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散煤治理存在的问题

散煤治理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2-28 15:40:17

Ⅰ 有企业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怎么查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保部昨日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28个督查组对照任务清单的720个具体任务点位进行了现场核实,发现其中的69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部分企业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甚至有企业仍在生产。

希望相关企业可以尽快整改

Ⅱ 农村不准烧煤的情况下怎么取暖

可以用电了取暖,比如说空调,取暖器

Ⅲ 怎样解决河北农村冬季燃煤取暖后污染环境问题,有什么办法

农村取暖污染环境,是有原因的,房屋不集中无法集中供暖,建设新农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Ⅳ 今天栾川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我的天,栾川实中出的题真变态

Ⅳ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石漠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是全球性的问题。20世纪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生态的破坏,全球岩溶区石漠化在不断加剧。如地中海岩溶地区、加拿大东南部布鲁斯半岛、日本秩父地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地区等均面临着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各国对石漠化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治理。在开发石漠化区岩溶含水层水资源、退耕还林、利用速生树种和种苗营养液进行石漠化区生态重建方面,取得了很多有效经验。但国外石漠化地区人口密度小,水、土、人之间矛盾没有我国突出,治理相对比较容易,技术成果报道较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十多年来,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以及世界粮食计划、世界银行贷款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援助项目,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坡改梯、砌墙保土、土壤改良、开发岩溶水、种植适生经济作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石漠化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解决单一目标的工程治理措施,以及综合性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一)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

1.生态修复措施

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为主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并与经济林木建设、中药材种植等相结合,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2.农田基本建设措施

以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自然和人为活动对耕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进而达到遏止毁林开荒为目的。该类措施以6°~25°坡耕地治理为重点,通过“坡改梯”(坡地改梯田、梯土)、“旱改水”(旱地改水浇地、平缓旱地改水稻田、望天田改保灌田)、“碎改整”(小块改大块、零乱改规整)、新开田土、冷烂锈田改造、洼地排涝等农田改造等,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

3.水利水保建设措施

水资源是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措施将“开源”与“截流”并重,通过对灌区改造、病险水库治理、地表“三小”(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工程建设,致力于解决石漠化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石漠化区经济的发展,对有效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遏止毁林开荒起到保障作用。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资源,布局适合于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的产业,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如贵州省根据当地地形、气候,在一些高寒地区实施退耕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北盘江两岸发展花椒种植;广西在石漠化区实施“砍头树”种植、发展养殖业等。

5.农村能源改造措施

以解决煤炭资源缺少地区农民生活及生产燃料为目的,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沼气工程、节柴改灶、农村小水电建设、太阳能利用等措施,实现遏制人为对森林的砍伐破坏。

6.生态移民措施

主要方式为异地搬迁。通过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和民营企业,有效地将石漠化区(生态恶劣区)的人口和人类工程活动向资源环境条件较优势的区域集中,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一方面使贫困区人口尽快脱贫,另一方面减轻石漠化区资源环境的压力和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人类对资源的需要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达到平衡,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7.其他

主要为政策保障措施、科技支撑体系等。包括对石漠化治理的政策支持,治理方式的科技研究、示范工程、石漠化监测、科技培训、宣传教育、组织保障等。

(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要模式

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要根据当地具体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多手段、多功能、多层次组合模式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国内岩溶山区采用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类。

1.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受地形、地貌、水文网和地质结构等条件控制,岩溶石山地区由许多具有独立功能的小流域单元组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为:根据小流域内上、中、下游具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确定生态经济功能,合理地配置生态防护体系,通过一系列组装配套的科学技术,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以水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实现流域全面规划,综合防护体系和复合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布局,形成符合山区特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产体系。

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针对岩溶山区缺水、少土、水土流失严重和人地矛盾突出的特点,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对脆弱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利用坡面雨水径流和表层带岩溶水与三小工程(小山塘、小水窖、小水池)相结合,形成微型水利系统,达到实现防止水土流失和解决干旱期间农田灌溉用水的目的;对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并与具有经济价值的草、果(树)种植相结合,把防治土壤强烈流失和沟谷侵蚀的拦沙谷坊相配合;开展生态林建设,将生态林建设与经济林木种植相结合,既增强流域内水土涵养,又实现增加经济的收入。通过上述手段,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条件。

3.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针对岩溶山区山地多、坝地少的特点,结合地域资源和环境结构,实施农、林、牧一体化的产业结构模式。综合考虑本地区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以保护和扩大森林覆盖率为核心,以水土保持、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合理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和农作(植)物结构,维系生态平衡,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名特优产品种植,把种植业、养殖业和产品深加工业联成整体,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促进生态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动态平衡,形成完整、协调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既提高资源的利用,又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4.草地畜牧业模式

西南岩溶山区雨热同季,气候温和湿润,利于牧草的生长,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一些人口密度较小、草地面积较大的地区,利用该优势发展牧农结合型的生态农业,以草养畜、以畜养农,并进一步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草代林代粮,进行草农牧林结合,短期可保持水土,远期则可开发林木资源,既有近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

5.生态移民模式

中度以上的石漠化区面积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缺乏,土地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低下,对该类地区,可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将居民迁移到环境条件较好、资源承载能力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可减轻人类为生存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通过异地开发,改善石漠化区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促进脱贫,从而实现石漠化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6.庭院生态经济模式

以沼气建设利用为纽带,以完善和稳定“经果林—畜禽养殖—沼气”为基础,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前后及耕地资源,以改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为目的,以种植经济林木、中药材和养殖优质畜禽为主要内容,对石漠化山区山、水、林、田、路、网进行综合规划建设。通过优化岩溶石漠化区经济系统中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能源结构与技术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高效运行可改变农村庭院生活环境条件和不文明现象,逐步形成以种植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主干、以沼气为纽带、种养和加工相互配套、农林牧副业协调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体系,与石漠化防治融为一体,推进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三)石漠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典型工作

1)袁道先院士在《岩溶生态系统和石漠化治理》中,结合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大量的科学数据、图表,对岩溶环境生态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证。

2)1999~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了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面核实调查等手段,基本查清了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的现状、空间分布、发展趋势,编制了《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报告》。

3)贵州省地矿局王明章研究员等在“贵州省岩溶山区地下水及生态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并出版了《贵州省岩溶石山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对贵州省石漠化的现状、分布、成因、发展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并从地质学的角度初步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途径设想。

4)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院况顺达博士等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为平台,采用遥感技术完成了石漠化演变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提交了《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关键技术研究及预警预报成果报告》。

5)贵州省师范大学熊康宁教授等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贵州省石漠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编制出版了《贵州省岩溶石漠化类型遥感调查研究》,阐述了遥感调查的方法、贵州省石漠化的基本特征和现状。

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地矿局、河海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开展包括石漠化问题在内的岩溶山区物质运移循环研究。

(四)石漠化治理方面的典型工作

1)林业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国家长防、珠防工程,开展了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为主的生态恢复工程。

2)发改委、水利和农业部门以解决缺水问题为核心,采取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工程;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对25°以下石漠化程度较轻、土层较厚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加大沼气建设,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花椒、砂仁等具有市场优势经济林果,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贵州省内典型工程有关岭县石板桥小流域治理工程、花江板贵小流域治理工程、思南碗水坝小流域治理工程等。

3)2003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典型岩溶流域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分别在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省(区)以岩溶流域为单元,开展了以地下水开发为龙头的石漠化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典型工程如代表峰丛洼地类型的贵州省巨木地下河流域,代表垄岗槽谷类型的贵州省道真上坝地下河流域、云南省泸西小江流域、湖南省洛塔等石漠化治理工程。从地学的角度开展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目的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丰富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理论。上述示范工程的实施,将对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生产条件、脱贫致富提供基础条件,并对推动岩溶山区石漠化综合整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这一项目成为本研究的基础。

4)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贵州省科技厅星火科技计划在省内岩溶石漠化地区实施30万亩金银花种植的石漠化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推行“林—草—畜”生态研制模式发展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完成了《岩溶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报告》。

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在广西果化、湖南洛塔等地进行了以地下水开发为主的地质环境整治示范工程。

6)中韩两国共同投入在贵州省修文县开展了以植树造林、小水窖和沼气工程为主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2008年以来,国家在西南岩溶山区选择了100个重点县(其中贵州省55个),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正常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漠化的研究和治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总体上看,仍然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石漠化继续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

当前,国内外有关人员从不同的侧面对岩溶石漠化治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实施了较多的试验和示范性工程,在岩溶山地区石漠化成因和防治的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整治提供了较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应该看到,治理效果仍不是非常理想。根据相关资料,20世纪以来,尽管我国有效治理了岩溶石漠化面积5000平方千米,但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岩溶石漠化加剧的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千米。石漠化的加剧和改善面积比为5∶1。岩溶石漠化的形势仍然严峻。

(二)石漠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措施尚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脆弱的岩溶环境条件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脆弱的岩溶地质环境是石漠化发生的基础、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是石漠化发生的驱动力”;“对石漠化治理不但要对已经发生的石漠化环境进行修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防止新的石漠化继续发生和发展”已经为大众认识。因此,合理的石漠化的治理途径不但要对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进行遏制,而且应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脆弱的地质环境实施改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通常采取的各种治理模式都主要集中在针对遏制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方面,而对如何改善石漠化区脆弱的地质环境方面却重视不够。

近年来,不同部门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实施了较多的石漠化整治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较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不同的综合治理模式。概括起来,这些治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土地整理、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庭院经济等措施的集成。虽然这些模式既有通过自然和人工干预促使植被恢复、对已经恶化的石漠化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工程,也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改善石漠化区民众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发展经济、从源头上防止石漠化继续发生和发展的措施,但是,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治理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对地表生物圈层的人为干预和控制,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支撑生物圈层的地质环境条件对石漠化发展的巨大作用,表现为一是缺乏对石漠化形成的内在基本环境———石漠化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二是在治理措施的选择和工程布局上通常未能充分考虑治理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背景等)对治理措施的适宜性;三是未能很好地考虑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并充分利用于石漠化的整治中。其结果治理工程仍然主要在脆弱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尽管多年来国家对水土保持、石漠化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治理工作确实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综合分析近年来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发展的趋势,石漠化程度和面积仍然在以较快的速率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可以认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除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力度尚不足以外,还在于当前的治理模式和工程过多是立足于石漠化形成的外因控制上,而对地质环境的治理力度薄弱。

地质环境是一切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态环境的优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以认为:忽视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整治,基于脆弱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石漠化防治工作唯以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因此,现有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三)水源缺乏、土地缺少和土质贫瘠的问题亟待解决

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特征就是“地表缺水、少土、土质贫瘠”,是造成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目前采用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中难以解决关键所在。

岩溶山区强烈岩溶发育造成地表水流严重漏失,地表出现严重的干旱缺水现象,造成岩溶山区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供水困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少土”是岩溶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另类典型特征。碳酸盐岩成土条件本来就极差,加之地形条件以山地为主,土地主要分散分布在山间盆地、谷地和洼地中,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少,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量呈继续逐渐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岩溶山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低承载力的土地与高密度的人口必然产生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失衡问题。以贵州省为例,2005年全省人均耕地面积1.7亩,其中常用耕地人均仅0.68亩。退耕还林后虽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发展,但人口过多的现实却相应增大了石漠化区土地资源的压力。虽然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移民是缓解农村人口与耕地不足矛盾的有效措施,但是,也应看到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对土地仍将有较强的依赖性,并且生态移民也需要相应的土地和水资源作支撑。因此,可耕种土地的缺少成为制约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瓶颈”之一。

碳酸盐岩溶区的耕地一方面是土层薄、分布不连续、保水性和耐旱性差,另一方面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土质贫瘠、土地产出率低、农作物品质低下,成为限制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岩溶山区水源匮乏、土地缺少和土质贫瘠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是石漠化治理中的难点所在,也是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Ⅵ 煤炭运输过程中扬尘抛洒问题多怎么办

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因此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对交通运输依赖度很高专。近年来属,生态环境部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将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减少重型柴油货车的使用,以此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但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无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存在煤炭扬尘抛洒的问题,这不仅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损耗,同时也污染了周边的大气环境。
目前,很多企业通过喷洒抑尘剂、篷布苫盖车厢的方式来治理煤炭运输扬尘抛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扬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企业只有采取加盖、封闭等措施来密闭运输煤炭,才能有效避免抛洒滴漏的现象。

Ⅶ 我国自燃煤矸石山治理的现状及迫切性

一、自燃煤矸石山治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前自燃煤矸石山研究与治理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自燃煤矸石山自燃的机理

人们从17世纪已经开始探索煤自燃发火机理问题,而煤矸石山的自燃发火直到19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科学家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煤矸石山自燃发火危害的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20世纪末期和本世纪初,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煤矸石山自燃发火机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虽然煤矸石中黄铁矿的氧化理论不存在多少争议,但是,对煤矸石自燃前期是怎样开始的,即煤矸石的低温氧化自燃机理是什么,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为此,Anthony和Howard等在煤的挥发分析出方面开展了较为详细而具有开创性的工作;Smith等开展了碳的氧化方面的研究工作;Williams和Annamalai从理论上对非均相反应着火理论进行了研究。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论点来解释煤矸石的自燃,归纳起来主要有:黄铁矿氧化学说、煤氧化复合作用自燃学说、细菌作用学说、自由基作用学说和挥发分学说等。

2.煤矸石山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煤矸石山一旦自燃生火,灭火工作十分困难,自燃过程往往要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目前,虽然有多种灭火方法,但不仅耗资大,而且难以排除复燃的可能性,有的煤矸石山一次又一次地灭火,为此花了好多冤枉钱。因此,控制煤矸石山自燃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自燃的隐患,保护矿区的大气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煤矸石山的防火和灭火工作,主要是从煤矸石的不同堆放方法研究入手来解决矸石山自燃问题。研究表明,煤矸石的自然堆放、压实堆放和分层压实堆放,对煤矸石堆的气流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锥型煤矸石山具有最大的侧翼面积,空气容易进入形成热对流循环,在矸石倾倒过程中发生的力度助长了“烟囱效应”。所以,许多国家通过采用分层压实方法堆放煤矸石,控制煤矸石的压实程度,来解决煤矸石山的自燃问题。为了熄灭煤矸石山的燃烧,最根本的途径是隔绝空气的渗入,在煤矸石山燃烧区内注入灭火材料,达到降温、隔氧、固硫的目的,使自燃煤矸石山的燃烧熄灭。国内外对自燃煤矸石山的灭火方法主要有:表面封闭法(覆盖法)、推平压实法、泡沫法、控制燃烧法、喷浆法、灌注法、挖掘熄灭法、深部注浆法等。早在1981年汾西矿务局煤矸石山就开展了灭火工程,当时采用的方法是浇灌石灰浆。石灰浆的浓度较高,浇灌的方法分为人工浇灌与机械浇灌。人工浇灌时,需在火区挖坑开沟,在坑、沟内灌入石灰浆;机械浇灌时则不在火区开沟挖坑,是利用污水泵的压力直接将石灰浆喷洒到火区表面。深部注浆法是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

山西阳煤集团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煤矸石山防火灭火研究与实践,在自燃煤矸石山灭火治理方法方面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探索。在通过多方调研后,先后在一至四矿进行了表面喷浆法、深孔注浆法、覆盖法等灭火试验,在五矿(新矿)进行了分层排矸、覆盖碾压法试验,在四矿进行了填矸造地试验,积累了大量有关自燃煤矸石山灭火与治理的宝贵经验,在防灭火治理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了克服单一灭火方法的不足,阳煤集团综合黄土覆盖碾压法与注浆法两种方法的长处,设计了以碾压覆盖为主辅以局部注浆的灭火方案,选择了合适的灭火工艺参数,在二矿和三矿等煤矸石山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认识到不合理的排矸方式是煤矸石自燃的外部原因,为此改变了原有的排矸工艺,由原来“居高临下、自然倾倒、排矸坡面不断延伸”的方式,改变为“由下向上、缩小凌空、分层压实、周边覆盖”的排矸工艺;通过采取新的排矸方式,基本杜绝了新排煤矸石的自燃问题。

二、我国自燃煤矸石山引发的生态灾难

目前,我国煤矸石山,特别是自燃或潜在自燃煤矸石山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安全问题时有报道。

2009年9月6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徐州旗山矿煤矸石山坍塌,造成两名妇女被埋,当场身亡。

2008年6月5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罗家屋基煤矿由于降雨积水冲垮了煤矸石山挡土墙,引起煤矸石下滑,淹没了下方的四间工棚,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2007年5月31日,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公司跃进煤矿矸石山发生自燃崩塌,造成1死3伤,3名伤者均属重度烧伤。

2007年3月18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金沟村一个堆放煤矸石的大坑突然发生沉陷,正在捡拾煤渣的6人全部遇难。

2006年11月17日,甘肃雷坛河遭煤矸石侵袭,两万人饮用水源受威胁,造成紧张的工农关系。

2006年7月28日,山东枣庄矿务局蒋庄煤矿一座高约50m的煤矸石山突发塌落事故,一辆自卸车被埋,4名司机被烧焦在车内而亡。

2005年10月26日,重庆东林煤矿矸石山突发大面积垮塌,1名学生失踪。

2005年7月3日,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夏家庄镇后峪村附近一煤矸石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部分人员受伤,附近部分村民不得不找旅馆暂时安身。

2005年5月15日,平煤集团四矿矸石山先后发生两次自燃崩塌灾害,共造成8人遇难,100多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

2005年3月11日,辽阳灯塔市西马峰煤矿,两名外地来辽打工的妇女被熏倒在煤矸石山上。虽经抢救,但因发现不及时,抢救无效身亡。

2004年6月5日,南桐矿业公司东林煤矿矸石山垮塌引起滑坡,造成新华村14户居民民房被毁,21人死亡,3人受伤。

2004年2月28日,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煤矿矸石山因采用矸石发生塌方,造成9名人员死亡。

2001年5月13日,阳泉一矿正在使用的排矸场上,发生一起煤矸石山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1975年,甘肃上窑塌陷区发生矸石山爆炸事故,蘑菇云高达百米,200m范围内温度达500度,造成20人死亡,40余人重伤,两公里内的树木都被烧焦,12km2的空气环境被严重污染,产生的烟尘数日不散。

阳泉东坪沟煤矸石山自燃后,矸石山下原有的一个山泉积水池失去了饮用价值,其色度改变,生物绝迹,并使得10人患癌症。

辽宁本溪矿区也曾发生因矸石自燃造成人员中毒死亡的事故。

可见,煤矸石山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成为煤矿企业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煤矸石山地质环境灾害大多与煤矸石自燃有直接的关系,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主抓的重点之一。因此,自燃煤矸石山治理已成为当前矿区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煤矿企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特别要做好煤矸石山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我国自燃煤矸石山治理与生态重建的迫切性

煤矸石山的治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任务,也是我国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限于我国国情,煤矸石的利用较低,大多数煤矸石还在堆积,新的矸石山仍不断涌现。煤矸石山自燃后引发一系列的环境、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的发展。因此,煤矸石山,特别是自燃煤矸石山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关于煤矸石自燃的原因、机理,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多方研究,但终因煤矸石的组成成分和外部原因复杂多变,没有得出十分明确的结论,而且对于煤矸石的自燃机理还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煤矸石的灭火实践,各地取得了一些经验。据报道美国治理的成功率不到50%,而我国更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成功的系统的经验和完全成功的实例。多数是前期成功,后期失败,即治理成功几年后又发生复燃。国内外煤矸石山的灭火方法主要有火源挖除法、注浆法、覆盖法、控制燃烧法、泡沫(凝胶)法、低温惰性气体法等,但这些灭火方法都各有其优势和使用范围,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煤矸石山绿化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煤矸石山绿化更是解决矿区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妥善保护煤矸石潜在能源价值的最好办法。我国许多矿区也进行了煤矸石山绿化的实践,已绿化了10余座矸石山,大都是未自燃或已自燃后的矸石山的绿化,对自燃矸石山往往主要进行灭火,而没有考虑污染原位控制及绿化,灭火方法较多采用碱性浆液深部注浆或表面覆盖隔氧灭火,但往往效果不理想且经常发生复燃。因此,应该改变自燃煤矸石山为了灭火而灭火的做法,把实现自燃煤矸石山绿化与生态重建作为目标,将煤矸石山灭火与原位污染控制、绿化有机结合,达到系统有效治理自燃煤矸石山的目的。

四、我国自燃煤矸石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鉴于目前我国自燃煤矸石治理及绿化现状,我们认为自燃煤矸石山绿化需要破解的难题在于以下6个方面:

1)如何选择考虑绿化要求的灭火措施,使煤矸石山灭火与绿化有机结合;

2)如何防止煤矸石山复燃和防火、如何防治煤矸石山的酸化;

3)如何对自燃矸石山进行整地整形;

4)如何对自燃煤矸石山进行原位污染控制;

5)如何选择适宜自燃煤矸石山绿化的植物种群、合理的种植技术以及抚育管理措施;

6)如何将上述技术工艺有机结合,形成自燃煤矸石山绿化的技术方法。

上述问题是我国煤矸石处置和利用的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国内尽管在煤矸石山的自燃灭火和绿化技术方面提出一些方法并进行了实践,但如何将防灭火、原位污染控制与绿化技术有机结合、实现自燃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仍然需要我们去探索。

Ⅷ 应急救援的现状及对策有哪些

我国虽然在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出成绩,但相对于地质灾害频发影响巨大的实际,在应急救援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应对地质灾害的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绝大多数人对地质灾害的了解还很肤浅,重视还不够。国家对有关地质灾害突发性、多发性、易发性、潜在性、动态性、随机性、破坏性、灾难性等方面开展的教育既不普及也不系统,更谈不上在全民普及有关预防、治理、营救等相关的知识和进行应对地质灾害的经常性演练了。二是应对地质灾害的体制体系还不健全。首先是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不健全,主要针对地震或其他灾害或突发地质事件而组建,以公安消防或地震专业队伍为主,缺乏专业的地质知识,缺乏国家级地质灾害专业救援综合队伍,专业救援人员严重不足,现有的地质灾害救援队伍缺乏地质灾害的治理能力,队伍只是对现场人员抢救及救援,不能第一时间对次生灾害进行预判及处理,难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其次是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装备建设资金投入分散,无法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大多数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不足、设备落后、应急救援手段原始。三是应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技术、经验等还不系统。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相继发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其中在处置大规模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等方面应该说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应对一些常见的煤矿瓦斯爆炸、尾矿库垮塌、坑道透水和冒顶等传统地质灾害仍然手段不多。2010年,智利铜矿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救援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相比较而言,我们则有很大差距;在一些由地质作用造成的间接灾害面前,例如,局域性环境污染、煤矿自燃、放射性污染、土地沙漠化等更是感到经验不足。此外,有些地质灾害在我国已长时间没有发生,如大规模火山爆发等,还没有应对的具体实例可参考。
可以看出,面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频发现状,我们在应对地质灾害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具体地说,要十分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有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切实丰富全民有关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意识,时刻在脑海里敲响地质灾害的警钟。二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体系。通过多方位、多层次扎实工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处置能力,包括组建工作机构、配置技术装备、构建信息平台、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实施灾害应急救援等内容。要建立国家、省、市、县4级地质灾害应急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专家队伍,负责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协调县级以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科普宣传、应急演练和应急救灾。三是要配置应急地质灾害的现代技术装备。加大地质灾害营救技术装备的开发力度,完善适应不同条件下地质灾害营救的装备体系,及时武装应急队伍,达到高效应急,实现科技救灾。四是不断加大应急救灾科技投入。研发应急救灾信息平台,构建地质灾害应急信息系统,实现各级地质灾害数据库信息共享;借助三维动画技术,实现地质灾害发生过程动态模拟。五是切实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地质灾害营救工作的核心。目前,我国没有一支国家层面地质灾害专业救援队伍。建立军队的非战争状态下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军队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地域优势和后勤保障优势,在中央军委、武警总部领导下参与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国家地质灾害救援,是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举措。

Ⅸ 一问责八清理具体内容是指什么

一问责具体内容

对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公开处理。

八清理具体内容

1、超职数配备干部、违规进人问题;

2、违规公费出国(境)、公款旅游问题;

3、乱收费、乱摊派问题;

4、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及其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

5、滞留截留套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涉农资金问题;

6、省属企业违规配车、用车问题;

7、招标投标不规范、违规出让土地、违反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8、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问题。

一问责具体解决三方面问题:

1、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不重视,安排不及时,底数不清楚,措施不得力,进展不迅速,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开展“一问责八清理”“微腐败”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清理不深入,整改不认真,解决问题不彻底,制度建设不到位,甚至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搞形式、走过场。

2、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组织生活不严格,党内监督乏力,巡视巡察整改不落实,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或者在处置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领导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

3、维护党的六项纪律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行为多发,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失之于宽松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到位,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

八清理的主要任务

1、对“放管服”改革不到位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结合深化机关作风整顿活动,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最大程度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重点解决5个方面问题:

(1)简政放权改革不到位,已取消的审批事项仍在审批或变相审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承接不及时、管理不规范,存在自行设立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未按国家和省、市、县要求取消调整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把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设置为就业准入、企业营业准入事项。

(2)商事制度改革不到位,未按国家和省、市、县部署推进落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3)清单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未对照县级已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各项清单,编制公开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清单。

(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未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未按2017年底前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推动工作;未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5)优化政府服务不到位,未按照要求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擅自增加审批事项、审批环节、申报材料和中介服务;要求群众提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证明。

2、对项目落地难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对照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政策要求,聚焦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审批效率不高,土地、资金及相关配套要素供应不及时,承诺条件不兑现,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项目尽早落地投产。重点解决5个方面问题:

(l)项目审批违规增设前置条件,程序不优化,该并联不并联,未按时限完成审批。

(2)项目选址不科学,实施效率不高;项目单位未经批准违法用地。

(3)财政投资评审用时长,资金拨付环节多,影响资金拨付进度。银企对接不到位,项目融资难。

(4)水、电、气、暖、讯等要素保障不及时,违规收取费用。安监、消防等部门验收检查不规范,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5)借助行政权力指定中介机构代理各项评估,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

3、对政事政企政会职责不分、谋取不当利益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全面清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存在的政事、政企(事企)、政会不分,职责不清、管理不严、违规兼职、权力寻租等问题,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管理、优化环境。重点解决3个方面问题:

(1)政事不分,偏离机构编制“三定”规定和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目标,将行政职责转移到事业单位,机关内设机构与事业单位职责交叉重叠;行政机关违规指定所属事业单位承担行政审批涉及的项目评估、业务咨询、检验检测等事项;行政机关对于职责范围内应承担的工作任务,违规抽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组建临时机构。

(2)政企(事企)不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到企业兼职;事业单位投资办企业未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事业单位对所属企业投资收益未纳入单位预算管理。

(3)政会不分,行政机关及依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对其主办、主管或挂靠的属于脱钩范围的行业协会商会,不按照期限进行脱钩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违规使用机关事业编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同其主办、主管或挂靠的行业协会商会合署办公,未经批准无偿(低价)将行政办公用房提供给行业协会商会使用;行政机关和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违规在协会商会兼职取酬。

4、对落实治霾措施不力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着力解决制度措施不健全、工作执行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完成任务疲于应付、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问题。重点解决5个方面问题:

(1)压减产能方面,压减产能和淘汰违法违规产能“以停代关”、县内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封停设备和处置“僵尸企业”未按规定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冶炼设备;对新建产能项目把关不严,履行减量置换、增减挂钩措施不力。

(2)散煤治理管控方面,推动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不力,对煤炭运输和销售环节监管不到位,散煤管控不严格。

(3)燃煤锅炉治理方面,底数不清、台账混乱,淘汰和治理燃煤锅炉工作推进不力,违规新建燃煤锅炉,以虚报瞒报燃煤锅炉数量方式套取财政资金。

(4)工业污染源管控方面,整治“散乱污”企业政策把握不准、摸排数据不实、工作开展不力,在关停取缔工作中“两断三清”执行不到位,工业污染源治理中把关不严、监管不力、徇私舞弊。

(5)扬尘综合整治方面,管控措施执行不严格,秸秆焚烧管控责任缺失、管理缺位,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工作不力。

5、对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对照中央和省、市、县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清理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和贫困群众获得感。重点解决4个方面问题:

(1)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精准帮扶政策不落实,识别标准把握不准,建档立卡不够精准,应纳未纳、不应纳而纳入;退出标准把握有偏差,简单以收入划线,搞“被脱贫”“数字脱贫”;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

(2)社保兜底政策和“三保障”政策不落实,低保认定上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享受低保政策,低保标准提高后补差落实不到位,用社保兜底代替脱贫;医疗保障救助、教育扶贫“三免一助”落实不到位;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不落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应改未改。

(3)易地搬迁政策不落实,搬迁区域选择不准确,应迁未迁;后续扶持不力,没有做到“两区同建”,养老安置、创业就业培训未同步实施。

(4)县级扶贫贷款担保中心应建未建,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不到位,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贷获得率低,小额信贷政策落实不到位。

6、对招标投标不规范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对2016年7月以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不规范问题进行回头看,对2015年10月以来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投标、药品集中采购不规范问题进行专项清理,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重点解决4个方面问题:

(1)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违规招标、定标、签订合同,专家违规评标,投标人弄虚作假,招标代理机构借用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从事代理活动。

(2)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采购货物和服务不依法履行手续,应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而委托其他代理机构采购,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擅自提高采购标准,供应商弄虚作假,专家违规评标。

(3)公立医疗机构不按规定通过县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药品,不按药品集中采购价格管理规定与企业直接议价,不按规定签订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

(4)应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交易的项目在场外交易,交易市场擅自增加交易环节,强制指定中介服务,违规收取交易服务费,设置限制性条件阻碍或排斥其他地区市场主体进场交易。

7、对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会团体,依法依规、全面清理未按规定审批开设银行账户或公款私存设立“小金库”问题,以及超标准超范围支出等问题,切实严肃财经纪律。重点解决2个方面问题:

(1)设立“小金库”问题。利用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以虚假事项或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等问题。

(2)其他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超标准超范围支出等问题。

8、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进行清理

主要任务:聚焦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全面清理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促进全县各级干部讲政治守纪律、强担当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重点解决4个方面问题: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大而化之,支持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改善营商环境和惠民便民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宣传不及时、信息不公开。

(2)在政务服务过程中,不透明、环节多、时间长,未履行首办责任制或一次告知义务,违规开展涉企执法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纪律涣散,不守规章,漠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遇到问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态度简单粗暴。

(4)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没有及时进行处置,不严格执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事故预防、风险处置、应急管控制度和措施,事件、事故发生后,处置不力、造成不良影响。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