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2021-02-22 03:23:52

『壹』 企业管理文献综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即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不同特点,以确保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按投资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形成一个会计信息流。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及时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能在其使用者做出决策之前提供。
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靠性是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相。未来的会计报告改革都不应偏离基本方向。
3、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准确的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损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是经济的会计反映,会计信息的反映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有关,又与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紧密相连。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这就决定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愿意做出和可能做出的最大承诺和保证的程度不同,由根据客观经济活动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别。
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对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目标分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企业在不同的期间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它一般包括成长性目标、稳定性目标和竞争性目标。成长性目标是表明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它的实现标志着企业的经营能力的提高。稳定性目标可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安全、是否有倒闭的风险。竞争性目标不仅表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表明经营的稳定性。经营目标的制定依据以财务指标为主。
2、对经营计划的影响
经营计划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编制和执行的,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有效利用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企业的盈利。其具体任务是:(1)把经营目标具体化;(2)分配各种资源;(3)协调生产经营活动;(4)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到生产经营实际中,有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销售计划的制定等。以上经营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离不开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充分发挥。
3、对经营战略的影响
企业经营战略主要包括制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重点、制定实现战略目标的方针和战略实施的规划,引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使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企业应通过财务预算来提供企业战略选择所需信息。利用弹性预算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依据本、量、利关系,按照一定的业务量水平编制有伸缩性的预算。为企业战略目标选择提供柔性参考。出于专业性要求,必须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战略制定的到位和准确。
4、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主要依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资金的管理,具体表现为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和资金分配的依次发生和顺序进行。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资金投放都离不开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经营决策体现为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能力,它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本着成本与效益的原则研究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资金筹集、投放、营运、分配的时间、方向、数量等问题,是各项经营决策的核心和综合反映,其科学性决定财务预算的合理性、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和财务分析的有用性。总之,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无论是经营战略的制定、经营计划的实施。还是经营决策的执行。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就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使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1、合理选择会计政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制定会计政策的空间范围必须界定在公认的国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确定的可选会计方针之内。无相应准则制度而需参照其他具有公认性的规范甚至自创会计政策,必须兼顾合法性。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选择,执行过程中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应认识到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当会计政策本身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在同行业所处的地位不相适应时,应予及时调整或变更,以保持会计政策对会计实务规范的适用性。
2、加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确保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有用信息,必须加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督和管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反映在依法检查账目和财务收支真实性上时。特别是反映在加强内部管理和维护单位合法权益上时,必然与企业如何选择和执行的会计政策相联系。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会计政策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政策监督的必要性。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受托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政府借助社会审计对企业会计工作监督,应强化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从而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或会计政策变更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政府部门既要对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同时又要对其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既要对各个企业会计进行监督,同时又要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进行监督。它在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中同样处于统领全局、不可或缺的地位。
3、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目前的会计信息频率并没有十分有效地揭示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信息。从内容上看,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的“重要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不充分,应进一步披露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用以及选择的原因等方面的信息。从方式上看,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主要是通过附注的形式,今后可采用更为有效的手段如附表、公告等方式。从时间上应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时效;从披露过程上须经注册会计师的确认。企业将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予以充分披露,信息使用者就可以据以解释和消除企业间的不可比因素。此外,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中会计政策披露的审计,充分披露那些对企业财务揭示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助于遏制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歪曲会计信息的行为。

你还可以参考如下的资料和文献:
[1]乔振生.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关系探讨.财经界(学术),2009;12
[2]陈南.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08;29
[3]王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09;11
[4]李健.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与管制分析.商业经济,2008;12

『贰』 会计信息舞弊与公司治理研究这个论题的切入点应该是什么

我感觉如果是毕业论文的话,第一个更容易切入
会计信息舞弊问题的研究在知回网上可以答下到较多的文章,所以文献综述比较好写,然后叙述从不同领域对会计信息舞弊问题进行解决,如政府、公共审计、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等。最后再进行文章主题的描述....

『叁』 急求一篇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的文献综述,谢谢。O(∩_∩)O

没有。找不到。靠自己吧!

『肆』 论文可以从文献综述中的一个方面展开吗

(⊙o⊙)…,一般来说是不行的,文献综述内容主要是指:你在研究的课题时所查阅相关资料和论文的摘要和概括,及其一些相关定义的界定和解释。因此文献综述一般来写你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现状,及其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相关定义的由来和发展。就你写论文题目是《资本结构现状》而言,论文的主体是一个现状研究,因此个人建议你做些现状调查,研究下资本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优缺点,同时指出问了资本结构的发展趋势,最后简单的预判一下解决资本结构现状存在问题的方案和可行方法,这个不需要详细写和论证,因为你的论文题目是一个现状调查,如果你论文题目是资本结构现状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就需要详细的写 解决方案及其可行性,最有有实验结果证明你的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这一个一般比价难写,因此你如果是本科论文,就写一篇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就可以, 如果是硕士论文,建议写浅析资本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我查了些资料,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方式,粘贴过来希望能给你帮助: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
(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
(5)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伍』 谁有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论文呢( ▼-▼ )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包含哪些部分? 在我们确定了论文题目, 写好论文大纲, 接下来就得面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了! 下面就来和你分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那些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首先我们得清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部分的内容如何填写. 一般来讲, 每个学校毕业论文带队老师都会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发给大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组成部分: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参考文献如何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知道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需要对这几个部分一一描述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主要描写你的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 你的这个论题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选择的这个论题有什么意义. 这些内容可以用到你的论文的摘要和引文中.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针对你所选论文查找资料的相关情况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就是写你论文的大纲
本课题研究方案就是写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你的论文
研究目标及工作进度主要写你所选论题的目标及你们论文各个时段需要完成的相关任务和时间
参考文献只需把你写论文需要参考的资料列出即可, 包括参考书和引文地址.


下面分享我本人写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
论文题目:中德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影响之对比分析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 目前的德国是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在近8200万人口中,非农就业人口高达96%,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工作,已经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民城市化的格局.本文试图研究中德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并对比中德农村人口流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为解决中国”农民工”的问题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比较关注德国工业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但专门研究德国工业化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却不是很多,只是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如邢来顺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 《在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和迈向强权国家-1830~1914年》、《德国工业化与政治发展研究》两部著作中,研究了德国工业化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对德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流动、社会政策有所论述,但并不是很多.
就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是从历史学、人口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且多集中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研究,专门研究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较少.Wolfgang.Köll mann 是较早研究德国工业化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德国经济和城市发展影响的学者,其研究成果有(《Die Bevölkerung in der instriellen Revolution 》、《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 ,该书指出德国农村人口的流向及其速度与城市的发展周期基本一致.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状;
德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影响;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影响;
两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对此问题的思考。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就是根据发展的过程,把过去的政治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的方法.鉴于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式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理清脉络,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把握.
文献调查法:基于本文研究的是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不能实地考察,因此要想获得大量的资料,必须通过互联网或文献库检索查找,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吸收和借鉴他人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数据分析法:在本文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史料数据,证明或分析相关论点.
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展开研究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1. 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德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种种原因及对两国产生的不同影响,由此在了解中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和影响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发展区别所产生对待同种问题的不同的结果。
2. 主要特色:
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漫画及时下热点问题,展开研究。
3. 工作进度:
2013年11月中旬导师见面,确定论文题目
2013年12月中旬完成论文大纲
2013年12月底完成开题报告
2014年3月初完成初稿
2014年4月完成二稿
2014年4月底定稿,完成摘要,译文
2014年5月中旬上交全部资料,指导老师写评语
2014年5月底整理文件明细
2014年6月初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列出你参考的书籍

『陆』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成果

[]陈柳钦:“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
[]丁跃武:“基于控制权利益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研究”2008年博士论文
[]李科、徐龙炳:“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缪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控制权研究”2005年博士论文
[]肖作平:《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张红波、王国顺:“基于经理人过度投资行为的控制权配置机制设计”,《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5期
[]张立达:《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忠文、冯涛:“国外资本结构综述及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学术论坛》,2007年第9期

『柒』 我想找一篇关于“股权投资与公司治理”题目的论文的文献综述

建议你认真学习一下今年新出版的《公司法》就行了。上面的内容基本都全。

『捌』 公司治理与法律治理环境

牵涉公司治理原则的问题: ·个体的财政决算的准备的失察 ·内部控制和个体的审计员的独立 ·为首席执行官和其它高级主管作出报偿安排的回顾 ·董事会内职位的提名方法 ·可以供给董事会运用的资源 ·失察及风险管理 ·股息政策 企业管治带来的问题 对资讯需求的问题,因为处理资讯成本的问题,股东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资讯,对于小股东来说,情况更甚。对于这种问题,效率市场假说可以提供答案。这个假说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上许多投资者是理性且追求最大利润,所以建议小股东看重较大专业投资者的决定。 在监察的成本方面,为了要影响董事,股东应该联合其他股东组成有影响力的投票小组,促使在决议中或者在全体大会委任董事的时候产生真正的威胁。 提供会计资料方面,各种财务帐目能够让股东了解资金的来源与流动,并且以此来监察董事的运作。财务报告过程中的瑕疵导致企业管治的有效性产生了瑕疵。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通过外部审计来改善问题。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与此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很不完善。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同时并存着两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控制模式和内部控制模式。正处于转轨经济中的我国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公司治理结构,直接关系到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 很多关于公司控制的理论认为,外部模式比内部模式有更高的效率。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法律环境的关系入手构造模型,得出结论:在不同的法律环境下,虽然这两种治理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但却可以是同样有效率的。从而能够解释即使是在所有其他条件(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完全相同的不同国家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本文的模型同时也启发我们:虽然内部控制模式可以在封闭的国家中良好运作,但是,资本市场的整合尤其是公司控制市场的整合,将最终使得外部控制模式盛行。然而,模型也告诉我们,即使外部控制模式超越内部控制模式,也没有必要进行迅速的改革,倾向于外部控制模式的法律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外部控制模式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只有当法律环境健全时它才会是有效率的。 第一章 导论7-13 1.1 研究背景7-8 1.2 文献综述8-11 1.3 本文的写作目的、研究结构及创新之处11-13 第二章 两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13-35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概念13-16 2.2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16-20 2.3 制度和法律的主要作用20-22 2.4 分散控制:基于市场的公司治理模式22-28 2.5 集中控制——基于声誉的公司治理模式28-33 2.6 资本市场的网络效应33-35 第三章 模型的构建35-52 3.1 模型的意图35 3.2 模型的建立35-38 3.3 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38-44 3.4 法律的制订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44-49 3.5 实证49-52 第四章 模型的启示52-59 4.1 改革的次序安排52-55 4.2 资本市场整合的效应分析55-57 4.3 结论57-59 第五章 中国企业的选择59-69 5.1 传统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59-60 5.2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60-65 5.3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65-66 5.4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完善66-69 第六章 结束语69-71 参考文献71-74 致谢74 公司治理一词意味许多东西。它也许描述: ·公司指挥和控制的过程 ·鼓励遵照公司手则(严如公司治理指南内所定的) ·根据活跃拥有投资技术(和在公司治理资金) ·在经济方面它意味学习许多出现在分离拥有权和控制上的问题。 公司治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公司治理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明确不同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管理大前提。公司治理如同企业战略一样,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忽略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都在这个框架之内由信托当局在公司中行使和控制。恰当的规则包括了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而关系包括了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关系,最重要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小区。制度和程序则要应付一些事态譬如当局、工作指标、保证机制、报告要求和责任的代表团。 这样公司治理结构明白解说为在公司事务上做出决定的规则和方法。它并且提供可以设定公司宗旨的结构,并且获得和监测那些宗旨如何表现的手段。 在公司治理框架里受托责任和责任的问题经常被谈论。 虽然这个言词有一个描写性的内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觉,就是为了给予"实践是应该寻求看齐"这么样的一个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则或指南的各种各样的声明、劝告和规定就成了参考。 由于利益相关者影响从现代组织的控制中分离,为了代表利益相关者要求减少代办费用和信息非对称性而实施了公司管治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用来监测结果是否与计划符合;并且为了维护或修改组织活动鼓励充分地通知整个组织。虽则主要,公司治理是鼓励个体的实际行为依着整体公司方针的一个机制。

『玖』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的 文献综述

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目前中国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90%以上,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家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家族式企业如何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实现家族式企业质的发展,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现状;通过家族式企业内部、外部方面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并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提出解决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我国家族式企业总体现状
家族式企业是指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参与这间公司的经营控制,而且具有能力将这些所有权和控制权合法传于后代的企业组织。
家族式企业的出现和崛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企业之一,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调查,家族企业2009年年均营业收入13.51亿元,实现利润1.14亿元,平均利润率8.04%,剔除因收购、资产重组等原因导致的波动,过去两年家族企业年营收增长率平均为26.39%【1】。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大环境下,家族式在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难点,尚需要一个磨合、治理的过程。
(一)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状况
近三十年来,中国家族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私营部门的生力军,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尽管中国已经初步实现现代化,国民思想越来越开放、社会制度越来越透明,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会左右中国企业家的选择。传统的中国家族式企业常常严守中国的商业价值传统,不愿对外公布信息,谨遵财不露白、家丑不外扬的原则,造成认识这些企业的信息壁垒。
在地域分布上,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经商传统浓厚,民间资本流通活跃,家族企业的地缘优势明显。家族式企业在行业和地域间分布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商业价值和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规划政策对民间资本和创业活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不难发现,政策准入限制越少、开放程度越大、民间融资活动越活跃的地区和行业,家族企业越多。
(二)家族式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含义
财务危机是指由于财务困难而危及企业生产与发展的一种状态。企业的危及有多种原因,如法律因素、突发事件、人力资源因素。而财务危机则是特指由于资金因素所带来的危机。但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例如美国会计学家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于1966年以59家破产公司、16家拖欠优先股股利公司和3家拖欠债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财务危机包括破产、拖欠优先股股利、拖欠债务等”【2】。美国爱德华·奥尔特曼(EdwardlAltman)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是“进入法定破产的企业是财务危机企业”【3】,国内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有谷祺和刘淑莲于1999年提出的“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4】等。
家族式企业的财务危机是指家族式企业组织发展中可能经历的一种财务状况,包括比较轻微的资金管理技术和极为严重的破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整个过程。轻的财务危机可能仅仅是短暂的资金周转困难,严重的便是经营失败或破产清算。
二、以郑州亚细亚集团为例分析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家族式企业在企业创业初期发挥了其特有的人力、资金优势,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的复杂化,家族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一)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问题
郑州亚细亚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以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创造了一个平凡而奇特的现象“亚细亚现象”,90年代在郑州集体性质的大型零售商场有7家,但只有亚细亚一家能一炮打响,以“联军”形式与国营企业行竞争,并取得营业额连续3年都以5000万元的幅度上升,向国家上缴税额逐年增加,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党政领导、商界要员到亚细亚参观学习。当时的亚细亚就像它商标上的那轮太阳一样辉煌灿烂。
1.经营观念落伍,管理模式滞后
一方面,家族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统一,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为同一人,管理是家族式管理,项目决策不民主,随意性较大,难免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加上财务人员多沾亲带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致使财务审批随意性较大,越权行事现象严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家族式企业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和研究,重业务规模、技术、品牌建设而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成为被动的服务工具,不能自主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致使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工具无法发挥作用。
现以郑州亚细亚集团内部控制失败案为例进行分析。在亚细亚内部虽然设置有董事会,但凡事都由总经理王某一人拍板。1995年初,亚细亚的主要股东中原不动产公司董事长易人,新任董事长认为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不予承认,表示股权纠纷问题不解决就不参加董事会。从此,郑亚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监督机构陷于瘫痪。比如,冠名权属于无形资产,其转让照理应该经董事会讨论通过,但实际上是王某一个人说了算,只要他签字同意,别人就可建个“亚细亚”,如许昌、安阳、洛阳、商丘的亚细亚都是他签字同意的。在郑亚集团,总经理成了国王,董事会如同虚设。在用人方面更是“不拘一格”,亚细亚某领导的一位表弟,原郑州市郊的农民,被任命为北京一家大型商场总经理;某领导的两位妻弟,山东农民,也被委以重任,就连他家的小保姆也被任命为亚细亚集团配送中心的财务总监。如此经营、如此管理,亚细亚的衰退是必然结果。
2.成本控制薄弱,财务风险大
目前大多家族式企业成本管理是基于存货计价及收益确定目的,缺乏控制,忽略了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和管理决策,极容易造成账面成本的不完整,可能给企业带来现实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另外,上级的考核多偏重于产值和业务完成情况,使得下级忽视成本节超和效益的高低,往往会认为地调整成本、乱摊成本,使得企业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消耗水平。同时,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暂时不足,造成资金不能充分发挥货币时间价值、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严,是资产流失浪费严重。如郑州亚细亚几乎开业之日起,总经理王某就不断地探索扩张之路:1990年向全国十几家城市派驻办事处、开设分公司;1991年投资270万元,在海口开设“亚细亚大酒店”;1992年又在郑州开办实业公司、服装厂、黄金、鞋帽专营店等,极大分散了集团资金,成本急速膨胀,财务风险急剧增大。
(二)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问题
1.家族式企业的融资市场失灵,筹资渠道狭窄
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财务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记录;家族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持续经营时间较短,且从事行业变更频繁,因此家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级少数的效益很好的家族式企业,如深圳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才有可能争取到上市的指标,众多中小型家族式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因此,家族式企业的筹资渠道十分狭窄。
2.家族式企业财务信用薄弱
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经营规模较小,流动资金少,自创的无形资产数量少且难以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大,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部分家族企业存在财务造假和偷税漏税行为,严重影响了家族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如郑州亚细亚商场因支援连锁店而欠的银行贷款、厂家货款、担保款项等,合计达几亿,弄得郑亚商誉扫地,业务人员去谈业务,遭遇“亚细亚免谈”,信用的薄弱,为日后亚细亚的衰落埋下了伏笔,盛极一时的亚细亚不久,便在连锁店扩张中遭遇了滑铁卢。
3.金融机构存在对家族式企业的“惜贷”行为
商业银行是盈利性金融企业,给家族式企业贷款确实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与其他大企业相比,家族式企业贷款数额不大,但是贷款发放程序、经办等环节大致相同,使得银行多倾向与大型企业的贷款业务,对家族式企业放贷积极性不高。
三、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在我国,家族式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形态及成长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和缺陷,种种原因使得家族式企业的财务管理很不规范,而且随着家族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财务管理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目前,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有:
(一)我国市场经济欠发达,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影响较大
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分析,内部控制发展的外部动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所以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计划经济的影响时常可见,市场竞争有不规范的地方,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对家族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家族企业的准入条件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不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条件,使得家族企业在某些行业难以有所作为。
(二)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控制环境的失效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很多走向困境或破产的企业,在决策时,根本不作风险分析,更谈不上在企业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到处乱贷款、乱投资、乱担保、乱铺摊子,一旦出现资金断链或经营风险,就直接导致企业走上衰亡之路。影响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失效的因素有以下方面:企业经营者素质和职业水平低下;董事会会缺乏独立性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政策不完善与员工素质低下。如亚细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首先,董事会形同虚设,凡事都由总经理王某一人拍板;其次,内部监督缺乏,董事会中没设任何监督机构。自开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偶尔的局部的内部审计中曾发现几笔几百万元资金被转移出去的事,后来都不了了之。集团内部缺少一种“纠偏制度”,治理结构混乱是日后亚细亚走向衰亡的最根本原因。
(三)内部控制动力不足,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家族式企业内部人控制企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因为没人愿意指定出束缚自己手脚的控制制度,所以企业管理层对建立约束自己的制度积极性并不高,激励约束机制瘫痪;另外,由于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却是长远的,这也导致了家族式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动力不足。
南阳亚细亚商场曾借到贷款两千万元,股东高某却要了600万元,划拨到成都给其一位朋友做房地产生意,结果全亏,以两栋楼房抵债。抵债手续尚未办妥,高某却对欠债人说,“你不要向南阳还债了,你把两栋楼房给我,南阳的钱由我还。”最终,南阳亚细亚商场分文未得。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约束机制来约束企业经营者和股东,必然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企业的效益。
(四)外部监督乏力
虽然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一是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二是有的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弱化问题严重,对内部控制问题更是不报告、不追究;三是会计师事务所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弱化。
四、对解决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身经济全球化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外资体制改革的深造,家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制度逐步方宽,大大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无疑对我国家族企业产品出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家族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吸收对外经贸人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发展特色产品,以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
(二)从思想上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求家族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企业领导层的管理素质
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的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摆脱狭隘的小生产意识的影响,要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家族企业家。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内控知识的高低尤为重要。目前应从加强年度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上加强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企业会计人员继续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差错。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应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3.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制度教育
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内控知识宣传教育,使每一员工都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只有在企业内部普及内控知识,建立起良好的内控执行环境,才能使家族企业企业在内控的保护下良性健康成长。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改变企业产权股权结构
家族企业不合理的产权股权结构使得家长制的管理逐步盛行。因此要全面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家族成员的股份要退出,中高层员工的股份比例要大幅度地增加,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推行大范围的员工持股计划。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首先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是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能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企业内部应建立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机构,加强对企业内部的主动监督,发现漏洞和隐患及时改进,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罚。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其中问题。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将执行情况与职务升降、奖金挂钩。
(四)充分利用外部监督,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家族式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检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并获得改进的机会;税务、审计等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内控检查,加大执法力度;社会应当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以达到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五、结束语
正确处理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是促进我国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升家族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家族企业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创造性和整体素质,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拾』 急求一篇民营企业管理审计文献综述

[摘 要]管理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以合规性、真实性等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如何结合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管理审计已成为审计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管理审计;公司治理;现状;对策

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管理效益实现途径的开发利用和发挥程度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管理审计的目的是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揭露企业经营规划、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和管理措施诸方面的失误与不足,评估人力、财力、物力损失浪费的程度,提出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充分挖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因此,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

管理审计代表了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和以合规性、真实性等为主要目标,但是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管理审计尝试。

(一)引入管理审计理念,拓展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尝试进行任期管理责任评价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管理科学的要求,许多企业将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在内容和方式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深化,不仅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评价,而且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

主要以控制测试来评价控制系统,找出薄弱环节及至失控部位,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隐患,达到健全系统、改善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该项审计的对象虽然涉及了管理和控制活动,但目前主要限于合规性、遵循性目标评价,较少进行内部控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深层次综合研究。

(三)经营效益审计

有些企业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扭亏为盈等为主要目的,审查生产力各要素的运用情况,以改进生产经营工作,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潜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着眼于对企业现实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审查,对提高经济效益能起切实作用。但它较少对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管理措施的效果等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只是初步的经济效益审计。

以上情况表明,企业对管理审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企业对于管理审计工作,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不全面、不深入,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而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管理审计发展受到影响。

(二)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几乎空白

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而内部管理审计的法律体系极不健全,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法规更是一片空白。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三)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审计对象逐步发展到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店。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企业与外部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重组、联合和剥离等问题,为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投资效益、市场状况、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推销、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凡是对企业商业利益和持续经营有影响的管理因素都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管理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增加内部审计的难度,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做出正确判断。由于内部管理审计事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一些敏感事项涉及的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部审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

(四)内部审计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传统的详细审核方法成本很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这种方法逐渐被淘汰,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被采用。近年来则大量采用抽样审计,以“个别”推断整体,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又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舍弃一些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时费力的审计程序,这可能导致审计结论出错。

(五)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及审计程序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管理控制链。除需要掌握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三、改进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对策

(一)尽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开发管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离开了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就无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部管理审计机构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抓紧制订内部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法律形式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层次,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正确认识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为管理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人如何激励和约束代理人,使其积极有效地完成受托经营管理任务,以确保股东或投资者财富最大化。仅仅通过财务审计,委托人难以全面了解代理人是否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而管理审计则有利于减少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从而遏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增强经营管理的透明度,达到控制和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管理审计,可以有效地判断代理人的业绩和能力,评价代理人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代理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可见,管理审计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层次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组织内部应积极为管理审计的开展创造环境和条件,推动管理审计的发展。

(三)不断拓宽管理审计的领域,进行管理审计项目试点,推动管理审计实践的发展

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部门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而且应成为推动改革的使者,要从管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构改革、业务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当前可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应以管理审计的理念,逐步拓展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尝试开展比较全面的任期管理责任审计评价等。

(四)不断充实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社会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适应管理审计工作需要的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多作贡献,才能胜任管理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搞好管理审计工作任重道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有所突破,提出新思路。其次,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展现管理审计的生命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创内审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为使审计事项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就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不存在漏项,能够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因此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手工操作还存在着审计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计算结果不够精准、信息提供不够及时等缺陷,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六)重视预测,开展战略审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参与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不能仅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瞄准企业发展的新问题、国内外市场的新动向、产业结构调整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进行有效的预测,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断,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如果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就有可能破产。战略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审计的发展方向。企业内审工作的价值,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以宝。企业管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月刊,2004,(4)。

[2] 钟淼。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形成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4,(3)。

[3] 周洋等。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财会月刊,2004,(5)。

[4] 赵如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成因探析[J].财经科学,2001,(S1)。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