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三冗

治理三冗

发布时间: 2021-02-24 13:07:06

㈠ “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是什么意思

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是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的一条,是为确保安全,在治版理事故隐权患时应考虑设置多道防线,即使发生有一两道防线无效,还有冗余的防线可以控制事故隐患的方法。所谓冗余度,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多余的一个量,这个量就是为了保障仪器、设备或某项工作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转。

施工安全隐患处理原则有:

1、冗余安全度处理原则;

2、单项隐患综合处理原则;

3、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

4、预防与减灾并重处理原则;

5、重点处理原则;

6、动态处理原则。

(1)治理三冗扩展阅读:

一、施工安全隐患处理方法:

1、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

2、作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4、跟踪验证。

二、施工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人、物、管理三个方面。

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

2、对施工机具进行有序监管,投入必要的资源进行保养维护;

3、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施工安全隐患

㈡ 拨冗莅临的成语有哪些

〔 冗不见治 〕冗:繁杂;治:治绩。事务繁杂,无所建树
〔 语近词冗 〕谓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 心烦意冗 〕同“心烦意乱”。
〔 心劳意冗 〕同“心劳意攘”。
〔 冗词赘句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 拨乱为治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拨乱济时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 拨万轮千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拨万论千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拨乱反治 〕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拨草瞻风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详
〔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不和睦。
〔 拨乱返正 〕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撩蜂拨刺 〕撩:挑逗。引逗蜜蜂拨开刺儿。比喻挑起事端
〔 拨雨撩云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 反正拨乱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
〔 分斤拨两 〕见“分斤掰两”。
〔 雁过拨毛 〕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
〔 挑三拨四 〕见“挑三豁四”。
〔 返正拨乱 〕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拨乱诛暴 〕拨:治理;诛:杀戮。平定乱世,诛杀强暴,使天下太平
〔 拨乱之才 〕拨:治理。平定乱世、能使天下恢复安定的人才
〔 拨乱兴治 〕拨:治理;兴:兴起。平定乱世,进行治理
〔 挑灯拨火 〕搬弄是非
〔 挑拨煽惑 〕搬弄是非,煽动闹事
〔 分星拨两 〕犹言斤斤计较。
〔 拨云睹日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撩云拨雨 〕指人调弄风情
〔 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 拨乱反正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详细»
〔 拨云雾见青天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 临河欲鱼 〕临:面对;欲:想要。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临锋决敌 〕锋:队伍的前列。面对兵锋与敌决战
〔 唐临晋帖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
〔 临机制变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详细»
〔 临渊结网 〕渊:深潭。临到潭边才编织渔网。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详细»
〔 临噎掘井 〕临:临到;噎:食物堵住喉咙。临到食物堵住喉咙才去掘井。比喻无济于事 详细»
〔 临崖失马 〕失:遗失,丧失。比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 详细»
〔 临财苟得 〕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详细»
〔 犬牙相临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详细»
〔 大祸临头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详细»
〔 死到临头 〕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详细»
〔 下临无地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详细»
〔 下临无际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详细»
〔 临危效命 〕效:献出。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详细»
〔 阖第光临 〕阖第:全家。欢迎你全家来参加

㈢ 对于治理贪污方面商鞅是怎么做的啊

商鞅变法,郡县官吏都有定员,职责划分高度明确,绝无冗员庸员,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是不存在的,更别说越裁员越冗杂了,也不存在贪污只说,况且变法也不涉及这个

㈣ 刘秀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死于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岁。他所开创的东汉王朝定“光武”二字为其谥号,刘秀遂以光武皇帝著称于史。在重新统一中国的基础上,刘秀开创出一个在历史上被称作“光武中兴”的时代,真正实践了“复高祖之业”的政治抱负,这同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刘秀有知人之明,识人之能,并善于在用人时扬其长而避其短。早在群雄竞逐,争战激烈,能征惯战的人大显身手,机谋权诈之士见重于世的时候,刘秀就把卓茂置于群臣之首,反映出他以贤才治天下的急切心情,也显示出他在用人问题上“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政治远见。卓茂为人宽仁恭爱,被称为长者,他又研习《诗》《礼》及历数,被称为通儒。西汉末,卓茂为密县令,后作京都丞。王莽做摄皇帝期间,卓茂借口有病,辞官归乡。刘秀即位后,首先派人寻访卓茂。找到卓茂时,他已年过古稀。刘秀仍旧特意颁布诏书:“卓茂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天下平定以后,刘秀更是格外注重擢用所谓的“忠厚之臣”“循良之吏”。而且早在宫室未饰、干戈未休的建武五年,刘秀就已着手先建太学,培养明经的官员,以充实官僚机构。对于功臣,虽然封赏优厚,除了确有经世治国才干的邓禹、李通、贾复等少数几个人仍得参议大政外,一般都不再给他们以实权实职。他这样做当然还有别的考虑,但用人以长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

刘秀还经常借故下“罪己诏”,自称“无德”“不明”,鼓励臣下直言不讳,不喜谀辞。当臣下建议举行封禅泰山的隆重大典时,刘秀即反对说:“百姓怨气满腹,我欺骗谁?欺骗天吗?”他还明确规定:“假如郡国派遣官员给我上寿,胡吹乱捧,一定处以髡刑,罚其屯田。”臣下有所谏争,他则虚心采纳。有一次宋弘看到宫中的屏风上都画着美女,刘秀又经常往屏风上看,宋弘立即气冲冲地批评说:“我未见过好德像好色一样的人。”刘秀马上撤掉屏风,并笑着对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刘秀从谏如流,由此可见一斑。

刘秀对人推心置腹,很是诚恳,马援对此很有体会。他曾是隗嚣部将,当时隗嚣曾经对臣服于刘秀还是臣服于公孙述,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派马援先入蜀见公孙述,再去洛阳见刘秀,实地考察一下。刘秀是在一间普通殿房中接见马援的,衣履也很简便。马援一到,他立即笑着迎上去,说:“您遨游于两个皇帝之间,今天能见到您,使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这同公孙述装腔作势,大摆皇帝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马援不无感慨地说:“当今这个世界,不仅君选择臣,臣也选择君呢!我与公孙述是同乡,从小就处得很好,可我入蜀看他,公孙述却在阶、殿上列满持戟的武士,而后才宣我进见。我今远道而来,您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而简便到如此程度!”马援后来就归附了刘秀。刘秀以诚待人的突出表现,是他用人不疑,就是对长期专兵居外的将领也很少疑忌。冯异久镇关中,有人说他“威权达于极点,百姓倾心拥戴,称他为咸阳王”,警告刘秀应有所戒备。冯异知道后惶惧不安,立即上书解释,刘秀的答复却是:“将军对于我,义为君臣,恩犹父子,有何嫌疑,而有惧意?”刘秀由于信任将领,一般不给他们以任何牵制,使他们拥有很大的行军用兵的自主权。将领无后顾之忧,又不受掣肘,或攻或守,或进或退,都可相机权变,从容制敌,故能常获胜利。将领因此而感恩戴德,效命刘秀,密切了君臣关系。

刘秀曾说:“我治理天下,也想行以柔术。”刘秀对臣属很少以刑杀立威。消灭王郎以后,缴获不少文件,其中有不少是刘秀部下与王郎私下交往,并诽谤刘秀的书信。刘秀故意不去查阅,还令诸将把这些书信统统烧掉,其目的是让那些曾有贰心的人打消顾虑以自安。这反映出刘秀的气度确实不凡。至于部属的一些小过失,刘秀就更能抱有宽容的态度,不予计较。就是有大仇,仇家一旦幡然悔悟,将功折罪,刘秀也能过往不咎。朱鲔坚守洛阳,刘秀派人劝降。朱鲔说:

“大司徒(刘)被害时,我参与了害他的计谋,又劝说更始(刘玄)不要派萧王北伐。我实在知道自己有很大的罪过。”刘秀表示“建立大事业的人,不忌恨小的怨恨。朱鲔现在若能投降,官职、爵位都可保留,又怎能诛罚呢?河水在此,我指河为誓,决不食言”。朱鲔投降后,官拜平狄大将军,封扶沟侯,“后为少府,传封累代”。刘秀始终没有报复。宽则得众。刘秀仅招降纳叛,就从其他营垒中接纳了一大批有经世致用之学和办事能力的文职官员以及马援、冯异、王常、耿况、寇恂、吴汉等东汉名将,大大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天下平定以后,刘秀不仅没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杀戮功臣,还非常注意教育群臣遵守法令,慎终如始,有意保存功臣。这是他以宽柔待臣属的又一表现。

但是,如果官员不称职,或有重大失职行为,刘秀绝不姑息。王梁出任河南尹后,发民开渠,想把谷水引注到洛阳城下,再使其东泻巩川。但渠修成后引不来水,有人即劾奏他劳民伤财,王梁既惭愧又惶惧,主动上书请求免职。刘秀下诏说:“以前王梁带兵征战,众人称赞他贤能,所以把他擢拔到京师任职。建议开渠,为人兴利,但功不成,百姓不满,虽然得到宽恕,王梁却坚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故黜梁为济南太守。”刘秀虽然承认他过去有功劳,开渠的愿望也不错,对他的批评也很委婉,却毕竟给了他以降职的处分。而王梁因功而被擢典京师,又因渎职而被降职,恰恰说明了刘秀的赏罚分明。倘若事涉刑律,刘秀更是很少苟且,概不容情。曾任汝南太守的欧阳歙,世授《尚书》,八世为博士,颇富人望,刘秀也倚之甚重,征为大司徒。但当欧阳歙在汝南太守任上度田不实、贪赃千万的罪行被揭露出来以后,立即下狱,虽有上千名儒生守候在宫门口,请求宽赦,甚至还有人甘愿代他受死,刘秀仍坚决绳之以法,处死了事。有一次刘秀外出打猎,兴致一高,回城时已是半夜。上东门侯郅恽明知是当今皇帝在外叫门,他也仍旧据关不纳。刘秀没办法,只好转道,从中东门入。第二天,刘秀自知理亏,没有责找郅恽,郅恽反倒上书批评说:“从前周文王不敢贪恋游猎,怕的是万人担忧。陛下却远猎山林,夜以继昼,试问心里还有没有国家?”

刘秀认为郅恽言之有理,对他予以赏赐,并且罚了那个奉诏开关的中东门侯。

“强项令”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湖阳公主是刘秀的亲姐姐。刘秀因其寡居在家,格外怜爱。不想湖阳公主骄纵生事,纵奴杀人,地方官不敢抓捕。有一次,湖阳公主出游,杀人奴为其驾车,被洛阳令董宣中途遇见。董宣不仅对湖阳公主厉声斥责,还将杀人奴当场杀死。湖阳公主向刘秀哭诉,请他代为报仇。刘秀命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过,董宣硬是不跪。刘秀命人按董宣头,董宣两手据地,仍不肯俯。刘秀很是感动,当场称赞董宣是“强项令”,赐钱三十万。湖阳公主对此很不理解,说:“文叔当普通百姓的时候,窝藏逃犯,隐匿死囚,官吏畏惧,不敢入门收捕;现在身为天子,怎么竟连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治服不了呢?”

刘秀的回答是:“天子不与白衣(指普通百姓)同。”意思是说,皇帝比起普通百姓,更应受法律的约束。这当然是虚伪的。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的话就是法律。但是刘秀懂得,如果他带头枉法,势必导致法大弛,危及东汉政权的统治。这说明,刘秀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但是,他起兵反莽,芟刈群雄,完成统一国家的伟大事业;释放奴婢和罪囚,减轻刑罚、徭役和赋税,改善农民处境,缓和阶级矛盾;慎选官吏,裁汰冗员,赏罚分明,善于用人,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兴办教育,奖励名节,培养统治人才;提倡节俭,注重生产,兴修水利,发展社会经济,等等,又都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共同要求。因此,刘秀称得上是一个对当时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

㈤ 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是什么意思

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

冗余安全管理原则是建筑安全隐患处理的原专则之一。为了确保安全,在属处理隐患时应考虑多道防线。即使一道或两道防线无效,冗余线也可以控制事故。

所谓的冗余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额外的数量。此数量是为了确保仪器,设备或某些工作可以在异常条件下正常运行。

(5)治理三冗扩展阅读:

一、施工安全隐患处理方法:

1、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

2、作好记录,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4、跟踪验证。

二、施工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隐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物和管理。

1、培训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

2、对工程机械进行有序的监督,并安排必要的维修资源;

3、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监督机制。

㈥ 西方语境下的治理理论是什么

西方影响的这个什么东西啊,这个应该是比较一个零食,或者是一个当地人研究出来的东西。

㈦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沙漠化
1、概论

沙漠化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此处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没有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咎于人为原因;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耕种。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6月17日的公布,中国沙漠化土地达到173万9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以上,影响全国30个一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也包括一部分亚湿润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砂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沙漠化问题涉及的范围之广,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产生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干旱、地表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和大风的吹扬等;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沙漠化是环境退化的现象,是一种逐步导致生物性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初期阶段)是潜在性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小面积松散的流沙等;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开始被破坏,出现风蚀,地表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沙漠化的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沙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沙漠化是一不境退化现象。它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遭致连年饥荒。全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以达3800万平方千米。因沙漠化而失的土地,每年都高达5~7平方千米,几乎每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沙漠化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抑制,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这是么危险的信号!我国也是一个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沙漠与沙漠化的地已由1949年的66·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1985年的130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6%。沙化土地,每年还以6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成,除了因力作用而造成沙丘前移入侵的自然因素以外,由于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工业交通建设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因引起沙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有一组统计数字很说明问题,臣我困土地沙漠化原因:森林过度采伐占32·4%·过度放占29·4%,土地过分使用占23·3%水资源利用不当占6%,沙丘移动占5·5%,城市、工矿建设占0.8%。由这些统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绝大部分(占95%)的土地沙漠化是人因素造成的。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实行林、牧、水利等的综合开发治理·将会充分发挥植群体效应以达到退沙还土的目的。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是绿色家园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保和利用好土地,就是保护了绿色家园,保护了人类自己。
所谓沙漠化指的就是土地上的生物。其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而会造成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沙漠化最明显的地方之一,在撒哈拉沙漠南侧的撒黑尔。此地的北部,以游牧或放牧的型态饲养着羊和骆驼,把整个地区的植物都吃光了,导致土地光秃秃的一片。 而较为湿阔的南部,则因家畜过度繁殖,再加上原本不过方寸小的耕地,禁不起接连不断的耕作,整个地区逐渐变成不毛之地。
再加上水源不足,人们开始挖掘井水,当人群因水源而聚集,豢养的家畜也就多了起来,又再次加速了环境的恶化,促成沙漠化,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该区人民生活普遍过得很困苦。 撒哈拉沙漠没有雨季,所以不会降雨,但只要是有任何一点点的水气,冗睡在地底下的植物就会争着冒出新芽,但很快的,又会过度放牧的家畜吃光了…所以沙漠化的土质现在仍在无声无息的扩大中…

2、防止沙漠化的对策和建议
1.严肃法纪,惩治行政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与防治沙漠化有关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目前又在制定《防沙治沙》,还制定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称其为法律法规,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没有凌驾于法之上的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本身就是非法,为法所不容。因此,任何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包括政府行为)都要依法进行惩处,并给予改正。否则,法不成法,只能助长行政腐败,扰乱社会秩序。
然而,在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总有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的特权,好像法律法规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是专门用来管教老百姓的,而约束不了自己。凡符合自己和本部门利益的就依法行政;反之,则千方百计绕过“政策障碍”,甚至寻找种种借口,把法律法规撇到一边。应该说,正是这种执法部门的行政腐败,加剧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建议全国人大以“西部开发,生态先行”为题,就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执法大检查,及时纠正各级政府执法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历史上大开发带来生态大破坏的悲剧重演。
2.环境问题的决策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
我国保护天然林、在长江、黄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决策是在1996年水灾后作出的;而禁止采挖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决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灾害连续袭击北京地区后作出的。均系亡羊补牢,付出了惨痛代价后而痛下决心。事实上,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学者和媒体发出了“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风沙紧逼北京城”这样的警告。我国高层决策者也并非置若罔闻,只是由于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而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有限,难以当机立断。然而,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种“叠加效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环境加速恶化的步伐,而且将来一旦治理起来,费用也更加高昂,代价也会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
建议国务院设立包括沙漠化在内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专家咨询小组和预警预报系统,为政府部门的高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防沙治沙的国家资金投入
中国治沙工程,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八五”期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仅1亿多元,地方配套资金又很难落实,因为沙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财力有限。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很难拿出钱来防沙治沙。1999年国家投入治沙资金为3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治沙工程建设,按治理面积平均每亩投入2.26元,只够买两三棵小树苗,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有专家认为治沙经费每年需20亿元)。目前,在西北地区,造林一亩成本约100元,每亩治沙工程造林,则需500至600元。过去的办法是发动农民投工投劳,以弥补造林经费的不足。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投资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摊派,无偿使用劳动力的办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何况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允许加大农民的负担,如果再不加大对治沙的投入,今后工作势必出现滑坡。事实上,由于缺乏经费,防沙治沙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如节水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得不到解决;许多治沙林场、苗圃、治沙站、保护站等基层防沙治沙单位、职工工资无保障,生产生活举步维艰、正常防治沙漠化的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也造成了工程建设速度慢、质量低、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管护力量薄弱,造林种草成果难以巩固等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实现国家扶贫攻坚和经济建设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极不相称。
建议国家加大对防治沙漠化的资金投入,除多渠道筹集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还应制定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荒沙拍卖,租贷、转让、股份合作等治理方式,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新局面。
4.建立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
防沙治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生态各个方面和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个政府部门。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沙漠化防治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一个部门治沙,其它部门却在造沙。凡属环境问题,都是跨行政区横向发展的,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部门却又是纵向设计的。如果恪守于这种部门分割和地域分割的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那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横向的环境问题的。因此,我们也必须横向来设计我们的环境行政管理体系,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中的扯皮,内耗,分散和重复,提高生态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率。为此,建议将国家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升格为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部门的职能分工,办公室仍设在国家林业局。同时,要加强“高级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和规划设计的透明度。
5.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将生态建设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任何经济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都要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一利带来一弊。然而,究竟是利大抑或弊大,如何趋利避害,则要通过对环境成本的评估,决定取舍。例如,近十年来,因挖发菜还使内蒙古2.2亿亩草场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6000万亩沦为荒漠,其余的也处于沙化的过程之中。为此每年对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生态破坏的损失不可估量,还引发了农牧民冲突,造成了影响民族团结的社会问题。因此,这种资源掠夺式的经济活动,理当在禁止之列。
可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中,只有发展经济的指标而无生态建设的指标,特别在脱贫目标上,一味强调增加牲畜的存栏数和粮食产量,从而助长了牧民过牧草场,农民毁林毁草开荒种地,而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则不在考核之列。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一些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不惜付出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任期内的“政绩”。这是导致急功近利,政府行为短期化与决策短期化的根源。
由此可见,环境的问题根植于我们社会和经济的结构、体系之中。不改变与生态建设的目标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改善环境的努力就不会有大的作为。目前,我们急待解决的就是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并将生态建设的具体内容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中去。
6.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与“退人”结合起来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破坏易而恢复难,“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比建国初增加了160‰。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400人,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密度已不相上下。20世纪初,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地区仅有15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含沙漠、戈壁)2人;到80年代,人口增至51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人,超过联合国制定的沙漠地区人口密度临界指标为7人的标准。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20人,而今在该地区却达90人,大大超出土地承载力。过垦过牧,造成风沙肆虐。西南地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植被破坏后石漠化严重。石漠化使土地永久丧失生产力,因此比沙漠化问题更严重,也更难以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与“退人”结合起来,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逐步将超过环境容量的人口迁移出来,转移到小城镇,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后反复的问题和“靠山吃山”,继续破坏植被的问题,给大自然以喘息之机,恢复元气;同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7.保护、恢复与重建荒漠生态系统
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以往,我们一手植树种草,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沙漠化,另一只手却破坏荒漠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沙漠化土地。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从片面重视发展人工植被转到积极发展人工――天然乔灌草复合植被;从单纯保护绿洲到积极保护包括绿洲在内的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只有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展的势头,扭转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也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生态、大环境。

㈧ 治理的治怎么组词

自治,统治,处治,医治,治安,治本,治标,治愈,治疗,治病,治水,治学,治家,治军,治罪,治国,政治, 治水,惩治,治装,省治,调治……

㈨ 临床上治理多动症的新药有什么

目前治疗多动症来最常用的药物是哌自醋甲酯,商品名是利他林,一天中需要服两片;目前新出的药是哌醋甲酯的缓释剂,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商品名是专注达。
建议去专业门诊就诊开药,其他的一些中药,是辅助作用,在根本治疗多动症方面是不可能有效的,请谨防广告效用而受骗,尤其是一楼那种论调是延误多动症儿童治疗,耽误孩子健康成长的罪魁祸首。

㈩ 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有那几点

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如下:

(1)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内则

(2)重点治理原容则

(3)动态治理原则

(4)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

(5)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

(6)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

(10)治理三冗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督办应进行监控。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