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太空治理体系

太空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2-18 05:33:42

⑴ 军事理论太空安全对哪些领域有影响

军事理论太空安全对科技、文化、政治、军事、经济领域都有影响。

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

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国家太空安全是国家安全在空间领域的表现。随着太空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太空已经成为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之一。

(1)太空治理体系扩展阅读

中国面临多元化的太空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太空侦察监视的威胁。卫星侦察具有居高临下、范围大、速度快、不受国界和气象条件限制等特点。美国有近50颗军事侦察卫星每天在太空巡弋,可见光成像卫星地面分辨率已达0.1米,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分辨率达0.3米。

日本的太空侦察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其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分辨率达0.6米,光学成像卫星分辨率达0.4米。相关国家依靠全天候、近实时、多谱段、高精度的太空照相、测绘、监视等手段,收集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情报,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经常性、现实性的太空威胁。

二是限制或剥夺太空行动自由的危险。少数国家加紧研发太空进攻武器,组建太空对抗部队、颁布太空作战条令、组织太空攻防演习,企图必要时对敌方太空平台、有效载荷以及太空信息链路实施干扰、制盲和摧毁。

⑵ 现代天文学认识宇宙经历了哪几个层次

“在几乎所有的自然研究的科学分支,是在地球上,只是从出生的那一天镜花水月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的天文现象,天文学家观测到行星,恒星,星系和其他天体的辐射,小的星际分子的诞生,演化和死亡一样大,整个宇宙。天文学家测量它们的轨道计算,研究,探索自己的能量机制。天文学和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作为基础学科的
>的
牛顿的力学发现核能的出现,人类文明和天文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的紧凑型高能天体物理,恒星和宇宙的演变,可以极大地促进现代科学的发展,有很多的应用在航空航天,测量,通信,导航和其他部门的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卫星的研究。“(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黄天一) BR />
天文学起源于古代人类季节性获得和占卜。基于观察和解释天体的物质条件和事件为基础的学科。主要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和起源和演化。在远古时代制定的日历,天文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天文观测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天体,收集各种信息。因此研究的观察和观察的方法是指在一个方向上的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

〗〖历史

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和天空,以确定的时间,方向和日历。这是开始的天体测量。从人类观测天体的记录计数的天文现象,天文学的历史至少有5,6千年。天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早期人类文明的历史。埃及的金字塔,巨石阵在欧洲非常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

研究古代天文学和天文概念继续发展的余地。在远古时代,人们只能观察到肉眼对象。 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长达1000多年的西方对宇宙的认识。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理论的系统 - 日心说。在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自主制造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第一次看到太阳黑子,月球表面的一些行星的表面,收益和损失。同时代的人,牛顿创立了牛顿力学,天文学,天体力学的一个新的分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天体运动引起的天文,天体力学,天体力学和运动的简单描述出生在天文学的发展史,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19世纪中叶的天体摄影和光谱技术的发明,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的运动和演化的状态,从而更深入的性质的问题,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在天体物理学。这是天文学中的一大飞跃。

1950年,射电望远镜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天文发现了四个”成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同时,人类突破通过绑定地球,观测天体在天空中。在除了可见光,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可以观察到。使空间天文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但也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天文学的成就。

〖研究对象和领域〗的

天文研究对象的天体。地球是一个天体,天文研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之一。最初,古人观测到的恒星,太阳,月亮和天空中确定的时间,方向和日历,并记录在天文馆。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的探测范围达到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根据天文学研究的规模和大小,可分为:
a>
行星级别:

包括行星的行星,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太阳能系统是唯一的直接观测行星系。然而,在宇宙中,有无数的如太阳系的行星系统。

恒星级:

已经观察到数百万颗恒星,太阳是在无数的星星,只是很普通的一个。

星系等级:

而我们的太阳系只是在角落里,无数的星星,在银河的人。和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除了以外的银河系中,仍然有许多河外星系。星系进一步的更大的天体系统,星系团,星系和超级集群。

整个宇宙:

一些天文学家总一个超星系。根据目前的了解,总星系是在宇宙中的人类可以观察到的范围,超过10亿光年的半径。

最流行的天文研究课题之一,但也是最困难的有说服力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未来的研究。无尽的宇宙起源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最支持的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根据持续改进的理论,宇宙诞生约13.7亿年前在一个猛烈爆发。宇宙不断扩大,不断降低的温度,产生各种基本粒子。作为宇宙的温度进一步下降,物料由于重力的力量开始崩溃,一步一步成团。星系开始形成在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0年,并逐渐演变成今天是什么。

[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巨大的规模,很长一段时间,极端的物理特性,因此,很难地面实验室模拟。因此,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依靠观察。由于地球的大气层,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不透明,因此许多太空探索方法和手段已经出现,如气球,火箭,卫星和航天器。

天文理论往往是由于缺乏观测资料,天文学家们常常使许多假说来解释天文现象。然后根据新的观测,原有的理论或更换一个新的理论。这是从自然科学的许多其他地方的天文不同。

在〖天文学和占星术〗

天文学和占星术应该分开。后者是一个由国家试图预测命运的伪科学的天体之一。虽然起源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两个古老的。当代天文学和占星术有显着不同的是:现代天文学的天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占??星术的类比,联想和其他天体和人员的位置相对应的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总之,占星术专注于预测人类的命运。展望

,〖〗的天文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年来,从传统的光学观测的天文观测手段扩展到整个电磁频谱,无线电,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这导致了大量的新对象和新的天文馆,如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子,X射线双星系统,伽玛射线源的空前的繁荣和活跃的发现,使天文研究。直径2米级太空望远镜进入轨道后,开始工作。直径10米级光学望远镜的数目也将建成。无线电甚长基线干涉阵列和空间甚长基线干涉仪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X射线等方面的高级X射线天文设备将很快问世。 γ-射线天文台已投入工作。这些工具是强大的,远远超过现有的天文设备。天文学,可以预期,这些天文仪器投入使用,肯定会带来天文,下至一个新的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在大跃进前夕,。

[埃古天文〗
他们开发他们自己的日历。马克思说:“埃及的天文学计算尼罗河的波动期。??”也就是说,天文知识生产

出生,观察大自然。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玫瑰水和太阳,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发生时,他们两次

现象发生之间的时间为一年,共365天。整个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利用假期剩下的5天,同时还提供了一个

分为三“汛期”的成长谷物季度,“收获的季节,每季4个月之久,希罗多德说:“埃及人在人类第一次来到了太阳年率

办法......在我看来,他们的时间,比希腊人的方式巧妙的方式,因为希腊人,每年将插进去一个闰月

季节协议... “

埃及人天晚上,分为12个部分,每个部分从日出到日落或日落到日出,1/12的时间。

埃及人用石头碗滴,一小口的石碗的底部,水滴从一个固定利率。石碗标有各种符号的各种标志赛季小时的碗泄漏。不要怀疑古
BR />的埃及占星术,但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古埃及文明,他们的十二星座,代表古埃及的神。
研究和知识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古埃及人星累计,农业生产的需要。古埃及的农业生产,

种植季节和领域。果园收获。依靠每年的尼罗河,尼罗河泛滥的洪水,五星体育,尤其是每1460
出现日出,天狼星天空现象发生在尼罗河洪水。同时,僧侣开始从非常早期生产的天体图。埃及的天文学和数学

样,仍然是在低的水平,但也落后于巴比伦。在古埃及文献,也没有数学工具的帐户的发展阶段,有没有一天

任何食物,月食或其他天体现象的观察记录。埃及人一度被认为是行星漫游身体,并命名的星星和星座,所以他们只创造很少

和现代,等同于夸大“的天文学名称。保存完好的古王国时代,直到托勒密时代末期

天空将该名单包括一些铭文。希腊人称为Dekan(黄道10度索引)是描绘在图12小时的所谓的夜晚。人民

使用Dekan分,一年是一个为期10天的连续36个星期。 36 Dekan,共360天,占一年的时间。然而,由于缺乏

天,因此,每隔几年,每周Dekan时间是必要的向后移动。埃及人的宇宙概念往往是不同的神话去解释和

保留一些不同的天体画。在新王国时代的墓葬在屏幕上,我们看到了天牛形象的天空女神螺母,她的身体弯曲

在地球上空形成一个神殿的圆顶,它的腹部天空和装饰,以所谓的“明星”。随着明星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个太阳能船,头,上载

泰坦拉他每天乘天舟和黄昏船游弋在天空中。神舒的氛围下成立的牛腹,并提出了自己的双手支撑牛的腹部,那漫天。天牛

肢体的每一个上帝的支持。加布另一个神话,女娲补天的神螺母和地球都相拥在一起,和他的父亲,神的女性

神手扶起,加布分离,舒适的气氛让努特女神脚和手指与地面接触,和加布半躺在地球上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

埃及人有关的模糊概念的天堂,地球和星星。埃及一些僧侣被指定为一个时间记录。他们的日常监控在夜间运动的明星,他们

需要记录的星星,月亮和行星运动的月亮和太阳升起的固定顺序。的时间和各种轨道下降。这些人还尝试了上述信息,以及

组织,建议更改,其报告的天体的活动。在拉美西斯VI,VII和IX的墓星由不同的时间

图,其中包括24桌,作为一个半月的时间间隔表。每个表与一个星座图的说明。在第18王朝海的Texi朴苏特系统

治理Senaimute墓天文图,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天文图。寺天文学家知道一组明星“的易开穆插件库”,

“永不消失的的明星显然北极星。第二组”,杜义凯穆委Lie。“”永不止步明星实际上是一个星球。埃及人是否知道这个星球

明星之间的区别,目前还没有报道。他们知道恒星是天狼星猎户星座大熊座。天鹅座,仙后座,天龙座。天蝎座。白羊座。他们注重

行星木星,土星,火星,金星,等。当然,并不是精确的知识,他们的明星,很少等同于现代知识之间的星星和星座。

太阳崇拜,在埃及占有重要的地位。来自太阳的前王朝时代描绘成一个圣甲虫,在埃及宗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此外,不同

一小时的太阳有一个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另一个泰坦埃及的历法,一年划分成12个月。每月

30天,一年360天,后来增加到每年从5天至365天。但是,事实上,这个日历是不准确的。因为的0.1天文年是365.25

埃及的历法,每四年比天文历1天背后的。然而,在古代世界中,这是最好的日历。罗马儒略历

公历。在这方面,你还可以看到古埃及人的重大贡献。

⑶ 如何减少太空垃圾的危害

太空垃圾已经在地球外层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景象。
随着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层空间的垃圾也是与日俱增。人类不仅在地球上,而且也在太空生成越来越多的垃圾。
如今已有成千吨航天废物环绕地球飞行,它们是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开始进军宇宙以来各项航天任务和废弃人造卫星所遗留下来的残渣剩物。但现在,这些废物已经成为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各国的科学家们都来为太空垃圾的治理问题出谋划策。
有的人认为,从法规上主要是要订立规章,规范航天发射,尽量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
从技术角度上提出的措施则多种多样。其中,一个要加强观测,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垃圾,及时发出警报。但是,天文望远镜只能观察到10厘米以上的垃圾,小的还看不到。为此,有的科学家提出给宇宙飞行器加上有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盾牌,抵挡小垃圾的撞击。
另外,还有人提出,使用小卫星和离子火箭,缓慢接近垃圾,然后或是将其轨道改变或是摧毁它,以便减小威胁。
希望可以早日处理掉太空垃圾,还太空一片净土。

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本月初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将为我国在空间航天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
空间碎片即俗称的“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产生的残渣和粉末。据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介绍,在目前可被地面观测并测定轨道的9300多个空间物体中,只有6%是仍在工作的航天器,其余均为空间碎片;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碎片与日俱增,由于其滞空时间漫长,相互碰撞又产生新的、体积更小的碎片。据估计,目前太空中无法被观测到的、直径大于1厘米的空间碎片数量超过11万个,大于1毫米的超过4000万个,这些碎片的总重量约3000吨,且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按照‘太空垃圾’的增长速度,到2300年,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观测研究的目的就是保护载人飞船和价值昂贵的大型卫星。”昨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技处处长夏益研究员向早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为减小空间飞行和探测的安全隐患,“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聚集了中国空间碎片研究领域10多名高级专家,研究范围包括建立小空间碎片数据库;对已发现的空间垃圾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搜索尚未被发现的空间垃圾,对航天器发射和在轨运行时可能碰撞的“太空碎片”进行预警技术研究,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为配合中心工作,紫金山天文台正在江苏盱眙建立1.2米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其制造技术和观测范围世界领先,从中国上空经过的大部分‘太空杀手’都能被监控”,夏益表示。据了解,由于灯光、大气污染等原因,观测将全部在夜间进行。
对人类航天航空事业来说,“太空垃圾”的研究应具公益性,但随着各国太空技术,尤其是军事研究的发展,西方大国已开始封锁研究资料。

⑷ 老子的《道德经》和宇宙观是什么

《道德经》即《老子》的后称。因《老子》分上下两篇,共81章,上篇又名“道经”,下篇又名“德经”,故《老子》全书又有《道德经》之称。它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哲理诗,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二字,在儒家那里,谈的是善恶问题;在道家这里,谈的则是宇宙的本原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老子认为是“道”。何谓“道”呢?就汉语上说,“道”从首、从走,其本义为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之意。甲骨文中虽未见有道字,但有途字,其本义是道途。道字首先见于殷周的金文,指道路。后来,《说文》称:“道,所行道也。”在春秋时期已指天象运行规律,有时也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规律。这就是哲学上的“天道”与“人道”的含义了。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他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宗”。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篇名)这里的“一”指元气,“二”指阴阳,“三”指阴阳相交,产生冲气而成和,形成天、地、人,就化生了万物。

何谓“德”呢?“德者,得也。”老子认为“物得以生谓之德。”(第五一章)也就是说,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由于道的作用,使万物生长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万物的自生自成,这就是德。所以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原因就是道德不发号施令使万物生成,而是万物按其固有的规律自然而然地自生自成。故曰:“以辅(顺)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四章)。这样,老子从自然哲学回到人生哲学,认为一个人立身处世,都要顺乎自然,不应强求,不要锋芒毕露,这就是“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做好。由此看来,道家哲学是重“自然”的。

那么,“道”本身究竟是什么呢?它怎么成为天地之“根”、“万物之宗”呢?

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它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实体,并且永恒不变,这道理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说得明白的。正如苏东坡在《日喻》中所说的,就像明眼人无法跟瞎子解释太阳一样。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为你称它白,它就不是黑;你称它有,它就不是无了。其实,“道”是“无”和“有”的对立统一,只能靠心灵去领悟。宇宙的本体是“无”。由“无”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万物,终于形成了万象纷纭的世界。“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当“道”一产生创生的作用时,万物就随之而生,这就称之为“有”。世人往往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无”的用处。事实上,“无”的用处比“有”要大得多。天地之间就好像风箱一样,中间是空虚的,亦可称“无”,但正因为空虚,所以才能够产生万物。好比一个空杯子才能盛物,一间空房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一样。由此可见,无形无象无声的大“道”的妙用之无穷了。用老子自己的话说,“道”就像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生在天地之先,无声又无形,岿然独立,永不改变,循环运动,永不疲劳。它可以成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叫做“道”。

这里,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道”没有人格,决不是上帝的别称。老子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五章)这就是说,“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没有超出自然而成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灵。以“道”来治天下,则传统观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无欲无意无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万物之总归,可以算是伟大。这样,传统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这里统统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么权威性了。

“道”占据着主宰地位,但“道”却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让万物顺其自然而无为。所以,“道”这个主宰,实际只是某种普遍存在的自然无为的法则而已。这也说明老子哲学是敬人为本,敬神为末的哲学,是有明显的无神论的倾向的。这也说明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

老子还反对天道有知论,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他说:“天地不仁。”(第五章)即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万物皆自生自灭,人与自然环境没有神秘的感应关系。所以,老子的“天论”具有比较彻底的无神论倾向,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老子的哲学思维是十分辨证的。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概念、判断、价值等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产生的。例如牙齿最硬,舌头最软,但随时间的推移,人老牙脱,舌头却完好;高和下是互相比较而存在;兵器是锐利的,但却是不祥的东西;人类好用智巧,但天下却大乱了。所以,圣人应以无为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之教,“不争”之德。例如对金银珠宝的有无、多少,看得过重而不知足,就会自寻大祸。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砍得”(第四六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灾祸,个人想得到很多东西是最大的罪过。”因为“名位”会引起人的争斗,“财货”会激起人的贪。因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治理国家要做到“无为”则无不治。人人知足,天下也就太平了。

老子的这种思想与西方颇有知名度的伊壁鸠鲁十分相似。伊壁鸠鲁说过,“知足是一种大善”。因为面对财富、荣誉、爱情等外物的挑战,只要内心知足,以面包和水之类的东西为奢侈,也就会感到灵魂的安宁,从中体会到一种独特的快乐。反之,如不“知足”,追求外物的享受,则欲望将有增无减,最后必然是不幸的。

老子的转化论思想更是十分深刻的。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二章)这就是说,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这就是事物转化的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正因为圣人谦下,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正因为大树比小草刚强,而台风刮来时,小草完好无损,大树却连根拔起;正因为自然界的风无形无体,它却能拔屋倒树;正因为自然界的水可方可圆,是最柔弱不过的了,它却能穿山透地。柔弱的滴水可以穿凿(záo)坚硬的岩石,洪水还会冲垮坚硬的城池桥梁,淹没田园村舍。所以坚强的东西反而不能战胜柔弱的水。当然,老子所讲的水的柔弱,并不是说水软弱无力,而是赞美它的谦下的品格和坚韧的内在力,赞美它具有一种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克制最坚硬东西的能量。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chíchěng)天下之至坚。”(第四三章)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穿来穿去。这些都说明了弱胜强、柔胜刚、曲则全的辩证哲理。如果人们能克服刚强好斗,效法水的不争、柔弱、自然之性,就能产生无坚不摧、无强不克的利国利民的转化之效,这样就接近“道”了。

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转化的辩证规律,而且还初步意识到矛盾转化要有量变积累的过程。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四章)又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三章)这里,难和易,大和细,是质的区别,但在老子看来,多寓于少,大寓于小,难藏于易,所以有“道”的人处理事务,总是从细易着手,从而完成大难的。因此,只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再大的困难也可克服。合抱的大树,不是从细小的萌芽长成的吗?九层的高台,不是从一堆堆泥土建筑起来的吗?千里的远行,不正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吗?反之,“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大难临头。这就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老子的这些思想都接触到了质量互变过程的辩证法。

最重要的是老子有着一定的矛盾转化的条件性思想,而且这一思想还比较丰富、深刻。他根据人们的常识,看到江海“善下之”,是为“百谷王”的转化条件。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六章)因为水往低处流,千条江河归大海。正因为大海善于自处于一切小河的下游,所以才一统“百谷”,成为一切小河流的王。所以“圣人”要作为人民的领导,必须对人民谦下。只有对黎民百姓谦恭和顺,才能真正为百姓所信服。老子又说:“躁胜寒,静胜热。”(第四五章)意思是疾走能战胜严寒,安静能克服暑热。这里,“躁”就成了“寒”转化到“不寒”的条件;“静”就成了“热”转化到“不热”的条件。这说明老子看到了自然界矛盾转化的条件。同样,对社会现象,老子也觉察到转化的条件。他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意思是说:富贵并且骄傲,等于自寻灾祸,必失“富贵”。这里“骄”就是福转化为祸的条件。同样,老子还看到了“居功”是功之“得”向“失”的转化条件。他说:圣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就是说,“圣人”功成而不自居,这样功绩就不会失去。反之,则失。如战争中骄兵必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六九章)又如学习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七章)这里“资”是借鉴之意;“要妙”是微妙之意。意思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否则“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那么自以为明智,也会变得非常糊涂。所以“不贵”、“不惜”是从“智”向“迷”转化的条件。

老子不仅初步看到矛盾转化的条件,而且还注意研究转化的方法,他的方法主要是“善”法。他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其意思是说,“圣人”经常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根本无用的人;“圣人”经常善于挽救物,所以没有根本无用之物。这就叫做内藏聪明。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八章)“士,卒之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作“士”“帅”的人,并非得逞于他的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依靠他的忿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用对斗;善于用人的人,要对人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与天道配合,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当然,这种“善”法是建立在“用人之力”的基础上,又为着“治人”的目的。他的不争之“德”,体现了他的“无为”,也不过是达到“治人”的手段而已。然而,这种“善”却是“用人之力”的转化之法。它既包含着注重客观实际的唯物论因素,又体现着善士、善战、善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取其之长,“善”法应该说是一大贡献。

最后,老子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例如在《老子》最后的第八一章中,他对一些哲学范畴,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些实质,这是很了不起的辩证思维。俗话说,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会说话的人不一定能干。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就是说,在老子看来,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真正晓得宇宙间大道就在自己心中的人,不必广心博骛,知识广博的人,未必对大道有真知。这里包含着真假、美丑、善恶等矛盾对立的辩证法。他看出了某些社会现象与其实质不相一致,因而教人不能只从表面现象看问题,这是十分可取的。当然,老子的辩证法,还只有朴素的性质,还不很科学,因为社会十分复杂。科学的辩证法,既讲对立,又讲统一。如果认定:凡“信言”均“不美”,凡“美言”均“不信”;凡“辩者”都“不善”,凡“善者”都“不辩”;凡“知者”必“不博”,凡“博者”必“不知”,那就过于片面了。只看到矛盾范畴的对立,没看到它们的统一,这是形而上学的缺陷,没有转化的彻底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老子有着较为丰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而且认为辩证规律都根源于“道”,即“反者道之动。”(第四○章)这在古代哲学中是十分了不起的贡献,因为它说明了“道”的运动变化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这个理论说明: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像黑格尔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支持的理论。儒家解释《易经》的主要点也正是这一点。这是哲人们受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而得出的结论。《周易》讲“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下》)老子讲“反者道之动。”(第四。章)。儒道同一见解,对中华民族影响很深,贡献很大。中国人往往在繁荣昌盛时保持谨慎;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正是“反者道之动”的哲理武装了中国人的心理。

老子在哲学上的辩证思维,是和他思想上的“贵柔”有关。老子十分强调“柔”字。他断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六章),并以“贵柔”为旗帜,提出“寡欲”、“无欲”、“不欲盈”、“知足”、“知止”、“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不为天下先”、“不争”、“无为”、“无事”、“无私”等等,使“贵柔”成了一个内容广泛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但由于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他后来作为周王朝的史官,已目睹列国兼并、大国争霸、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的局面,使他一方面厌弃旧奴隶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不满新兴封建势力实行的“法治”。他主张“无为而治”,只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行了。这就决定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所以他讲转化,但又绝对化地防止物极而反;他主张不争之“德”是最高明的策略,是“善”法。其实,老子的不争是争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不争之争。他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和“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种不强调斗争的争。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这不是不战而胜了吗?这点正是老子的高明的一面。

毛泽东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想这与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很有理论渊源的联系。在老子看来,了解别人只能算是聪慧;了解自己才可算是清明;能胜过别人者算是有力;能战胜自己者才算是坚强。人有各种欲望,有自私的思想,要想克服这些自身的弱点,必先反省检查自己,做到自知、自明、自胜,这才符合“道”的辩证法。

⑸ 未来的“宇宙飞船经济”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在未来建立一种新的经济方式。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两种经济模式,一种是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牧童经济”;另一种是未来应建立的模式,叫做“宇宙飞船经济”。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对草原的破坏。这种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地、迅速地消耗自然资源,把地球看成取之不尽的资源库,进行无限度的索取,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累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表现为追求高生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高消费量(商品转化为污染物)。

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治理“牧童经济”主要是指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由于这些特点,许多经济学家确信,这种经济模式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否则会给人类和环境的长远利益带来灾难,它所造成的人类和环境的矛盾,最终可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

博尔丁认为,“牧童经济”将会被“宇宙飞船经济”所代替。我们知道,科学家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非常珍惜飞船的空间,在飞船中,几乎没有废物,即使乘客的排泄物也经过处理、净化,变成乘客必需的氧气、水和盐回收,再给乘客使用。如此循环不已,构成一个宇宙飞船中的良性生态系统。

“宇宙飞船经济”也是根据这一生态系统的思想而提出的。它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事实上,地球上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奥秘,就在于地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它在太阳能的推动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物质的周期循环,不需要补给什么东西,也没有多余的废物,其中的一切各有用途。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进行。

“宇宙飞船经济”就是把这一生态学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模式,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不产生废物的,因而也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改变将自己看成自然界的征服者和占有者的态度,而是把人和自然环境视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即人—自然系统。

⑹ 人类与人心面前,为何要破坏宇宙,地球,时间,毁灭所有的生命呢,来互相统治这一切呢不觉得残忍

如果说的是故事里的,可以简单说是剧情需要。如果剧情中的魔王说"我要统治世界,毁灭人类!" 统治世界和毁灭人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人类是魔王毁灭世界的阻碍,那就得毁灭人类才可以统治世界,那为什么要统治世界呢?

现实,目前是没有人可以破坏宇宙,时间的,因为他们太广阔和永恒了,超出了目前已存在生物的认知范围,宇宙和时间都是抽象词汇。地球的一部分和一部分的生命是可以被每个人所毁灭的,环境污染、气温变暖造成海平面升上,给地球两极生物造成生存困难。

我们人类相比与地球其他生命体拥有更大的优势,这种优势甚至可以其他生命体造成我们人类是神的错觉,但我们终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平等的存在。

对于残忍,我举例现实,是世界的角度来说。人类有人类的道德,因为人类是有整体的道德和价值观进化。是文明生命体(不是礼貌之类的文明,而是有文化和智慧以及道德体系这些),猪牛羊鸡鸭鹅是可以食用的生物、草本梨苹果荔枝是可以食用的植物。猫狗是养的宠物玩伴,这是人类的规范,若有人超出人类的体系,那就是不被认可的,比如发生虐猫狗事件。

但是世界的角度,便是万物都是平等,都存在于这个世界,人类食用植物、非智慧生物,对那些生命同样残忍。

说古代帝王的统治,应该是最好理解的,现在的世界也是在统治着,但你得理解统, 治 这两个字的含义,统一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管理。只不过古代都是封建奴驴统治,而现在是民主统治,古代是一个人占有更多的资源,满足个人的更多私欲,现代是为了整个国家,也就每个人的生存。一个好的国才能有稳定的家,像是中东地区的战争,导致很多人连生存都很困难。在一个稳定的国家,你至少不用担心明天存不存在,不用担心下一刻自己是否还活着。

作为人类,是很希望和很多生命体一起共存的,因为我们与很多生命体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什么很多珍惜动物都灭绝的,一部分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部分很多便是一些人不计后果的私欲导致的。

结尾: 从故事走出来,并没有很多人想毁灭世界,或许有的人情绪太好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不过,目前是不可能会有人统治世界的。很多还是很希望能够生活一个和平的世界中的。

⑺ 科幻画太空净化器创意说明

创意说明:目前我们生活的地球,雾霾越来越严重,每天出门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以前的蓝天现在基本不复存在,那么,如果未来发明一种空气净化器,可以把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全部吸走,然后释放出氧气,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

相关介绍: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7)太空治理体系扩展阅读

雾霾的形成是长期粗放式发展的结果,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发挥经济、法律、管理等手段的作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雾霾等严重污染空气。

一、完善空气质量监测,建立空气质量发布体系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结合实际,设置小型地面空气质量检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全面反映空气质量真实情况,为空气污染治理做好准备。

二、出台应急措施,建立应对雾霾等重度空气污染的长效机制。制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如在雾霾重度污染天气发生时,实施限制公车出行、污染企业停工、大型堆场洒水抑尘、建筑工地停工、学生停止户外活动等应急措施。

⑻ 【多选】太空安全对哪些领域有影响

太空安全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领域都有影响。

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一些国家希望利用太空技术提升军事实力,作为维护霸权和反对霸权的基础,无法就太空安全治理达成共识。

随着太空活动的日益频繁,太空呈现出“公地悲剧”的特征,太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太空环境恶化、太空资源稀缺以及面临太空武器化威胁,急需国际社会进行治理。

国际合作是太空安全治理的唯一途径,不仅可以缓解频轨资源短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太空环境问题,更有助于禁止太空武器化,实现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确保太空的可持续性利用。

国家太空安全是国家安全在空间领域的表现。随着太空技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太空已经成为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之一。

(8)太空治理体系扩展阅读

中国面临多元化的太空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太空侦察监视的威胁。卫星侦察具有居高临下、范围大、速度快、不受国界和气象条件限制等特点。相关国家依靠全天候、近实时、多谱段、高精度的太空照相、测绘、监视等手段,收集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情报,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经常性、现实性的太空威胁。

二是限制或剥夺太空行动自由的危险。少数国家加紧研发太空进攻武器,组建太空对抗部队、颁布太空作战条令、组织太空攻防演习,企图必要时对敌方太空平台、有效载荷以及太空信息链路实施干扰、制盲和摧毁

三是太空打击对地基目标的威胁。在太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太空强国积极发展太空对陆、海、空基目标打击手段,由弹道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航天器和跨大气层飞行器等组成的太空对地打击力量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中国重要战略设施面临严重威胁。

⑼ 谁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总的来说是物质和能量具体解释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它是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

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与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冷到热,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很大的爆发。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又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为3K。这一结果无论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与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相符。但是,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大爆炸宇宙学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困难问题。

⑽ 当今中国,有哪些方面可以让西方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了,渐渐的靠近世界第一,中国复兴的伟大目标,正在逐渐实现,中国的复兴不仅是中国人民,也代表世界人类的巨大进步,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尤其是美国真的慌了,想从各方面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他们担心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强国,真正的发达起来。

中国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正在走向世界,来自中国的技术创新风潮正在引领全球科技市场的变化,包括数字技术,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等,在中国孕育成功的技术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中国建筑的速度,创造多项超级工程,从高铁到跨海大桥,中国完成了外国想不到不可能完成的超级难度的建设工程。中国在其他方面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些想阻止中国发展,阻碍中国崛起的阴谋一定会失败,再过几十年,中国必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