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抱怨治理

抱怨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2-23 02:19:32

❶ 当抱怨的人,对你指责不满时,自己也不能顺着他的意思去做,该如何去

【作品背景】
《管晏列传》抒发了司马迁强烈的人生感慨。“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这是对古人的仰慕,更是对黑暗世道的控诉!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此话可作为阅读本文的参考。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1]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化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候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车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了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编辑本段]作品简析
《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司马迁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晏婴则通过对重用越石父和御者的典型事例的详细叙述来突出其“贤”。 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比如对管、鲍之间的真挚友谊及晏子任用御者缘起的叙述极为详细,而对管仲生活的奢侈等不太重要的方面则一笔带过。传记之末“太史公曰”以后的简短议论与评价更是深化了对管、鲍二人的认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
【讲解】
一、 字词句释译
释字:
1.常:尝,曾。常与鲍叔牙游
2.贫、穷:贫,经济或物质上的缺衣少食。与“富”相对。《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古之盛君”的行为准则时说:“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对贫苦农民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宋史&#;樊知古传》)。南宋农民起义领袖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穷,人生道路坎坷不得志。与“达”相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匡,正。一匡天下。
4.商、贾:行商坐贾。
5.骖:旁边的马。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的两马叫“服”,旁边的叫“骖”。
6信:伸,实践诺言。“管仲因而信之”
句式:
被动句式: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意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也。
(翻译附后)
二、 文学特征
1. 感情真挚强烈。被人举荐的管仲、举荐他人的晏子。司马迁身处不幸,内心多么渴望能有这样的朋友啊!为管晏合传,司马迁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2.巧妙地借辞达意。语言通俗、简炼,句式灵活,富有感情和个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文中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读来无不感到简洁晓畅,抑扬顿挫,掷地有声。以文章最后两段为例,开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一句是叙述,句式由短而长,语气沉稳;继而“岂以为&#;&#;&#;&#;&#;&#;哉”句是疑问语气,句式由长而短,猜测中带有肯定;后面的“语曰”句引用整齐错落,是陈述语气,读来敦实有力;最后由前面的引述提出“岂管仲之谓乎”,又是回味悠长的疑问语气。“方晏子……者邪?”一句是疑问猜测,接着后面“至其……者哉!”一句又是感叹,最后“假令……焉”一句是陈述句,三句都是赞叹晏子人品,而前后句式、语气等等绝不相同。两个段落前后,句式长短错落,语气变化贯通,抒情、议论色彩明显,且上下几乎不可增删一字,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举例:
1)感叹句: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2)反问句:“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3)双重否定句:“见义不为无勇”。强调语气,突出说话人的强烈情感以及当事人的高尚品格。
3. 围绕“知贤善荐”的主题选材。管仲、晏婴是齐国历史上的名人,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本文围绕知贤善荐这一中心,只选取三件“逸事”表现人物,其间虚实结合,时述时议,时详时略,时分时合,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形散而神不散。如文章开头,只一句介绍管仲是“颍上人”;接着交待鲍叔和管仲的关系,作者只说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如何交往,没有具体写;“鲍叔知其贤”,怎么知道的,也不详述;管仲一生极有作为,文章仅用“管仲既用……”几句话概述;后面谈到管仲的著作,也“世多有之,是以不论”一笔带过了,因为这些都与作者要表达的“知贤善荐”主题关系不大。而“管仲曰”一段,因管仲自己道出了受知于鲍叔的情况和感慨,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思,所以作者不惜笔墨进行了详写:“吾始困时”以下用五个排比句,先述管仲的表现,后写鲍叔的,连用五个“知”字,极显鲍叔知人之明;又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样精辟而发自肺腑的语言赞美鲍叔的知贤荐贤,画龙点睛地表现了个人心声。
三、 思想情感
这篇传记以称颂管仲、晏婴的治国才干为线索,突出颂了鲍管之间感人的友谊,和晏婴不拘一格赏拔人才的做法,表现了司马迁对鲍叔、管仲,以及齐桓公、越石夫等人的无比崇敬。文中,作者有意突出了朋友之间、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的一些关系准则,正面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道德理想,同时也是对汉代现实的一种鞭挞与批判,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身世和感慨。

❷ 为什么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抱怨很多

复制一个给你;
最近在一个高考家长群里,跟家长朋友聊天,发现一个现象:每当谈起来一个专业的时候,一般提问的家长都是满怀憧憬和期待。但是当从事相关专业的家长现身说法时候,总是把讨论引向另一个极端,或者泼些冷水,或多或少都会抱怨自己的行业和工作。然而看了很多国外人写的书,很多开头都是首先描述他是如何如何爱他的专业和工作。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并由此引发了对大学、专业、职业规划方面的反思。
每天在群里看家长们的聊天信息,我感受到家有高考生的一种深深地焦虑,有时候看着这些言论甚至也会影响我的心情。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的高考,这种氛围,这种忧虑,让人感觉到压抑。仔细思考,这其实是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和反应。
这种现状,我认为是传统和文化的影响,这要从科举制度开始。科举制度从隋朝首创,在唐朝时期达到了第一个兴盛。为什么会出现科举制度,这有着较深的政治经济原因。隋朝之前,我们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从汉朝以后,隋朝之前,一直处于战乱格局的时代,一直没有一个大统一的中国。为什么朝代更换如此频繁?因为建立了王朝的皇帝,其实对于本国的统治力并不强大和稳固,各地诸侯分立,皇帝本身也是一个大的贵族,只是暂时取得了诸侯认可并作为大家的代表来统治国家,事实上很多事情都要依赖贵族和各地诸侯的影响。但是到隋朝,尤其是进入唐朝后,出现了唐太宗等优秀的人物,他们想加强中央的集权和巩固自身的皇权。因此,科举制度出现了,这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新,王朝的统治者,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平民子弟进入官僚阶层。这样一是有利于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相当于组建了一批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二是重重的打击了其他贵族和诸侯的权利,加强了皇室本身的集权。应该说,科举制度创立,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他使得中国得以稳固的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得以不断的选拔有才能的治理团队,让国家治理生生不息。从此以后,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中国最为重要治国和人才选拔制度之一。拉回到77年恢复高考来看,中国经历了10年的文革浩劫后,百废待兴,尤其是各种人才。于是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我认为这次恢复高考和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一样伟大。很多前几批的大学生毕业后都直接分配到国家机关、省市县等机关和国营大企业之中,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担任了重要岗位。我记得一篇报道说武汉大学中文系第一批毕业生只有两个人没有进京,所有进京的人只有两个人没有分配到国家机关只分配到北京市机关。而地方院校,比如洛阳工学院则培养出了多年后河南省相当多的县市领导干部。这种高考红利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直进入了21世纪。全中国的父母几乎都毫无例外的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考个名牌大学,当国家干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这些思想既是几千年来传统的延续,也是相当一段时期真实的社会反映,起码在1999之前并没有错。然而1999年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然而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然而在就业市场上从1996年,国家就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于是一面是满怀希望的学子和父母,一面是国家机关编制饱和,改革开放时间较短私营企业接纳人才的能力还未大批形成,造就了就业难的现实。很多期望变不了实现。厚重的历史让我们骄傲,但是也因此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所以作为一个家长、一个学生,应该对现实,对传统有所认识,学而优则仕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改革开放深化的今天,我们改变不了就业环境,也改变不了传统,但我们可以改变我的思想、认识和看法。
这种现状的解决之道,我们更多可以借鉴国外。改革开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国外的大学、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教育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升学渠道,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带了更多看待教育、看待高考、看待职业规划、看待人生的新视角。也许美国没有那么厚重的历史,所以他们的教育总是显得那么自然,那么贴近人性。无论你多么爱国都不得不承认,美国有当前世界最好的大学和高等教育,以及世界最具创新的企业。我们不是要丢掉历史,而是要更多改变那些可以改进的东西。正如国家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父母我们一样可以引导孩子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通过在高考群里的观察。反映出当前高考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倾向。一是聚焦不对。群里发问,经常是“哪个大学好”,“哪个专业好”。跟高考直接相关的,跟高校和专业直接相关的链接分享看的人很多,外围点的教育问题思考和关注的人少。有句话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解决问题,只有换个角度,跳出问题,从人生发展、生活、职业规划等角度从新思考高考的问题,志愿的问题,或许才能更坦然,才能更从容。大多数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很大,中国唯分数的高考或许本身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然后潜意识里带给我们的观念和思维的影响却非常深远,甚至让我们无法觉察。很多家长仍然感觉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好专业就有了一切,就如同有个高分就有了一切。应该说这种观点是功利的,也是必然会带来痛苦的。所谓的名牌大学就那么多,在一个省每年招生人数也是定的,绝大多数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此,结果绝大多数人都会失望。其实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好不好,跟个人有关系,但也没关系,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和重点过多的聚焦在这些东西上,而是应该放在人上,放在孩子上。学校、行业、专业毕竟是客观的东西,我们不要过多的加入主观色彩和想象。这个世界上人很多,人才也很多,99%你能看到的专业,领域,都有无数人才和高手投身其中。我们不能仅仅把时间、目标放到这些外在的东西上,而是要引导孩子时刻的思考和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而不是严重盯着热门,随波逐流。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多对自己的工作抱怨较多,因为很多人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都是奔着热门去的,或者怀有其他目的,或者从未思考,总之很多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所以,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是一种资源不匹配的现象。我们已经如此,转换专业的成本很高,但是我们的孩子,下一代,我们应当让他们尽量避免这种现象。所以请不要只盯着哪些所谓有前景,挣钱多的专业,不要只盯着某某学校,有什么优势专业。这些如果孩子不喜欢,跟孩子不匹配,那么可能反而是一种阻碍。更多的关注一下孩子的实际感受,更多的让孩子参与一下某些行业的体验,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从国外学生经验看,只有参与才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❸ 再多的抱怨和懊悔不如此时此刻自我反省的意思

为什么要自我反省

一、原因:
1、反省是为了进步。因为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大错,就找到了自己进步的起点和机会,而且进步是会带来快乐的。
2、反省是为了变化和改变。因为反省可以帮助我们聚焦于学习前后和反省前后在认识上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进步也是清楚的。
3、大多数人在失去的时候才能珍惜,才会反省,而几乎所有人平时都不会反省,所以我们更加要重视反省。比如我在原单位上班时不会去反省自己还有哪些进步的机会,甚至离开后也不会去反省,因为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自以为是的状态,所以我们的水平都是非常低的,是极低的。

二、变化:
1、原来我认为反省是做了一件事情后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把问题解决好,是为了解决问题。
现在我认为了反省是为了进步,因为反省了自己的重大错误在哪里,如何改进这个重大错误,所以抓住了自己进步的起点和机会。
变化:解决问题--进步机会(问题思维--机会思维)

2、原来我认为反省没有聚焦于变化上也可以进步很大。
现在我认为反省必须聚焦于变化上才有可能进步大。
变化:聚焦变化进步大--不聚焦变化进步小或没有

3、原来我认为只有自己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反省。
现在我认为我们平时都要时刻反省自己。
变化:有问题才反省--平时都要反省

4、原来我不重视反省,只有在后悔时才反省自己。
现在我非常重视反省,平时都要时刻反省自己。
变化:不重视---非常重视

三、得意:
1、很开心,感觉慢慢地对反省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2、初步感受到反省很重要,坚决要重视起来,平时都要及时反省。

❹ 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员工的抱怨

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做了一些修改。
我记得当时我们都豪不犹豫的把总是抱怨的员工评了B,理由是抱怨对团队氛围和士气的危害很大。
现在想来当初的这个判断很草率,不够深刻。
其一是抱怨对团队的危害性。抱怨为严重危害团队氛围和士气。
其二,可以把员工的抱怨理解成客户的抱怨。余世维在一个讲座中提到,会抱怨的客户是好客户,因为客户的抱怨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员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管理者的客户,管理者要提供服务来提高客户的工作效率。既然客户的抱怨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员工的抱怨是否就有助于发现公司流程、制度的缺陷,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其三,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现问题,既然有员工抱怨,那么不是公司管理出现了问题,就是员工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往往是两者都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决不能放过这个发现问题的机会。
其次,
合理的重视员工的抱怨。
对员工抱怨的重视不能简单的体现在绩效考核上用绩效考核的大棒把员工的抱怨打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是员工不抱怨了,而是在你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或者心理抱怨。最终的后果是,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日积月累的抱怨会以一种更具有破坏性的形式发泄出来。
首先是调整好心态和员工开诚布公的沟通。应该以一种平和的(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心态和员工进行平等对话,深入的了解员工抱怨的真实原因。为了让员工能够没有任何心理包袱,这样的谈话不要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一个具有开放讨论的组织文化的团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其次,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员工一起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如果是公司的流程、制度或管理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则要认真的分析,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以此来提升管理水平;如果是员工个人的问题,管理者就应该明确的告诉员工你的期望,目标,以促使员工的态度得到提升。
最后,告诉员工,你有(比抱怨)更好的选择。如果你对周围的环境感觉不舒服,那就:
最后,不要忘了把你的思考结果告诉给你的上司,并积极的参与到这项改善的行动中来。我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当然,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那你就离管理者的角色不远了。
在双方都采取行动后,如果还是不能接受对方,那么矛盾有可能是不可调和的,比如说性格和企业文化的冲突。此时勉强维护双方的关系对谁的都不好,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放弃这种劳动关系。
管理者能够看到的抱怨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更加深入的了解员工的想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鼓励员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一种开放讨论的组织文化,消除员工坦露内心世界的制度障碍,或许会对此有些帮助。
如果说上面的做法一种守势的思维方式,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攻势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引导你的团队成员,以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这样你的团队将会获得一个良好的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我认为,良好的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是卓越团队的本质特征之一。
总之,治理员工的抱怨,和治水其实是一个道理,重在疏导。只要措施得当,我们绝对可以化弊为利。

❺ 谁知道怎么样对付爱抱怨的老婆,怎么治理老婆爱抱怨的毛病

哥们,告诉她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增加彼此的痛苦。她看不顺眼的事物说明回她在用自己的答价值观强势要求事物必须按她的规则发展,你做为她的爱人,可以呵护她,宠惯她,但长此以往,你心里的幸福感会不断被压抑和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心里积累的负面情绪自己也消化不了,结果很可能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了,你会去找倾听者,如果不小心碰到谈得来的蓝颜,干柴烈火容易出事的。鼓励她多看事物积极的方面,多向好处想,多些赞美和表扬,你也要不停的帮助她,一起享受这个改善的过程,你们的生活会更和谐。

❻ 如何看待“家长抱怨导致学生开除”

“宿舍挤30多名学生,家长网上抱怨,学生被开除”的消息,将河北曲阳实验学校的名头,送上了网络热搜。

对于上述思路在不同领域间的传导,能举出典型的例子不少,很多远比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所能呈现问题的宏观。但恰因为小而具体,“家长抱怨住宿导致学生被开除”的传播过程,让因与果直观地连在了一起,更有讽喻性。将合理监督异化为“别有用心”的思路,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导致正常矛盾解决机制的麻醉和钝化;将每一个意见都视作影响形象的不安定因素,并予以雷霆重击的惯性,反而容易带来整个机构形象的崩盘。

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看成对更多地方的提醒?不要成了学校故事的扩大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❼ 辩论赛: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举事例…(随便选一项…谢)

1李世民与魏征。他是李渊的二儿子,战功赫赫。在战斗的过程中,网络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当然希望李世民能够登上皇帝宝座,他们才可以发达,便不停地有意无意地撩拨他,啰嗦皇帝的种种好处,暗合李世民的心意。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才是正宗的接班人,他的手下也有一帮押宝的人,等着他发达之后帮助治理国家,享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待遇。眼看李世民越来越危险,手下一个叫做魏征的要李建成提前动手,灭了李世民。奈何李建成是一个温良无毒的丈夫,不忍心对亲弟弟开刀。结果,大家知道,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仅灭了哥哥弟弟,而且将他们的儿子家眷全部消灭,婴儿也不能幸免。按说这样的人对魏征,应该更是仇恨的。结果因为爱才,以德报怨,竟然成就了一段君臣配合无邪的千古佳话。
2韩信与“胯男” 秦汉时期,功成名就的韩信没有杀掉当年让他受胯下之辱的青年,使这人感激涕零,愿意终生为他效劳
3诸葛亮与孟获 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放走对手孟获,最后使桀骜不驯的孟获心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4齐桓公与管仲 他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应该说齐桓公与管仲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政治家的敏锐,桓公意识到齐国的发展需要管仲这样的人才,听从了师傅鲍叔牙的劝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由于齐桓公以毫无芥蒂的重用回报当年的一箭之仇,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从此,管仲便尽心效力国事,鞠躬尽瘁,最终助齐桓公实现富国强兵,成功进行了“尊王攘夷”,率先登上春秋霸主之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
5蔺相如与廉颇 蔺相如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楷模。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让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在秦王眼皮下遛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了赵国,功盖朝廷;后来,在秦赵两国的渑池之会上,当赵王处境非常尴尬的之时,他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胆略,帮助赵王摆脱了受辱的困境,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由于其功劳显赫,得到赵王的重用和封赏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可是,生性刚直粗犷的廉颇却偏偏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扬言一定要找个机会羞辱居自己之上的蔺相如。而蔺相如听说后,不但没有嫉恨和报复,反而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宁愿一直躲着廉颇,即使是两人的马车在路上不巧相逢,蔺相如也让车夫退避以礼让廉颇。蔺相如以如此忍让的宽厚和仁义回报廉颇的盛气凌人,最终感动了廉颇,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无理取闹的不仁。后来,惭愧难当的廉颇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请求蔺相如的原谅和惩罚,原来不睦的文武二臣终于消除了仇隙和误解,从此结为生死之交,在战国后期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共同支撑和维护着赵国的江山社稷。

从别人那转的

❽ 舒适、抱怨、魁梧、庄重、神圣、泰然、恩赐、威胁、枯竭、治理、爱抚、深奥、阴暗、详细、企盼、急速的近

舒服、埋怨、强壮、庄严、圣洁、镇定、恩泽、要挟、干涸、管理、疼爱、高深、昏暗、详尽、盼望、迅速

❾ 辩论:以直报怨好还是以德报怨好。高分!!

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对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人们首先应该明白回什么算“直”。所答谓直者理义道德是也,不违义理方称直。
又有另一解释为:直,直来直去的意思。也就是飞一板砖报仇。
两种说法纠结了千余年。仁者见仁因为对于政治统治需要而另外做出的解释,智者见智便是追根溯源理解其本意。
今人《直的逻辑:解读<论语>之“证父壤羊”》一文,认为“直”乃指人的本心,不是所谓的礼仪、法律,而是指一个人最为天然、最为自然的反映。“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根据自己最直接、最强烈的情感反映去行动。正如有人打你耳光,你就应该踹他屁股一样。反对者便由于政治或自身需要断章取义,以独立的一句话去理解。大家应该知道,正因为这句话的理解错误,毒害中国几千年。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