部门的考评责由社区考核,使社区在考核中有畏难情绪。对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5、基层基础问题。以平安乡镇创建为主体,推进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校园)、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不扎实、不经常;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基层社区治保、民调、治安联防、帮教、法律援助、社区安保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缺位,发挥作用不强,工作机制不规范;以创建为载体的集中整治、治安防范、纠纷排查、信访稳控、安全生产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日常工作在基层落实不到位;以公安机关为主导、以乡镇为主体、以社区治保组织为骨干、以院落“十户联防”为基础、以治安巡逻和单位内保为补充的城乡四级治安防控网络,在我县基层基础工作中亟需大力推广、提高和巩固;还有警务制度的改革,中心户长责任和待遇,重点地段、重要时段、重点社会面的治安防控工作都迫切要求我们认真解决好这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中的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和办的好事等具体问题

三、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

1、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责任意识。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该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作用。强化和落实包括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单位和法人责任制及一票否决权制等内容在内的多重责任制。落实责任制,必须严格兑现奖惩,该表彰奖励的表彰奖励,该追究责任的严格追究责任。要进一步完善签订责任状、检查考评、兑现奖惩三个环节相配套的责任制考评措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大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努力探索治安防范工作市场化、社会化、群众化的新途径。我们所要建立的治安防控体系应该是: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以公安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治安防范为重点,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多警种联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配套。通过建立这样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范水平。
3、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坚持以争创“平安社区”活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平台,深入发动群众、科学、合理整合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提升创安质量,维护治安安定。坚持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制定 “一项计划、一支队伍、一个喇叭、一面旗子、一种检查”的五个一制度。即:一项计划,就是各社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争创“无刑事案件社区”、“平安社区”的工作计划;一支队伍,各社区都加强以治安志愿者、离退休党员为主的巡逻力量;一个喇叭,各社区在巡逻中坚持用小喇叭喊话,提醒居民加强防范意识,这就是说我们热河南路街道在治安巡逻中的一个特色;一面旗子,就是镇综治办每季度在各社区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无刑事案件社区”作为评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竞赛氛围;一种检查,即综治办同志每周都下到各社区检查,督促各社区的巡逻防范工作,以保证各项措施及人员的落实,发现情况及时向社区进行通报。

4、着力抓好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要抓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夯实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基础。一是要积极开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充实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职责。坚持定期由法制副校长上法制公开课的办法,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要采取“以房管人”、“联合管理”的方式,加强对暂住人口经常性的登记,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办证验证,坚持做到治安联防、四防检查、调解纠纷、收集信息四位一体,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一旦发现违法犯罪,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通报,强化警民联防的机制和功能,增强社区治安的自防能力,尽量减少案件事故的发生。三是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做到安置、帮教、普法同步进行,使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思想得到改造。
5、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检查考核奖惩制度,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社区、单位、部门、企业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定期研究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做到舍得花精力谋平安,舍得用时间抓平安,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舍得安排财力买平安。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遵循照属地管理原则,更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目标责任制的内容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单位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党委、政府要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要着重发挥综治委职能作用,加大对发生重大治安问题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督查和领导责任查究的力度。对尽职不够、尽责不力、目标责任没有达到的各种违责的人和事一定要一追到底。

6、坚决长期的“集中整治”制度。要健全和完善“集中整治”斗争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分析研判治安形势,提高“严打”斗争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法重点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坚持组织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斗争,重拳打击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的多发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各执法部门要善于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7、加大经费保障机制。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要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要按照有关要求,划拨或筹集相应的经费。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充足的经费保障,支持诸如档案建设、宣传标语、物防手段的建设,以应对变化中的形势,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8、搞好社区建设,优质高效服务居民群众。应本着“服务居民、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加快发展”的宗旨,按照“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愁事能解、难事能帮”的原则,以便民、为民、富民、安民为目标,大胆改革城镇治理体制,配齐配强居民委员会,并广辟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型社区。在政府职能向社区延伸上,本着“小社区,大服务”的思路,组织民政、劳动、公安、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社区,开展扶贫济困、就业安置、民事调解、医疗保健、政策咨询等便民利民活动,使部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党组织覆盖社区,政府职能延伸社区,群众自我治理、自我服务体系配套社区,使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拉近,群众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的速度快,从而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不进大院进小院,不找政府找社区”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逐步使社区成为教育群众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依托中小学校的场地和人员优势,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居民、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发挥社区文化阵地作用,组建晨练队、秧歌队、合唱队、舞蹈协会等文体团体,这样既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成立扶危济困的基础平台。在完善社区文教、便民、治安、救助、就业、卫生、环境、法律八大服务体系基础上,广辟门路开展以党员干部就业指导“一助一”、在职党员扶贫解困“一帮一”、先进分子志愿助残“一联一”、居民百姓善待老人“一赠一”、单位便民利民“一对一”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使群众在生活中感受党的暖和和关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更加和谐。实践证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❷ 个案工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e1 z+ i+ H8 `$ m(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

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四、简答题:

1、答: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开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范。

2、答: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志愿性;第二,无偿性;第三,公益性;第四,组织性。

3、答: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途径:(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4)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五、论述题:

1、课本P116-122

2、课本P149-154(从三方面去认识)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治安: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部门、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它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社会矫正、维持秩序和事故预防。

2、社区物业管理: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指对社区内居住物业的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3、个案工作: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二、单选题:

1A 2A 3B 4A 5A 6A 7A 8B 9D 10B 11C 12A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ABCE 9ABCDE 10ABCDE

四、论述题:

1、存在的问题:答:(1)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职能扩张,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2)社区治理中专职社区工作者扮演双重身份,角色冲突严重;(3)社区治理中工作方法单调落后;(4)社区建设内容局限在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等方面,忽视了社区经济发展。

对策建议:

答:(1)解决城市基层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工作行政化问题的对策。大致有三种方向:

% Q: z- p" @0 h: N& j第一种,是在各社区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机构和办事机构。第二种,是在社区建设中推行通过文件协议来规范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关系。第三种,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层面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

% }: @4 M, Z7 J* o; A/ |8 R+(2)解决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问题的建议。

首先,基层民主必须要有职业社区工作者去发动居民增强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和民主意识,动员居民参与讨论集体问题,并集体行动寻找资源和采取策略,来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3 n, c5 p( \- L$ g# A4 t其次,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应该是基层政府负责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聘任的社区工作者,是一种受薪的职业人员,不应该是居委会的主任或委员;他的任务是深入基层居民群众,联系居民、动员居民、组织居民和教育居民,并且支持、资助居民民主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他应该接受系统的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培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和工作技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平均的薪水。' L3 d, e4 R, A, U

(3)实现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的建议。4 {2 k# D+ w' F( a

首先,需要再次声明的是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不是说居委会工作的专业化。

. p% Z" B* ]% N& I& N' w! X# M其次,社区工作专业化可以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成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程序及技巧,现在我们的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有专门教授社区工作方法课程的老师,另外也有国外的基金会组织在中国做相应的工作方法的培训。9 d3 \" j4 D6 |" Q* @

再者,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社会工作者专业资格制度,也应进一步修改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学历背景要求,不能什么专业的都可以当专职社区工作者,应该限制在与社会工作和相近的专业(如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等)。$ w7 W9 V. X/ A

(4)界定和开展社区经济活动的建议。

开展社区经济活动需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5 G" T2 |9 p8 o# Z! q. u

第一,加大政府对投资性发展性社会政策的拨款、担保贷款和税收减免,: S; l2 ^$ Y/ ?支持、鼓励低下阶层居民的生产性创业; X4 a6 ~8 V4 f6 J3 J. Z

第二,区分不同社区环境,提出不同层次的社区环境和市容建设标准,给居民的社区经济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9 r# B. |1 q. a& E' q: L' O$ Z2 q

第三,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引导居民组织社区经济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2、存在的问题:答:(1)自治民主流于形式,存在许多不民主、假民主做法;(2)家族势力、黑恶势力抬头,影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进行;(3)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两委”关系紧张,矛盾重重;(4)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间的关系不依法。

对策建议:

答:【要点】(1)完善民主选举程序,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2)正确引导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给基层民主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3)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村级党的领导,化解“两委”矛盾;(4)完善法律和监督,理顺乡镇与村委会间的关系。

作业四:

答案仅供参考: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第一步,说明该案例反应的某一类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比如上面说的是打工子女的问题,而不是说是打架、破坏公物之类的具体问题。

第二步,该问题的成因。成因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微观的角度:个人、交往群体、学校或单位、社区环境、政策;二是从宏观的社会背景,这些一般和社会变迁、现代化、工业化有关,比如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流动儿童),独生子女等。

第三步,说明此类人群的需要

2.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在所服务的社区内开展一个“小组工作的名称,自强支持小组”的小组活动,方案如下:

⑴ 小组名称:自强支持小组

⑵ 小组工作目标:

①总目标:

②具体目标:。

⑶ 小组性质及特征:支持小组。

⑷ 小组成员特性:所在福利机构内有逃学、撒谎、偷窃等偏差行为,希望改变的青少年。

⑸ 拟定小组成员人数:10人。

⑹ 小组人员招募方法:所在福利机构转介。

⑺ 小组执行计划:(策略)

一是自我介绍

二是建立信任;

三是学习分享

四是增进支持

五是告别

⑻ 方案执行:

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参与者做好沟通与协调,鼓励他们按时积极地社会工作者安排各项活动;

其次,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与各方面做好交涉;

再次,在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

最后,鼓励参与者在社区中将所学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

⑼ 方案评估:

①小组的过程评估,由小组成员填写评估表,在小组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

②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由小组成员对小组进行成效评估;

③小组工作报告,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反思。

❸ 社区工作者考试主要考什么题型和内容

近年来,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济南市不断加大管理培训和投入保障力度,初步建立了选任人员发现储备机制,分级开展了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2018年在全省率先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报酬标准比照当地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确定”的规定,全部缴纳“五险一金”,并根据事业单位普调增资情况进行了联动调整,广大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干事热情有效激发,考试报名也跟着火起来。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提振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济南市民政局联合组织、财政、人社、工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印发了《济南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

本《办法》所称社区工作者主要包括城市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和由区县统一公开招录的全日制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办法》对社区工作者选任招录、教育培训、规范管理、薪酬待遇、考核评价、职业发展、激励退出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结合社区工作者职责,突出群众满意度导向,全面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实现“一专多能、全科全能”,建立首问负责制、指定责任制、兜底负责制等;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坐班值班、错时上下班、入户走访、分包网格、服务承诺、结对帮扶、代办服务等工作制度,密切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最大程度满足服务群众需求,提升省会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办法》还对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等作出了规定,明确了建立3岗18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区县按照当地街道事业编新入职人员试用期满执行定级工资标准人员平均应发工资的1倍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起始标准,并根据事业单位工资普调增资情况同步联动调整。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与等级相结合的职业体系。各岗位按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享受相应等级薪酬,并落实“五险一金”。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发放一定标准的职业津贴。此外,社区工作者还享有体检、继续教育、职工带薪年休假等福利待遇。

《办法》进一步打破了社区工作者上升“天花板”,建立了多条职业发展上升通道。《办法》明确,区县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时,一般应拿出不少于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总数20%的名额,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对连续任职满6年、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采取考试的方式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市招聘数量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人。对获得功勋荣誉和省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表彰奖励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任职期间所在社区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好班子和省级以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组织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事业单位人员。

《办法》明确要求建立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在年度考核为优秀或合格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年限达到上一等级规定年限的,可从次年1月份起提升1级工资;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年度不计算为晋升等级的工作年限。具体考评办法由各区县制定。

《办法》还明确了社区工作者激励和退出机制。特别是明确规定“对获得功勋荣誉、国家级表彰奖励、省部级表彰奖励的社区工作者,在本岗位等级范围内分别高定5个、2个、1个等级。”此外,区县还可根据每年一次的社区综合考评结果,对获得优秀等次的社区,给予表扬并发放奖金。《办法》对退出社区工作者队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八种情形作了明确,体现出从严管理和激励关怀相统一。

据悉,本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别负责解释。

❹ 物业管理实务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针对性的专项服务:这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为改善和提高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满足其中一部分人和单位的一定需要而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
2.常规性的公共服务:这是指物业管理中基本的管理工作,是物业管理企业面向所有的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提供的最基本的管理和服务,其目的是确保物业的完好和正常使用,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净化、美化生活工作环境。
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区分所有权人共同拥有一栋区分所有建筑物时,各区分所有权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所享有的专有所有权,与对建筑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共用部分持分权,以及因区分所有权之间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之总称。
4、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由业主大会从全体业主中选举产生经政府批准成立的代表物业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四、简答题
1、简述物业管理的概念。
答:所称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通过对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区域内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为业主提供服务的活动。
该定义包括了三层含义:
(1)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提供有偿服务。
(2)对房屋及配套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的维护管理是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3)为业主提供服务有一定的外延性。除狭义物业管理的内容外,“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内容可以相当广泛,从家政服务,乃至中介代理,租赁经营、房屋销售。
2、物业管理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物业管理企业组织机构的基本类型一般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几种形式。
(1)直线制。这是最简单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领导都亲自执行全部管理职能,按垂直系统直接领导,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只设职能人员协助主管人员工作。我国一般采用这类型组织机构的都是小型的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
(2)直线职能制。各级组织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置了职能部门。并将管理人员分成两类;一类是行政指挥人员,对下级进行指挥;一类是职能管理人员,是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对下级没有指挥的权力,但如果受行政负责人委托,可在自己主管的业务范围内负责某方面的管理工作。我国目前较多采用这一种形式。
(3)事业部制。又称分权组织,是大的企业系统中把那些具有相对独立的业务部门划分为各个独立的单位或分公司,使之独立核算,每个独立经营的单位按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公司最高管理层负责重大方针的制定,掌握影响公司成败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如资金使用、分公司负责人的任免、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分公司经理根据总公司经理的指示,统一负责分公司的管理。主要优点是:各事业部在容许范围内独立经营,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竞争的适应性,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简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征。
答: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具有以下特征:(1)复合性。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部是由专有所有权、共用部分持分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所构成。(2)专有所有权的主导性。在以上三项权利构成中,专有所有权占主导地位。(3)一体性。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必须结为一体,不可分离。(4)登记公示性。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不动产所有权的一种,需要履行房地产物权的登记,以表明权利的得失变更。(5)权利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即专有所有权人、共有所有权人和成员权人。
4、简述区分所有建筑物管理的内容。
答:现代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包括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
(1)物的管理。所谓物的管理,是指对建筑物,基地以及附属设施的保存、改良、利用以至处分等所为的物的管理,原则上仅限于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包括:①建筑物。②基地。包括:立体重叠上去的专有部分下的基地;共用部分的基地;建筑物至市政道路的基地;其他基地。③附属设施。
(2)人的管理。所谓人的管理,是指对区分所有权人的群居生活关系所产生的社区管理,主要包括对建筑物不当毁损行为的管理,对建筑物不当使用行为的管理以及对生活妨害行为的管理。包括:①对建筑物不当毁损行为的管理。②对建筑物不当使用行为的管理。③对生活妨害行为的管理。
五、论述题(略)

电大天堂【物业管理实务I】形考作业二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接管验收:是开发建设单位对已竣工验收合格的建筑工程,向接管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全面移交的过程。
2、交楼:物业建成并通过综合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根据预售的合同要求,按时按质将物业交付给业主,实现房屋物业买卖过程的物与权属的移交,这一过程就称为交楼。
3、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筑商向开发建设单位办理交付手续。在办理交付手续时,需经开发建设单位或专门组织的验收委员会对竣工项目进行查验,在认为工程合格后办理交付手续,建筑商把物业交给开发建设单位,这一交接过程称之为竣工验收。
4、房屋维修施工管理:是指按照一定施工程序、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经济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房屋维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5、物业经营管理: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谋求共同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以满足业主及非业主使用人的需求为目标的社会化、综合化、经营性的服务与管理。
四、简答题
1、简述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责
答:受聘物业管理企业的职责有:
(1)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承揽相应的物业管理业务。
(2)根据与建设单位签定的物业管理合同,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3)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绿化、环境卫生、保安、交通等各个项目进行仔细的进行接管验收(依照建设部颁布的相关的规定《接管验收的标准》);
(4)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物业的物业管理制度和《员工守则》并书面告知乙方;
(5)建立健全本物业的物业管理档案资料;
(6)制止违反本物业的物业管理制度和《物业使用守则》的行为;
(7)物业管理企业可委托专业公司承担本物业的专项管理与服务业务,但不得将本物业的整体管理责任转让给第三方;
(8)依据本协议向乙方收取物业管理费用;
(9)不得占用本物业的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或改变其使用功能;
(10)向乙方提供房屋自用部位、自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有偿服务;
(11)在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终止时,办理本物业的物业管理移交手续,须经业主委员会确认,必须移交所有的管理资料。
2、简述房屋修缮管理的作用。
答:房屋修缮,是为了全面或部分地恢复房屋失去的使用功能,防止、减少和控制其破损的发展,延长房屋使用寿命,经常地、及时地对房屋进行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以达到物业保值增值的目的。
3、(略)
4、简述物业设备的维修类型
答:目前对房屋设备设施维修工程分类尚无统一规定,一般可分为设备设施大修工程、中修工程、更新与技术改造工程和日常零星维修保养工程。
(1)设备设施大修工程是指对房屋设备进行定期的包括更换主要部位的全面检修工程。通常应由社会性的大型专业公司承揽。
(2)设备中修工程是指对房屋设备更换少量零部件,进行正常的和定期的全面检修。通常由物业管理企业的工程部进行周期性定期检修。
(3)日常零星维修保养工程是指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检修及排除运行故障进行的修理。通常是由当班的工程部班长或工程师负责处理。
5、简述环境卫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和主要内容。
答: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室外卫生管理。
(2)楼内保洁与消毒。
(3)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清运。
(4)诸如废电池、餐厅酒楼的废气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及生活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预防与整治。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主要有:
(1)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2)加强卫生设施建设。
(3)严格监督检查。
(4)加强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
6、物业租赁的特征如何?
答:房屋租赁作为一种特定的商品交易的经济活动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1)房屋租赁的标的是作为特定物的房屋。出租人在供应房屋时,只能按合同规定的出租,而不能用其他区域、地段的房屋替代。
(2)物业租赁让渡的是物业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物业租赁不论时期长短和租金高低,始终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3)租赁双方都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责任人。出租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承租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应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4)租金的合理确定是物业租赁的核心问题。
(5)房屋的租赁关系是一种经济的契约关系。租赁关系的建立,一是一种契约行为,即必须以租赁双方的协议或合同为依据,约定租赁期限用途、价格和修缮责任等;二是物业租赁必须充分体现租赁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五、论述题
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交楼是与业主接触的第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公司在安排工作时关健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交楼工作是前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与业主第一次接触的关健环节,关系到物业管理工作能否被业主接受。给业主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交楼工作必须做好策划。
(1)文件的准备:交楼过程需要准备的文件较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知会式文件,包括收楼通知、收楼手续、收楼须知、缴款通知书等。第二类为法律式文件,包括验楼情况明细表、楼宇交接书、《住宅质量保证书》、《物业使用说明书》、交费委托书、涉及产权权益的等文件,这些必须与建设单位做好协调。第三类为使用指南:包括住户手册、装修规定等
(2)形象的设计、环境的营造。业主收楼是投资者及其家庭的一件大事。一般来讲,购房置业对于一个家庭可能只是一、二次巨额投资机会,对商品高质量的要求近符苛刻,对于感观、环境、服务等精神需求更是无止境的。交楼前夕,是物业管理工作最艰苦的时期,“清洁开荒”、环境美化均需求投入人力、物力。
(3)交楼的组织准备。交楼过程还需要做好时间的安排和人员的组织准备
(4)交楼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交楼时应让业主清楚物业各部分或设施的保质期限和具体范围,以确保业主应得的权益。其次,交楼时管理人员应站在业主的立场上,根据售房合同,业主有权对物业进行质量验收,以保证购置房屋的质量。物业管理企业应派员陪同业主对房屋进行检查验收,回答业主提出的问题。如当场不能解答的话,必须记录下来,待征询后明确答复。如果确系物业管理公司在竣工验收时的遗漏或疏忽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或开发建设单位限期整修、解决。

电大天堂【物业管理实务I】形考作业三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投标书:是物业管理企业为取得目标物业的管理权,递交给招标人,就如何管理目标物业起草的文件。
2、邀请招标:就是由招标单位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信息,有选择地向若干物业管理企业发出招标信息,并邀请其参加投标的方式。
3、物业管理服务费:是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与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约定的,由业主(使用人)向物业管理企业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用。
4、财务预算:是根据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以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和财务决策确立的方案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资金结构等)进行事先安排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5、激励:从组织行为学意义上讲,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通过精神或物质的某些刺激,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四、问答题
1.简述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的原则。
答: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应遵循的原则:
(1)公平的原则。公平是指招标方和投标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享受应有的权利。
(2)公开的原则。公开是指招标活动要公开,要在媒体上登出招标广告或公告,公开标书,使合格的投标人能够知道招标活动,有机会参加投标。公正的原则
(3)公正的原则。公正是指在公开的基础上,对符合资格的投标人一视同仁,不得以地区、行业、系统等借口限制或禁止符合条件的物业管理企业参加投标。
(4)诚实信用原则。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无论是投标方和招标方,都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特别是投标方,必须要具有相应的资质、业绩等,有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能力,不得以欺骗或虚假的手段投标。
2、试述物业管理投标书的编写要求。
答:物业管理企业为了使自己投标书能成功竞标,特别注意投标书的质量,在编写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针对性。投标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招标活动中成功。因此在编写标书、确定方案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为保证自己的竞标方案具有针对性,需做好如下工作:①现场调查。②分析研究。③拟定管理方案。
投标书的编写,应该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能够增加评标专家对该企业物业管理水平的了解。
(2)可操作性。①标书中要根据目标物业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物业管理方案和措施,要充分考虑到管理服务对象的接受程度。②标书中所提出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要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一致。③所提的管理方案,必须在经济(管理费的收支)上基本平衡。
(3)体现企业的优势和专业水平。①针对目标物业的某个特色来展现自己的优势。②物业管理企业都重视发挥自己专长。
(4)深刻理解业主的意愿。投标的目的是取得目标物业管理权,因此,在编写投标书时,一定要按招标书提出的要求来组织方案设计,尽量使所做的标书得到评委的接受或认可。
3.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局限性?
答:(1)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表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以及这些经济资源的分布和结构。资产负债表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②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债务总额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③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所有者权益情况,表理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④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对比,可以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实力,并可以预测企业的财务发展趋势。
(2)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①资产负债表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它不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现时价值。②资产负债表不能提供关于非货币性的信息。③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信息存在不少估计数,这些估计数很难做到不受管理人员或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
4、物业管理企业考核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物业管理企业考核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有:
(1)考核标准问题。员工考核的标准制订,既要切实可行,又要符合岗位工作实际,否则操作起来很困难,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造成工作失误。标准问题主要有标准不明确、不具体;标准主观性太强;标准不现实;标准的可衡量性太差等。
(2)形式主义。有些员工或管理公司领导不了解考核的作用或以工作忙为借口,往往将考核工作作为应付式的例行公事,草率地对待考核工作。
(3)好人主义。好人主义就是给每个员工打高分。这是一种在考核中常见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对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上。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要选择一些原则性强、作风正派、敢于负责的普通员工与公司领导一起进行背靠背的考核。
(4)集中趋势。集中趋势就是指在考核时,倾向于把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集中于中间水平或者说平均水平,导致考核的不公。
还有其他心理因素影响考核的客观性,如晕轮效应、首见效应、常知效应、近因效应、暗示偏差、情感因素等,这些些问题是员工考核中应注意克服。
5、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哪几种激励机制?
答: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以下几种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希望所在公司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引导他们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工作,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目标明确了,员工才能有奋斗方向和工作动力。
(2)精神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单位主要领导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导层和主要管理人员一定要处处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奖惩激励。人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要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公平分配原则,对工作表现突出、模范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工作不认真、不思进取、违反纪律、工作质量差等违背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制度的行为要采取惩罚措施。
(4)福利激励。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同时,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实行年终双薪、带薪休假、安排旅游、生日贺金、伙食补助、集中免费洗衣等福利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利益,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投人工作。
(5)荣誉激励。对工作成绩优异、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要尽快晋升到高一级的工作岗位;对工作突出、模范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授予优秀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6)参与激励。经常性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以主人翁精神投人工作,焕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
(7)考核激励。加强考核激励,完善考核制度,是避免影响员工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措施。

❺ 论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
一、“社区”来源
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
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
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
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
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
3.社区参与性不强
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
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
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
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❻ 如何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呢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意见提出,要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要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

意见要求着力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要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强化组织保障,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和激励宣传机制。

❼ 推进社区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
一、“社区”来源
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
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
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
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
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的强管,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社区管理资源匮乏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条例过于笼统,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
3.社区参与性不强
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1.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
3.提升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居民责任感,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消除矛盾纠纷,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
4.培育各类社区组织
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减免税收费用,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正处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发展阶段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公民社会虽已形成,但还不够成熟。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中国处在市场、社区与民间组织还不成熟的转型时期,只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积极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公民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自主意识,才能引导社区治理逐步走向成熟。

❽ 社会治理行考作业1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所在。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