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综合治理规定出台的意义

综合治理规定出台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2-17 20:50:46

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含义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

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1)综合治理规定出台的意义扩展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均在1949年刚刚建国的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当年就提出了。前者是为了搞好煤矿安全,后者是为了搞好医疗卫生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者联系在一起作为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完善于2005年10月的中共中央决议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资料

② 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在1988年以前,我国没有全国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只有部分省市制定了一些单项的技术规范。改革开放以后,水土保持工作蓬勃发展,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全国大力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后来又开展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从规划、治理、效益计算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缺少技术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质量没有保证,治理水平很难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综合治理的技术标准。20世纪80年代初水电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开始酝酿制定水土保持技术规范,1984年水电部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处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编制定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会议,会后组织各省和流域机构分工编写,后来经过广泛地反复征求意见,多次修改,1987年水电部颁发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87)和《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D239—87)两个行业标准。后来又着手制定全套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国家标准。

1995年12月28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国家标准,并于1996年7月1日实施。这一套国家标准是一部水土保持行业前所未有的治理技术法规,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下称原标准)是此系列国家标准其中之一,它规定了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整理等基本要求,它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我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容、性质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大量具体问题急需通过修订立案标准来加以解决,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水利部要求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国家标准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规划,根据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土保持司的统一安排,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进行了修订。

2006年12月25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松辽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所、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标准修订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修订审查会。会议成立了专家组,与会专家、代表听取了标准修订单位关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汇报,经质询、答疑,进行了认真讨论。根据《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有关规定,专家指出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正确,修订内容基本符合实际,修改、完善后可上报审批。通过这次会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下称新标准)的内容基本确立。

新标准的制定,是对原标准进行的补充、修改和完善,反映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的最新成果。它与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对我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③ 如何落实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出台的意义

督促检查是重要保障

④ 三个规定的出台与实施对政法工作的意义有哪些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关键,各单位、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推进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特殊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群策群力,真抓实干,确保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出台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性意见,建立健全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执法考评机制,狠抓社会矛盾化解和公正廉洁执法;二是不断延伸基层基础工作触角,加大重点地区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力度,强化条块结合、上下互动的齐抓共管格局,努力提升综治工作水平;三是开展源头治理,梳理重点地区、领域、行业和群体,特别是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以及其他碰头叠加,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节点重症”,耐心细致的解决群众诉求。
三项重点工作和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涉及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各单位、各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任务。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从决策部署、工作措施、督促落实等环节加强组织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吴永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抓住工作重点,狠抓贯彻落实。要迅速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并将其纳入综治考评重要内容,加大考评权重,确保工作落实;完善社会矛盾“大排查”工作网络,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疏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执行案件“出口”,把各类积案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逐案研究化解措施;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扶;以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管理“两个全覆盖”作为突破口,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坚持打防并举、重拳出击;加强政法部门与宣传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对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办案;研究探索简明有效地考评指标体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执法考评机制。

⑤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重大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有全国一盘棋的互助协作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决不能否定和丢弃我们制度的优势,恰恰相反,是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各方面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第二,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使我国真正实现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这将是意义更为深远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意味着我们将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人类社会制度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既积极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又决不照搬别国制度模式,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总起来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一、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这些构成了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托。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干部素质。提高治理能力关键是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国家治理能力=制度执行力=改革发展稳定能力+内政外交国防能力+治党治国治军能力等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依照我国宪法,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使命,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
一是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是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三是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四是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⑥ 规范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有大面积的荒地,这些荒地长期闲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内极大浪费。并且荒地容易发生容水土流失,加速区域环境恶化。依据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指导开展水土保持荒地综合治理,把有条件的荒地建设为基本农田,使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⑦ 修订出台新《管理办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一是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创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新《管理办法》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将大大推动电子凭证的在线传递和线上应用,为互联网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有利于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新《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不再打印纸质归档保存,同时要求建立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完善销毁流程,推动会计档案销毁工作有序开展。这些新的规定将节约大量纸质会计资料的打印、传递、整理成本以及归档后的保管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三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数据的支撑,需要通过广度信息聚合、深度数据挖掘、扁平网络传递,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电子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资料的归属,新《管理办法》明确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范围,将大力推动电子会计数据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多维度、更具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

⑧ 标准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促进我国生态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水土保持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是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原标准GB/T15772—1995已经实施10余年,为我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修订后的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对我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有了新规定,新要求,为今后准确、科学地制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了技术保障,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划项目将予以否决或修正。有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单位应尽快适应新的国家标准。新标准将继续指导我国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工作,使制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工作有据可依,避免制定规划的盲目性;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符合我国经济建设总的战略部署,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水土保持发展目标、各方面对水土保持的需求,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条件和特点,指导水土保持实践,明确生产发展方向,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行,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和谐的目标。

水土保持规划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新标准的实施,完善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标准体系,明确了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强化了规划的控制作用,对推动我国水土流失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⑨ 综合治理的规定出台的意义

为了维护社 会治 安秩序,维护国 家和社 会的稳 定,保障改革 开放 和社 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面实现国民 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十年规划 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 安综 合治理。
标志着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已走上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那么,为什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实行综合治理呢?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有犯罪人主观上的原因,而且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多方面的客观因素。一般来说,他们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人。实践证明,单靠任何一个部门,或靠任何一种单一的手段,都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力量,能动地综合各种力量与方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