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区别化治理

区别化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2-26 08:35:34

1. 精细化精益化 和精确化如何区分

精益化管理,益是什么?益就是有用、有效。强调的是我投入一定的人、财、物,为我企业的发展能不能对应产生应该有的效果、效益。如果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效益,那就是种浪费。所以,要怎么样避免这种不能产生效果和效益的投入的发生,这就是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而精细化管理强调什么?强调管到细节上去,把细节管住。如果展开说,就是让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组织的每一个活动、所聘用的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一种受控状态,不发生失控状态。保证处于受控状态,把过程管住,那么这就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德国的管理强调通过过程控制,把过程控制住之后来保证很好的结果。这个思路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很不错的。和精益化管理相比,精益化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我做的每一分钱的投入最后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收益;而精细化强调我每一分钱的投入,都有效果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发生失控,这是从过程控制这个角度提出的问题。从这里我们能够区别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管理的高低吗?不能。它是从不同的层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它们二者并没有一个上下高低之分,也不存在上下高低之分。 再说说精确化管理。什么是精确化管理?精确化管理强调我们的管理控制要用数据说话,并且这个数据要精确,不能大而言之,不能有大概、可能有这个东西来实施管理。而且要有很精确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实施考核、进行控制。相对于精益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而言,它的着重点又不一样了。精确化管理是从管理实施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这个管理实施借助的工具、借助的手段是精确化的,不是大而言之的,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那么把这3个概念作出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这三者都是服务于企业基础管理的。 企业基础管理也就是寻求这样3个目的。首先是保证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能够带来效益,没有浪费,同时又保证这种管理不发生失误,因为管理失误了,过程没控制住,最后不好的、不希望出现的结果出现了,再秋后算账能解决问题吗?所以要把过程控制住,这也是基础管理要解决的问题,要达成的目标。而要达成这种目标,在管理实施过程之中就需要强调精确化,用数据说话。管理的实施从技术、手段、方法、措施等等,要通过具体的、客观的、数据化的东西来进行鉴定,否则的话精益化、精细化都是空话,因为落不到实处。精细化细到过程之中要具体,那必须精确、精确化。

2. 简述管理与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

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责权的合理安排与制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即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从终极目的来看这两者是一致的,公司治理基本目的的实现,最终也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服务的。

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很显然,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或形成,就是为公司管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最终完成对财富的创造,并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两者的主体与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社区等,他们由于投入了专项资产,因而都要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方的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主要是指经理和员工,他们为应对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

比较而言公司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些。公司治理的的客体一般包括两个层次,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另外一层的治理是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等的管理。

3、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从法律约束力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既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高级法律规范,也要符合政府或相关自律组织提出的治理指引,如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引等。因此,规格程度越高,结合力越强。

除了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外,公司的管理一般被视为自己的业务,体现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另外,从政府的作用来看,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当然,政府在公司中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不一样。

4、资本结构反映出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从而反映的是这两者的不同地位和权利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的提供与组成。

5、实施的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6、稳定性不同:

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保证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而公司管理往往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法与决策,尤其是对于公司具体的作业管理层次。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企业制度构架层次的公司治理与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是构成现代企业整体运作的不可割裂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目标的实现。

1、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从基本目标上来说,两者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归结到底都是要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延伸。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虽然公司治理规范了公司的基本运行的制度构架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但这只是给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个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台上唱戏、唱好戏那是公司管理的问题。当然要唱更大的戏、更特殊的戏就必须对舞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公司治理也有适应特定公司的管理环境的问题。

(2)区别化治理扩展阅读:

治理和管理的定义

治理:

1、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2、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时译为Administer)

管理:

1、管理是一种基于业绩和责任的专业职能。这是PeterDrucker教授提出的观点。

2、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西蒙(HerbSimon)提出的。

3、管理是根据系统内在的客观规律对系统施加影响,使系统呈现出新状态的过程。

4、管理是社会组织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一项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执行,管理,运行,监督和规则。根据具体情况,请查阅相关词典,查找可能的英文释义。

治理有四大特征:

1、治理不是一组规则,也不是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2、治理的建立不是以统治为基础,而是以和解为基础。

3、治理涉及公共和私营部门。

4、治理并不意味着一个正式的系统,而是依赖于持续的交互。

治理是人类组织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对管理活动的研究所形成的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科学。

管理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是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向导。

3. 问题: 第十一讲 治理 治理的变化有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里

治理的变化有理论上的变化和实践上的变化,理论上的变化主要是强调理论创新实践上的变化,强调实践的发展。

4. 目视化和目视管理区别

5S是现场管理,主要针对的是现场的环境。
目视化管理强调用视觉感知来组织现场的生产活动,针对的生产活动的本身。

5. 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是什么

一是覆盖的范围不同。“政府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而“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

二是“社会治理”相比于“政府管理”,更突出的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三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合作方式。

(5)区别化治理扩展阅读:

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应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政治建设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引领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要把政治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不移跟党走。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针对生产安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存在的执法不严等问题拿出治本之策,充分发挥执法司法规范社会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道德具有深切、持久的引领力量。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

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应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明确基层自治权界,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智能化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助推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5)区别化治理扩展阅读来源:人民网_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6. 什么是普通化管理、差别化管理。有何区别

普通化管理是现在比较通用的,也叫统一管理,是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被管版理方进权行统一的管理、责任分配等。
而差别化管理是最近才兴起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张对被管理方进行分类或分能力、责任后进行不同的管理、责任分配方式。

我想,你能区别出来吧。

7. “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一、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1、两者的目的不同:

公司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实现责权的合理安排与制衡,公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即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从终极目的来看这两者是一致的,公司治理基本目的的实现,最终也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服务的。

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很显然,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或形成,就是为公司管理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最终完成对财富的创造,并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两者的主体与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社区等,他们由于投入了专项资产,因而都要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方的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主要是指经理和员工,他们为应对供应、生产、销售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

比较而言公司治理主体更多元化些。公司治理的的客体一般包括两个层次,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另外一层的治理是指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等的管理。

3、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公司治理不仅要遵从《公司法》、《证券法》等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而且还要遵守政府或相关自律组织提出的治理指引,如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因此规范的程度较高,约束力较强。

公司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外,如何管理一般认为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因而体现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另外,从政府的作用来看,公司治理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当然这里政府在公司中的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企不分不能相提并论。

4、资本结构反映出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反映的是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从而反映的是这两者的不同地位和权利的问题。而资本结构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的提供与组成。

5、实施的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内外部的显性、隐性契约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6、稳定性不同:

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保证公司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而公司管理往往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法与决策,尤其是对于公司具体的作业管理层次。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企业制度构架层次的公司治理与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是构成现代企业整体运作的不可割裂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目标的实现。

1、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从基本目标上来说,两者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归结到底都是要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延伸。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虽然公司治理规范了公司的基本运行的制度构架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但这只是给企业的具体运作提供了一个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台上唱戏、唱好戏那是公司管理的问题。当然要唱更大的戏、更特殊的戏就必须对舞台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公司治理也有适应特定公司的管理环境的问题。

三、治理和管理的定义

治理:

1、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2、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这时译为Administer)

管理: 

1、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是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的观点。

2、管理就是决策。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持·西蒙提出的。

3、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4、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两词可以采用的英文译本有:administer、administrate、manage、run、supervise、rule,依据具体情况选定,英文的含义区分请查阅相关辞典。

治理有四大特征:

1、治理不是一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2、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3、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4、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而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管理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学。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管理学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达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理理论

8. 差别化管理与差异化管理的区别

差别化管理,属于同一类型但互相具有各自可以区分 差异化管理,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泾渭分明;

9. 什么是差异化管理

差异化管理,就是说在HR过程中,管理者不要过分地一味强调对员工"一视同仁",而要因人而异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方式。

对员工的管理,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颇为公平、公正,实际上这句话根本就既不公平,亦不公正,因为一个企业的员工数多则上万,少则几位,无论上万还是几位,他们彼此、相互之间并非"一个模子"制造出来,因而有许多差异。就有形的方面来说,他们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重不同、持重能力不同、肤色不同、讲话速度与腔调不同等,就无形的差异来说,家庭与教养、成长过程、价值取向、教育程度、反应速度、个性敏感度、事物认知、甚至行为导向等均不一样,我们如何以"一视同仁"方法来领导与管理他们;因此,任何组织内的领导者,或任何企业内的管理者均应对个别员工的管理不可一视同仁,而要因个别的差异,以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施以管理。

比如不同性别或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当同样的绩效,或同样的过失发生后,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女性对责难的承受度通常均与男性有别;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在沟通方式及技巧上与教育程度较低的员工亦不一样。

再以体质来说,一个体质强壮的员工与体质较弱的员工,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做同样需要体力工作的量化成果吗?

我们所谓"管理员工一视同仁"是从制度面来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企业内的相关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这是一个企业在管理上应有的管理工具。任何企业在论及管理时,都必须了解,管理是通过人建立管理工具(制度),由这些工具来管理员工,而不是由人来管理人,这也是所谓法治,而非人治;如果人治,人有情绪的高低、价值判断的差异、人际关系的良否,以及甚至个人利益的差别,都会影响到对员工管理时所下的决定及处理的方式。为避免因管理者自身的这些差异,所以用制度加以规范,希望能以制度的一元化,而消除、或者降低管理者在管理决策或技巧的差异。但是,制度虽有其一致性与一元性,但在运用这些制度管理员工时,则因员工个人的差异而运用不同的方式或技巧处理相关问题。诸如对员工表扬来说,有的希望公诸于他人,有的希望上级主管的私下激励;就处分来说,有的轻轻一句责难的话,员工已羞愧难当,甚至泪流满面;有的即使声色俱厉,员工却安之若素,毫无悔意。就管理者应尽及该尽之辅导责任而言,有的员工简单交代,即能从中体会,顺利执行;有的则必须巨细无遗交代清楚,外加千叮咛、万嘱咐,再辅之以事必躬亲的督导。

为了对个别员工差异管理,各级管理者必须对其所属员工用心进行了解;不仅仅了解其外表的差异,诸如身高、体重、平凡与俊美、严肃与随和、身体反应快与慢等;更要多与员工接触,以了解其个体行为,其中包括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性格、认知、能力,以及员工学习与模仿能力对员工行为塑造与增强的效果。

如果员工外在形象就是那么严肃,那是他(她)的个性,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人士;如果员工本身的反应就是那样迟缓,不像其它人那么身手矫捷,不是他(她)不愿意身手矫捷,也不是故意如此。

至于员工价值观是了解员工态度、认知、性格和用何种激励可以产生作用的基础,管理者不可不察。千万不要以为某一位员工的价值观与你并不相同,而是针对你个人而来,其实这仅是员工个人价值观的一致性而已。

至于员工的态度,"反映出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情的感觉如何",这和价值不同,"价值观是更广泛,更概括的概念,而态度则比价值观更具特定性"。"一个人可能有好几千 种态度…..包括了工作满足、工作投入,以及组织认同"。

身为管理者要真正了解这些差异,最好能参阅"组织行为"有关的书籍,因为组织行为是有系统地研究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从中可以探讨他们的差异,对其差异加以了解,进而取舍与运用,采取对症下药方式予以激励,以宽容方式体谅其无心之失。 <收起
虞山之猫 | 2009-08-30
16
2

10. 扁平化管理和垂直化管理有什么差别

扁平化管理和垂直化管理的差别如下:

1、工作的性质不同

扁平化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主要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人事部经理负责招待领导的决策。

而垂直化管理则包含战略性的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吸纳和开发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层制定、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


2、管理的重点不同

扁平化管理以事为核心,强调的是“因事高人、因事评人”。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而垂直化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事相宜。在某些企业中,为了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甚至出现了“因人设事”的现象。例如,如果某位研发人员提出了某个研发项目,在经过适当的评估之后,企业会为这位研发人员提供相关的支持。

3、考核内容不同

扁平化管理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垂直化管理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

4、工作内容不同

扁平化管理主要制定、修改关于权限和职能责任的组织结构,建立双轨的、相互的、纵向及横向的信息交流系统。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做出人员投入计划,并对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计划做出预先设想。

人员的配备和使用:即按照工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安置等。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进行任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而垂直化管理主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好工作人员的工资定级、升级和各种保险福利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工作情况和程序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改进管理工作。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