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洪水治理

洪水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1-22 13:21:38

① 洪水的综合治理

原创答案:
严禁掩护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
分洪工程;
营造上中游地区防护林工程,综合治理和开发山区;
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沙治沙功能。

② 如何治理洪水拜托了各位 谢谢

范仲淹治理洪水的故事:相传,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际,有人曾劝他不要在这个小地方做税官,范公不以为然,笑而答道: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西溪景区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郎河、送子头等遗迹。 如今,作为东台地方文明的发祥地,西溪旅游景区开发工程近期将全面启动。 西溪旅游区即将启动的线路工程为“三区一园”,即“梨木街”仿古商业文化街头游憩区、“泰山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盐文化”三贤祠旅游区和“天上人间”主题公园。东台市将同时着力进行西溪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搜集整理历史遗迹、传说、诗词、佛教、古物等,呈现西溪旅游新景象。 东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宰相,曾在这里担任过盐官。 北宋时期,东台为泰州一属地,盐业生产已相当发达,年产居淮南之首,而当时的西溪则是东台的核心之地,海滨重镇。开宝七年(974年)泰州在西溪设盐仓监管东台境内(老政区)各盐场。于是,晏殊于11世纪初首先与东台结缘。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初年,他以“神童”的才名得到举荐,并应召殿试,援笔立成,考中进士。任西溪盐仓盐官后,他在西溪建立晏溪书院,开创书院讲习教育,慕名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为此他深得贫苦百姓,尤其是盐民后生的崇敬。晏殊一生好贤,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宋仁宗时,他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宰相)。 晏殊在东台刚刚点燃教育星火,便因任满而离去了。正当乡民们深为晏殊的离任而惋惜时,另一位杰出的人物及时填补了乡民们心灵的失落。这就是吕夷简。吕夷简(978—1043年),字坦夫,北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继晏殊出任西溪盐官。当时,西溪人酷爱种植天下名花牡丹,吕夷简见此,也植牡丹一株,并护以朱栏,令人不忍攀折,每春花开数百朵,海滨称为盛事。仁宗亲政后,他连任同平章事十余年,是北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 后到西溪的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吴县(今苏州)人。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监西溪盐仓。后官至参加政事(宰相),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幼年贫寒生活中对民间疾苦的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决定了他要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所以,三相中范仲淹在东台的建树最著,与东台结缘也最深,率领民众,修筑了“华夏第一堤”──范公堤。

③ 洪水怎么治理

1.从环境水利的高度认识防洪,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2.采取“建重于防,防重于抡”的防洪成灾策略
3.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4.依靠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规模宏大的防洪成灾工程
5.注重面向公众的洪水风险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
6.在堤防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受益者的积极性

详细内容可以点击http://user.qzone.qq.com/370360095/blog/1280322273

④ 中国神话中哪位神治理好了洪水

中国神话中的第一次大洪水和“共工怒撞不周山”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少有两个版本,一是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未成怒撞不周山;另一个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共工败,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被共工一撞便断了,于是半边天塌了下来,天上露出大洞,大地也裂成沟痕,洪水从地底喷涌而出,滚滚浪花泻满大地,一片汪洋。据《淮南子天文篇》载:惜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与祝融的争斗记载在《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中: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补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以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两个神话故事很相似,结果都是共工怒撞不周山,致使不周山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人类在此情况中已无法生存。造人的女娲眼见此惨烈灾祸,便炼五色石用来补苍天,断了大鳖的四脚当柱子用来撑起四方,杀黑龙以救助冀州,堆积芦灰用以止住大水。苍天补好,四方也正了,大水干竭,天地才算又奠定了,谨慎善良的人得以存活。

女娲补天,在《淮南子·览冥篇》中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虽然这则神话故事里没有像其他的故事一样明确地指出当时的人类正在败坏,但是却也同样地告诉人们,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被留下,进入新的历史中。

另一则洪水神话是发生在尧帝时代,《书经.尧典》说鲧治水用了九年,《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所以这次大洪水前后持续有二十二年以上。当时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没有居住之地,《孟子.滕文公下》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由此可见,这次大洪水肆虐大地,民不聊生。起先鲧被派去治理洪水,他用堵塞的方法使洪水反而愈治愈烈,治理洪水九年不成功。后来鲧的儿子禹被派去治水,当时的天帝是虞舜。禹治水之前,曾得到河神的帮助,授予他一张治水的地图(《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他改堵塞为疏导,结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万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爱戴。

《书经.大禹谟》说“洚水儆予”(上天用洪水来警戒人类)说明了这场滔天洪水发生的原因。在中国历朝历代,君王就像是该朝的表帅,君王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臣民的道德举止。而大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德行相当崇高的君王,他治水时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精神最为人称道。因此当时中国的百姓能在大洪水中得救,实在不能说与大禹使整个国家社会的民风转为纯朴高尚无关。

⑤ 治理洪水的好方法

一是禁止老天下大雨,二是多建水库,三是建好堤坝,四是抓好绿化,五是治理水土流失,六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⑥ 如何治理洪水问题

不用阻挡,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⑦ 洪灾怎样治理

1998年长江的抗洪斗争,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几百万军民英勇奋斗,取得了全面胜利。当前,全国人民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整治长江。这不仅关系到长江流域人民的长治久安,也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巨大项目。为此,两院组织部分有关院士和院外专家,对有关资料和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以下报告。

一、对1998年长江洪水和抗洪斗争的认识

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本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据初步资料,1998年和1954年相比,上游的洪峰流量和洪水量与1954年接近;由于中游洪峰流量不具备可比性,以最集中的30天洪水量相比,1998年汉口以上总来水量较1954年少300多亿立方米;下游的洪峰流量较1954年少1万多秒立方米,洪水量少500多亿立方米。1931年由于资料不足,只能作粗略比较,上中游可能较1931年略大,下游较1931年小。

应当说明,在上个世纪和更早的时期,长江都发生过比本世纪更大的洪水。据考证,自1153年以来,宜昌站洪峰流量超过8万秒立方米的有8次(1998年为6.36万秒立方米,1954年为6.68万秒立方米),其中1860和1870年的洪峰流量分别达到9.25万和10.5万秒立方米。

当前,大家更为关心的是,虽然洪水没有1954年大,但为什么1998年的长江干流洪水位,除武汉、黄石段外,都高于1954年。洪水位抬高的因素当然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关键性的还是分蓄洪量比1954年大量减少。1954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保住重点地区,除了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总计分洪和溃口的水量达1023亿立方米,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立方米。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多亿立方米。但是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10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估计约50多亿立方米。这样,减少分洪量约350亿立方米,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没面积700万亩。换言之,1998年的抗洪斗争,是通过加强防汛抢险,争取抗御较高洪水位,以加大泄洪量,减少洪水淹没损失。例如:1954年,在运用荆江分洪工程的情况下,荆江大堤沙市的最高洪水位为44.67米。按长江防洪规划,为减少荆江分洪工程的运用机遇,将荆江大堤的设计洪水位提高到45.0米。1998年,为了避免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将荆江大堤超设计标准运用,沙市洪水位达45.22米。又如:洞庭湖的出口莲花塘站,洪水位比1954年超过达1.85米,这是因为,在1954年,莲花塘以上洞庭湖区的绝大多数围垸、莲花塘以下长江干流两岸的绝大多数堤防包括洪湖大堤,都已溃口或扒口分洪,而1998年,莲花塘上下溃口和分洪的堤垸远比1954年少。

应当说,这是1998年抗洪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决策,也是在1998年特定条件下作出的十分艰难的决策。1998年抗洪斗争的工程基础是:按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完成了部分水利工程。除建成了汉江、清江、沅水、资水、修水等支流的控制性水库外,还按提高了的设计洪水位(较1954年提高0.5米左右),完成了荆江大堤、武汉市围堤、无为大堤等长江干流重点堤防和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重点围垸的加高加固工程。这些都为1998年抗洪斗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堤防没有按规划完成,特别是平原分蓄洪区工程的安全设施,在原规划中考虑不够,在实施中又没有落实,给抗洪斗争带来了极大困难,使抗洪斗争的决策处于两难困境:如果按原定规划分洪(按提高了的设计洪水位,仍需有效分洪量200亿立方米),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规划分洪,将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1998年洪水比1954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进一步抬高洪水位、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当然,也应当说明,这是在1998年超额洪水比1954年少300多亿立方米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做到。如果1998年发生的洪水和1954年洪水相当甚至更大,不分洪还是不行的。

关于1998年长江流域的灾情。根据卫星和航空遥感对长江中游地区所进行的多期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湘、鄂、赣三省最大受淹面积约为1586万亩,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比三省统计数小很多。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计,中下游五省共溃口分洪1705个围垸,淹没耕地295万亩,受灾人口230万。以上数字表明,溃口分洪的多是较小围垸,平均每个围垸不足2000亩,灾情统计中绝大部分受灾农田是由于内涝。1998年的死亡人口为1432人。这与1954年除保住荆江大堤和汉口围堤外,其他地区大多受淹,死亡人口33169人的灾情,是差别很大的。与1931年中下游一片汪洋、汉口街道行舟、南京市区被淹、死亡人口14.5万人的惨况,更是完全不同。因此,1998年的抗洪斗争,确实取得了巨大成绩。

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长江洪水位的抬高是否是由于长江河床的淤高。根据长期观测资料,长江干流河槽基本稳定,与黄河根本不同。由于某些因素,局部河段有冲淤变化,最明显的是荆江以下的监利-洪湖河段,这一段受下荆江裁弯工程影响,裁弯河段以上有冲刷,以下有淤积。据长江水利委员会资料,其代表站螺山站,低水位时由于泥沙淤积,水位有所抬高,但高水位时,因淤积面积占行洪面积的比例不大,抬高趋势并不明显。螺山站1998年的洪水位比1954年超过1.78米,据查证主要是由于1954年在螺山以下蒋家码头扒口分洪和老湾等处溃口,使洪水位大幅度降低。

关于湖泊淤积情况。洞庭湖1949年以来因淤积减少的湖泊容量约40多亿立方米,由于1949年以来围垦了1600平方公里,大约减少容量近100亿立方米。鄱阳湖的淤积量很小,但1949年以来围垦了1400平方公里,损失湖泊容量约80亿立方米。湖北省的两岸湖泊由于全部封闭,减少面积5700平方公里。1949年以来,湘、鄂、赣连同苏、皖五省,因围垦共增加耕地估计约1400万亩。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情况。在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地面固体物质的年均侵蚀量为15.68亿吨,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吨,输移比为0.33。这与黄河有所不同。因为长江上游主要是岩石山区,其地面侵蚀物质主要是岩石风化物,颗粒较粗,一般以山前坡积、洼地淤积、沟口洪积扇以及塘库和中小支流的淤积等形式,在短距离沉积,不能被河流远距离输送;而黄河的地面侵蚀物质是黄土,颗粒极细,几乎可以全部输送到黄河干流。宜昌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吨,下游大通站为4.68亿吨。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在平水年主要淤在洞庭湖区,洪水年淤在洞庭湖区、河道的州滩及溃口的围垸内。大通站的输沙量,绝大部分送入东海。宜昌各年的输沙量,因暴雨分布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例如,1990~1997年8年的年均输沙量仅3.8亿吨,属于少沙年;而1998年6~8月的输沙量即达6.05亿吨,超过1954年的同期输沙量(5.27亿吨),属于多沙年。据初步分析,1998年泥沙的主要来源是金沙江和嘉陵江,这是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现象。

以上情况说明,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所以严重,除了气象方面的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由于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失调,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在山区,毁坏森林、陡坡开荒;在平原,盲目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这些都招致自然界的报复。在长江流域,山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危害,比黄河更大。这是因为,长江流域为岩石山区,表土层很薄,经过一定时期的冲刷,表土冲光,岩石裸露,形成“石化”,使当地人民完全失去生存条件。贵州省已有不少“石化”山区,令人触目惊心。

平原的盲目围湖造田和占用行洪洲滩,是近几年来长江洪水位抬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的自然规律看,江河的冲积平原就是由江河挟带泥沙淤积而成。中华民族的经济也是在开发七大江河冲积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或开发过度,就会受到洪水的惩罚。现在,在开发利用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土地上,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不仅洪水位越来越高,防汛负担越来越大,而且防汛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以综合提高生产力为目标,并注意发展、改革和稳定三方面的协调。我们认为,中央提出的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是完全正确的。
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根据以上认识,从生态系统、林业建设、工程措施、新技术运用、加强领导及统筹全国水利等六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重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失调,是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能简单地恢复原状,而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人口分布结构,在综合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以1998年的抗洪斗争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必要性;同时,又要制定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具体规划、步骤、政策和措施,使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平垸行洪真正落到实处。

1.通过全面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对全流域的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把整治河山、重建家园纳入流域生态系统重建的总体框架,因地制宜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在山区,退耕还林要和积极发展生产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的关键是真正解决当地职工和群众的生产出路。要具体划定必须退耕还林的地区,制定解决生产出路的具体规划,定期限、定步骤,并确定责任单位,予以实施,并定期检查和验收。当前,要首先制止和防止新的毁林开荒和陡坡开荒。特别要注意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严格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安置移民。

对可以不退耕还林的山区农田,要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农业。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扶持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开展山区的小流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布局,综合开发,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这是改善和恢复山区环境,使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和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不宜造林的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这也是改善生态环境、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3. 在湖区,退田还湖要和保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
长江中下游1949年以来开发湖区耕地1400万亩,连同过去一千多年来已开发的共计数千万亩土地,不仅是中下游五省的农业基地,而且发展了工业和交通,建设了繁荣的城镇,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要看到,根据长江洪水的规律,对于这些已开发的数千万亩土地,不可能在任何洪水情况下都不被淹没。洪水不太大的年份,可以全部或大部保住;特大洪水年份,必须牺牲相当部分才能保住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实施退田还湖的难度很大,因为围垸内的大量人口需要迁移安置。就蓄洪的有效性来说,控制蓄洪比自然蓄洪更能有效地削减洪峰流量,需要的蓄洪容量也少得多。因此,湖南省提出的,对蓄洪垸实行“空垸待蓄,低水时耕种,高水时蓄洪还湖”,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合理的。但必须切实做好蓄洪围垸内的安全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保险制度,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可靠保障;同时,还要制定与“低水耕种,高水蓄洪”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才能保证高水时及时开放蓄洪。对一些地势低下、排水困难、1998年水毁严重的围垸,应坚决退田还湖,或将封闭型的围垦种植改为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实行“退田还渔”。

5.要坚决平垸行洪。这些围垸建在长江和洞庭湖洪道的洲滩上,成为行洪障碍,保护面积不大,但对大局影响很大,应当坚决清除,退田还河。

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鉴于生态工程的长期性和全局性,要通过政策和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国务院正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这些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同时,对草地和湖泊、洲滩和湿地的管理也应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

⑧ 希腊神话中治理洪水和中国治理洪水有什么不同

面对灾难的态度,显示文化差异
1.西方文化面对灾难第一思维:躺平
诺亚方舟的故事,有几个关键词:逃、淘汰、选择、拯救。
这说明西方文化中,面对灭顶之灾时,他们的核心观念就是“逃离”或者“逃避”。
被淘汰的算他倒霉,由上层人士选择的人或动物才可以存活,最后还是靠神来拯救。
神安排做啥就做啥,诺亚一家子作为神选之人,也不想着为民请命之类的,自己能活就好。
灾难来了,躺平就好,反正只有神选之人才有资格登上“诺亚方舟”,连动物都分为三六九等,不干净的畜类存活率就低。
人类好人只有诺亚一家子么?干净和不干净的畜类又是谁区分的呢?人类做了坏事,为啥走兽昆虫、空中飞鸟莫名背锅,也要受牵连而死?

2.东方文化面对灾难第一思维:抗争
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几个关键词:治、堵、败、疏、成。
这说明东方文化中,面对灭顶之灾时,我们的核心观念是:“抗争”!
大水来了,我们要努力治理,四处堵水失败,那么就换一种疏导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抗争到最后,一直抗争到最后的成功!
抗争的精神,在中国古神话里处处可见: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我们不依赖“神”的眷顾和“拯救”,我们靠自己!我们不淘汰任何人,而是团结起所有人,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参与进这场伟大的抗争!
灾难来临,大禹接受父亲的教训,改变方法,励精图治,筚路蓝缕,三过家门而不入……充分而生动地体现了错而能改的勇气和不懈奋斗的精神。

3.面对疫情,东西方做法不同
如今,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这样的大灾大难,我们发现中国和欧美的做法,与神话传说中体现的做法,没有太大区别。
中国的做法大家有目共睹,带领全国人民一起行动,与病毒做抗争,从联防联控到一线抗疫,我们把抗争精神体现在抗疫的全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现在已经取得抗疫的初步胜利了。
欧美的做法,大家也都知道,听说病毒来了,第一反应都是“躺平”。美国的“不检测就没有”,英国的“群体免疫”,西班牙意大利一开始的不当回事,都是如此。
同时,也看得出欧美的上层阶级不太把民众的生命当回事,都是要民众抗议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才会改变一下做法,比如免费核酸检测,封城措施的实施,都是在疫情严重到控制不住才实施的,结果如何大家也看到了。

从神话传说里可以看出,数千年来各民族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太大变化。

⑨ 如何治理暴雨洪水灾害

植树种林 保护水土

⑩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

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二、水土保持措施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结合沟、路、渠布置新林带,同时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

三、水利工程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无论是垦区还是鹤岗均已成体系,初步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但在管理体制、资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设施不配套。

2、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多数由地方或农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兼管,并且人员偏少,难以保证管理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及设施重新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

(10)洪水治理扩展阅读: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

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