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治理
A. 政府治理黄河有哪些措施
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
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碛口三个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
在研究黄河治理对策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在黄河下游进行人工改道,另辟新河。这种方案并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塑造新河初期很难确保安全,20年后又变为一条地上河,而且该方案影响人口250—300万,难以妥善解决
B. 洛河和哪几条河流会合
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在河南偃师境内与伊河并流,亦称为伊洛河。南洛河为洛河在水文上的名称。洛河源出陕西蓝田县东北与渭南、华县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流经陕西省东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省巩县注入黄河。河道全长447公里,陕西境内河长129.8公里,河南境长366公里,流域总面积18881平方公里。
陕西省境内直接入洛支流24条,其中百平方公里以上支流10条,主要有文峪河、石门河、石坡河、县河、东沙河等,河系呈不对称叶脉状,左侧支流长大,多常流水,右侧支流短小,多季节河。
蒿坪河,源于华县,自武家院进入洛南境内后,流经乱石坪、蒿坪至保安街西汇入洛河。境内长29公里,流域面积127.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为29.9‰,河流落差753米,常流量0.6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689万立方米,枯水流量0.41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579千瓦。上游山高、谷狭水急,下切力强,下游谷川相间。
文峪河,源于华县水仙台,流经金堆城,自石嘴入县境后,穿瓦子坪至眉底注入洛河。境内长32公里,流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4.9‰,河流落差567米,水势湍急。多年平均径流量3430万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024千瓦。山高川平,落差较大。
麻坪河,源于华阴县肉架子沟,自栗峪乡斜岭村北部燕石沟进入洛境后流经栗峪、麻坪、孤山至石门峪口注入石门河。长38.2公里,流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9‰,多年平均径流量5081万立方米,常流量0.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45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529千瓦。上游山高谷狭水急,下游宽谷与狭川交替。
石门河,源于黄龙山道沟,流经陈墹、石门,于石门峪口汇入麻坪河至尖角注入洛河。长43.9公里,流域面积353.1平方公里,比降16.1‰,多年平均径流量10608万立方米,常流量1.8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89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187千瓦。上游山高河狭,中游川宽地阔,下游谷窄,水势急湍。
石坡河,源于驾鹿火龙关,自西北向南流经巡检、石坡、李河,于梁头塬王村注入洛河。上游名高山河,中游称禹坪河,下游为石坡河。流程56.2公里,流域面积662平方公里,比降20.4‰,多年平均径流量18403万立方米,常流量3.27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34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9961千瓦,可开发5889千瓦,占全县可开发量15.8%。中游的纸房、罗窑、石坡、李河均建有水轮泵站和小水电站。
周湾河,(西抚河)源于驾鹿五道沟,流经驾鹿、窄口河至石坡,汇入石坡河,全长38.6公里,流域面积117.1平立公里,比降20.7‰,多年径流量3161.7万立方米,常流量0.56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4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396千瓦。
桑坪河,上游名寺耳河,下游名桑坪河,源于秦岭八套山麓,流经寺耳、桑坪至李河口汇入石坡河。流程35.1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7‰,多年平均径流量5033万立方米,常流量0.8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7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183千瓦。
西峪河,源于陈耳大王西峪,上游称陈耳河,中游称田门河,下游称西峪河,于河口注入洛河。长40.8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6.7‰,多年平均径流量4427万立方米,常流量0.7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4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389千瓦。
龙河,源于庙台寺沟,上游在庙台境内称补珠河,南流至浮庄口纳浮庄河,至大庄口又汇合大庄河,南流至后碥汇入洛河。下游统称为龙河。长25.8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9‰,每年平均径流量3264万立方米,常流量0.5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40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73千瓦,河道弯曲,地势宽坦。[3]
县河,系洛河二级支流。旧志载有3名,即“武里水”、“清池川”、“里清川”。自隋大业十一年(615),因县治由武谷川(古城)移此而得名。源于马河乡境内的埝浪,上游名叫 洗马河(即大渠川),又汇秦王川(即黄柏川)再汇小渠水,沿西南转向东北流向,经马河、谢湾、城关,于城关陶川村碾子沟口注入洛河。干流长31.4公里,流域面积154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07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00万立方米,常流量0.71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8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73.4千瓦。
西沙河,(景村沙河)亦称庙坪河。源自油泉分水岭,经景村至下墹双桥汇鹿池川河,流经茶臼山西纳鏊峪河,于薛楼入洛河。干流长35.5公里,流域面积123.5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23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087万立方米,常流量0.5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5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860千瓦。因上游花岗岩和红色沙砾层风化剥蚀严重,故下游河道细沙淤积。
中沙河,(古城沙河)源于蟒岭北侧老君峪流岭槽,北流经沙坪纳小秦峪河、高河、蒋河至页山再纳韩西沟河,于沙河口入洛河。干流长35.5公里,流域面积157.9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49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47万立方米,常流量0.68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4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04千瓦。其特点是季节性河多,久旱即涸。洪水暴发时,黄沙淤积,冲压沿岸村庄良田。建国后,创办国社合作及集体林场,植树造林,封沟打坝,治理小流域,兴修基本农田,支流建有朱沟、贾沟水库,在古城境开凿红惠渠,引水灌溉,使沿岸成为主要产粮区。
东沙河,(三要沙河)位于县境东南。其上游为姬家河,自寺坡何村以东称东沙河,沿东流经寺坡、三要折向东北,于土家嘴注入洛河。长41.2公里,流域面积355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59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47万立方米,常流量0.5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9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908千瓦。其特点是流沙淤积,泥沙混流,泄流滑坡现象严重。
姬家河,发源于古城马连滩卧牛石沟,沿东北流至寺坡何村,下游称沙河。长26.5公里,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8米。多年平均径流量852万立方米,常流量0.1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36千瓦。
兰草河,位于县境东南,源自河南省兰草薛沟,为过境客水。向北流经王岭至兰草河口入洛河。在县境内长17公里,流域面积48平方公里,河流落差96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52万立方米,常流量0.204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51千瓦。其特点是:上游为石灰岩地貌,山高谷深,流水湍急;下游弯道中有成片农田。
河南省境内,伊河是洛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张家村,经嵩县、伊川、洛阳市,于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河道长265公里,流域面积6029平方公里。
【摘自网络】
C. 治理黄河措施
治理黄河的措施
1、我找到的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治理后所得的经济收益,归农民自己所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
2、我找到的资料是:要减少黄河的泥沙,首先要恢复黄河流域的植被,然后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做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3、我找到的是为了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40年来,在黄土高原上已修筑了数以万计的坝库工程,植树造林,绿化了许多荒山、荒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不安建成了千万亩水平梯田、条田和坝地,使黄土高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4 、高度重视黄河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大对黄土高原的植被面积,退耕还林,黄河含沙量增大主要是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过度发展畜牧业而造成的,国家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制定法律法规,严禁过度砍伐黄河流域周边树木,有限制性地发展区域畜牧业,充分利用黄河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黄河生态资源,走黄河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5、构建完善的水功能区管理体系。相关水利部门要强化对河水区域排污限制总量的监督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要对流域各省(区)污染源治理和排污总量的消减与控制污染进行监督核查,力争实现重点水域水资源状况的根本好转,有效控制和改善流域性污染的恶化局面。建立黄河流域省际水质责任考核体系,并纳入地方政府一把手的责任考核工作中。
7、加大宣传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黄河文化与人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对黄河文化价值认识,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营造学习黄河精神的良好环境。让人们认识到黄河是一种精神资源,一种精神依归。让人们有意识地保护黄河资源。
8、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国家相关部门编写有关黄河的宣传手册,通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下发到群众手中,组织学习黄河文化精神,黄河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黄河自然资源能的行为继续传承。
9 、加大有关破坏黄河资源资源,影响周边自然生态的惩治力度。切实保护黄河周边流域的自然资源,加大监控力度,如发现周边生态资源有被破坏的情况,必定严查破坏人,并把事件向社会公布,警戒此行为再次发生。
D. 澄城县怎么样治理洛河流域
除洛河外,澄抄城县有大峪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马村河五条河流,这些河流均属于洛河水系(洛河是黄河的支流)。上述五条河流流经澄城县,将全县切割成三梁一塬,最终通过洛河流入黄河。孔走河,位于澄城与白水交界处,流经冯原、善化两乡镇,长21.25公里,年流量284万立方米。县西河,发源于赵庄乡崖畔寨东西沟中,左岸流经赵庄、罗家洼、庄头、城郊等,右岸流经刘家洼、王庄、安里、尧头等,在索村汇入洛河。全长36.8公里,年流量1911万立方米。长宁河,发源于黄龙山,自冯原镇入境,流经王庄、西社、安里乡,在刘家坡入洛河。县内长20.4公里,年流量786万立方米大峪河,位于县境东部,与合阳县的界河,流经赵庄、罗家洼、雷家洼等乡镇,在韦庄镇出县,于蒲城县入洛河,全长77公里。年流量914.5万立方米。马村河,发源于冯原镇郭家长宁村西南,沿途流经冯原、西社、善化三个地段,由西社乡史家河注入洛河,全长12.5公里。年流量529万立方米。洛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县西部边境,境内流长48.8公里。流经善化、尧头、交道三乡镇。
E. 治理河沙都有哪些有效的措施
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
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碛口三个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
在研究黄河治理对策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在黄河下游进行人工改道,另辟新河。这种方案并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塑造新河初期很难确保安全,20年后又变为一条地上河,而且该方案影响人口250—300万,难以妥善解决。
F. 南洛河的水利开发
灌溉工程
洛惠渠灌区,分布于县城西北部里梁塬。自保安区张坪乡磨沟口引洛河水至城关镇张曹村,全长63.2公里。灌区辖保安、永丰、兑山3区和城关镇、卫东镇计9乡(镇)52个村。设施灌溉面积3.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22万亩。属全县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水利工程。
“苦瓜梁塬黄柏川,人畜饮水都困难。”建国前,梁塬人民深受无水之苦,梦想洛河水上塬。1957年中共洛南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群众迫切要求,着眼洛南的经济建设,作出兴修洛惠渠水利工程的决定。经过勘测设计,上报省、地批准,于1958年9月5日动工。当时抽调干部40名、民兵3000名,以军事编制组成洛惠渠工程战斗团。由县长张东任团长,县委书记冯培智任政治委员,县武装部部长周良才任副政治委员,并具体负责全部工程。战斗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攀岩凿壁,先后打通鸡关山、老虎岩、龙山岩、神仙洞等26座悬岩、29处峻岭,于1959年9月开通12.5公里石渠工程。10月26日又动员万名劳力、百名干部开辟梁塬土渠工程,到11月5日,31.5公里土渠基本开通。12月16日在席洼工地举行通水典礼,中共商洛地委书记王杰到会祝贺,商洛专员公署专员郭茂生剪彩。《陕西日报》报导消息并发表社论,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纪录片。
主渠建成后,又进行了4次续建: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改建了水西峪至黑圪塔沟段,开凿隧道934.6米,裁弯取直,甩掉了张塬一段渗漏干渠,缩短渠道10公里;1962年,打通黑圪塔沟至鼓楼河隧道1826.8米,并修筑了排洪桥等配套工程,使鼓楼河水库死库变活库;1976年扩建中干渠,从辛岳水库至李湾8.3公里,南低干渠从焦村后峪至四皓中学11.6公里;1979年下半年,从龙山崖到水西峪的堡子沟又修筑了一条隧道,使总干渠缩短了2公里。
洛惠渠建成后,每年为鼓楼河、辛岳、李村3个总蓄水量590万立方米的水库和90个总蓄水量72万立方米的池塘供水。同时在下游打机井27眼,建抽水蘸20处、流动喷灌站63处。
该工程总投资8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81万元,社队自筹169万元,总投工131.5万个。在工程进行中张永银、姚生成、张吉才等16人光荣牺牲,阎孝敏等6人因伤致残。
1993年至1994年,又由国家立项,省、地、县共同投资,在灌区兴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新修支、斗分渠道167.8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
防洪工程
民国年间,百里洛河任水漫流,蟒岭黄沙伴水压田,洪涝灾害经常出现。1956年,白洛乡杨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群众在洛河滩筑起河堤,植树万株,办起了林场,保护农田千余亩。保安乡黑潭村、灵口乡焦村等地仿效这一做法,沿河砌筑石堤,堤外栽杨柳,堤内栽桑树,兴利除害,一举两得。七十年代末,全县开展“向洛河要地”四大治理工程,组织力量对沿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进行了统一规划,采取干砌(少数险段浆砌)石坝,坝外植树、坝内造田的方法组织沿岸群众施工,建成防洪堤坝1845处,总长210公里,保护、新造农田10万余亩。保安、眉底、白洛、尖角、柏峪寺、黄坪、灵口、庙湾等段河堤防洪工程坚固,在抗大洪、渡大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河水利开发历史悠久。《水经注·谷水注》称,西周时洛阳附近,已修有汤渠。唐代曾引伊、洛水灌溉地势较高的农田。清代洛阳县有周阳渠、五龙渠、通济渠、洛渠、伊渠、大名渠、新兴渠、永通渠、古红渠、任解元渠等。民国时,卢氏、洛宁、洛阳、偃师、嵩县、伊川6县共有灌渠49条,灌区多为数百亩,万亩以上的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协济渠、洛宜渠5处。6县共有灌溉面积19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洛河水利得到进一步开发。1949~1955年整理旧渠,开凿新渠;1956~1960年修水库、打井、开渠全面展开;1961年以后调整、巩固已有工程,走向稳步发展。1987年,包括支流伊河在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一类水库73座,小型二类水库179座,总库容16.5762亿立方米。(一)伊河陆浑灌区,陆浑灌区因自陆浑水库取水得名。灌区分布在嵩县陆浑水库两岸、临汝县汝河以北、伊川县焦枝铁路以东和伊河西岸先锋、顺阳二渠以西及偃师县南万安山北麓。库区以上有伊北、伊南两渠,渠首分设在嵩县南纸房乡西伊河两岸,径引伊河水东北入陆浑水库两侧。库区以下有总干渠1条,分干渠3条,全长298公里。干渠和总干渠均为1970年修建,1974年放水,设计灌溉面积134万亩。80年代灌溉面积40万亩,最多达60万亩。(二)伊东灌区,伊东渠原建于1924年,渠长9公里,灌地6000亩。1950年和1951年扩建后,渠长22公里,灌溉面积增至1.8万亩。1959年二次改建,渠长31.5公里,设计引水11.7立方米/秒,实引水8.5立方米/秒。灌区范围为干渠以北,伊河东、南,陶化店以西,偃师县伊河南岸河谷平原地。有耕地1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70年代实灌面积8万亩。(三)洛宁县引洛灌区,分布于洛宁县境之洛河两岸,北岸原有干渠2条,1967年连二渠为一,总长38公里,重建长水渠首闸,总称洛济渠。南岸干渠1条,长41公里,称洛济南大渠。二渠分灌长水镇以下洛宁境内洛河两岸河川地,灌溉面积7万余亩。(四)宜阳引洛灌区,灌区分布在县境洛河两岸,有干渠4条,总长72.1公里,总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灌宜阳县和洛阳市龙门5乡48村地5.08万亩。(五)洛阳南郊南渠灌区,位于龙门以北、洛阳市区以南伊、洛夹河地区,有耕地面积约14.5万亩。灌渠多以洛河为源,主要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和伊渠,四渠总长34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大清渠为大新渠,把古洛渠并入大明渠,统称为洛南渠。灌溉面积1950年7万亩,1964年12万亩,1980年8.5万亩。(六)中州渠灌区,959年开凿,渠长50公里,灌溉洛阳市郊、孟津、偃师8.4万亩。
G. 政府整治洛河做了哪些工作
习静政治理论习面部党员干部缺乏主性满足于般解应付面考核 由于平政治理论扎实面政策理解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紧密级政策难群众 效宣传贯彻做群众工作甚至现理屈词穷局面工作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级意 图支持配合市工作业务习面少同志满足于工作任务完习惯于按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 作难打新局面
二工作沉身些党 员干部习惯于办公室展工作习惯于用电指挥工作特别些镇(街道)干部缺乏深入基层、深入 群众工作意识村面走走村干部谈谈直接农户访贫问苦更少基层 群众提问题能推则推能抓底部党员领导干部级布置任务自管工作 习惯于用议贯彻用议落实直接线 解督查比较少些工作议自觉重 要请代现象比较干部许精力化 接待、应酬
三原则面前拉脸许领导干部习惯于听 看脸喜欢报喜报忧自原则问题比较 圆滑部存问题该提醒该批评没严肃提 怕罪怕民主测评失选票面规 定自遵守胆批评别觉比较难问题讲规矩讲情讲原则讲 情同事间、民主自我批评套 批评别痛痒表现种洁身自事关已 事业同志负责任处事态度
四名利面前吃亏干部名利看 重职位、待遇比绩比资历比贡献 比级别平工作用认该提拔同 事提职应该份否则组织亏待 政府部门党群部门工作认重用街道调镇 工作没面提拔想任职与组织讨价价斤斤计较
H. 如何治理城市水环境
以洛阳洛河水系项目为例,科学性、系统性地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八个层次讲述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为我们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水务局提出“活力洛阳,水润古都”的洛河治理设计方案,以五维治水理念: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文化,培育水产业,按国际级滨水岸线的四大特色即生态化、人性化、地域性,经济性重塑洛河。首期实施的历史文化段流经隋唐历史保护区,工程范围包括5.5公里洛河段及5.2公里瀍河段,陆域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洛河项目以生态施治理念结合场地现状,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体系,控制成本,从清淤疏浚、防洪提升、控源截污、道路建设、水生态修复、海绵设施雨水利用,到景观种植、洲滩栈桥、古建楼阁,场地艺术、灯光亮化、智慧旅游等,专业系统繁杂,涉及部门众多,且在老城区施工,新旧工程搭接,作业难度巨大、协调协同工作繁重。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的指挥下,北控水务率领设计、施工等十几家单位高效务实、专业组织,经过20个月不懈努力,洛河示范段工程即告完工投入试运行。不仅实现了洛河城区历史文化段的生态治理和环境提升,而且重现当年洛阳隋唐盛世的华美风貌,助力城市价值提升。
洛阳媒体盛赞:洛河水系综合整治洛河示范段和瀍河示范段等重大水系工程的建成,是生态洛阳的“点睛之笔”。走进洛河水系综合整治示范段,亭台楼阁、栈桥回廊、景观小品入眼皆画,堪称我市治河工程的典范力作。
I. 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目前,上游兴建了一系列梯级电站及控制性水库,减少了汛期输沙水量,使水沙运行过程更加不协调,泥沙更容易淤积,沿黄两岸工农业用水的大量增加,也使输沙水量相应减少,影响下游河势的恶化。 四十年来,加固加高了两岸大堤(大堤按1958年实测花园口站22000m3/s设防);建成了三门峡、陆洋(伊河上游)、故县(洛河上游)和东平湖等水库;兴修了北金堤、北展、南展分滞洪区及沿河护岸护滩工程,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中间分滞”的防洪体系。但是,河底不断加高,大堤质量不均,潜在危险很大;三门峡、东平湖水库因淤积影响和库区移民等原因,蓄洪运用受到限制;北金堤滞洪区(在北金堤与临黄河大堤之间)内有人口150万,耕地16.7万公顷和中原油田85%以上油区,使用时也很困难。因此,黄河的防洪问题仍十分严重。 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郑州铁桥一高村间宽浅游荡性河段的治理,通过控导主流、稳定河势的工程措施,变游荡性河道为流路固定的弯曲河道,是防止产生横河、斜河,确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位于三门峡以下130千米处,是黄河干流上最后一个峡谷水库,兴建小浪底工程可以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三门峡与小浪底间洪水,小浪底可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千米,按设计计算,小浪底工程可拦沙100亿吨,相应减少下游河道淤积77亿吨(相当于20年的总淤积量),可长期保持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此外,小浪底工程还可以担负20亿立方米的防凌任务。可基本解除下游凌汛威胁。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水电站总装机156万千瓦,保证电力24—30万千瓦。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蓄清排浑、综台利用为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可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增加下游防洪的安全程度,并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逐步变地上河为地下河,是治黄的长远目标。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基本措施,再加以水库拦沙、蓄水调节水沙运行过程及增水冲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黄河下游河床变淤为冲,从而实现根治的目标。 相继兴建小浪底、龙门、碛口三个库容在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估计可使黄河下游河床40—50年内不增加淤积。配合温孟滩、龙门至潼关间的滩地积淤,减淤年限还可延长。 在研究黄河治理对策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应在黄河下游进行人工改道,另辟新河。这种方案并不能控制洪水,也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塑造新河初期很难确保安全,20年后又变为一条地上河,而且该方案影响人口250—300万,难以妥善解决。 http://cache..com/c?word=%D6%CE%C0%ED%3B%BB%C6%BA%D3%3B%B5%C4%3B%BB%F9%B1%BE%3B%B4%EB%CA%A9&url=http%3A//web%2Eplaye%2Ecn/RESOURCE/CZ/CZDL/DGJC/3/SZYSNZY/2599%5FSR%2EHTM&b=50&a=18&user=#snap0
J. 渭河的开发治理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业历史悠久,在陕西境内,除了前已论述的龙首渠、郑白渠外,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还有成国渠、漕渠等。
成国渠,修建于公元233年,从眉县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东流,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县境入蒙茏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一带70万亩田地。该渠修于汉武帝时期,后来失修淤废。三国时魏卫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长近150公里,同时自兴平开渠东行,至泾渭交汇处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国渠向东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在成国渠筑堰,建六斗门。唐代又进一步发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汇集了苇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2万余顷土地,其效益可与泾白渠相当,称为渭白渠。唐以后成国渠始终延续,其利不断。
漕渠,公元前129年开挖,是关中古代的人工运河。汉武帝时,为把黄河下游出产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筑。渠道从长安城西南昆明池起,东北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至潼关,直通黄河,长150余公里,沿途接纳浐、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运便利,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线,而且可灌溉漕渠两岸1万多顷农田。
到解放时,除洛惠渠、泾惠渠外,关中地区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县引渭河水向东灌溉武功、兴平、咸阳等狭长地带的60万亩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斜峪关引石头河水,灌溉歧山、眉县9万亩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县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县8万亩农田;
沣惠渠,1941~1947年修,引沣河水,灌溉沣、渭三角地带4万亩农田;
涝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户县境入沣河两岸2万亩农田。
据统计,到20世纪末,关中地区设施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有108个,有效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8个,其中1万~10万亩的灌区有78个;10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有羊毛湾水库灌区、沣惠渠灌区、梅惠渠灌区、石川河灌区及黑惠渠等五个灌区。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有:泾惠灌区、宝鸡峡灌区、洛惠渠灌区、交口抽渭灌区及冯家山水库灌区等五大灌区,它们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东连成一片。泾惠渠、洛惠渠前已论述,其余三大灌区介绍如下:
宝鸡峡灌区,分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两部分。塬下灌于区即原渭惠渠灌区,于1935年开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仅灌农田27万亩。建国后整修扩展,灌溉面积为57万亩。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积发展到53万亩。塬上灌区于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复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与塬下两灌区于1975年4月合并,统称宝鸡峡引渭灌区。
塬上引水枢纽工程,在宝鸡市西11公里处,即从林家村渭河峡谷口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总干渠长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黄土塬坡蜿蜒东行至眉县上塬,此段长98公里,称为塬边渠道。渠道从常兴上塬后,跨越水、信仪沟、漆水河、大北沟、南沟至乾县坛子坊,分东西两干渠,东干渠长26.3公里,西干渠长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万亩面积。
塬下引水枢纽工程,从眉县魏家堡筑坎设闸,拦河引水,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总干渠全长17公里,到扶风的孝母村,分南北两干渠,南干渠长67公里,至咸阳市西郊入渭河,北干渠长105.4公里,至泾阳狼沟入泾河,可挖制109万亩面积。
宝鸡峡引渭工程,是关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阳市、宝鸡市和金台、宝鸡、岐山、眉县、扶风、杨陵、武功、兴平、秦都、乾县、礼泉、泾阳、高陵等十三个县区的300万亩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万亩,抽水灌溉86万亩(包括群众抽灌26万亩,水库周围抽灌10万亩)。全灌区有总干渠二条,干渠4条,支渠和支分渠68条,斗渠1643条,有渠库结合工程——水库5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有陂塘756座,总蓄水能力3032万立方米;机电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使渭北旱原成为陕西粮棉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区,是1960~1970年分两期建成的一个大型电力抽水灌区。1984年1月,把原来的东方红灌区改为此名称。渠首在临潼县油槐乡西楼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区共有28处抽水站,分八级抽水,平均净扬程35.2米,最高累计净扬程86米。干渠5条,支渠31条。灌溉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县的126.08万亩田地。排水干沟4条,支沟38条,控制面积79.8万亩。
冯家山水库灌区,于1970年7月开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作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工程在千河下游宝鸡县桥镇冯家村下,筑坎拦河蓄水,坎高73米,总库容3.8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2.86亿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设计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为47立方米/秒。总干渠长39.1公里。北干渠长50.8公里,南干渠全长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衬砌。东灌区共有支渠29条,斗渠28条,西灌渠长2.25公里。渠库结合工程6座,总库容2133.5万立方米。灌溉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等7县136万亩土地。灌区以千河为界,分东、西两灌区,东灌区有121万亩土地,西灌区仅有15万亩土地。自流灌溉面积65.33万亩,约占灌渠面积的一半。 (一)历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于唐代咸阳柳堤。据《重修咸阳县志·古迹》载:唐时咸阳筑堤防渭水溃决,植柳逾万,故名柳堤。清代华县、宝鸡等地筑堤防水。《续修陕西通志稿》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华州牧席绍葆劝民于沿河低洼处筑堤捍水,居然无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涨,水从无堤段漫出,州牧闻讯后亲赴华县侯坊、吴家桥和大荔胡村等处,与各村耆老共谋接筑渭堤,数千人费工一月,增新补旧,接筑赤水以东、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余里,民乐安堵,齐颂席功。
清宣统年间,宝鸡县曾请准拨款在阳平镇修筑河堤。民国24年(1935)陕西省水利局会同宝鸡县在阳平镇南修建丁坝5座,全长1145米,坝体以直径约0.2米、长约6米的木桩排成两行,插于河内,排距2米,桩跨0.7米,排桩之间纵横平铺梢料,上压石子。5坝成后,河泓流势已见南迁,北岸各坝间河床逐渐淤高,使阳平镇得到保护。民国25年(1936)渭惠渠拦河大坝建成后,先后在大坝上下游两岸建丁坝34座,并建起了护岸防护林带,用以稳定河势,防止塌岸,保证引水。
(二)当代堤防
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由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部门和沿河各专区、市、县(区)领导组成的渭河治理领导小组,1972年在领导小组下专设治渭办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兴平、咸阳、西安、高陵等县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机构15个,管理人员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简称“54型”洪水)以后,开始对渭河进行全面规划治理,并采取统一目标,分段设防,县(市)包干,逐步实施,集中会战与经常维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强,并初步建成了防洪抢险通讯预警系统。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陕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滩地为目的的防洪工程规划,由国家投资,组织沿河社队开展重点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护岸、坝垛、丁坝等重点工程44处,总长50公里。由于工程标准和质量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冲毁。
1965年,省治渭领导小组制定《渭河中游河道治理规划报告》,提出以防御5年~10年一遇洪水为主,远期稳定中水河床,以防御“54型”洪水为目标,布设生产堤和防护堤两道防线。生产堤以防御3年~5年一遇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床宽500米~1500米,堤外布设固滩生物带,以保护、改良滩地;防护堤以防御“54型”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宽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处,总长190公里,初步稳定了中游河道,改变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电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规划》,以稳定河槽,缩窄河宽,实现河道渠槽化为目标,归并生产堤和防护堤,重新划定洪水防护线。防御标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过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阳铁路桥分别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坝一黑河口一咸阳铁路桥划分3段,各段堤距分别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县种马场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处因有夹心滩或支流汇入放宽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护岸、短坝、轻型工程等38处,长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护岸工程180公里,连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计达到256公里,约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护岸坝垛3013座,护岸林带220公里。计完成工程投资2760万元,土方2100多万立方米,石方220万立方米。从1987年起,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以建立河堤化为目标,对渭河中下游段连年进行集中治理会战。经过6年艰苦奋战,累计投资6856万元,共移动土方1866万立方米,石方123.4万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坝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坝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内坡作了砌石处理,新修防汛路8条,改善防汛路50条,在三门峡库区修建避水楼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宝鸡市,东至咸阳市,南岸河堤基本贯通联成一体,北岸河堤伸至兴平田阜,中游段堤防总长约300公里,防洪标准已由过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阳铁桥至潼关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过去一直是地下河,华县站平槽过水能力约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畅通。新中国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华县水文站和树园修建共计3公里护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设防。
1958年,陕西省入民委员会为减少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降低淹没损失,决定按渭河两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门峡水库坝前340米水位修筑防护堤。防护堤由黄委会西北黄河工程局设计,陕西省水利厅、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沿渭各县分期组织实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临潼三王至高陵吴村杨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杨寨20公里堤防,总长180公里,堤顶宽6米,临、背边坡分别为1∶2.5和1∶2,初步形成库区渭河堤防,可防御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以后,渭河下游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至1964年黄河淤积,潼关卡口抬高4.6米,形成拦门沙,渭河入黄口上移5公里,渭河变成地上悬河,导致12条南山支流入渭不畅,洪涝灾害频生。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陕、晋、豫、鲁4省治黄会议,提出“确保西安、确保下游”治理原则。1965年、1969年,国家对三门峡水库枢纽进行了两次改建,并改变运用方式,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仍在发展,至1991年已达51.41亿吨,其中渭河下游15亿吨。
1967年8月、9月,黄河龙门至潼关间丰水丰沙,形成对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闾仓西至西杨8.8公里河道全部淤积,水流分股,农田受淹面积达70多万亩,威胁10多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年12月,由黄委会和陕西省水电厅组织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质部地质5大队、渭南地区水电局和陕西农建师等单位进行勘测规划后,提出了开挖深1.5米、宽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复西杨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工程于1968年4月开工,由渭南、临潼、华阴、华县、大荔、潼关6县和省农建师组织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归流河道工程,总计投资30万元,开挖土方16万立方米。
渭河仁义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湾平面呈环形,曲线总长12公里,直线距离仅2.5公里,弯曲系数4.8,严重淤积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设计裁弯工程,引河长3.05公里,底宽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农建师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断面引河,经4次洪水扩冲,于1975年形成宽380米的新河道。工程总用工12万个,机械台班5000个,开挖土方48万立方米。裁弯后河道缩短9公里,泄洪畅通,扩大耕地6000亩。
1969年三门峡水库枢纽完成一期改建以后,临潼、渭南等地群众按“54型”洪水标准于耿镇桥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产堤130公里,其中桥以上长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护耕地19.9万亩。同年,陕西农建师和驻军在三门峡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义村至果园、南岸方山村至潼关龚庄渡口分别修建20多公里生产堤,保护耕地30万亩。1972年,在耿镇桥至咸阳铁路桥间又按防御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产堤30公里,生产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近10万名移民返库安家落户,库区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成为陕西心腹之患。1986年国家拨专款1.2亿元安置返库移民,至1994年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设施村台67个,加固朝邑围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规划》,1991年由水利部、黄委会审查通过并报国家计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围堤工程55公里,之后,又对柳叶河、罗敷河、长涧河等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和拓宽疏浚。
二、支流
陕境渭河干流南北两岸15条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沣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涝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浐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泾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与石头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护45.86万亩耕地、79.96万人口和36座城镇。
灞河平原段河流弯曲摆动,洪水灾害频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绪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红岩子至杨家村马家堰堤防,长3219米,堤顶宽1.53米,可保护农田2212亩。民国时期专门成立灞河堤防协会负责工程维修。民国6年(1917),修建了沙河沧堤8公里。民国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复冲决,至16年(1927)筑堰堵复决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国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湾河堤决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抢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坝3座长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湾决口,省水利局征集民工,开挖引河修筑阻水坝埝300余米,大堤护岸300米,以月堤连接上下堤防,长约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国27年(1938)8月,灞河读书村附近陇海铁路桥下右岸堤防决口,省水利局派员抢修,开挖引河1100米,修筑导水坝200米,筑坝护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国28年(1939),省水利局拟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两种规划,陕西省政府批准甲种计划,并于民国28年、29年先后拨款2.47万元和5万元,对河堤作了一次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后,灞河堤防建设仍以中下游为重点。1949年秋,安家村、将军庙、安邸村等河堤多处决口,灞河夺浐、浐河复决。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拨小麦3000石(1石折合300斤),修丁坝15座、土堤4公里和护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御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改建与加高培厚,累计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坝107座,护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石方0.9万立方米。至1973年累计完成土方120万立方米,石方20万立方米,改造滩地1.58万亩。1975年1月省水电局拟定了灞河中下游河道全面治理规划,计划对蓝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设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顶宽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桥区与未央区负责建设,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队联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坝,改造滩地700多亩。后张家斜、张家湾、拾旗寨等村又联合修堤7公里,改造滩地1100余亩。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镇、普化、李后、马楼、玉山等乡村,采取沉捆坝、铅丝笼坝、干砌石坝等形式,对17处河道进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万立方米,砌石6万立方米,共用工70多万个,投资31万元(其中群众集资5万元),修筑堤防15公里,保护村镇10多个,改造滩地3000多亩,保护耕地7000多亩。1977年10月,蓝田县成立灞河治理临时指挥部,组织沿河的九间房、玉山、马楼、普化、大寨、城关、三里镇、泄湖、安村、孟村、华胥等12个公社,日上劳3万多人开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浆砌石堤15公里,丁坝350座,植树40万株,总计投资100多万元(其中群众集资66万元)。但由于强调“百里灞河一条线”,1980年大寨乡清河改道工程即被冲毁,河水复归故道,淹没农田100多亩。